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新形势下指导本科学位论文的做法与体会
工商管理系刘莉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用以申请授予学士学位而提出作为考核和评审的文章,是其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代表作,也是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全过程效果的总结。面临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愈来愈大的新情况,一些学生处理不好完成学位论文任务和急于找工作的矛盾,出现了对论文撰写精力不集中甚至浮躁、敷衍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因此,在新形势下提高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指导水平和艺术,引导学生认真、髙效地参与论文撰写过程,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非常重要。下面根据笔者多年来指导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撰写学位论文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科学合理地选题是写好学位论文的基础
要写出一篇好的学位论文,选题至关重要。选题的意义主要在于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否则下一步的工作便无法进行。在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一个好的论题,论文工作差不多完成了一半。选题应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驾驭的可行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科学合理地选题应该做到:
1.选择本学科领域中有现实意义或亟待解决的论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是本学科发展或现实中急需研究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本科生来说,它应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而且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学位论文在选题和论点上都必须注重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注视工商管理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应反映出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选择题目应避免过大、过旧。我在指导学生选题时,通常要求他们一定要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宏观、微观经济形势及动态,基本把握要研究的具体问题的目前状况及进展,最好选择与地方经济建设或企业管理现实密切相关的论题研究,以使选题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选择学生有浓厚兴趣并紧密结合自身实践能深入研究的论题
在指导学生选题时,我十分重视摸清每位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告诫他们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切不可以好高骛远,盲目猎奇或“跟风”,人云亦云,不切实际。鼓励学生大胆迈开双脚,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获得较多的感性信息和材料,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来,我在指导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论文时,指导他们利用多种渠道获取选题及写作的第一手资料,并同他们一起分析目标企业的经验或诊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们通过撰写论文不仅深刻理解书本知识,而且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我指导的学生一般通过以下途径来确定选题:
(1)由指导教师帮助联系目标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课题进行选题,他们与企业管理人员一同进行调研、商榷,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完成了论文撰写。如:工商管理专业2005届胡慧芬同学的《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创建内部控制系统的探究》一文,就是我派她到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实习,亲身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和改革后形成的一个成果。
(2)由学生根据对自己家族或亲属所经营的公司进行实证分析选论题,如:工商管理专业2003届王成刚同学的《恒通电力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战略分析与实践》、2004届吴国升同学的《镕灏集团管理诊断与发展战略探究》等均如此。
(3)选择对已经确定应聘或待应聘企业调查研究,结合企业实际问题进行选题,这既有条件深入企业获取第一手资料,又可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管理的现实问题,如:工商管理专业2003届王剑同学在当年的寒假中已被招商银行录用,他的选题《招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探析》一文就是利用这一条件,深入招行调研后写成的,论文在我和公司有关管理层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得很顺利,不但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也获得了该行管理层的好评;2005届王刚同学的选题《中贸网公司的战略设计》也是他被中贸网公司正式录用后,边工作边写作完成的一篇较好论文。
3.选择参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中的某些可驾驭的论题
指导教师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会吸收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些学生在协助教师调查、数据统计和初步分析中得到了很大锻炼和提高,通过这一过程可指导他们找到适宜的选题切入点,从而派生出他们可驾驭的论题。近年来,我的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民营科技企业创新与成长、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我有意识地引导本科生关注和参与此方面的研究,譬如,2004届黄晓华同学的《深圳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成功之路》、何晓聪同学的《深圳民营科技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竞争优势》、2005届王柄然同学的选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广东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等论文都是部分参与我的科研项目过程中的一些延伸成果,其中的两篇文章经我帮助修改补充后,还公开发表在国内杂志上。
二、严格有效的过程质量控制是完成论文的关键
