登陆注册
56435700000001

第1章 远离的门

可是,无论怎样的时过境迁,那扇绿色的门都将永恒地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尽管父亲已经不在人世,可是推开那扇记忆的门,屋里有父亲的身影,有我们点点滴滴的往事。那炒菜的香味,阵阵飘来……

妈妈的手

文/琦君

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感到手臂一阵阵的酸痛,靠在椅子里,一边看报,一边用右手捶着自己的左肩膀。儿子就坐在我身边,他全神贯注在电视的荧光幕上,何曾注意到我。我说:“替我捶几下吧!”

“几下呢?”他问我。

“随你的便。”我生气地说。

“好,50下,你得给我五毛钱。”

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连珠炮,不到十秒钟,已满50下,把手掌一伸:“五毛钱。”

我笑骂他:“你这样也值五毛钱吗?免了、免了,五毛钱我也不能给你,我不要你觉得挣钱是这样容易的事。尤其是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

他噘着嘴走了。我叹了口气,想想这一代的孩子,再也不同于上一代了。要他们鞠躬如也地对长辈杖履追随,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作为20世纪70年代的中老年人,第一是身体健康,吃得下,睡得着,做得动,跑得快,事事不要倚仗小辈。不然的话,你会感到无限的孤单、寂寞、失望、悲哀。

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

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粗糙多骨的。她整日地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孩子们,一双放大的小脚没有停过。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

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洗涮完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

泡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装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鸡油。然后坐在吱吱咯咯的竹椅里,就着菜油灯,眯起近视眼,看她的《花名宝卷》。

这是她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微弱而摇晃的菜油灯,黄黄的纸片上细细麻麻的小字,就她来说实在是非常吃力,我有时问她:“妈,你为什么不点洋油灯呢?”她摇摇头说:“太贵了。”

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去爸爸书房里照着明亮的洋油灯看书呢?”她更摇摇头说:“你爸爸和朋友们作诗谈学问。我只是看小书消遣,怎么好去打搅他们。”

她永远把最好的享受让给爸爸,给他安排最清净舒适的环境,自己在背地里忙个没完,从未听她发出一声怨言。

四十年岁月如梦一般消逝,浮现在泪光中的,是母亲憔悴的容颜与坚忍的眼神。今天,我也到了母亲那时的年龄,在多方面难以兼顾之下,便不免变得脾气暴躁,再也不会有母亲那样的容忍,终日和颜悦色对待家人了。

有一次,我在洗碗,儿子说:“妈妈,你手背上的筋一根根的,就像地图上的河流。”他真会形容,我停下工作,摸摸手背,可不是一根根隆起,显得又瘦又老。

这双手曾经是软软、细细、白白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变得这么难看了呢?我的手已经不像五年前、十年前了。抹上什么露什么霜也无法使它们丰润如少女的手了。不免想,为什么让自己老得这么快?为什么不雇个女工,给自己多点休息的时间,保养一下皮肤,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些?

可是每当我在厨房炒菜,丈夫下班回来,一进门就夸一声“好香啊”!孩子放下书包,就跑进厨房喊“妈妈,今晚有什么好菜,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我就把一盘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那一份满足与快乐从心底涌上来,一双手再粗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一次,我切肉不小心割破了手,父子俩连忙为我敷药膏包扎。还为我轮流洗盘碗,我应该感到很满足了。

想想母亲那时,一切都只有她一个人忙,割破手指,流再多的血,她也不会喊出声来。累累的刀痕,谁又注意到了?那些刀痕,不仅留在她手上,也戳在她心上,她难言的隐痛是我幼小的心灵所不能了解的。

我生病,母亲用手揉着我滚烫的额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梦中都拉着她的手不放——那双粗糙而温柔的手啊!

周星驰的第一场戏

文/朱国勇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周星驰才七岁。他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凌宝儿一个人打了两份工。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都特别乖巧懂事,尤其是周星驰,成绩十分优秀,最得凌宝儿钟爱。

只有一件事,让凌宝儿烦心。

三个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星期,凌宝儿都要称点肉或买尾鱼给孩子们加餐。或许是平时太娇惯了,或许是难得吃上一回鱼肉,菜一上桌,周星驰就把菜端到自己的身边,专拣好的吃。姐姐妹妹却懂事得很,从不和他争。但是周星驰的饭量很小,吃了两块就吃不下去了。然后,他就开始胡闹,总还要捡两块,放到嘴里嚼两下,再吐到碟子里。他嚼过了的,姐姐妹妹哪还肯吃啊!为了不浪费,凌宝儿只好自己吃。

为这事,凌宝儿没少批评周星驰,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好在周星驰别的方面表现都很好,日子久了,凌宝儿就随他去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顽皮的呢?

可是有一次,凌宝儿真的生气了,狠狠地教训了周星驰一顿。

那一次,凌宝儿两个月没发工资了,好不容易从娘家弄来了一些钱,买了几只鸡腿,烧得金黄喷香。菜刚上桌,周星驰就小猴儿似的爬上桌,用手抓起一只鸡腿就啃,还一边冲着姐姐妹妹做鬼脸。一不小心,手一滑,鸡腿掉地上了,沾满了尘土,落在一摊鸡屎旁边。凌宝儿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买这几只鸡腿容易吗?再想想周星驰平时的顽皮表现,凌宝儿决定这次要好好教训他。她取过一根桑树条,狠狠地抽了周星驰十几下:“让你顽皮,让你不知珍惜?”直到周文姬与周星霞扑过来把周星驰护在身体下面,凌宝儿才放下桑树条,搂着三个孩子抱头痛哭。

哭了好一会儿,才又开始吃饭。凌宝儿把鸡腿捡了起来,舍不得扔,就用开水冲洗一下,自己吃了。

那天晚上,凌宝儿抚着周星驰身上的伤痕:“还疼吗?”

“不疼了。”

“下次还调皮吗?”

黑暗中,周星驰的眼睛十分明亮,他“嘻嘻”地笑着:“睡吧,妈。我明天还要上课呢。”

2001年,周星驰、凌宝儿做客凤凰卫视时,又说起了这件往事。

“是的,那时他可是真顽皮啊,全不知道这饭菜来得多不容易,一点也不珍惜。”凌宝儿笑容慈祥。

“不,妈妈,我懂得珍惜。”周星驰接过话茬儿,声音开始哽咽,“您想想,我要是不把鸡腿弄到地上,您会舍得吃吗?那几年里,有什么好吃的,您全给了我们姐弟三人,您成天就吃咸菜啊!于是我们才想出这个办法,我把几块肉嚼得不像样后,我们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这样,您才会吃啊!”

