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58400000002

第2章 重新认识你自己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希腊格言

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课

人们常说:人生最难的就是战胜自我,而战胜自我的前提就是要认识自己。但人通常都很难发现自己的状态,就像两个人面对着面擦玻璃,能看见的只是对方脸上的污渍,自己脸上的脏东西反而看不到。

这就是俗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对自我的了解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但却经常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糊里糊涂。自己的优势看不到,缺点却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既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又无法改正自身的毛病,这自然会成为人生发展的巨大障碍。

人只有彻底地了解自己,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进而通过广义的修行来改变命运。否则,我们只能在茫茫人海中随波逐流。

来看一则小故事: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一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几门功课不及格。

一个周末的早晨,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钓鱼,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忧。”

“有什么可担忧的?杰克和罗伯特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孩子,你千万不能这样想。”父亲充满关爱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一听。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猫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黑烟,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到街上闲逛去了。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人必须看清自己,并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你的未来如何,不取决于别人怎样做,而是取决于你自己怎样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番大作为,独特而有魅力,但世界上的伟人毕竟只占人类总数的很小一部分。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在平庸无奇、碌碌无为中虚度,就要拥有正确的态度和方向,知道自己想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时刻告诫自己:我是独一无二的,不能像别人一样平庸。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生活方式、有一千种生活的愿望。不同的方式和愿望,就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你可以参照别人的态度确定自己的态度,但你永远不能照着别人那样做。人生的路是自己的,你永远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任何的直接帮助,也不能指望别人带着你走,你能靠的只是自己。

涉世之初,了解自己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它要求我们把自己同别人区分开,我就是我,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是任何人的复制品和替代品,并时时以自己为镜子,观照自己的状态。了解自己的实力和需求,明确理想和愿望所在,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最好的自己。了解自己不仅包括对自身的了解,周围的环境、你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的氛围、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都是你要了解的内容。在低头做事的时候,也要看看四周潜伏的危机,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很重要。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赛跑,有些人在这条赛道上漫不经心,糊弄人生;有些人浑浑噩噩,轻视人生,最终被生活的困难所压倒;而有些人却始终明白自己生存的意义,一步一步地走好自己短暂人生中的每一步,最终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人生在世,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认清自己——我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怎样去做以及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人生才不会稀里糊涂、浑浑噩噩,走到哪里算哪儿。懂得定位,就可以学会采用理性的态度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把命运的主权把握在自己手中。

人对自己的状态要自知,对自我的认识要准确、客观。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是自我的智慧,明是心灵的澄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才具备真正的智慧,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面临着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沮丧,有的人却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成败,待人处世变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优柔寡断,常常为一些细枝末节和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心情抑郁、落落寡欢;有的人对人生的转折点束手无策、消沉颓丧,甚至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这些都是对自我定位不准确的结果。

人在心理上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怪病,认为自己聪明、智慧、勇敢、大方,集万千优点于一身。同时,又有自卑心理在作祟,觉得自己不漂亮、不优秀,比不上张三,也比不上李四,甚至连王二麻子都比自己强。在骄傲和自卑间游走,人心的疲累可想而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呢?原因就在于对自我了解的不透彻,导致整体定位的失衡。

要给自己定位,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回避自己的缺点也不妄自菲薄,要敢于正视自己。假如自己平凡,就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平凡;假如自己卓越,也要敢于直面自己的卓越。这个世界两者都需要,都有存在的价值。

试着问自己:

我是否已经很清楚、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所要达成的目标?

我是否决定了就马上去做,毫不迟疑,从不拖延找借口?

我是否心胸开阔,有容纳不同意见的雅量?

我是否常常乐于请教别人,吸收别人的经验和智慧?

我是否努力具备求知的欲望和永不满足的心理?

我是否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全力去发挥自己的长处?

我在父母、朋友面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能否与他人良好沟通,一呼百应,众志成城?

我是否以积极肯定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事物?

我是否意志坚定,绝不向困难、挫折低头永不放弃?

有远大恢宏的梦想不是坏事,但当你沉迷于一个大目标时,必须客观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能好高骛远,这是自我定位的真谛。

这里有一个捞鱼的故事:

有位老人在集市上摆了一个捞鱼的小摊子,人们可以花一元钱买一张小鱼网(舀子)来捞鱼,捞到了就可以把鱼带走。这个极具成就感的游戏吸引了很多大人小孩的注意。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来到这里。他买了三张鱼网,可三张都被他弄破了,一条鱼都没有捞到。大学生心中十分懊恼,便不高兴地对摆摊的老人说:“老板,你这网做得太薄了,一碰到水就破,怎么可能捞得到鱼呢?你是耍我们的吧?”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我这网绝对是可以把鱼捞起来的。只是当你看中自己想要捞的那条大鱼的时候,你有打量过你手中的网是否真有那个能耐吗?有追求不是坏事,但也要了解你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老人随手接过大学生手中的网,一会儿就捞起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年轻人,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这和人们追求事业、爱情、金钱是一个道理。当你沉迷于一个大目标时,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

