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源自灵魂的力量
人的生命短暂而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个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物质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的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比他的生命还要宝贵。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洲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蹲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相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被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代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贝多芬,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苦难、他的欢乐、他的勇气、他的高贵的灵魂!
贝多芬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示出比贵族还要高贵。
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一封信:“……公爵,你之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正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这个世界上确有过无数的公爵,然而,历史最公正,时光最无情,当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都一个个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贝多芬却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正是它们,为贝多芬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也正是它们,为贝多芬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一座无形的丰碑。要知道人民从来就不承认世俗的册封,他们所首肯的永远是那些让他们心悦诚服的高贵的灵魂。
我们所说的高贵,不是仪表的华美,不是出身的高贵,不是地位的显赫,也不是金钱的多寡或其他外在的装饰,而是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自然散发、由里及外的灵魂的美丽和大度;是一种有丰富内涵、有独特思想和见地、有高尚情感和无私奉献的心灵,有一种大爱的心,爱人类、爱万物、爱一切的生命;是一种热爱生活、执著追求、不懈努力的、永不气馁的心。
它就像一股清泉,清澈透明,荡俗涤尘,它就像一缕阳光,明亮温暖,照耀着人们的心房,它也像一束鲜花,带来的是美,是迷人的馨香。
高贵是灵魂的一种香味,自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高贵的内涵很多很广,是一种对人生的深深感悟,对世界的一种清醒的认识,对生活的一种真诚热爱,对美好情感的一种不懈追求,对事业的执著,对丑恶的鞭挞,对世界的感恩,等等。
高贵的灵魂没有贵贱,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皆有可能。那只能看你自己的选择,不因你的位高居尊而优越半分,也不因你的位卑份低而慢待一点,高贵的灵魂更应该是有丰富学识和文化底蕴来支撑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个粗俗的人会拥有一颗高贵的心。
这个世界,有地位、有身份、有财富的人很多很多,但真正能拥有高贵灵魂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有的人想用无尽的财富来证明自己很高贵,却未知灵魂的高贵是无法用财富等其他外在东西所能包装的,反倒有时候更显其粗鄙而已,像那些夸富斗尊的人,像那些一掷千金的人,像那些没有爱心的人,无论有多少财富,都是与高贵挂不上边的,哪怕他穿再高级的名牌,都无法与高贵结缘。
高贵,源自灵魂的力量,源自充盈的内心,值得我们用尽此生去追寻。
表现出你的高贵
有人这样说过,一个真正的贵族至少应该具备两个特征——高贵的自尊和面对顺境逆境都能宠辱不惊的那份风度。
宠辱不惊,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处世智慧。人生在世,生活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这是人生的寻常际遇,不足为奇。古人云:君子坦荡荡。高贵的心灵宠亦坦然,辱亦坦然,豁达大度,一笑置之。得人宠信时勿轻狂,莫忘“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受人侮辱时忌激愤,犹记“吊者在门,贺者在闾”。那份洒脱、大度的气派令人深深叹服。
北京大学原老校长马寅初,因其“新人口论”蒙冤获罪,遭到专横无理的批判,终被革职。当他的儿子把革职一事告诉他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数十年后拨乱反正,仍是他的儿子告诉他被平反的喜讯,马老也只是轻轻地“噢”了一声。外表看似静若止水,内心却滑动着机敏与睿智,何等难能可贵啊!
19世纪中叶,美国实业家菲尔德率领他的船员和工程师们,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联结起来”。菲尔德因此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一举而成为美国最光荣、最受尊敬的英雄。但因技术故障,刚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中断,顷刻之间,人们的赞辞颂语骤然变成愤怒的狂涛,纷纷指责菲尔德是“骗子”。面对如此悬殊的宠辱逆差,菲尔德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事业。经过6年努力,海底的电缆最终成功地架起了欧美大陆的信息之桥。面对重大的波折,菲尔德始终不为所动,表现出一种高贵的气度。
明代洪应祖在《菜根谭》中有一则流传甚广的联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无疑,这是一种大智大慧、大觉大悟的心境,有了这种心境,人就能够活得平和了。人生在世,大可不必把别人的态度太当一回事,不必因上司的一个脸色“口将言而嗫嚅”,也不必因老板的一个眼神“足将进而趑趄”。如果你因失宠于某人而自暴自弃,或因受辱于某人而自怨自艾,甚或由此做出种种极端的举动,其目光是否太短浅了些,胸怀是否太狭窄了些?这样的处世态度只会让他人对你的评价大打折扣,所有这些都是不成熟、不稳重的表现,永远不可能赢得别人对你的重视和信任。为人处世,对任何事都应当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每临荣辱有静气,达到了这种境界,人的精神天地才能开阔浩渺,气象万千,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入世俗的泥沼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泡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在不知不觉中,一个站立的“人”弯下了脊梁,佝偻着身躯,越来越渺小,越来越卑微。
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便是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地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些高贵的人们,之所以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人生。
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成功者之所以注定要忍受平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寂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价,不愿自甘堕落,不愿丧失本色,不愿委曲求全。成功者始终坚信,自己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
大凡成功者,全身上下总会透露出一份坚毅的自信,即使是在最狼狈的时候,即使衣衫褴褛形容憔悴,成功者也会始终保持一颗高贵的心灵。
让我们表现出自己的高贵,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甚至是不再年轻的时候,不管道路有多曲折,不管命运如何捉弄,如果我们始终能充满自信,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沿着我们高贵的方向锲而不舍,必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