听着这话,凌宝儿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实,我早该想到。你样样乖巧懂事,怎么偏偏吃饭这么顽皮呢?”凌宝儿哽咽着掏出手帕擦眼睛。

周星驰挂着两行泪水满面微笑。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这对母子抱在了一起。无数的观众也在这一刻,流下泪来。

虽然周星驰演戏无数,精品众多,但是我要说,他最好的戏,是在七岁那年,演绎的是一份血浓于水骨肉连心的挚爱亲情,唯一的观众,是他的母亲。

载于《读者》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有这样一个忘我牺牲的模范母亲,又怎能不做一个好孩子呢?

这些都不是理由

文/庐江布衣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谚语

2004年4月的一天傍晚,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电话响了。电话是小布什的母亲芭芭拉·布什打来的。芭芭拉·布什的腿疾又犯了,正在得克萨斯州的医院里接受治疗。但是芭芭拉·布什的心情好像还不错,她爽朗地说着:“没事,一点小毛病,过几天就好了。你别担心我,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孩子。”

刚挂上母亲的电话,小布什的手机又响了,这回是父亲老布什打来的。老布什的语调显得遥远而深沉:“有空的时候,回来看看你母亲吧,她需要你。”

小布什说:“会的,等忙完这阵子,我就回来看您和母亲。您知道的,我最近真的抽不开身。议会正在为伊拉克的问题争论不休,非洲的援助基金也出了问题,还有阿富汗也颇为棘手,更重要的是反对党的那些家伙,总是暗暗拆我的台……”

“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老布什语调幽幽的,说完就挂了电话。

小布什苦笑了一声,又投入紧张的工作。

过了一会儿,小布什收到了一条短信,是老布什发来的:“你八岁那年,有一天夜里下着大雨,你发烧了。你母亲当时正在几十公里外的农场里。她赶回来看你,汽车在半路抛了锚。我让她找个旅馆休息,第二天再回来。可是,你母亲在风雨中步行了三个多小时,夜里十一点终于回到了家里。还有,你十岁那年,我正在非洲访问,你打来电话说,爸爸,你答应陪我过生日的。于是,我中断了访问,回来陪你过生日,因为答应你的我一定会做到。我说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告诉你,在爱与责任面前,所有的忙碌与阻碍,都不能成为理由!”

看着看着,小布什便满心愧疚。这几年,自己一直忙于工作,总是没有时间去陪伴父母。但是自己却心安理得,并不觉得有丝毫亏欠。可是父母,他们总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借口与托词。

小布什简单地安排了一下工作,然后就带着夫人与两个女儿,坐上了专机,飞往得克萨斯。当天晚上九点四十分,小布什满脸微笑地出现在了母亲芭芭拉·布什的病床前。芭芭拉·布什看着小布什与劳拉,双手搂着两个乖巧的孙女,灿烂地笑了。笑着笑着,芭芭拉·布什两眼就湿润了。

老布什沉静地站在窗外,一边抽着雪茄,一边朝着小布什竖起了大拇指。

第二天下午,小布什一家辞别父母回到了华盛顿。因为是私人活动,小布什将要为此承担10.8万美元的专机使用费,相当于小布什半年的工资,但是,小布什说它值得!

一个人,无论他是平凡还是尊贵,在父母面前,他永远都是一个孩子。在父母需要的时候陪伴在父母的身边,这是每一个孩子应尽的基本义务。譬如忙碌,譬如生活与经济的压力,譬如时间的仓促与空间的阻隔,这些我们自认为十分充分的理由,在亲情与责任面前,其实根本不能称为理由!

载于《读者》

不要让亲情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变革中越来越脆弱地面对冲击,至少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现在双亲俱在,为自己的双亲送上一份不算奢侈的温馨问候!

最后一根蜡烛

文/李兴海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当我因公被调配到这家医院时,我从医已将近十年了。十年的医学生涯,让我在众多的生死和病痛中逐渐拥有了异于常人的领悟。

这个大约十五六岁,一脸忧郁的男孩是在一个周末的清早被母亲送进来的。深夜,他咆哮式地和母亲说话,惹得我和一帮病人急急入内观望后,我才知道他的眼睛是在不久前的毕业晚会上弄伤的。原因,是他的母亲自作主张地给当晚有节目的他买了一双新鞋。新鞋的防滑效果并不好,所以在舞蹈的过程中他失足从台上重重地摔了下来,眼眶恰巧碰到了桌角上。我能想象,那一撞是无法消减掉跌落的重力的,于是,只能依旧的向下,所以,他的两只眼睛应该都受伤了。

男孩的声音开始逐渐地弱了下来,带着哭腔。我能理解,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光明可能是他的全部。

此时,他的母亲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一言不发地站在角落里,泪流满面地听着他说话。

“你好,我是这里的医生,对于眼科,我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经验,我有把握能把你的眼睛治好,并且不会留下伤疤。”我只能暂时这么安抚着情绪激动的他,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而对于是否能真正的不留一点伤疤,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真的吗?医生,这是真的吗?叔叔,你一定要把我的眼睛治好,我不想成瞎子。”他情绪显然非常激动,认为我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朝着我声音发出的位置慢慢地挪动着。最后,终于抓住了我的手。

“是的,但是你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我需要你的配合,那么这个手术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知道吗?”说完,我拍了拍他略微有些颤抖的双手。他一边不停地对我说,他相信我的医术,一定会好好配合我的工作,一边不停地说着谢谢。

后来,我成了唯一能说服这个倔强男孩的医生。如我所愿,手术非常顺利,可尽管如此,他还是难以原谅他的母亲。为了避免细菌感染,手术后我还是照旧给他缠上了纱布。并且建议他,不要在强光下逗留太久。

当夜,为了庆祝他的手术成功,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打算来病房看他。我能理解,这一面之后,将是海角天涯。所以,除了叫他们安静一点之外,我并没有多说话。

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当夜,全班同学齐齐来到病房,每人手里都捧着一支蜡烛。为了避免强光照射而把电灯关闭的黑暗病房里,瞬时红光闪耀起来。

他们开始回忆温暖的往事,畅想自己的未来。可最后,还是依然阻挡不了别离的伤感。他们相约,在各自的蜡烛上用笔画出自己的名字,谁走了,就吹灭一支蜡烛,然后把这些载有光明的残体留下,送给这位男孩。

我知道,此时的他已经能够透过纱布隐约看到这些昏红的光亮了。猛然,其中的一支蜡烛灭了,人群里的声音也忽然相应着像是被刀切般暂停了一秒。紧接着,大半的蜡烛开始相继熄灭,整个病房里也瞬时暗淡了下来。男孩努力地清了清嗓子,有些哽咽。

最后,所有的蜡烛都熄灭了,独留那么一支在黑暗中强韧地散发着光亮。男孩一边不断地猜测着捧着这支蜡烛的朋友是谁,一边埋怨着自己的母亲。

“凯丽,是你吗?是你吗?我知道是你。呵呵,想当初,我还悄悄暗恋过你呢。”说到这儿,男孩的声音忽然微弱了下来,带着一点点羞涩。

那一夜,烛光和男孩的倾诉一夜未断。一直到清早,男孩才疲倦地沉沉睡去。可没多久就醒了过来,吵着要我帮他解开纱布。然后急急搜寻满地长短不一的蜡烛,一一数出。

忽然,他顿住了,因为凯丽的蜡烛是最长的,这说明她是第一个走掉的。那么,最后一根多出的蜡烛是谁捧的呢?