我校的学位论文撰写(设计)是从学生的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末完成的,从资料收集、选题确定、拟定大纲、初稿撰写、修改到定稿答辩,一般要5-6个月(含寒假)。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学生们的求职时间与几年前相比大大提前了,他们中有些人会为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很早进入招聘市场,不乏有少数人放松了对论文的要求,甚至有人怀有侥幸、投机心理蒙混过关。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在半年的论文写作周期内,如何严格有效地进行论文过程质量控制,是按时按质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在指导学生论文的过程中,我既本着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原则,又不得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安排。首先,要坚持严格按照校、院规定的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和流程要求学生,达不到要求的论文不能进入答辩程序。其次,我找出论文撰写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点,予以重点检查控制,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四大重点控制点:
1.选题:引路入门阶段
此阶段一定要比较充分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应尽早与学生见面,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详细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学术兴趣、基础,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同时,在此阶段要充分考虑为完成所选课题能够搜集资料的客观条件,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和一切人际关系资源,收集到课题所涉及的参考文献或数据,进行比较充分的学习和论证,以选好有一定新意、大小适中的论题。
2.写作提纲:重要的关键控制点
写作提纲相当于序码和观点构成的逻辑图表,是论文的一个框架,里面包括论述层次和基本论点,能使作者从全局着眼,确定论述的各部分在全文各部分中的地位;可以帮助作者控制全文的结构,安排和处理好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突出全文的重心,可以为科学严密的论证奠定基础。如果事先不拟好提纲,动笔写作时很容易对全文总体失去控制,从而陷入盲目的境地。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写作提纲拟得越清晰、明确、越具有逻辑性,正式成文便越迅速、方便。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已经考虑比较成熟的部分,可以写得稍详细些,考虑不太成熟的部分,写得粗略些。对于写作提纲的敲定,我都要面对面地同学生交流讨论,直到取得一致意见为止才可动笔,对达不到要求的,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
3.论文写作与修改:重要的水平提升阶段
在论文起草的过程中应严格写作规范,要根据论文的体格形式(如论证文、调查报告、设计案、策划案等)特点撰写。此阶段可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和发挥,通过进一步调查或分析,允许学生有新的解释或突破。论文的修改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贯穿于从起草到定稿的全过程,也是重要的写作提升阶段。在此阶段,要特别严格把握对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对学生提交的初稿,通常我先进行宏观方面的把关及提出重要的原则修改意见,让学生感悟要点后自己进行修改,待他们修改到最后,再帮助学生通篇改阅,使他们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得到如何写好文章的体会,这一过程一般都要反复3-4稿。对一些研究和写作基础不太好的学生,除了指导教师耐心指导并帮助他们反复修改外,也可以采取好学生帮助比较差学生修改论文的办法,提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和交流。
4.答辩:综合能力展现阶段
在此阶段,我要求同学们对论文及相关资料融会贯通,重点提高自己的综合概括能力、思辩能力、语言表达力甚至注意自身仪表。通常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和提炼答辩陈述稿,鼓励学生们之间互帮互学。教师可以起一些画龙点睛、启发思路的作用。通过答辩环节,学生们相互观摩取经,能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体会到这是一次就业上岗前的重要实战考试。
三、做好“三沟通”是顺利完成论文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篇好的学位论文是师生共同研究的结晶,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然结果。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较近距离的频繁接触,比平时授课有更多更深的相互了解,因此,教师的思想、道德、学风等都会给即将毕业的学生打下更多的烙印并产生影响。我十分重视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们平等协商、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特别是通过“三沟通”:目标沟通、感情沟通、信息沟通,收到指导学生写好论文的较好效果。
目标沟通,即师生共同将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看做一个项目,全员搞好项目管理,特别是项目的目标管理。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进行项目目标的分解、建立里程碑计划、进度和质量控制等,按照里程碑计划,定期进行目标沟通和检查。
感情沟通,即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专长、情感状况、家庭背景、就业意愿等,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引导学生集中时间、精力写好学位论文。通过指导过程的见面谈话或聊天,教师可以体察到学生的学习和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学生也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教师的了解,学到了知识提升了素质。通过感情沟通,师生都学会了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譬如,在安排论文进度时,我就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如考公务员、出国留学、求职等制定不同的进度计划,既遵循论文工作的总体进度要求,又尽量照顾到每个同学的差异要求,做到人性化管理。几年来,我指导的学生中有的考取国外留学生,有的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有的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公司岗位,同时,他们大多数的学位论文都取得了优良成绩。
信息沟通,即通过建立导师与学生群体的信息沟通制度和体系(如例会、联络员制度),采用多种信息沟通手段和方法(电子邮件、手机、信息留言等),简化信息流通渠道,使有关信息快、准、全地在师生及学生之间流通,提高了论文的写作效率。