理想与现实之间,动机与行为之间,总隔着一定的距离。超越这个距离,靠的是你对自己的判断力。你必须先认清自己的能力,才能跨过阻碍实现理想。

学会观察自己

人在很多时候都会产生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思想和情绪,诸如愤怒、暴力、贪婪、嫉妒、痛苦和悲伤等。可是,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事情并不知情,非要等到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做了多么恶劣的事情,追悔莫及。

伊凡雷帝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他三岁就继承了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公位,号称伊凡四世。但他性情凶残又生性多疑,独断专行且手段残酷,他甚至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儿子。这都是他性格暴戾造成的后果。

伊凡雷帝的儿子伊万娶了叶莲娜公主为妻。伊万对自己的这位王妃非常宠爱,又因叶莲娜有孕在身,伊万对她更是千依百顺。按照俄国当时的观念,宫中妇女穿衣服至少得3件以上才算着装整齐。但盛夏的季节天气炎热,叶莲娜在自己的房间里便只穿了一件薄裙。恰巧沙皇雷帝从房间外走过,看到儿媳有失体统的穿着,大发雷霆,不顾叶莲娜已有身孕,将她痛打一顿,导致叶莲娜因受惊而流产。

太子伊万回来找父亲理论,父子俩起了争执,伊凡雷帝的暴戾性格很快被引爆。他气急败坏地从宝座上跳下来,举起铁手杖朝儿子乱刺。一阵暴打之后,他刺伤了太子的肩膀和头部。太子的太阳穴上刺了一个洞,鲜血直冒,一下子栽倒在地。

这时,伊凡惊呆了。他拿着那沾满血迹的手杖愣在一旁,似乎这一切都是别人干的。忽然,他醒悟过来,伏在儿子身上,不停地吻着儿子的脸。但儿子已经两眼翻白,鲜血不停地从那深深的伤口里涌出。他掏出手帕捂住伤口想止血,却怎么也止不住。他惊慌失措,绝望地惨叫:“天哪!我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我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因失血过多,伊万太子身亡了。

我们都懂得“虎毒不食子”的道理。伊凡雷帝之所以会杀死了自己的儿子都是因为他一时的怒气所致,由恶劣情绪掌控了他的行为,酿成了苦果。反观一下现实,又有多少人因一时的情绪失控而酿成大祸,后悔终生呢?要想改变这种被恶劣情绪掌控的状态,就要学会观察自己的状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出现了负面情绪,才能不让自己陷入这种情绪的冲击中,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张德芬女士在她的著作《活出全新的自己:唤醒、疗愈与创造》一书中强调,人要在生活中观察自己,回观自己。她将观察自己分为四个层次:

其一:情绪其实就是身体对你思想的一个反应,只不过有的时候你还没觉察到思想,情绪就起来了。感觉你的身体哪里紧绷?胃部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觉?心中央是否紧绷或抽痛?身体是否颤抖?这些都是情绪在你身上作用的结果。观察它、观照它,允许它的存在,全然地去经历它,不要抗拒。你会发现,你的全然接纳和全然经历,会让它更快消失,甚至转化为喜悦。你要能够觉察到,然后告诉自己:“哦!此刻我有负面情绪了。”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内新,而不是放在引起你负面情绪的人、事、物上。

其二:先观察一下你此刻的肢体动作是什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面,可以避免让你完全陷入自己的情绪冲击当中。

其三:接下来,试着去看见你在想什么,就是去观察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能够倾听到那个“喋喋不休的声音”,你就是在观察你的思想。听到了之后,也许自己会吓一跳:“我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思想?”这个时候,请你带着觉知和爱去观照它。它只是一个思想,不代表你。不要去与它认同,不要批判它,只是看着它。

其四:你此刻有什么情绪?如何观察情绪?有些人连自己生气了都不知道。其实,观察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观察你自己。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观察理解为认识你的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学会观察自己是智慧人生的开端,只有先观察自己,才能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进步,通向成功的终点。

寻找自己的潜能

有一只小鹰,它从小跟着鸡群一起长大,小鹰也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小鸡。

有一天,主人决定要训练这只鹰学飞行。但是,无论怎么诱惑,怎么打骂,小鹰就是飞不起来,因为它认定自己是一只不会飞的小鸡。

最后主人失望了,说:“我白养了一只雏鹰,一点用处都没有。我把它扔了吧。”主人把这只小鹰带到了悬崖边,一撒手将小鹰扔下悬崖。

小鹰垂直地从悬崖上掉下去,就在急速坠落的过程中,这只小鹰扑棱扑棱翅膀,在坠地之前竟突然飞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鹰的天性被激活了,恢复了,它知道自己的翅膀是有用的。

小鹰是幸运的,它在生命垂于一线的时候,发挥了自己的潜能,重获了生的希望并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但在世间挣扎着生存的我们却很难有这种机会,很多人的潜能都没有等到被开发的机遇,就白白地浪费掉了。

潜能是蕴藏在我们大脑、我们体内未被开采出来的巨大的能量,而“潜能开发”就是开启我们潜能的一把“金钥匙”。只要把一个人的潜能开发出来,就能激发一个人持久的激情和创造力,引爆沉淀在大脑的知识,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等待被发掘,就像千里马等待伯乐一样。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事实也告诉我们:人必须积极主动地发掘自己的潜能。认命地等待别人的选择是不行的,也太过消极被动。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人,理应掌控自己的命运。

有人问上帝:“我处处都想着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可为什么就是没有人发现我呢?”