隔壁的病床上,安然躺着的是男孩的母亲,手中握着一支没有名字的粗壮的蜡烛。手背上,几道鲜红的印记,俨然是被蜡油烫出来的。我仿佛还能清晰地看到昨夜,她的母亲手握一支粗壮的蜡烛,蜡滴滚落在手也不忍一动的场景。

男孩将被子挪到熟睡的母亲身上,独自走到了窗边。我想,此时的他和我一样都忽然明白了——能在茫茫黑暗中执意坚守,并不顾一切曲解为我们捧起最后一支蜡烛的人,只会是母亲。

载于《意林》

母亲的心是一片大海,在它的最深处我们总会得到宽恕。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赤诚的爱比它们都要长久。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母爱。

快递给母亲的爱

文/王晓宇

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包含孩子对母亲的爱。

——穆尼尔纳素夫

和朋友小令一起去逛街,她拉着我去副食品商场,左挑右选,最后买了一斤大枣,然后出了门拐进旁边的邮局,把那一斤大枣郑重其事地快递给老妈。

我笑骂,你脑子进水了?买一斤大枣才几个钱?可是让邮局快递过去,少说也得20多块钱吧?你算得是什么蒙古账啊?用脚指头扒拉几下都知道不合算,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她笑,说,什么合算不合算的,我就是想让老妈高兴一点。我爸和我妈退休工资挺高的,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女儿在膝下承欢。我大学毕业跟着那个人跑到了现在这个城市,爸妈就我这一个女儿,远在家乡,身边没人照顾,很孤单,所以我时常快递点小礼物给父母,也好让老爸老妈知道,女儿没有忘记他们,时刻记挂着他们,永远爱他们。

平常,我觉得小令是个大大咧咧的女人,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想不到却是心细如发,虽然她和父母远隔异地,却能用快递这种方式,把亲情的纽带联系起来。

她给父母快递过很多东西,过年过节自不必说,就是平常日子,不管想起什么,随时随地就给老妈快递过去,就算是出门旅行,她也会买些特产随时给父母快递过去。

她曾经给老妈专门快递过一把木梳,甚至还专门快递过一瓶擦脸油,还有一些不值什么钱的好玩儿的小腕饰。她的老妈曾给她打电话,告诉她别再寄那些小物件了,又麻烦又费钱。她淘气地回老妈,你想要什么大物件啊?价值连城的翡翠啊古董啊什么的,我可买不起。老妈笑骂,你又带孩子,又要上班,我还不是为你着想,怕你麻烦吗?

小令说,我不怕麻烦,真的不怕麻烦,每次想到老妈收到我的礼物时快乐得像个孩子一样,我就很开心了。她常说,父母老了,天伦之乐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等我有钱了,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定会把他们接到身边。

毋庸置疑,小令是一个孝顺的乖女儿。

我想起自己的父母,我和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从来没有给父母快递过礼物,周末,过年过节,都会跑到家里看老妈。可是对于那些远离父母的人们,快递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亲情需要互动,亲情需要载体,父母不会计较礼物的大小,礼物的多少,父母在意的是儿女心里有他们。

载于《读者》

孩子和母亲之间溢着深深的、真切的、无尽的爱。这种爱才是孩子和母亲永恒的精神支柱,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远离的门

文/林玉椿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

——狄更斯

读高中的时候,我到县城跟父亲住在了一起,结束了初中时的住校生活。

每天,我都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像一只飞翔的小鸟,飞快地从学校往家里赶。

穿越那条不算拥挤的街,扑鼻而来的便是那股浓浓的大院气息,再拐过几个弯,叮叮咚咚地走上楼,出现在面前的便是那扇门,那扇绿色的门。

记不清我曾多少次把钥匙插入,把这扇门开启。推开门,总是看到父亲那略带羞涩的脸和充满关爱的眼神。

父亲一直在一座美丽的山水城市工作,远离家乡;我则从小在乡下的老家长大,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一年到头很少回家,一直以来,我对父亲的印象并不深。对于我来说,父亲更像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后来,父亲回到了县城,我就读高中后与他住在了一起,他似乎找到了弥补曾与我多年分离两地的机会,每天都会做很香很美味的菜肴给我吃,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我足够的零花钱。

可是,由于初中的叛逆,我丢失了小学时的骄傲,我考上的这所高中,是全县最差的一所高中。在这所学校读高中,能实现上大学梦想的人少之又少,想考上本科,简直是天方夜谭。于是,我也成了学校里失望的学子之一。

我每天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但上课不听课,而且经常不上晚自习,在街上玩到很晚才回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上倒数几名。

那个夜晚我仍然晚归了。我轻轻地取出钥匙,想尽量悄声地进去。但我停住了。我听到母亲的声音,那声音带着伤感,带着无奈:“本以为他能圆了我们望子成龙的梦,现在看,希望真是渺茫,他的前途实在是令人担心呢。”

父亲深深地叹息一声,说:“可惜这孩子,初中学坏了。多好的一棵苗子,看来就这样毁了。还能想着有什么前途?不打架惹事,平平安安就是万幸了。只是,确实,将来怎么办?”