实践证明,在当前人才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写就一篇高质量、有价值的毕业论文绝非一日之功,它取决于作者在大学期间打下的扎实经济学及管理学理论基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厚的知识积累,较好的文学功底。同时,也是对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专业指导水平的检验。在新的挑战面前,让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深化教育改革,使管理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本科学位论文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让更多高水平的论文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①刘莉:《谈谈撰写毕业论文的基本规范与要求》,《深圳大学管理学院修读指引》2003年。②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陈髙杨:《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21期。
4-2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的一种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系何发平
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次尝试,传授给他们正确的科研方法应该是论文指导的一个重要目的。由于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论文类型,写好一篇科学和高质量的论文会有不同的指导思路。下面就社会经济科学领域的实证性论文中的一种思路谈谈个人看法。
这种思路的流程可简单概括为:以问题为导向引出论文主题→比较论文主题相关的理论→决定一种理论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以理论为基础构建论文的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下安排论文主体内容的章节→概括论文的结论和评述理论解释力的不足。
一、前言
前言部分应该包括论文主题的导出,论文研究的目标、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材料来源和论文的基本构架。
1.问题的提出:以问题为导向引出论文主题
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因为问题的存在产生研究的需要。由于大学生毕业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探明这个问题的起因、表现等就使得研究更具有价值和意义。问题产生研究需要,研究问题是为了试图解决问题,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研究需要,如此循环。
问题的发现起源于我们过去知识和经验的结累,起源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观察、对文献和大众媒体信息的关注。问题有大有小,一般本科毕业论文偏好于选择小问题,对其做深入研究。问题的重要程度也各异,一般选择对社会或某一领域影响程度高的问题。问题往往隐含在论文主题中,并非要直接以问题作为论文题目。
在这部分要开宗明义用数据材料告诉读者问题是什么、多严重,一下抓住读者的兴趣。同时说明问题的存在可能透露出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现象,以此引出论文主题。接着要简单概括社会各界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缘由背景以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2.论文研究的目标、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这一部分要表明本论文的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研究重点在哪里以及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可简单分为几类:经济学为导向的方法;社会学为导向的方法;政治学为导向的方法;管理学为导向的方法;制度经济学为导向的方法;行为心理学为导向的方法;若干学科的兼容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是依据于论文的理论,由论文的理论定向的。论文选定的理论侧重于哪个领域,研究方法也应该以这个领域为导向。
3.论文材料来源和论文构架
这一部分要说明论文的材料来源,使用什么方法收集的材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文献法和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又可分为询问法、观察法和实验法。这一部分最后要说明整个论文框架是如何构建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关联如何。
二、论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这一大部分要决定选择什么理论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构建论文主体内容的分析框架。这一部分也是整个论文写作最难的部分。
1.论文的理论基础
论文与一般报告或文章或毕业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或假设作指导。顾名思义,论文是以“论”为导向,对事实进行论述,没有理论谈何“论”?我们对每一社会经济现象都可以搜集到大量材料,不同的材料可支撑不同的观点,而哪些材料要写进论文,不应该由作者随意主观决定,而应该由论文的理论来决定。没有理论作指导的文章,作者就可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好决定材料的选择,这样选择的材料常常不具有客观性,写出的文章也往往缺乏中心,出现泛而散的现象。
理论是有关原因和结果的一种假定,它为我们决定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提供了一个框架。理论是从人类众多的观察次数和大量实证研究中概括或推断出来的,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然也处于不断的补充、修改和发展的动态中。理论的动态发展有赖于我们众多的实证研究。以理论为指导的研究,并非只是以新材料诠释或验证理论,我们的每一次研究都可能对理论的补充、修改做出或多或少的工作,这也正是你的研究所要的学术价值所在。当某个领域有“足够多”的实证研究时,在这个领域以前所形成的理论就有可能或者被丰富发展或者甚至被完全推翻。理论的动态变动就是形成、发展或被推翻的一个过程。我们难以指望一次研究就能推翻或创新一种理论。
在我们面对的众多研究领域,在我们的前人或他人的研究中往往都已经形成或多或少的理论或具有普遍性的指导观点,我们做的多数研究都是在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推进一步,做一点贡献。开创性研究,特别是创新出一种理论,对一个学生来说基本上不具备学术造诣和客观条件。
如何选择论文的理论呢?基本方法是:首先概括和评述与论文主题相关的理论或观点,这一步工作即是要比较各种相关理论,然后从这些理论中选择一种理论作为自己论文的理论基础,一般选择对论文最具有可能解释力的理论,并要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理论。
为什么只能选择一种理论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呢?因为不同的理论具有不同的解释视点和对同一现象不同的解释力,不同的理论建立在不同的假设前提之上,且相互之间往往不相容,甚至冲突。如果把几种理论放在同一主题的论文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理论,解释出不同的观点,要论证的主题会无所适从。