上帝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向远处抛去,叫那个人去把刚才那块石头捡回来。可是,草地上到处都是石头,哪里认得出刚才的那块。接着,上帝又抛出了一块金子。虽然地上满是石头,但却挡不住金子耀眼的光芒,那人很快就将金子捡回来了。

就在他把金子拾回来交给上帝的时候,他找到了答案。

当一个人总是抱怨自己的才能未被发现时,应该反过来想想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不是一块石头,而石头又应该怎样让自己内在的宝石绽放光芒。我们知道,美玉的外部总是被平凡的石头包裹着,要凿开石头才能发现美玉。人身体里蕴藏的潜能就如同美玉一般,等待着被发掘。

潜能的开发是收获成功的前奏,因为潜能这种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识层面的物质,来自人类的内心深处。潜能开发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隔在平庸和杰出之间,决定了人生的成败和命运的走向。

弗洛伊德说:“当你做小的决定时,应当依靠你的大脑,把利弊罗列出来,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决定;当你做大的决定时,如寻找终生伴侣或寻找理想时,你就应该依靠你的潜意识,因为这么重要的决定必须以你内心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据。”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最了解你,也只有一个人知道你的潜能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人应该大胆地亮出自己的才能,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耐心去发现人才并独具慧眼的伯乐太少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埋没了自己的天赋,任何人都应有寻找自己潜能的主动性和亮出自己的勇气。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著名学府坦普尔大学创始人康惠尔,曾在演讲中反复讲述一个农夫的故事: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但是,他听说有些土地的底下埋着钻石,他只要找到一块钻石就可能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

农夫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却始终未能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个海滩上自杀身亡。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他拾起来一看,只见它金光闪闪,反射出光芒。他仔细察看,发现这是一块钻石。

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

这个故事让人唏嘘不已。我们在为那个农夫的命运感叹的同时,也暗暗心惊:我们自己是否也做了像这个农夫一样的傻事,把生命中的钻石就这样丢弃了?康惠尔指出:财富不是仅凭奔走四方去发现的,它只属于那些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属于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只属于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积极地为自己而活

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看了李开复先生的《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之后,给他写了这样一封信:

“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谢谢你的第三封信,它唤醒了我埋藏25年的进取心,它改变了我25年被动的生活方式。从今天开始,我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而活。”

看一下这位留学生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像他一样在父母和老师的安排下长大的。这位留学生在25岁的时候醒悟,决定从今以后要为自己而活。但我们中的多少人就在他人的安排中过了一辈子?

我们听从父母的安排,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而父母也习惯于为我们设计人生的行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早就忽略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等到长大成人了,才终于发现自己早就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了。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导致很多人不善于主动规划自己的成长道路,更不知道如何积极地寻找人生的出路。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父母的指导安排下度过的岁月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那是父母安排下的人生,活着的目的是为了父母的意志。如果一个人真正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那就要从父母手中把人生的主动权夺过来,为自己而活,积极主动地管理好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

在2009年最有个性签名中,有这样一句流传极广的话: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这句话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一语点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青年。自己人生的剧本导演只能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没有人比你更适合管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只有找到自我的主动权,才能为自己而活,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真正拥有成功和快乐。

生命中随处是机遇,许多机遇就藏在一个又一个挫折中。但在很多父母的观念中“稳定”就是最好的,他们排斥挑战和创新。而一代又一代英雄人物的历史告诉我们,人不跳出那些固定的圆圈是不能成事的。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造就的也必定是一层不变、毫无新意的下一代。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勇敢地说“不”,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的道路,努力地尝试不同的事情,并从中学习更多的经验。只有不断尝试,才有更多邂逅成功的机会。

为自己而活,不是说要忤逆父母长辈的意愿,故意跟他们对着干以显示自己的独立性,而是要在心中确定一个规划,知道自己要走哪一条路。拿上学来说吧,我们要读完小学、初中、高中才能上大学,这是硬性的规定,父母不给你安排也是如此。但在这其中,你可以选择跳级、留级,可以选择专业、学校,这些你都可以自己拿主意,你甚至可以像比尔·盖茨那样选择退学。怕只怕你安于父母的安排,没有这样的想法。