紧接着,屋里变成了一片寂静。虽然隔着这道门,我却能感受到屋里压抑的气氛,能感觉到两张沧桑面孔上的忧愁。

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想起往日父亲时常强装的高兴和母亲时常忧郁的眼神。原来,他们一直还对我寄予着希望,一直盼望着我能醒悟。从小我就是一个自负而倔强的孩子,他们很少骂我,或者说不太敢骂我。对我的期望,全部深深地隐藏在他们的内心中,或者在偶尔的唠叨中,只是我一直没有觉察得到,也许也是一直故意躲避。

我难受极了,没有立即就进门去。我一个人游荡在那条冷清的街道上,午夜的灯光照射着我孤独的身影,将我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仿佛在用力扯痛我的灵魂,想唤醒我那颗沉睡的心灵。于是,我内心中所有的无所谓都消失殆尽,变得彷徨而纠结。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很多。

当我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门口时,门却打开了,我看见了母亲那双红红的眼睛和脸上残留的泪痕。她尽量遮掩自己复杂的表情,只是轻轻地说:“夜深了,回房睡吧,明天还要上课呢。”我走进屋里,偷偷地瞄向父亲,他的脸上仍然挂着勉强的微笑。

回到房间里,关上房门,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浸湿了我的枕巾。

母亲回乡下后,父亲仍然一如既往地每餐煮美味佳肴给我吃,每隔一段时间就给我足够的零花钱。他对我,仍然是小心翼翼地笑着。

只是从此,院子里多了一盏深夜不熄的灯。

我的学习成绩迅速从倒数第五名跃到了正数第五名,又从正数第五名跃到了全班第一名,并且从此大考小考一直保持在第一名。

我成了我们学校那群文科学子中唯一的本科生。

我终于要远离那扇门去走我的求学路了。父亲和母亲要送我去那个我从未到过的城市。父亲将我的行李提了出来,母亲跟在后面,轻轻地掩上了那扇绿色的门。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两眼,那扇沉默的门在刹那间似乎凝满了深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碌的大学学习生活,然后是忙碌的在外工作,岁月的流水逐渐冲淡了许多往事的回忆,但那扇门却依然经常闪现在我的眼前。

每次回家,推开那扇绿色的门,总有一张最熟悉的面孔和一双充满慈爱的眼睛等着我。那张面孔上呈现出真诚的笑容。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那扇绿色的门已经很旧了。这时候的我,想到那扇门,脸上温暖地微笑着,眼泪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淌下来。因为我知道推开那扇门,我再也看不到那张熟悉的父亲的脸——在我工作数年之后,父亲因为绝症去世了。

可是,无论怎样的时过境迁,那扇绿色的门都将永恒地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尽管父亲已经不在人世,可是推开那扇记忆的门,屋里有父亲的身影,有我们点点滴滴的往事。那炒菜的香味,阵阵飘来……

那是一扇绿色的门。

父亲已经不住那儿。

锁已经换了。

可是,我一直保留着那把回家的钥匙。

载于《青年文摘》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长大以后人才能体会。

父亲的山歌

文/卓然客

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达·芬奇

父亲是个壮实的汉子,小时候,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总是很少。因为,父亲在二十里的山场砸石头。日薄西山,父亲才在夕阳中大踏着步子回到家。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抱起我,再提起水桶扁担,大踏步去池塘边挑水。

挑着一担水,一只手扶着扁担,另一只很轻巧地抱着我。有一句没一句地逗着我。月亮慢慢从东方升起,映在水桶里,一晃一晃地闪着明光。我看到父亲的肩头额上,亮晶晶的,又细又密的一层汗珠。

父亲是唱山歌的好手,只是一般不唱给我们听。

山场离家远,每天天不亮,父亲和大伯就出发了。边走,父亲边唱。那时,村庄还是寂静的,歌声在辽阔的夜色中,传得很远很远。“哥哥三月下巢州,妹妹守在村子口。不怪哥哥心眼狠,只怪家里没了粥……”父亲唱得顿挫悠扬,粗犷处又透着一股苍凉。最耐听的就是那个尾音,千回百转,若断若续,眼看就要岑寂下去,又忽地一滑,渐渐明亮起来。

歌声在夜色中飘,越去越远。一首歌唱完,那音调就渐渐恍惚起来,最终寂不可闻。说明父亲已经走远了。每当此时,母亲从窗口那边扭过身来,用手抱着我。我眼一合,一会儿就又睡着了。

后来我上了中学,冬日里,天不亮就要出发。每天早晨,我就和父亲一同出发。父亲总是沉默着。我是多么希望父亲能唱几句山歌啊。但是我不敢央求,对我,父亲一直是很严厉的。行到岔路口,父亲立在那儿,朦胧的天光中,看我走远了,他才转身出发。而山歌,便会在这时响起。“人家吃肉我吃油,人家穿丝我穿绸。不是娘家多有钱,而是哥哥赛过牛……”歌声优美深邃,在呼呼的风中透着微微的孤寒。我总会在一个田角立住,听着父亲的歌声越飘越远。天边,挂着鹅毛似的一钩月牙儿。映着荒芜的田野上,父亲灰灰细长的身影。直到父亲的歌声再不可闻,我才撒开腿向前跑去,再不跑,可就迟到了。

高二那年,父亲在山上抬石头时闪了腰。我看到父亲的身形明显佝偻了。在干冷的冬日早晨,父亲走几步就要咳一声。有时候不凑巧了,父亲就会一连串地咳个不停。在寂静的旷野,那咳声,有着惊心动魄的感觉。父亲佝偻着腰,低着头,使劲地咳,不住地咳。我不知所措地立在一旁,真担心父亲一不小心把五脏六腑一同咳了出来。半天,父亲才停止了咳嗽。抬起头看到我时,父亲明显地把腰一挺。行到岔路口,父亲径直走了,他不再等我走远他再走。若是等我,他就迟到了,他的脚力已明显不如以前。

父亲的山歌声又响了起来,只是夹杂着声声咳嗽。“男人已经……咳……五十多,还要……咳咳……上山抬石头。不是有老又……有小,谁肯五更做马牛……咳咳咳咳……”父亲的歌声嘶哑而苍凉,在夜色中,飘得很远很远。他的歌声不再悠扬,再也没了当年的韵味。连那绕梁不绝的尾音也被抑制不住的声声咳嗽所代替。在惊人的一阵阵咳嗽声中,我泪流满面。

后来,我上了大学,离开了故乡。母亲来电话说,父亲为了给我攒学费,干活更勤了。“只是,”母亲迟疑着,“那咳嗽更严重了。”

突然,我泪流满面,恍然又看到了父亲佝偻的身影,听到了父亲那苍凉的山歌。“男人已经五十多,还要上山抬石头。不是有老又有小,谁肯五更做马牛……咳咳咳咳……”

载于《微型小说》

我们总是感念母爱的伟大、无私,常常忽略父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父爱这字眼是多么的平凡,但这种爱是多么的不平凡。父爱,如大海般深沉,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爹的幸福很简单

文/积雪草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琼瑶

爹来的时候,他正在洗脸刷牙换衣服打领带,司机在楼下等着,今天要开行业会议,他是主持者,不能迟到。

爹从门缝侧身挤进来,带着一股凉风,他把肩上的一袋地瓜轻轻地放到门厅的地砖上,洁净清凉的地砖上立刻落上一层泥土,他看见有洁癖的妻子皱着眉头转身进了另外一间屋子。

他清了一下嗓子,说:“爹。”

爹扎撒着两只手,有些喘,毕竟年岁不饶人,而且他知道,爹肯定没有坐电梯,而是扛着这袋地瓜,一口气从楼下扛到11楼。爹有些骄傲地说:“今年雨水好,庄稼都丰收了,咱家的地瓜各个都有胖孩子的腿那么粗,又甜又起沙,多吃点,对身体有好处!”