还有的人从不同的理论中选取不同的概念观点(自己所需要的)凑合起来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这样做显然也是不妥的。因为就如前面所说,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假设前提和内在逻辑,简单地从各种理论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来构建理论框架,是相当危险的。因为论证你的理论框架几乎就等于在开创一种理论的工作。
如果某个研究领域确实难以找到现成的相关理论,那么就应该建立相关假设,以假设作为论文的指导框架,假设的建立起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常识”,起源于我们对论文主题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论文要以实证材料验证假设的成立与否。
2.论文的分析框架
在决定了论文的理论后,接下来要以理论为基础,构建论文主体内容的分析框架。这步工作就是要说明如何在论文中运用所选定的理论。根据理论决定论文在宏观层面(一般指国家层面),中观层面(一般指行业层面或制度方面)和微观层面(一般指企业层面或人类的行为方面)各要分析什么,论文分析的重心在哪个层面,各层面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在分析框架下安排论文主体内容的各章节
论文各章节的安排不应该由作者随意决定,哪些内容要写,哪些内容不要写,应该由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分析框架来决定。
四、论文的结论和理论解释力的不足
论文最后部分要总结研究发现的结论,并说明本文理论解释力不足的方面。
任何一种理论只能解释部分相关现象,只能从某个视角来解释某个现象。特别是在中国搞社会经济科学研究,研究所涉及的现象往往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西方的理论或中国本土成长的理论多具有明显解释力不足的局限。也由于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理论滞后于实践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论文选定的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力肯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在论文最后应该指出这些不足,以便后来研究者清楚,或沿着你的研究阶梯继续。基于以上思路的论文写作,最初的工作应该是寻找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界定论文主题,然后决定论文的理论,接下来才是写论文纲要、收集资料和写作论文。
4-3勇于开拓创新做新时代的优秀管理者
学院团委赵大宇
工商管理系刘莉
管理学院的广大学生秉承“脚踏实地,自立自强”的校训,努力实践“创新思维、民主精神、团队意识、效率理念”的管理学院价值观,形成了严谨治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的良好院风和学风,众多好“苗子”、好成果、好作品赢得各界好评及各种奖励,一大批优秀学生正在茁壮成长,他们的行为和风范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一、优秀毕业生名震海内外,为母校增光为校友添彩
近年来,管理学科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拥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佼佼者:江苏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深圳发展银行行长李敏、香港海华集团公司董事长何泽世、澳门博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海明、深圳市南岭村党总支书记张育彪等都是优秀毕业生中的典范。其中,管理学院杰出校友周海江(1984—1987年就读于深圳大学经济管理系)于2005年2月入选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人物,成为50多年来中国内地服装界企业家登上该杂志封面的第一人;2005年4月进入了“中国高校百富校友榜”;2004年当选“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05年当选“无锡十大经济人物”等;现任南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张育彪(1992—1994年就读于深圳大学餐旅企业管理专业)从1998年起带领全村800名村民大胆创新,兴办实业,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到2003年达到了2.3亿元,人均纯收入13万元,出口创汇6亿多美元,为国家创造税收1.5亿元。他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十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被选为广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
二、锐意进取,拼搏奉献,要求加入党组织蔚然成风
我院学生中助人为乐、抢险救灾、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近年来,有许多学生在校外见义勇为,为抢救国家、人民生命财产而受到表彰;2000年,学院团委组织赴五华县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被深圳各大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较好社会影响;2003年,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赴四川省贫困地区实习,带队教师和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助该地区的特困学生,受到当地媒体的报道和好评;2001级人力资源管理班获2004年广东省教育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网页设计大赛大学组二等奖。
广大学生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积极要求进步,靠近党组织,自觉参加党课学习,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80%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4届毕业生中有102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含预备党员),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26%。2005届毕业生中有110名同学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78名同学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共占本届毕业生总数的51%。
三、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成果获奖层出不穷
管理学院十分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提供条件为他们构建实现自己梦想的平台,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普遍提高,许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充满创业激情、勇于实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创业活动中。如1997级的温绍锦同学是深圳大学“晨光学生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2001年4月该网站被深圳电视二台《青春动感日报》栏目采访,同时《广州日报》也作了相关报道;2001级电子商务班沈悦姗、杨磊等同学创办的电子商务系统“二手书阁”,在校园内外享有较高声誉;2001级陆璐同学出版数部小说,在当代青年中引起反响;2002级工商管理专业的金鹏同学成功经营着自己的“中韩国际快递公司东莞分公司”、陈灿龙同学创立了印刷喷绘社……