我们知道,享誉全球的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是一个没有读完大学的退学生,而老盖茨夫妇对儿子的期望也很传统,跟大多数中国家长差不多,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拿到学位。在比尔·盖茨退学这件事情上,夫妇俩却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因为比尔·盖茨用自己的行动向父母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我们的父母为什么会这样乐此不疲地为我们安排、计划?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把自己的判断力、果敢的勇气和理智展示给父母看,我们根本就丧失了积极主动的能力。

我们想要为自己而活,掌握自己的命运,都想摆脱父母设计的人生。从现在开始,做自己的主人吧。当有一天你真的能够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时,任何人都不会成为你的阻碍。

抓住自己的梦想

杰克·亚当斯是美国著名的马术师。他的父亲是一位巡回驯马员,因为工作的原因,总是从一个马场跑到另一个马场,从一个马厩跑到另一个马厩。幼小的杰克跟着父亲生活,只好不停地换学校。由于四处奔波,他求学很不顺利,成绩也不理想。

杰克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要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那一晚,杰克洋洋洒洒地写了七页纸,描述了他的伟大志愿:长大后,我要拥有自己的牧场,在牧场中央建造一栋占地5000平方米的豪宅,拥有很多的牛羊和马匹。他还在图上画出了200英亩的牧场及所有马厩和跑道的位置。

第二天,他把自己精心完成的作业交给了老师。结果,老师给他打了一个又大又红的F,还叫他下课后去见他。

“老师,你为什么给我不及格?”他不解地问老师。

“对像你这样一个孩子来说,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你没有钱,出身于巡回驯马员家庭,你什么条件都没有。一个马场需要很多钱。你要买土地,买许多种马,还要为这些马支付各种费用。你根本无法承受。”老师又说,“你可以重写一篇,目标现实一些,我会重新考虑你的得分。”

杰克回到家中反复思量,最后忍不住询问父亲。父亲见他犹豫不决,语重心长地说:“儿子,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我认为拿个大红的F不要紧,但决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

过了整整一周后,杰克把原来的那份作业又交了上去。他对老师说:“你可以不改分数,但我不改梦想。”

20年后,杰克已经有了自己的马场,也有了4000平方米的房子,他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

在我们年少的时候,要面对很多的偷梦者,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可能是你的老师,也可能是你的朋友,甚至可能是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也许那些偷梦者本身并没有恶意,但你却因此而失去了自己的梦想,留下一辈子的遗憾。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偷梦者,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抓住自己的梦想。

美国第37任总统威尔逊说过:“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伟人都是梦想家。他们在春天的和风里或在冬夜的炉火边做梦。有些人让自己的伟大梦想枯萎凋谢,但也有人灌溉梦想,在颠沛困顿的日子里细心培育梦想,直到有一天得见天日。这些是诚挚地希望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的人。”

我们每个人在儿时都曾拥有过伟大的梦想,我们都曾热忱地期望过梦想的实现。可是,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给予梦想的滋养不足。很多年过去了,它仍然深深地埋在土里,难以发芽长大。永远不要因为别人的怀疑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也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否定自己的能力。最关键的是永远都要给自己信心,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如何使用你自己。

不放弃梦想,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具有的心态。世界上一切的成功、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始于我们心中的梦想。

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林清玄出身于农家子弟。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每次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都坐在田边望着远处出神。

父亲问他想什么?林清玄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每天留在家里,有人给我往家里邮钱。”

父亲听了,笑着告诉他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

后来,林清玄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他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埃及金字塔。”父亲生气地拍一下他的头说:“真荒唐,儿子,别做梦了!我保证你去不了。”

十几年后,林清玄长大了,考上大学,毕业后做记者,写文章,写书,平均每年都出几本书,一本书卖到几千甚上百万册。林清玄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社给他邮钱。

林清玄用邮来的钱去埃及旅游。他站在金字塔下,抬头仰望,陷入了沉思。他想起小时候父亲说过的话,他在心里默默地说:爸爸,我的梦想实现了。

林清玄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点就起床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3000多字,每年就是100多万字。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让那些在他父亲看来十分荒唐的不可实现的梦想,在他手中都变成了现实。

没有什么梦想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坚持奋力拼搏不放弃,我们一定能实现心中目标。梦想,是坚信自己的信念,完成理想的欲望和永不放弃的坚持,是每个拥有她的人最伟大的财富。

崇拜别人不如认清自己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比我们完美,总是让我们用羡慕的眼光仰视着,并在心里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但是,我们真的能成为别人吗?来看一个寓言故事:

小老鼠觉得自己太渺小了,一直希望找到最大的东西。抬头一看,什么最大啊?莫大于天。所以,小老鼠对自己说:“我人生的境界就是要找到天的真谛。天无所畏惧,它太辽阔了,笼盖四野。”

小老鼠问天:“天啊,你什么都不怕,我却这么渺小,你能给我勇气吗?”天告诉它说:“我也有怕的,我怕云。因为云是可以遮天蔽日的,太阳和天空都可以被云彩密密地遮住。”