他知道,地瓜的学名其实叫红薯,可是爹不知道,爹只知道每隔一段时间,便背一袋子地瓜从郊区送过来,看着他们收下,然后再心满意足的倒两遍车,赶回去。

为此妻子曾数次跟他提出抗议:“告诉你爹,不要再往咱家送地瓜了,咱们也不吃,每次都堆在墙角,等着生芽,抽巴,坏掉,然后再背到楼下的垃圾桶里丢掉,浪费了东西不说,你不心疼你爹汗珠掉地摔八瓣,累得骨头都松散了,做那些无用功?”

爹坐在门边的茶几旁喝水,他停下打了一半领带的手,看着爹。爹赤脚穿一双胶鞋,裤脚挽得高高的,露出一截并不是十分健壮的小腿,胶鞋的边缘粘了一层泥土,而且胶鞋的前尖有些张嘴,爹不是十分讲究的人,但进城时总会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这次一定是走得太匆忙忘记了。

他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爹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嘿嘿笑了两声说:“你放心吃吧,没事,爹自己种的,保证没用化肥和农药,用的是农家肥,干净,绿色,别舍不得吃,吃完了,下次我再给你送。”

爹说得很大方,很豪情,可是他再也无法忍受,冲口而出:“爹,城里有卖的,早市、农贸市场到处都有,没几个钱,花10块钱能买一大堆,您老何必苦巴巴地一趟一趟背着地瓜往城里跑?您不嫌累啊?我们又吃不了多少,您老人家每次背来的地瓜,最后都进了垃圾箱……”

他说得冲动而忘情,回头看爹,发现爹面色铁青,呼吸急促,指着他大骂:“你小子有出息了?忘本了?不吃地瓜这种粗粮了?你忘记了你小时候,每次缠着我耍赖,爹,我再吃一个吧?”

那是物质贫乏的年代,和现在的多元化时代无法比拟。但是,此刻,他已无法和爹分辩这些,因为爹被他气得犯了心脏病。

他背着爹,从11楼背到1楼,爹不是很沉,可能和爹每次背那些地瓜上11楼的重量差不多吧,背着爹的时候,他想起小时候的那些事,爹每次把蒸熟的地瓜分给他们姐弟几个吃,他自己不吃,他说他不喜欢吃,可是地瓜那么好吃,又甜又起沙,爹为什么不喜欢吃呢?

把爹送进医院的急诊室抢救,医生说不是心脏病,是急火攻心导致高血压,千万不能再生气了。

那天的行业会,最终他没有去参加,就算是考核他的业务能力,影响升职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爹毕竟只有一个。他天天陪在病床边,给爹讲故事,买好吃的,给爹洗脸擦手,可是,无论他怎样逗爹开心,爹始终一言不发。

无奈,他只好把爹送回乡下老家。爹一回到老家,就去田里看他的那些蔬菜和庄稼,像看他的孩子一样,眼神里写满慈爱,根本不搭理他。

娘说:“儿子呀,别生你爹的气,在你爹的眼睛里,那些地瓜都是他的宝贝,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从春天开始,他就选最好的地瓜,放在暖炕上,用沙子培上,然后浇水,育秧苗,然后再一棵棵栽到地里,浇水,松土,锄草,喂肥,都选上好的农家肥,忙活整整一个夏天,然后把地瓜刨出来,选大小匀称的、红皮的地瓜给你留着,他说红皮的甜,起沙。”

他听娘讲爹和地瓜的故事,心中像被淋了雨一样,湿淋淋的难受,原来地瓜在爹的心目中是最好的东西,原来爹把他最好的东西送给了他,他却并不懂得珍惜,反而把爹的宝贝送进了垃圾箱。

他去田里找爹,爹正看着那些地瓜的秧苗发呆,他嗫嚅地说:“爹,等我们家里的地瓜吃完了,您再给我们送些吧!”爹的情绪果然被点燃了,瞬间快乐起来,爹很高亢地说:“没问题,爹种得地瓜又甜又起沙。”

爹的幸福很简单,就是把他认为最好的东西送给他,而他又能快乐地收下。

载于《文苑》

我们往往不耐烦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琐事,甚至觉得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却没有想过父母为我们每每做那些事的心情。

别在父母面前说老

文/积雪草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父亲一连打了好几次电话给我,问我这个周末有没有时间回家,说是有大事要商量。我一听有大事,那还了得?赶紧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家,有什么事情能比父母的事情更重要?

回到家里才知道父亲的所谓大事,就是家中的热水器坏了,要买一个新的,所以想和我们商量买什么牌子的好。

换一个热水器居然成了父亲心目中的大事,我忽然觉得有一丝悲凉,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开始找我们商量事情了呢?家中有大事小情,父亲会总会叫上我们姐弟,大到买家用电器,人情往来,小到过年过节,需要买什么东西,准备什么食物,总要把我们姐弟一起电召回来,一起商量一下,再做定夺。

以前的父亲不是这样的,以前家中的大小事情都是父亲拍板做主,无论是从小城市往大城市迁徙,无论是调动工作,还是婚嫁这样的大事,都是父亲一手操办,什么时候跟我们商量过?记得有一年,父亲去上海出差,回来时给我买了一件外套,价钱不菲,他怎么就不怕已经参加工作了的我不喜欢呢?他怎么就不怕大小不合适呢?父亲自作主张买了那件衣服,估计搁现在,他是无论如何再做不出那样的事情了。

那时候的父亲,意气风发,生杀决断,治家如烹小鲜,手到擒来,根本不在话下,哪里会瞻前顾后,左右观望?而现在,父亲什么事情都要依赖我们姐弟,就连买热水器这样的事情,也要把我们都叫回家,讨论一下。这件事情外延出来的结果,就是让我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父母都老了。

时光真是一个神奇的杀手,杀掉了父母的大好年华,同时也杀掉了我们的青春岁月,父母在变老,而我们也不能例外。

心情不好的时候,消极沉沦的时候,总爱挂在嘴上的两个字就是“老了”。头发里发现一根白发,会对着镜子拔掉,一边拔一边说,真的老了。母亲笑,说你看看我?我还没说老呢!

是的,母亲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母亲不言老,我为什么要轻易言老?为人儿女,无论多大年龄,在父母跟前,都没有资格言老。

父母的年龄大了,儿女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的生活重心,是他们精神上的支撑,儿女若言老,将置父母于何地?

小区里有一个女人,50多岁的样子,天天早晨穿大红的运动服,在小区里打太极拳,跑步,做操,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很多人,远远地看着,比年轻人还有活力。

平常,她喜欢穿长靴,八分裤,围长丝巾,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别人都说她“装嫩”,她也不恼,说,本来我就不老,还用得着装嫩?至少我的心理年龄比你们都年轻,不信咱们比一比?

