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的人是经常参照别人总结自我的人,能够不断总结自我的人是高尚的,自我总结是一面灵魂的镜子,从这面灵魂的镜子中可以看到真实的自我。通过自我总结,罪恶的人可以改过向善,酗酒的人从此滴酒不沾,虚荣的入学会谦虚。失去亲爱的人,这种痛苦和悲伤,经常使人愿意帮助有此遭遇的人。
为了给予人类最高的智慧,造物主给了我们磨炼的机会。能够明智且适当地运用我们的知足常乐,可以具有很高的智慧,对于悲伤有很大的忍受力。只要能够把悲伤化为力量,就能有很大的成就。
快乐在于发现和寻找
克里曼斯通在讲述人该如何乐观地生活时,讲了一个故事:
听说来了一个乐观者,于是,我去拜访她。
她乐呵呵地请我坐下,笑嘻嘻地听我提问。
“假如你一个朋友也没有,你还会高兴吗?”我问。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假如你正行走时,突然掉进一个泥坑,出来后你成了一个脏兮兮的泥人,你还会快乐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掉进的是一个泥坑,而不是无底洞。”
“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只是被打了一顿,而没有被他们杀害。”
“假如你在拔牙时,医生错拔了你的好牙而留下了患牙,你还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他错拔的只是一颗牙,而不是我的内脏。”
“假如你正在瞌睡时,忽然来了一个人,在你面前用极难听的嗓门唱歌,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在这里嚎叫着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匹狼。”
“假如你的丈夫背叛了你,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他背叛的只是我,而不是国家。”
“假如你马上就要失去生命,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我终于高高兴兴地走完了人生之路,让我随着死神,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另一个宴舍吧。”
“这么说,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可以令你痛苦的,生活永远是快乐组成的一连串乐符?”
“是的,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在生活中发现和找到快乐——痛苦往往是不请自来,而快乐和幸福往往需要人们去发现,去寻找。”快乐者说。
从起床开始激发好心情
心理学家早已发现,只要你热心地行动,你就会变得热心。你会变得充满活力、兴奋并具有更高的效率。热心会变成生活的一种方式。你会发现当你热心时,会得到很多乐趣,还会有更大的成就,同时你的经济情况也会令人满意。
如果你想培养热心与正确的心理态度,就需要改变起床的方式。
闹钟响时,一般人会呻吟一下,拍一拍脸说:“喔,不!不要告诉我现在是起床的时间了,我觉得还是躺着好。”许多人每天开始时,就把它当成是昨天的继续,其实他们并不喜欢昨天。用这种方式开始,毫无疑问地,会使不好的一天紧接着另一个不好的一天。但是有一种更好的方法,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早上闹钟响时,伸手把它关掉,然后立刻坐起来,双手拍掌,并且说:“这是美好的一天,我要尽量多利用这个世界所提供的各种机会。”
既然你已经起床,要去沐浴了,如果没有小孩在睡觉的话,你还可以在浴室中高歌一曲。你不必找借口说:“我不会唱歌。”你唱的声调与才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唱歌这件事。
唱到兴头时便不会消极。威廉·詹姆士说:“我们不唱歌是因为我们不快乐。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唱歌。”
你还能做到下一步,当你进入餐厅用早餐时,拍几下桌子,并说:“亲爱的,你煮的牛奶、鸡蛋和煎午餐肉,正是我希望你准备的早餐。”即使你在过去365天每天都吃同样的早餐,她也会十分惊奇地看着你。而惊奇本身很有价值,即使早餐并不真的那么好,她也会在明天做得更好。
当你热心地起床,热心地吃早餐时,你在这美好的一天里将会大有作为。一天只是一生的一小部分,但是你只要有许多美好的日子你就有一个美好的生命。这也会使你的家人和朋友获益,因为热心比感冒更容易传染。你一旦有了它,就会散布给你的家人与同事,而每个人都会因此受益。
让别人快乐起来
快乐是有传染性的,只有使别人快乐,才能让我们自己快乐。
不管你的处境多么平凡,你每天都会碰到一些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梦想和个人的野心,他们也渴望有机会跟其他的人来共享,可是你有没有给他们这种机会呢?你有没有对他们的生活流露出兴趣呢?你不一定要做南丁格尔,或是一个社会改革者,才能帮着改善这个世界。你可以从明天早上开始,从你所碰到的那些人做起。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这会带给你更大的快乐,更多的满足以及你自己心中的满意。“为别人做好事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快乐,因为这能增加你自己的健康和快乐。”纽约心理治疗中心的负责人亨利·林克说。
多为别人着想,不仅能使你不再为自己忧虑,也能帮助你结交更多的朋友,并得到更多的乐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如果你想消除忧虑,培养平安与幸福,请记住这条规则:
“要对别人感兴趣而忘掉你自己,每一天都做一件能使别人脸上带来快乐微笑的好事”。
洛克菲勒早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全心全意追求他的目标。据他的朋友说:“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以外,没有任何事情能令他展颜欢笑。当他做成一笔生意,赚到一大笔钱时,他会高兴地把帽子摔到地上,痛痛快快地跳起舞来。但如果失败了,那他会随之病倒。”
就在他的事业达到顶峰之时,他的私人世界却崩溃了。许多书籍和文章公开谴责他不择手段致富的财阀行为。
在宾夕法尼亚州,当地人们最痛恨的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败的竞争者,将他的人像吊在树上泄恨。充满火药味的信件如雪花般涌进他的办公室,威胁要取他的性命。他雇用了许多保镖,防止遭人杀害,并试图忽视这些仇视怒潮,有一次他曾以讽刺的口吻说:“你尽管踢我、骂我,但我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方式行事。”
但他最后还是发现自己毕竟也是凡人,无法忍受人们对他的仇视,也受不了忧虑的侵蚀。他的身体开始不行了。疾病从内部向他发动攻击,令他措手不及,疑惑不安。
起初,“他试图对自己偶尔的不适保密”。但是,失眠、消化不良、掉头发——全身烦恼和精神崩溃的肉体病症——却是无法隐瞒的。
在那段痛苦及失眠的夜晚里,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省。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能赚多少钱,而开始思索那笔钱能换取多少人类的幸福。
简而言之,洛克菲勒开始考虑把数百万的金钱捐出去。有时候,做件事可真不容易。当他向一座教堂奉献时,全国各地的传教士齐声发出反对的怒吼:“腐败的金钱!”
但他继续捐献,在获知密西根湖湖岸的一家学院因为抵押权而被迫关闭时,立刻展开援助行动,捐出数百万美元去捐助那家学院,将它建设成为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他也尽力帮助黑人。像塔斯基吉黑人大学,需要基金完成黑人教育家华盛顿·卡文的志愿,他毫不迟疑地捐出巨款。然后,他又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
洛克菲勒深知全世界各地有许多有识之士,进行着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但是这些高超的工作,却经常因缺乏基金而宣告结束。
他决定帮助这些人道的开拓者——并不是“将他们接收过来”,而是给他们一些钱来帮助他们完成工作。
洛克菲勒把钱捐出去之后,是否已获得心灵的平安?他最后终于感觉满足了。
洛克菲勒十分快乐。他已完全改变,完全不再烦恼。
释放怨气
有一位妇人,常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
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失,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怨气是沉积在我们体内的垃圾。当我们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们常常在抱怨,抱怨不公平的待遇,抱怨怀才不遇的处境。无休止地抱怨是在自我消耗精神,是精神不健康的表现。
怨气必须释放出来,哪怕是自言自语式地发泄,也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行为。
怨气的根源来源于消沉的意志,经受不起困境打击的人,是最容易和怨气融合在一起的。
三分怨,七分薄弱,是组成怨气的主要元素。
学会释放怨气,这个道理简单得就像我们早晨起来,到户外呼出一晚上的浊气,然后吸进新鲜的空气那样爽快、干净、自如!
怨气是汇聚了人生各种有害情绪的毒素,它是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我们必须把它从体内彻底清除干净!
得怨气病很深的人,他的精神状态往往是很懦弱的。
怨气阻碍了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刚刚遇到困难,就开始怨天尤人,裹足不前。
怨气是自私的产物,是附着在我们血脉里的污垢。
怨气会膨胀,在你狭小的空间里,把你的精神整个包围起来,使你陷入自己的怨气重围之中。
释放怨气最有效的办法是:让眼泪流出来,让心里憋闷着的话倒出来,走进空旷的田野里,舒畅地喊几声,让心灵充满着鸟语和春天的声音,一切的怨气,就这样被你打扫干净了。
怨气是渺小的,释放是伟大的。
自己解脱自己
一个烦恼少年四处寻找解脱烦恼之法。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的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给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牧童说。
烦恼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老翁看了一眼面前忧郁的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少年试了试,还是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路遇一位在路边石板上独自下棋的老翁。烦恼少年上前请教解脱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