小老鼠觉得云更了不起了,就去找云,说:“云啊,你能遮天蔽日,你是天地之间最大的力量吧?”云彩说:“不,我怕风。我好不容易把天遮得密密的,哗,大风一吹,云开雾散,风过云飘。所以,我还是有怕的东西的。”

小老鼠又跑去找风,说:“你力量太大了,天空上万物都抵挡不住你,你没有什么可怕的吧?”风说:“我也有怕的啊,我怕墙。天上的云彩我能吹散,但地上有堵墙我就绕不过去了。所以,墙壁比我厉害。”

小老鼠又跑去找墙,说:“你连风都挡得住,你是不是天下最强大的?”墙却说了一句令小老鼠非常惊诧的话,墙说:“我最怕的就是老鼠。因为老鼠会在我的根基上一点一点咬出很多洞,总有一天,我这面伟岸高大的墙,会因为这些个老鼠洞而轰然倒塌。”

这个时候,小老鼠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就是他自己。

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虽然表面各异,但本质却是相同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不可复制的智慧。我们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别人,与其盲目地崇拜别人,还不如积极地认清自己。

盲目地崇拜别人会导致盲目的跟从。一个人如果养成了盲目跟从的习惯,就会失去正确判断的能力,认不清事实,终生碌碌无为。

生物界有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顾名思义,这种毛毛虫喜欢列成一个队伍行走,最前面的一只负责方向,后面的只管跟从。生物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诱使领头毛毛虫围绕一个大花盆绕圈,其他毛毛虫跟着领头的毛毛虫,在花盆边沿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这样一来,这一圈毛毛虫就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每个毛毛虫都跟着它前面的毛毛虫爬呀爬,周而复始。

法布尔在毛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毛毛虫要想得到食物,就必须从队伍中撤离出来,不再一条接一条地前进。

法布尔预料,毛毛虫很快就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向食物前进。但是,毛毛虫没有这样做。它们沿着花盆一直走一直走,直到饿死为止。

看了这个故事,很多人会笑话毛毛虫愚蠢至极,连这么简单的事实都看不清楚。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像毛毛虫一样做着这种盲目跟从的傻事呢?

卡耐基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公开演讲的书。一开始他借用别的作者的观点,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庞杂的选编和整理工作。当稿子摆放在他面前时,他觉得那些堆砌的观点没有任何生命力,不能让人产生一丝阅读的欲望,自然也不能有什么益处。后来,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写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终于获得广大读者的欢迎。

盲目地模仿别人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不必费尽心思地追着别人的影子跑,只要你冷静下来认真地审视自己,你会发现自己身上也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经常照照镜子

中国有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是有勇气的,他敢于站在镜子前面审视自己的缺点,而这份勇气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

我们看得到别人的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看得到别人的贪欲,却看不到自己的吝啬;看得到别人的邪念,却看不到自己的愚痴。我们可以认识世界、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亲戚朋友,就是不能真正认识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人不是缺乏认识自己的能力,而是缺乏认识自己的勇气,因为我们不敢正视镜子里真实的自己。我们害怕看见一个丑陋、衰老、萎靡不振的自己,总是拒绝去认识自己。但是,这是你无法逃避的人生,必须诚实地面对。

罗伯特·菲力浦是美国个性分析专家。有一次,他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负债累累、离开妻女的流浪者。那人进门便对罗伯特说:“我来这儿,是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说着,他从口袋中拿出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那是罗伯特许多年前写的。

流浪者继续说:“一定是命运之神在昨天下午把这本书放入我的口袋中的,因为我当时决定跳到密西根湖,了此残生。我已经看破一切,认为一切已经绝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内)已经抛弃了我。但还好,我看到了这本书,产生了新的看法,为我带来了勇气及希望,并支持我度过昨天晚上。我已下定决心,只要我能见到这本书的作者,他一定能协助我再度站起来。现在,我来了,我想知道你能替我这样的人做些什么。”

在他说话的时候,罗伯特从头到脚打量流浪者,发现他茫然的眼神、沮丧的皱纹、十来天未刮的胡须以及紧张的神态。他已经无可救药了,但罗伯特不忍心对他这样说。因此,罗伯特请他坐下来,要他把故事完完整整地说出来。

听完流浪汉的故事,罗伯特想了想,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赚回你所损失的钱,并且协助你东山再起。”罗伯特刚说完,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说道:“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他会为了“老天爷的份上”而做此要求,显示他心中仍然存在着一丝希望。所以,罗伯特拉着他的手,引导他来到从事个性分析的心理试验室里,和他一起站在一块看来像是挂在门口的窗帘布之前。

罗伯特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他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他的全身。罗伯特指着镜子说:“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你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当作你从前并未认识他——否则,你只能跳进密西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进行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流浪汉朝着镜子走了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一会儿,罗伯特领他走出电梯间,送他离去。

几天后,罗伯特在街上碰到了这个人。他不再是一个流浪汉的形象,他西装革履,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原来那种衰老、不安、紧张的姿态已经消失不见。他说,他感谢罗伯特先生,让他找回了自己,便很快找到了工作。