大家都笑,说她像“老顽童”。其实,她说得也有道理,年不年轻,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心不老,人就不老,这是很重要的心理暗示。

过了一段时间,看见她推着老母亲在小区的法桐树下散步,长长的丝巾在她的胸前飘啊飘的,老人满头白发,面容慈祥,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间或她会停下来,俯下身去听老母亲说着什么,斯时斯刻,真的很美,像一幅画一样,像明信片上的风景一样美,温馨时刻,天伦之乐莫过于此吧!

我忽然就明白了她不老的原因,因为她不敢老,母亲还在,她就是一个孩子,她若老了,母亲的精神支撑就倒了,为了母亲,她要永不老,她要一直年轻。

这世间,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说点孩子气的话,但却没有资格在父母面前说老,永远没有,因为任他是谁,无论如何都老不过父母。

父母在,不敢老。

载于《青年博览》

当我们总说老了的时候,是我们忘记了父母。当我们在父母面前调侃自己老了,父母笑着说你看看我,我还没说老呢。是因为在父母心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母爱绘本让思念“走心”

文/雷碧玉

自从女儿吉吉离开自贡到成都读书后,周艳的心就跟着一起去。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等着女儿的电话,汇报在学校的开心事。但是孩子有作业,不能整晚陪着聊,常常是挂上电话,周艳还拿着话筒独自回味。每到周末,周艳更是早早守在电脑前,等着和女儿视频,以解思念之苦。

一天,周艳在整理吉吉的小书橱时,发现里面是一本本从吉吉1岁开始,周艳买给她的各类图书绘本。从《好饿的小蛇》《我们一起来刷牙》再到《跳跳和他的妹妹》《圆的世界》《最棒的便便》……静静的翻阅中,吉吉牙牙学语到学讲故事的画面清晰地在周艳眼前闪现,此刻周艳无法用语言描述内心充盈着的是一种怎样的幸福感。她在心底轻轻地呼唤,宝贝,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而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突然,书中掉下了一张纸,周艳捡起一看,顿时嘴角上扬。那是3岁时,吉吉涂抹的一张画《我的妈妈》。画中的妈妈披着长长的头发,穿着大花的衣衫,吉吉说这样的妈妈最美。小时候,吉吉喜欢跳舞和画画。每次听完周艳讲的故事,她都会想象着画出故事中简易的画面。树爷爷、青蛙大婶、小猫咪、大笨鹅……虽是简单的几笔,却看出了孩子的用心。

就在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周艳的脑海里闪过,何不将自己对女儿的思念和爱用手绘信的方式表达出来,寄给女儿。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远在他乡的母亲对自己的思念,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母亲时时在身边相伴;也能让自己在绘画的时光中化解对女儿的万般思念。周艳想到目前吉吉还不认识太多字,只有绘画是最能让她理解的方式了。本身就有绘画底子,字也写得漂亮,所以这简单的绘本对周艳来说也不算难事。很快,她买来纸和笔,开始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绘图写字,将自己对女儿的爱融入色彩斑斓的世界中。

几天后,班主任交给吉吉一封信。吉吉很纳闷:我认字不多,谁会给我写信呢。小心翼翼剪开信封,拿出信一看,吉吉顿时欢呼雀跃。整页信纸是一张卡通画,画面上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暖暖的棉袄,厚厚的大红围巾,漂亮的毛线帽,戴着厚手套的小手调皮的插在口袋里,帅气又美丽。画上还配有漂亮的文字,一字一句,读起来是那么的暖心暖怀。

“亲爱的幺儿,天气寒冷,我的幺儿有没有穿暖呢,妈妈自作主张戴上帽子,穿上羽绒服,让我的幺儿变成一个温暖的小棉球。这样就没有冷风可以伤到你……永远爱你的妈妈”想到吉吉有很多字没学过,细心的周艳还在新词的“头顶”上认认真真地标上注音。收到妈妈与众不同的来信,感受着远方母亲的温情,吉吉的心里暖暖的全是爱。

晚上,吉吉迫不及待地给妈妈打电话。叽叽喳喳,开心的话语说也说不完。周艳微笑着听着,内心满是欣慰,更为自己的做法点了一百个赞。从那以后,周艳更是用心地在画上下功夫,用爱心勾勒出一幅幅充满温情的漫画,爱的绘本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寄给了远方的女儿。绘本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从鼓励学习到多交朋友甚至多喝水等生活细节。

“幺儿,最近你参加舞蹈比赛准备得很辛苦,也获得了好成绩。妈妈虽然没有陪在你身边,但一样感觉到了你的努力和收获的快乐。”

“我们家最近有喜事了,童童小猫咪要升级当爸爸了……”

“幺儿在学校里要多交朋友,要多帮助其他同学,要学会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妈妈希望你自立,希望你的世界永远快乐。”

到目前为止,周艳已经绘制了50多封图文并茂的书信,把思念和爱带到吉吉的手里和心里。

母爱绘本让思念“走心”。在如今微信短信满天飞的年代,那些车马慢,书信远的日子已经成了“古董”,而有这样一位平凡的母亲用一种有温度的方式,拉近了身在外地孩子的距离,表达了自己最平凡的母爱。一封封“走心”的绘本,绘出了母亲浓浓的思念,深深的爱。

载于《语文报》

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已经没有了静下心来给父母写上一份寄托思念的信了,甚至有适合连短信都懒得发了。我们觉得那些已经过时了。但在母亲的眼里表达爱的方式永远不会过时。

天鹅飞过孔雀河

文/舞若夕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它的名字是眺望

晚上七八点的时候,姥姥总是要提着小布袋,去金三角走一圈,有时我会同她一起去转转,听她用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跟我说:“现在的羊肉越来越贵,都65了啊!”