在近两年举办的广东省、深圳市及深圳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深圳大学“创新杯”大学生课外管理学术作品大赛等赛事中,我院学生的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屡屡获奖,这些课外学术作品绝大部分是同学们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的成果。2005年在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我院有三项作品摘得一、二、三等大奖,为学校和学院赢得了荣誉,他们是:2001级罗杰平、刘伟、梁文浩同学的《深圳外来劳务工人员培训现状调研》(一等奖);2001级黄亦楠、沈海峰同学的作品《深圳特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二等奖);2001级张娜、刘蔚、曾志鸿等同学的《深圳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活力调查报告》(三等奖);2005年6月,在深圳首届“力劲·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2001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沈悦珊、杨磊等同学的“校园电子商务‘二手书阁’”获得银奖。
由管理学院主办的深圳大学“创新杯”大赛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广阔的创新舞台,我院学生积极参与,捷报频传。有众多作品是自己创业实践真实写照,或对未来创业项目的策划案,如2000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郭晓玲、彭文杰、严雪颜同学的作品《基于事例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被深圳市海珠城大酒店采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此作品获深圳大学首届“创新杯”大赛一等奖(2003年);2001级工商管理专业黄晓芳等同学的《星晴吧项目投资计划书》获深圳大学首届“创新杯”大赛三等奖;2002级电子商务专业周君凤等同学的《IPMP校园推广项目管理策划书》获深圳大学第二届“创新杯”大赛三等奖;电子商务专业张景辉、沈悦姗、杨磊、刘勇辉等同学的《“千色店”网络营销项目策划书》获深圳大学第二届“创新杯”大赛三等奖等。作品中也有对企业的品牌进行调研与策划的方案,如2000级工商管理专业孙炜蓉等同学的《康佳高清系列彩电营销企划书》获深圳大学首届“创新杯”大赛三等奖;更为可喜可贺的是,许多同学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及相关制度进行调研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如2001级工商管理专业彭冲等同学的《高校学分制与教学管理研究——以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为例》;2001级工商管理专业梁杰伟同学的《深圳大学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等,他们均获得深圳大学第二届“创新杯”大赛三等奖。
获得其他各类重要奖项的还有:工商管理专业的胡丽丽同学在广东省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优胜奖(2005);工商管理专业的胡敏同学在“深圳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2004亚洲动漫作品巡展(深圳站)”上获“深圳市‘绝对动漫’动漫新星”称号;2005年,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深圳大学生网文大赛”中,我院2004级陈嫦虹同学的文章“给深圳一个绿色的太阳”获二等奖;2002级工商管理专业黄贤妍同学的论文“和谐深圳——从关爱民工做起”获三等奖。
四、“第二课堂”中显身手,素质教育大见成效
为实施素质教育,我院采用举办论坛、学术会议、大型音乐会、专业资质认证、校际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拓展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鉴赏能力。如举办已在校内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的“管理学院杰出校友论坛”、“管理学院博士论坛”、“经营大师论坛”、“聚焦名企论坛”等,使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聆听到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声音,目睹经营大师、一流艺术家的风采。我院还不定期组织学生与香港、台湾的大学生进行互访、交流、比赛,如与台湾中山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管理研习营”、“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管理项目大赛”等,加强了大陆学子与港台学生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增进了两岸三地学生的深厚友谊。
为体现管理学科“在干中学”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以上活动的运作与管理,我院均委托学生以项目方式去做,譬如,近年来我院连续组织承办的中央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莅临深圳大学的慰问演出完全是由学生策划、组织的,每场晚会上那良好的秩序、热烈的气氛、极佳的效果,充分展现了管理学院学生良好的风范和素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他们的表现和素质受到参加演出的全体演职人员和校、院领导的一致赞赏。又如,近年由我院举办的国际项目管理资质认证(IPMP)培训是由院团委的同学们实际运作的,从招生、培训到认证考试等一系列复杂的管理过程,他们均做得井井有条、效果良好,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5期培训班和认证,全校及我院已有近200名同学通过了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并获得IPMP(D级)证书。鉴于我院组织的每次认证通过率均达全国认证考点的第一名,为此,2004年中国项目管理认证委员会授予我院“中国区IPMP—D级推广示范特别奖”。
我院学生的其他业余课外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学生们定期编辑的院刊《管理 TIMES》已经成为全院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每年的校运动会、院迎新活动、校文化艺术节、各级辩论赛等,搭建了一个个管理学子展现绚丽风采的舞台,同学们积极热情参与,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我院学生会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深圳大学文化艺术节上的“劲舞大赛”,两年来,已成为全校大学生中的一件有口皆碑的“盛事”,其影响范围之大,节目之火爆,吸引观众之多,可谓创下深大之最。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示了学子们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是对他们的团队精神、创新、沟通、管理能力的挑战和考验,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锤炼了他们不畏艰辛、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时代在前进,竞争在加剧,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欲做新时代的管理精英,只有加倍努力修炼,更快地提高综合素质,除此,我们别无选择!