后来,那个人真的东山再起,成为芝加哥的富翁。

故事讲完之后,希望大家不要简单地把“照镜子”这个动作理解为我们每天出门前的揽镜自照。这里的“照镜子”不仅是要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内心和灵魂。我们要在镜子面前找回自己过去的种种不足,忏悔以往的过错和罪责,客观地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你是否正直、勇敢、善良、自信、无畏、大度、宽容?你必须自己给出答案,这才是真正的你。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轻易地说出“这个人真卑鄙”、“这个人真小气”、“这个人真愚蠢”之类的话,但你是否敢承认“我真卑鄙”、“我真小气”、“我真愚蠢”这样的事实呢?人生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我们不妨经常照照镜子,审视一下自己吧,经常提醒自己、点拨自己,真正把握和确认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以及给人们的印象,将有助于我们更完美地成长。

如今,在每一场成功训练里,都有这样一个“照镜子”的课程。哪位失败的朋友或追求成功的朋友,进去“照一照”,定会与你以往出门前“一照”的效果大不一样。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新买了一件衣服,自己穿着觉得很好看,非常适合自己的形象和气质。第二天,你兴致勃勃地穿着这件新衣服去上班,准备好了接受同事们的夸奖和赞叹。

到了公司,大家很自然地和你打招呼、聊天,完全没有人注意到你的新衣服,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没有,你的新衣服在大家的眼里完全不存在。你在紧张不安的心态中等了一天,下班的时候心情极度郁闷,因同事的忽视而觉得委屈不已。

可是,你能怪谁呢?你的同事没有错,你渴望得到夸奖的心理也没有错,错的是你把自己太当回事了。你以为自己是办公室的焦点,你的新衣服理所应当受到赞美,可事实是并没有那么受人关注。

很多人都存在这种自我意识膨胀的心理,觉得自己很重要。可实际上,地球没了谁都照样转。所以,人永远都不要高看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这样才不会跌得太惨。这并非妄自菲薄,也并非是自己能力的否定,更非对自我的瞧不起。恰恰相反,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正是出于对自己正确客观的认识,因为这才是事实。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一起坐在大餐厅里。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里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到大家追寻不着时再跳出来。

令小英若诚大为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这才蔫蔫地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迟早会大失所望。

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影响力,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也许你在家中是核心人物,在单位里也是很重要的一员。但若脱离了这个圈子,你就什么都不是。而你工作的单位虽然看起来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你,但如果你离职了,很快就会有人来替代你。公司绝不会因为没了你就关门大吉,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调节方法。你是否做过这样的傻事:为自己过去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表现等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烦恼、懊悔,不能原谅自己?为一次着装的不妥当、对某件事的偏激态度而耿耿于怀,恨不能抓住所有的人解释一通?实际上,这只是你心中自我意识的刻意放大。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你在意的这些“大事”,在别人眼中只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甚至够不上茶余饭后谈资的水准。

约翰留胡子已有多年,忽然准备把胡子剃掉。可他又有点犹豫:朋友、同事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取笑我?

经过数天的深思熟虑,他终于下决心只留个小胡子。第二天上班时,他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付最糟的状况。结果出乎意料,没有人对他的改变有任何评语,大家匆匆忙忙来到办公室,做着各自的事情。事实上,一直到中午休息时都没有一个人说过一个字。

最后,他忍不住先问别人:“你觉着我这样子如何?”

对方一愣:“什么样子?”

“你没注意到我今天有点不一样吗?”

同事这才开始从头到脚打量他,最后终于有人嚷出:“噢!你留了八字胡。”

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在自寻烦恼,正如故事中的约翰一样,所有的犹豫和担心都没有必要,你在别人眼中没有那么重要。回过头来想想,你每天会花多少精力去关注别人?你会牢牢记住别人的一次失误或尴尬吗?不会。我们都不会在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花费太多的心思,其他人也是一样。所以,有些焦虑和烦恼不过是杯弓蛇影的自恋和庸人自扰。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和策略。对自己的重要性没有过高的期待,为人处世就不会骄傲,就能够心平气和地与他人相处,也少了在被重视与被忽视之间上下颠簸的辛苦。我们都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如果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看得次要一些,即便摔下来也不会跌得那么惨了。

你的习惯决定你的未来

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的作品《向左走向右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迷宫般的城市,让人习惯看相同的景物,走相同的路线,到同样的目的地,习惯让人的生活不再改变。习惯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却又有种莫名的寂寞。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习惯会让你错过什么。

回头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就如几米说的一样沦陷在习惯当中。每天按时起床,在固定的时间出门,在同一家早点铺子买早点,坐同一路公车去上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但是,如果你有另外一双眼睛,你就会发现在每天习惯性的时间表里,你错过了太多的惊喜:在你出门前十分钟,天空云雾蒸腾,七彩的朝霞绚丽得不可思议,但是你晚了所以看不到;那家奶茶店隔壁的咖啡吧,每天都有一位女孩跟你同一时间来买咖啡,也许你会对她一见钟情,但你习惯喝奶茶,所以没有机会遇见她。一切的一切就如同《向左走向右走》里的那对男女一样,因为一个习惯,错失了很多美好的相遇。

