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之前的河北农村,还是一片沉默的土地。
这个时候,国内军阀混战刚刚结束,国民政府的统治网络在农村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来,散落在山山沟沟里或大平原上的村庄们的组织形式大都还是沿袭千年的“乡约制”。村里少数几个上层人物轮流坐桩,操纵大权。“乡约”设正副各一人,统管所辖村庄的行政事务,下设几名“公执”,专门评判民事纠纷。每个约所还有三至五个“地方”,负责催粮、催款、扣压、吊打等任务。
除约所外,农村还有各种各样的“族”、“社”,即用神权来统治乡民。每个“族”、“社”都有严密的族规社规,一旦违犯,就要课以罚款、禁闭、服劳役,甚至开除“族籍”、“社籍”。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北方后,在农村开始普遍推行“保甲制”,即用联保的方法把百姓捆在一起,十家为一甲,设一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一保长;十保为一联保,设一联保主任。这又是王安石变法时设计的“保甲法”了,仍是传统的驭民形式。
河北的千里国土上,到处是秋风野草、石桥驿路、低矮的土房和枯瘦的庄稼。平原上多是原始的枣树、柳树和槐树,山地里遍布着野生的柿树、椒树和核桃树,这些可怜的树们,和那些没有文化的村民一起,默默地站在岁月的风霜雨雪里,与季节同枯荣,与岁月共垂老。黑黑的树干,黄黄的叶子,显示着大地和大山的宽敞与贫寒,树杈上挂着涩涩地、红红的柿子或枣子,像一个个奄奄一息的晕红的小灯笼,但照不出乡村的光明。在荒凉的黄天厚土间,在无尽的大山皱褶里,在传统的枣树、柿树、椒树、核桃树下,是河北乡民们饥寒惨淡的生活……
但是,当民族战争骤然来临的时候,这一切都在转眼前变得面目全非了。
从1937年9月24日保定失守到10月下旬最南部的一座小城磁县的易帜,仅仅1个月时间,河北全境就沦陷了。
遗民泪沉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冀省的2000万民众翘首盼望着国民政府军队的收复,但是“王师”却是向南撤退得越来越远了……
这个时候,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渡过黄河、翻越太行,穿着草鞋走进了广袤的河北农村,果断地站在了最贫穷最底层的老百姓的背后,成了他们的主心骨,成了他们的亲兄弟。于是,山坡上、沟渠边、地洞里,他们手拉手、肩并肩、心贴心,合力筑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万里长城。于是,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铁道游击队……一出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奇迹上演了。于是,这里建立了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太行、冀南、冀鲁豫、冀鲁边等战略区在内的一个个坚如磐石的敌后根据地。于是,这里成为了华北抗战乃至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说河北是全国抗日的主战场,丝毫不为过。请看一组数字:晋察冀边区是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是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惟一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正式批准承认的边区政府,也是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冀鲁豫边区是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和华北敌后战场的指挥中心,还是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驻地……
因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它是一场最广泛的人民战争,所以,在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中,位于草根层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了战争中最勇猛的战士。历史已经证明,人民群众对这场战争结果的影响最为重要!对战争的付出和牺牲也最为巨大!数字统计显示,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亡人数为3500万,其中95%以上是普通的老百姓。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唤发和组织起如此巨大的民间抗日力量?这在西方学者的眼里始终是一个谜。
查尔莫斯、约翰逊于1962年发表的《农民民族主义和共产党政权》一文是第一部值得关注的著作,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是“利用了农民的民族主义”,他甚至说如果没有日本侵略带来的民族危机和由此引起的群众动员,中国共产党将遭到失败;马克、塞尔登于1971年发表的《革命中国的延安道路》一书则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农民阶级不是通过民族主义而是经由社会经济改革,才发生革命转变的”;片冈哲谷1974年发表了《中国的抗战与革命》一书,对以上观念都表示怀疑,他指出“中共的成就在于把农民势力加以改造,自下而上完全用现代化的组织把它们联合在一起,成千上万分离的孤立的细胞单位结合成一种钢铁的结构,然后再以抗战为掩护,以统一战线相号召,来巩固其所拥有的根据地”……
不难看出,以上的论述都有其片面性。
中国共产党在其多部经典论述里最全面地诠释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根据地建设的双重目标:抗日和社会改革。
据聂荣臻回忆,毛泽东在洛川会议时就曾考虑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之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问题,所以,每一个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不只是拖住敌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问题,还包括进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既是对旧社会的改造,又是对新社会的开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根据地的建设就是未来新中国的雏形。
根据地的社会改革是多方面的,政治上,普遍实行了民主选举,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经济上,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合理负担、统一累进税;文化上,推行新文化运动,号召文艺为群众服务……
正是这些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才解放和团结了最广大的草根层的基本群众,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了希望,发生了质变,由一个个保守的懦弱的个体小农生产者,变成了一个个最勇猛、最无私的抗日战士,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一切的变化,在根据地建设之后很快就完成了。
战争初期的时候,日军兵锋正悍,河北各地曾城城纳降,村村白旗,一片败国之象。但是,随着根据地的建立,抗日的火种撒遍了各地,村与村之间,条条大路上,每一片青纱帐里,都隐藏着抗日的身影。短短的时间内,八路军及各种抗日游击队发展已达数十万人,更有几百万的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群众救亡团体,像春天里蜕化的飞虫,越来越多,无处不在。每个村、每个镇、每道山梁、每棵树、每颗石子,都是一个个战士,都在对这群来自异域的侵略者们开火……
徐州会战结束了,南京攻下了,但作为后方的河北越来越空虚,被八路军、游击队频频捅刀子。要想两个拳头打出去有力,屁股必须要坐稳,而八路军、游击队偏偏在屁股下放蒺藜,不,是放炸药。不是吗,日军的列车被炸了,炮楼被端了,汽车、飞机、兵营接二连三地遭受重创,天天扫荡,几无收获。
要控制中国,必先控制中原腹地的河北!
1938年10月27日,日军攻下武汉之后,对河北兵力重新进行了部署。在唐山、承德、秦皇岛、沧州、保定、邯郸、石家庄、邢台、大名等地驻防重兵,对每个县城及集镇也以大队为单位全面进驻。
但是,此时摆在日本人面前的河北,已是一片深不可测的大海。
当然,大海里游动的是鱼群般的八路军和游击队,还有波纹般密集的老百姓……
玉米、红薯、高粱、谷糠、柿面、榆皮、粗盐、野风、咸水养大了河北的乡民们,小伙子浑厚的肩膀、老汉们粗砺的铁掌、姑娘们灵巧的双手、老太太们鹰隼一样的眼睛、儿童团明亮的红缨枪……数以千万计的他们一步步从观望走向坚定,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变成了抗日的主力。一声声枪响、一次次破袭、一个个地雷、一条条战壕,都是他们完成的,于是,战争的方向被悄悄地改变了……
“高梁举起了红缨枪,
豆角把子弹推上膛,
玉米杆抡起了手榴弹,
山药蛋布下了地雷网。
鬼子胆敢来进犯,
叫他乖乖见阎王……”
这是当时流传在河北民间的一首歌谣,可谓形象之极。
这就是河北的乡民!这就是河北的抗战!
本书遴选了30多位生活在草根层的河北民间抗日人物,试图用文学的笔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写出发生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