4-4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的构想人力资源管理系丁夏齐
在近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及随后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并指出要实现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圳市政府也一直非常重视人才工作,提出了“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的施政方略。
人才的合理培育和使用,需要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是确保“人才强国”战略以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方略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
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深圳市的人才战略服务,同时也因为面临扩招后教研任务增加的压力,深圳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正努力加强自身的建设:已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招募了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素质人才,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研队伍正在成形。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日渐丰富。全系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然而,人力资源管理系目前所配备的硬件设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严重滞后于软件的建设。举例来说,配置已经落后的个人计算机,也不能做到教研人员人手一台,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活动,遑论开展科研和应用服务。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本系学科发展的瓶颈。为此,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的构想。
设想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由人事测评实验室、工效学实验室和模拟中心实验室三个子系统组成。三者要求某些共同的知识基础,共享某些实验设备,但又具有各自特殊的软硬件要求,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教研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因而,三者相辅相成,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人力资源管理各领域,系统地服务于教研和应用活动。
一、人事测评实验室
人事测评是在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基础上发展出来,用于组织管理的一种科学的测量工具。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人事测评技术能对人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工作绩效、发展潜能等素质进行综合测评。其结果可以:为选拔、任用、培训、提升、奖惩等人事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反馈,结合目标管理,帮助员工改进绩效;检查企业各项管理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由此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比如施乐公司曾花费34万美元对500名销售人员和经理进行测试,增加的经济效益达490万美元。
多数人事测评采用纸笔测验的形式,因此施测简便易行。近来有将各种测评计算机化的趋势,使用更加方便。同时,人事测评也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有数据表明,人事招聘中最广泛采用的面谈和参考工作经历的方式,预测今后工作表现的准确率低于30%;而人事测评的准确率高于80%。
由于人事测评可以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的各方面,其实施简便,结果可靠,效益明显,因此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并且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和概化理论(GT)测量技术,可以根据被试的反应自动从测量题库中提取适当项目进行测试,因此是人事测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GRE、TOFEL等计算机化考试已采用这类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则尚少应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某课题组正在与劳动部等国家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公务员考试题库,但还未能实现上述功能。以测评的计算机化、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技术为本实验室的切入点,可以占领国内该领域的制高点。
二、工效学实验室
人事测评的不足在于难以测量与操作相关的素质和技能,比如人对信号的判断和反应能力、手眼协调性等;并且人事测评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工效学的方法则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以对仪表的监控为例,工效学方法可以模拟控制台的布局和信号显示,并且操纵照明、噪音等干扰因素。在这种高拟真环境下,分析被试感知觉、决策和操作的过程,既可以为人员选拔提供依据,又是一种很好的岗位培训手段。不仅如此,工效学中的动作分析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符合人体工效学原理的产品设计可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可见,工效学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此外,虚拟团队、电子化办公等依托互联网而出现的组织运作新模式,是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将这一方向作为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工效学实验室的建立,将能为此提供很好的软、硬件平台和知识储备等基础。
三、模拟中心实验室
人事测评和工效学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得到被试个人的基本认知能力、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量化指标。模拟中心实验室则采用公文筐测验、结构化面试(访谈)、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等方法,测量个体的高级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比如判断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以及进行更高层次的团体动力学研究。另外,通过模拟中心,可以建立客观科学的经营者素质、能力和经营业绩的标准。这些模拟标准一旦形成,一方面可以用于检验受测者是否具备任职资格,另一方面能够用来检验受测者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的完整性,有利于构成一种职业压力以推动经营者将全部的资源集中到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和经营绩效上。因此,在国外,模拟中心方法被广泛用于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培训上。
工作分析是科学制定模拟中心方法的基础。模拟中心方法要以一定的模拟目的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模拟,做到系统、全面,不以偏概全。并且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坚持人机对话与专家评审相结合,基本条件与模拟结果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方法的信、效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按经济性原则安排模拟程度。可根据先简后繁原则安排程度,其中一些环节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增减、调整。其结果的解释应辅以咨询建议,如对受测人员给出建议,指出优点、缺点及发展潜力等。