习惯会将我们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造成了放弃这种习惯生活就会乱套的假象。而实际上,当我们换个角度跳出原有惯性思维的框框时,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遗憾的是,大部分人总是倾向于按习惯做事。殊不知这种惯性很多时候都会让我们在老路上打转,失去了使人生达到一个新境界的机会。

一个村子里有个年轻人整天都想发财,每每听到哪里有财路便不辞辛苦去寻找。有一天,他听说附近深山中有位白发老人,若有缘与他见面,则有求必应,肯定不会空手而归。于是,年轻人便连夜收拾行李上山。

他在那儿苦等了5天,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老人,他向老者请求赐珠宝给他。老人告诉他:“每天早晨,太阳未升起时,你到村外的沙滩上寻找一颗心愿石。其他石头是冷的,而那颗心愿石却与众不同,握在手里,你会感觉到很温暖而且有光亮。一旦你寻到那颗心愿石,你所祈祷的东西就可以马上实现了。”年轻人很感激老人,道谢后就赶回村里去了。

从此以后,年轻人每天清晨便到沙滩上去捡石头,发觉不温暖也不发亮的,他便丢到海里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那个年轻人在沙滩上寻找了大半年,始终也没有找到温暖发光的心愿石。

又是一个清晨,他如往常一样,在沙滩上开始捡石头。发觉不是心愿石,他便丢下海去。一颗、两颗、三颗……突然,年轻人发疯似地向海里奔去——因为,他刚才习惯性地将一颗石头随手丢下海后,才发现它是温暖的。

故事中的年轻人找到了心愿石,他所祈求的财宝马上就要成为现实了。可是,他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就将所有的努力都化成了泡影,令人遗憾不已。正如杰克埃菲尔德说的一样:如果你希望自己出类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与众不同,那么,你必须明白一点——你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未来。

西方有一个国家从来没有马。为防止外敌入侵,国王就省出一部分国家经费,派人四处寻找,终于买来了500匹马。

马养了很长时间,国家也没有战事。国王想:“养着500匹马,费去不少食料,饲养业很麻烦,却并没有派上用场。”他命令养马的马倌:“蒙上马的眼睛,牵它们到马房去干活。这样它们可以自食其力,免得白用国家经费。”

于是,马都去磨磨了,天天绕着磨盘转。时间一长,这些马就只会转圈了。

后来,邻国忽然出兵入侵,国王下命令:“把马牵出磨房,整装备战。”

将士们跨上马,雄赳赳气昂昂地上阵了。他们按照一般起码作战的方法扬鞭策马,准备冲向敌阵。可整日里习惯于在磨房里转圈的那些马却没有一点冲向敌阵的意思。挨过鞭子后,它们只是在原地转圈,哪有冲刺的架势?敌军见了,知道那些马没什么能耐,立刻出兵进攻。国王的军队兵败如山倒,很快就覆灭了。

惯性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生的一种无形枷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习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许多人之所以终生碌碌无为,与成功无缘,就是因为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这些坏习惯就像一堵墙,把他们与成功无情地隔开。对于这些习惯,我们一定要努力摆脱它的束缚,别让它一点点拉开我们与成功人生之间的距离,更不能让习惯左右我们的命运。人只有学会突破墨守成规的思维习惯,遵从自己的行动规则和做事的风格,才能一步步接近成功。

同类推荐
  • 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更是21世纪至高无上的做事准则。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过:“不必等待他人的安排,自觉而出色地把工作做对做到位,世界将会给他巨大的回报,无论是金钱还是荣誉。”可见,能否把事情做到位关乎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对于现代组织来说,也许最应该提的两个字就是“到位”。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组织里从来不缺聪明人,也从来不缺能够做大事的人,但是缺乏那种能够将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完并做到位的人。不管你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久经磨炼的职场老手,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把工作“做完”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做到位”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你面前的这本《听心理学家讲故事》,旨在帮助读者在心理健康的调适和修炼方面,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重在解决“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这一问题。全书以心理学家讲故事的方式化解读者心中的各种困惑,引导读者热爱生活,关爱自己,以健康的心态迎接人生的的挑战。
  • 舍得