姥姥说的是公斤。我在新疆长大,算公斤早就成了习惯,乃至于就算已经在外省生活多年,听到斤的说法还是会略微皱眉,一定要换算成公斤之后才能反应过来。

但更多的时候姥姥会一个人出去,窗边落日余晖斜斜地照进来,能看到空中飘浮的细小尘埃。上大学后,少数的归家日子,我都会站在窗边,看姥姥瘦小的身影越来越远,然后微微叹口气:她老了,背也渐渐驼得厉害。

不知怎的,总感觉像是换了身份,少时来姥姥家玩儿,妈妈给我扎一头的辫子,蹦蹦跳跳地过来,姥姥总是会在窗边看着,提前把门打开,给我摆一双小拖鞋在门口。姥姥向来手巧,拖鞋都是她自己做的,专门给我做的那些粉色的拖鞋,大大小小很多双,都齐齐地摆放在鞋柜里,仿佛在等我长大。那时姥姥在窗边喊我:“幺儿!”我抬头,看到她笑容满满。

新疆天长,即使是冬天,晚上七八点也是一片亮堂,夏天的时候更是夜里十点才会完全天黑。姥姥出去的时间不长,不到一小时就会回来,小布袋去的时候是空的,回来时也不会装太多东西,偶尔买东西,也都是给我买的零食。

我看着她越来越近,忍不住喊了声:“姥姥!”她在楼下听到,抬头对我笑:“幺儿,我回来了。”

看到她的笑容,我的心便安定下来,突然想起这座城市的名字:库尔勒,在维语里,库尔勒是眺望的意思。

“眺望”一词,终归和等待、向往相连,多少人在窗前,等归家的人,盼想念的人,向往着走出这里之后的时光。多少人如愿以偿,多少人心知是妄想,无从知晓。

这里从来没有孔雀,只有天鹅

库尔勒市并不大,一条孔雀河贯穿全城,直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这条河为什么要叫孔雀河,因为自小我在河边走,就没有看到过孔雀。倒是每年都会有不少天鹅。说也奇怪,以前一般是三月底才飞来,这些年似乎越来越早,2013年过年晚,二月下旬时,走过孔雀河都能看到一大群的天鹅和野鸭,在已经开始化冰的河面兴奋地游着。

那时我也有一年没回来,便也停下来看,学其他人模样拿手机拍起照,每天定时定点有人给它们喂吃的,分明是野生的动物,此时竟被培养出了家养的习性,听到哨声,便成群结队地往喂食的地方去了,旁边有小孩子问:“爸爸,天鹅也喜欢吃馕吗?”我听到这样的回答:“是啊,入乡随俗嘛。”

是了,在这里,馕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小时候我的早餐基本都是奶茶泡馕,库尔勒的老市政府还没搬之前,附近有一家馕坑,卖馕的维吾尔族大叔一脸络腮胡,不爱说话也不爱笑,但他卖的馕,很多年都没涨过价。

小时候妈妈牵着我的手走过孔雀河,指着天鹅对我说:“它们啊,这一辈子只认定一只天鹅,一旦成为夫妻,便永远守护另一半。即使雌天鹅死了,雄天鹅也不会再和别的天鹅在一起。”

那时我年龄尚小,不懂什么叫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是在后来,谈起懵懂的初恋,和他一起走在三月的孔雀河边,我学着文艺少女,和他说我所知道的关于天鹅的一切。他听到这里,轻轻握住了我的手,对我说:“我们也会的。”

当然没有。

年少的诺言是当不得真的,但当时心里的悸动也绝非虚假。牵手的那天夜里我回到家,被他握过的手良久都隐隐发烫,我想着他的笑,然后一直脸红到天亮。

现在回想起来,他的容貌竟然已经不再清晰,印象最深的,是那天我靠近孔雀河边,蹲下身想更靠近某只天鹅,它却嗖地一下飞远了。

像我彼时自以为的爱情,像我远去的年华,像我童年的天天天蓝。

当年我们一心想要离开,现在却怎么都想回去

大学,我离开新疆,到了武汉。武汉到乌鲁木齐,3700公里,火车40多小时,飞机四个半小时。在乌鲁木齐转古老的绿皮火车,12个小时之后,终于能够抵达库尔勒。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新疆的汉族孩子都和我一样,祖辈是从全国各地响应“援疆”的号召来到这里的,不少都在生产建设兵团里,扎根发展任劳任怨。然后弹指50年,荒漠真的变了良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宣传标语:“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总是会听到一个词:内地。是的,和港台那边的人一样,我们把大陆除了新疆以外的地方叫作内地。

高考报志愿时,全班80%的都填了疆外的学校。“能去内地上大学,干吗留新疆啊?”我的同桌这样对我说,我点头如捣蒜。

那时,我们总以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那个被我们称为“内地”的地方,文明、先进、发达……总之,美好的像人间天堂。我们那样年轻,一心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我们高估了“内地人”对新疆的了解,他们不知道在新疆普及的是普通话,汉族很多,说普通话的少数民族也很多。大一刚到武汉时,还有人问我:“你们是不是真的骑马上学啊?”

真的去了之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失望了。

很难解释这种失望,却并不难理解。就像你离开一个人,想起来的基本都是他的好,戒不掉的都是和他一起时养成的习惯,如果身边出现别人,你总是会不自觉地去对比。离开一座城则更甚,在武汉的每个白天,我都想念库尔勒的蓝天白云,在武汉那些个看不到星星的夜晚,我就会回忆以前上晚自习时夜空中的繁星点点。

其实我最怀念的不是孔雀河吹来的微风;不是大盘鸡、拉条子、烤羊肉串;甚至不是那最正宗的库尔勒香梨……我最怀念的是库尔勒的干净。

武汉的街多数很脏,后来我辗转去过很多城市,西安、郑州,甚至广州、北京……都一样,我再也没有见过一个城市能像库尔勒那般干净,哪怕是专门摆摊卖菜的小巷,也干净得出奇。

应该算是铁血政策的功劳?早在1997年的库尔勒,你随手丢垃圾,就会有戴着红袖标的人出现,罚你十块钱。一个冰棍1毛钱的1997年,被罚十块钱,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只罚了那一次后,在任何一座城市,妈妈都没敢乱丢过垃圾了。

最盼归家,却也最怕归家

2012年,武汉玫瑰音乐节,听说许巍会参加,我和男朋友一起早早赶去沌口体育馆,等到夜里九点多,许巍终于出现,一口气唱了十首歌,我在下面热泪盈眶,却还是有些失望,因为我最终没有听到他唱那首歌。

《家》,我爱这首歌,也恨这首歌。只因那一句歌词:“如今我对自己故乡,像来往匆匆的过客。”对我这种大学时一年回来两次,工作后一年回来一次都奢侈的人来说,这句话有多真实,就有多残酷。

如果坐火车回家,过了嘉峪关,就觉得离家近了,进疆之后,经过最大的风力发电站,经过吐鲁番、哈密以及所有我耳熟能详的城市,再坐火车或者汽车,我就能到达库尔勒。每年似乎都在盼着那几天,可真正要回去的时候……却又怕得厉害。

因为每一次回去,库尔勒都变了很多,这些年,新挖了两条河,准备搞三河贯通,甚至已经有了游船。我的家乡一心一意地建设山水梨城,我却对它越来越陌生,除了人民广场小康城金三角,我所熟悉的地方似乎都在渐渐离我远去,或者说,我渐渐离它们远去了。