由于需要满足上述规范,模拟中心这种方法的实施难度较大,国内只有少数机构掌握。因此,模拟中心实验室的建立将弥补华南地区在经营管理人才综合模拟上的不足。
深圳大学的目标是教学和科研并重。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建立后,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而能向政府、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才。对于学生来说,则极大地增进了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教研人员在教学的同时,利用综合实验室逐步开展研究活动,增强科研能力。另外,利用综合实验室,也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好的管理咨询服务。
此外,深圳及周边地区企业众多,经济活跃,对于管理咨询的需求很大。综合实验室的建立,将为管理咨询项目的开展提供系统支持,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科研部门具备实施人事测评的能力,少数能够进行工效学和模拟中心的研究。但是,此类机构往往采用相对独立的课题组为组织形式,研究方向常由课题组主要成员的研究兴趣决定,因此单个课题组的教研特点常局限于三者中的某一种。而且,受课题组规模和经费所限,也难以承担大规模的教学科研任务。比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某课题组,专于工效学研究,对于其他方法未有涉及;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没有进行工效学研究的条件。深圳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则以人力资源管理系为依托,整合全系的人员、软硬件资源,其三大实验室能够系统全面整合地为大规模的教学科研服务。因此,综合实验室应该及早建立,并努力将其建设好,取得竞争优势,使其成为深圳大学的一个办学亮点,进而成为国内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知名的综合教研基地。
深圳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的教研人员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分别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整支教研队伍素质高,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同时,为筹建综合实验室,已收集大量资料,知识储备丰富。因此,掌握了综合实验室建设和运作的技术。此外,还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前来指导综合实验室的建设。
综上所述,鉴于教研和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有必要尽快建立深圳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这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切实可行的。
4-5新时期管理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2005年管理学院教学研讨会综述
工商管理系王小汀
学院办公室张维燕
为更好地迎接评估工作,有力地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以科学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和率先发展的思路迎接教学评估工作,于2005年7月2日以“新时期管理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在深圳市观澜山水田园度假村召开了“管理学院2005年度教学改革研讨会”,院领导和全院教职员参加了本次会议,研讨会由刘莉副院长主持。黄卫平院长首先传达了学校会议的有关精神及学院年度考核情况,通报了我院11位优秀教职工和17位先进工作者的评选结果。接下来研讨会进入热烈的大会发言。信息与系统管理系主任李丽教授就“感悟‘精品课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精品课程“精”在哪里?应在人所共知的教学环节中去粗取精,平凡之处,彰显精神,以课程教学的环节为主线,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主要体现在:丰富课件、教学思维和教学精神状况、教材的选择和把握都要精确、作业的选择要典型、教学互动方式灵活、考评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层次、注重信息反馈(学生提问等)和教学园地(教学文章,作业展览)的建设等。
(2)“标准跟近,精益求精”,以现有的精品课程为标准,诠释精品课程的标准,逐一跟进建设,最终创造精品。
(3)“求取真‘精’路在脚下”,即分析认识现状,制定计划,建立教学网络,求真务实,步步建设。
(4)信息管理系的学科建设模式和方向与其他系有一定差距,严格按评估指标建设易导致碍于形式,因此学科建设要完善体系突出特色。
工商管理系主任冯建民教授结合“医学院—附属医院模式”、“深大建筑系—设计院模式”、“机械制造专业—实习工厂模式”、“工学院的完全动手模式”,提出了“能力导向的工商管理学生培养模式”,工商系应按工商管理广告培养的模式来培养学生。指出:
(1)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概念是:以管理理论教学为基础,培养通过操作、实践应用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教学过程直观、教学效果的即时考核和人才培养的适用,缺点是在初期投入巨大和教学准备复杂。
(2)工商管理专业的模拟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通过虚拟、现实描述以及假设等场景的设计,让学生根据场景进行决策制定或政策选择,具体形式有案例教学、实验设计和虚拟系统,这种教学方式成本低廉和效率高,但是案例背景抽象、很难将学生置于决策过程、决策变量的高度简化、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
(3)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结构是“模拟实践教学+有效的实践环节”,并且建立企业研究机构和构建有效的能力培养平台。
(4)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启动阶段:包括研究机构建立初始的示范企业,完善并不断更新示范企业的数据,依靠学院资助,在前期为会员企业提供免费研究报告,并赢得企业信任,主要依靠学术带头人为主导的各研究团队,启动关键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②扩展阶段:包括广泛宣传企业从研究报告中得到的效益,吸收新的会员企业并得到企业以会员费提供的资助,建立会员企业的数据库,依靠学生做收集并整理数据的工作,定期为会员企业提供免费研究报告。
③成熟阶段:建立了行业研究范本,接受个案咨询,为整个社会服务,本科生或研究生结合课程学习或毕业论文进入研究团队,可以进入企业实习并搜集资料,也可以进入企业见习,为就业打下基础,形成一个研究、能力培养、就业的三为一体的有效平台,为整个社会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系苏方国副主任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传统的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必须从专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统一、专业素养与专业思维互动的角度来创新,涵盖四个方面:
(1)板块教学模式,即专业基础板块、技能与方法板块、相关支持板块、前沿研讨板块,其中前沿研讨板块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高年级学生在专业能力与专业思维方面锻炼的最高层面的教学环节,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研究方法,了解人力资源管理(HRM)现实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前沿。