    舍得

    我们需要诗和远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可以获得。人世间的事情,总是没有绝对完美的,该舍弃的时候应该果断舍弃。每个人生来只有两只手,而时间万物何其众多,就算我们竭尽所能,能够抓到手里的又能有多少呢?很多东西就像握在手里的沙,往往抓得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学会舍是一种大智慧,聪明的人,往往懂得舍得之道。舍不是损失,而是一种曲折前进的策略,是大步跃进的序曲,这样的舍比执着更为明智。不管我们是谁,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心中藏着什么样的欲望,都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与其害怕失去而握紧双手,时刻处在禅精竭虑之中,反倒不如坦然地张开双手,平静地舍弃。
  •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本书帮助你学会如何洞察你周围人们的心理规律,洞悉他人的能力高低、长短优劣、性格特征、行为方式,读懂他人的真实意图,识破他人的谎言,识别热衷传播流言蜚语的中伤者、阳奉阴违的小人、喜欢算计别人的工于心计者、见风使舵的两面派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提高做人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 梦知道答案: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梦知道答案: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对于梦,坊间流传着一些耳熟能详的解释,但本书会让我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武老师从生活中或诡异或有趣的梦境着笔,并结合梦者的生活背景,来探讨梦境中蕴含的心理学意义,揭示那些埋藏在我们心底的秘密。解读专业客观,不故作高深,对于我们认知内心真实的自己很有启发意义。
热门推荐
  • 八零农家小事

    八零农家小事

    ps:宣传一波新书哈,《快穿:说好的只是任务呢》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移步看看哈,么么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哎吆,你听说了没,前边有好戏啊。王成家的那个丑二蛋又出幺蛾子了。”“啊?又做啥子了啊?”“哈哈,听说是在骑着大鱼满水里的跑,那鱼吆,大的大家都没有见过,要赶紧的去看看,要不然就没机会了。”、、、、、、“哎呀,看看,那就是王成家的丑二蛋,又背着丫丫那个胖丫头呢。”“哎,你说,丑二蛋是不是受虐啊,这黑瘦黑瘦的,背着一个白胖白胖的丫丫,要是被一下子压得坐到地上估计都爬不起来。”“哎呀呀,你这话可不敢当着陈翠的面说,小心陈翠打上你家门。”、、、、、、
  • EXO之幸福来了

    EXO之幸福来了

    和EXO发生的爱亲故事。如果我写的不好请提出来我会改进的哦,谢谢。
  • 龙女之情殇离泪人

    龙女之情殇离泪人

    “亲爱滴啊为什么我从没看见过你吃海鲜呢,难道是因为你当时就知道我不会吃海鲜的,所以…”古玲儿一脸通红,害羞的说。唐云溪正看着报纸,漫不经心地打住了她的话,说:“哦,不是啊,我只是海鲜过敏。”“呵呵,搓衣板拿来!”古玲儿回答道。
  • 爱寄生于流年

    爱寄生于流年

    不如不遇倾城色,纵然情深奈缘浅。一遇红颜误终身,不遇红颜终生误。
  • 八识规矩颂注

    八识规矩颂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附属世界

    我的附属世界

    (叶问)除了咏拳难道就没有什么了吗?(生死狙击)只能搞搞现代武器或者和平弹难道就不能搞点不一样的么?(僵尸先生)去和九叔学道法抓鬼难道不能搞搞副业么?还有..................
  • 岱宗夫如何

    岱宗夫如何

    艰苦异国求学路,却惨遭陌生男人绑架。被囚禁,被虐待,只因用她引来邪恶生物将其杀死。五天的囚禁终于引来了邪恶生物,男人杀死了它,却不放她就跑了?!宋蒹葭恐慌,恐慌自己在被救的那一刻发现自己对男人产生了依恋!于是,她开始了漫长的寻找男人之路,然而当她找到男人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个诡异恐怖事件。而男人,竟然是个神经病极端猎魔人。天啊,她到底该怎么办?
  • 废材逆天:邪魅王爷腹黑妃

    废材逆天:邪魅王爷腹黑妃

    她,A国的金牌医生另一重不为人知的身份是杀手界的笑罗刹,一朝失策被她喜欢之人所杀,穿越到一个架空朝代,成了一个废材,what?她是废材?没关系,姐让你知道什么连废材都不如;他,北殇国无数女子倾慕的邪魅王爷,人人所知的天才,却唯独倾心她一人;“王爷我们不合适,我是废材你是天才哪有废材和天才在一起的啊!”她说道,他邪魅一笑说:“没关系,咱今天就来破了这个例!”经过了许多风雨,两人好不容易才在一起,为何又分开了,最后两人到底该何去何从?
  • 废墟下的青春

    废墟下的青春

    全国第一本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讲叙主人公在废墟下30个小时里的自救行动以及对往事的回忆。文章涉及单亲家庭,暴力,性,自杀等元素。最终灰色的青春在地震中得到了升华。全文主题积极向上,披露的问题发人深省,震撼人心。作者王杰,四川绵阳人,汶川地震重灾区,现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
  • 镜头

    镜头

    什么兄妹同居?竟然还是未成年?靠,家里父母还都不在,到底有不有搞错啊,去,给哥俩拿瓶可乐来,不用多说,某面瘫温顺小乖兔赶紧一声不吭地乖乖拿去,去,给哥放洗澡水,呃,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乖乖照做,这是一个身世诡异的面瘫女主与高富帅哥哥同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