忘了说,那个跟我说要去内地上大学的同桌,因为填报志愿被撞,最后留在了新疆的一所大学,在玫瑰音乐节的那天,我又热又困,等的无聊,给她打长途电话。我说今天等许巍,白天的高温像是要把我烤熟。她的声音越过几千公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而来:“这里热啊!不管怎么我还是觉得,你们能出去,多好啊!”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围城,无处不在。

它再也不是我的城

我曾经以为库尔勒是属于我的城市,即使我去了远方,即使我每次都来去匆匆,它也会永远属于我。

直到2013年9月,我到达郑州,有认识多年的网友请我吃饭,可我没想到,他带我去的地方,竟是一家“老狼大盘鸡”。席间我没怎么说话,他问我是不是味道不正宗,我摇摇头:“不是。”

在那家店的墙上有很大的字,写得分明:“老狼大盘鸡是来自于新疆库尔勒的大盘鸡品牌……”味道其实真的差不了太多,可我嘴里的土豆,竟那般难以下咽。

夜里,姥姥跟我说:“幺儿啊,西瓜又涨价了,现在六毛钱一公斤哦!”

我没有告诉她,六毛钱一公斤而且又甜又大的西瓜,在所有我知道的地方里,只有新疆有。在武汉在西安在各个城市都能见到的打着“库尔勒香梨”牌子的香梨,没有一个,味道能比得上我年幼时上树去摘的。

可这座城,再也不属于我。

载于《中学生》

小时候,一直认为家乡是用来远离的,只有远离了家乡才能看清她的美。长大后,真的看清了她的美。再后来,由日日的期盼到渐渐地害怕回去,家乡变得越来越陌生,我害怕回去多了,心中那份原始的美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变化湮没了。

同类推荐
  • 苏轼文集2

    苏轼文集2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包厚昌文集

    包厚昌文集

    一部分为省市领导岗位上的工作文稿,这是他人生主要历程的客观记录和思想风貌的客观反映。常言道,文如其人,通过这部文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包厚昌同志闪光的一生。
  • 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这是一部探险纪实作品,纪录作者30余年在神农架探索“野人”之谜的经历。神农架的“野人”是吸引全人类的四大自然之谜之首。本书的作者黎国华在30多年里,住在神农架的深山洞穴,餐风露宿。
  •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本书中的作品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热切真诚地关注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关怀深厚,思想深刻独到,情操健康高雅,视角新巧独特,与读者平等交流,行文亲切质朴,自然鲜活流畅。
  • 像我这样的存在,也是可以的吧

    像我这样的存在,也是可以的吧

    我们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面对喜欢的人,不敢走上前去说出自己心中的爱;面对难过的事,不敢大声喊出自己的伤;面对想要挽救的事,却感到了有心而力不足。像这样存在的我们,对自己感到了怀疑,即便是这样,我们要意识到——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值得被爱,没有人例外。Githa用细腻的文字写下一篇篇真实的故事,在每一个故事里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希望你能在故事中找到一个属于你的故事。愿天亮的时候,我们的脸上都有彩虹,这本书,献给你。
热门推荐
  • 魔阿八部

    魔阿八部

    一部魔众,二部阿修罗,三部大鹏,四部龙众,五部妖仙,六部精怪,七部尸魅,八部鬼众,是为魔阿八部。身为降妖除魔四大家的传人,封鬼在一次次离奇诡异的冒险中发现许多有关家族与自己身世的骇人秘密。他们深入地心,探寻丛林,潜入湖底;翻越雪山,横穿荒漠,跨过草原。揭开一座座古墓宫殿、高塔神楼、庙宇古刹的神秘面纱,发现了骇人真相,陷入扑朔迷离的绝境。而噩梦只是刚刚开始,惊悚的事件不绝于此。五行珠、天官图、龙王宫、修罗殿、恶魔岛。他们发现令人胆寒的存在,遇到斩杀不绝的邪恶魔物。他们受到地狱的诅咒,他们死而复生,超越轮回。它的意图如此不可捉摸,神秘黑暗的邪恶力量引诱他们步入一个个生死迷局。
  • 混沌丹帝

    混沌丹帝

    在以武为尊的异世大陆,李冬身负混沌血脉,却无从修炼,受尽旁人冷眼,一天,他却被一只神秘大手带走……归来时,看他慢慢登临武道巅峰……
  • 三皇之下第一元尊

    三皇之下第一元尊

    赤舟界,一个同时存在人、妖、巫三大种族的世界。不过,作为世界眷族,天道亲儿子,更喜欢以自然之灵自称的巫们,并不怎么愿意搭理另外两个种族……
  • 英雄联盟之战争之路

    英雄联盟之战争之路

    德玛西亚大陆上,英雄与恶魔的战争如同疾风暴雨般进行着……像是永无停歇的战争给原本和平的符文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总需要有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勇士站出来,为这个世界的和平洒尽自己最后一滴热血。
  • 快穿之快跑,反派男神又黑化了吖

    快穿之快跑,反派男神又黑化了吖

    【#本文1v1,先虐后甜宠!!!双洁】因为一场别有用心的安排,时纾失了忆并且还被自称快穿的系统绑定了,当被告知自己已经死了,并且还是失忆,时纾内心是崩溃的。只有去完成自己任务极使命,自己才方可恢复记忆,还能重生!!!没办法,为了重生恢复记忆,时纾毅然决定踏上前方未知的旅程。只是,为什么从一个世界结束后,她就发现有一个很黏人并且有着神经病的男人一直跟着他?嘴里还一直喃喃着“别妄想逃离我,你是我的”呵呵,时纾表示这句话她已经看了不下千百遍了,台词能新意点不?某男眨巴眨巴那“单纯”的眼睛“纾纾~我是你的,请逃的时候带上我趴,你不能抛弃我的吖”某纾直接躺死当记忆的复苏,知晓了前程往事,她又该何处何从?
  • 安详辞世

    安详辞世

    1963年10月,波伏瓦在度假时接到朋友来电:母亲弗朗索瓦丝因摔伤住院。波伏瓦立即返回巴黎陪伴母亲。原以为母亲只是普通骨折,半个月后却发现她得了癌症,病情急剧恶化,波伏瓦姐妹隐瞒实情,轮流陪护,几周后,母亲去世,给姐妹俩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内疚和遗憾……本书是波伏瓦的自传作品,1964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书中回忆了母亲的一生和母女俩之间的关系,也思考了家庭、死亡、妇女的社会地位等问题,对于研究波伏瓦的思想与作品具有特殊的意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幸福也需要奇迹

    幸福也需要奇迹

    当恋爱中的两个人,赤果果的相见,把自己献给对方,你会不会就此爱上她的全部?受过伤的心灵还能愈合吗?是生离死别的悲苦,还是前世孽债,今生亏欠?痛过之后,还有多少勇气再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