(2)组合教学改革,即多视角教学思维方面的探索和立体化教学方法的探索(课堂组合式教学和课程研讨组合式教学),其中课堂组合式教学的即时馈合式意境教学法,指动用视觉、听觉器官去感觉、刺激,学习新东西是教学的基本思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需要,对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理念、原理、方法,本课题广泛搜集、寻猎、选辑了相关主题的影视片断,通过在课堂上的随学随放,课堂研讨反馈,引导学生感悟、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的实践意义,并获得深牢掌握的效果,另外,课程研讨组合式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法,注重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访人才大市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并撰写体会报告;安排了课余模拟招聘、模拟应聘等活动;到校外大学生管理实践基地参访、实习。
(3)学生反映前沿研讨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方法将科学理论化入实践,对理论有切身体验,收获很大。
(4)着眼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评价中心、模拟中心、工效中心。到目前为止软件和硬件还没有落实,还需引进人力资源专业人才。
随后杨龙芳副教授、侯莉颖教授、马敬仁教授、万国华教授、张涛教授、吕元礼教授、李彤教授、刘耀教授分别就管理学的知识构架、工商系的核心优势、管理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的关键、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建设、各专业特色的培养路径和教学技巧等专题进行了发言,会议发言踊跃,学术气氛高涨。
随后,刘莉副院长在听取各位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观点、建议和意见后提出:
(1)深圳大学的教学特色建设应基于深圳市这个大平台和学生生源的特点,培养适应深圳这个地域特点所需要的人才。
(2)各个系应根据各自学科特点思考办学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综合教师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成立课程组和建设平台课程,以达到全院性地优化教师资源。
最后,黄卫平院长强调教学改革是应该从不断的探讨和实践中完成,各系要注重发展自己的特色,明确学校的生源定位,强调多元化培养,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在现行的制度下,扩大教师自我利益和学院的整体利益。
4-6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培育信息化时代管理人才——“管理学院ERP沙盘实训暨实验教学改革论坛”纪要
学院办公室孔瑞
工商管理系刘莉
21世纪什么是最重要的?人才!管理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的今天,如何在大学四年时间内培养一大批管理底蕴厚实、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经理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管理类教育的历史重任。在当前高等教育管理课程教学中,迫切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课程体系改革,特别是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开拓全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知行合一、行成于思、行胜于言,提高他们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2006年5月10—13日,“管理学院ERP沙盘实训暨实验教学改革论坛”在深圳市金融培训中心举行。论坛主讲嘉宾为用友软件股份公司培训教育事业部院校培训柯明总监、深圳市用友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培训部王妍经理等,他们以用友公司近年来在高校推动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教育的成功实践,展示了ERP系统在培养受企业欢迎的现代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的经验及做法。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陈智民教授、副院长刘莉教授、副院长刘军教授、院实验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2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家亲身体验了ERP沙盘实训课程的全过程,同时就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按照加特集团(Gartner Group)公司对ERP的原始定义,ERP的目标和宗旨是“打破企业的四面墙、实现企业内外集成、管理整个供需链”,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ERP系统是规范、集成、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的解决方案和信息化工具”。用友ERP沙盘模拟实训项目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实训课程。受训对象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模拟公司),每个团队由若干学员组成,每个学员将担任总经理、营销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供应总监等不同岗位角色。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4-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战略、产品研发、营销、生产、库存、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让学员在游戏般的实训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感悟如何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和制定正确管理决策。在实训中,学员将会面对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问题、矛盾甚至冲突,分析症结、制定决策、化险为夷,保证公司的赢利及不断持续成长。
5月10日晚7点钟,深圳市金融培训中心的教室里灯火通明,人声喧嚷,ERP企业经营决策沙盘实训课程正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首先,柯总监以他多年的实训经验,向老师们详实、认真、风趣地介绍了用友公司ERP企业经营决策沙盘实训课程的功能和规则,带领大家进入一个企业经营决策的虚拟实战现场。之后,参加实训的老师们自由组合,成立了四家模拟公司并搭建了经营班子:首席执行官、营销总监、财务总监、采购总监和生产总监。老师们各就其位,各司其责,在首席执行官的带领之下缜密迎战,拉开了一场市场竞争的“攻坚战”。首先,各公司在分析既定的市场环境下的公司战略规划后,制定了第一年的广告投入金额。四个公司根据投入额的大小按顺序选取客户的订单;客户订单是企业生产的依据,厂房、生产线等是企业生产的保障。接着,在此基础上各个公司通过原材料入库、更新原料订单,开始生产,按订单交货;同时进行产品研发投资、投资新生产线、新市场开拓、ISO资格认证投资等方面的决策,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对垒。在整个对抗过程中,财务总监认真记录现金流入、流出的每一笔账目,运营总监、采购总监和市场总监仔细清点和记录每一季度原材料、在成品和产成品的数目,使得公司的物流、现金流和信息流尽可能保持相对平衡。团队成员根据订单登记表、产品核算统计表和综合管理费用明细表,汇总出年末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第一年运营结束后,四个公司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在董事会上,各位首席执行官总结了目前企业运营的状况并展望了未来。董事会对首席执行官的报告不甚满意。接下来,各公司纷纷总结经营教训,调整战略战术和资源配置方式,摆出了第二年新一轮的竞争阵势……。经历了四年的经营周期,也即一整天的紧张奋战,四个公司中的A公司以股东权益最高而赢得了这场竞争的胜利,有的公司以亏损而退出市场。
通过本次实训,大家亲身体验了市场风云的多变性和竞争的残酷性,意识到企业只有客观分析敌我友的经营战略,把握好对市场需求的脉搏,深刻理解“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全面系统地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承担经营的责任与风险,将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大家也深切地感悟到,以往的管理教育往往局限在让学生听懂、相信上面,但是真正的“理解”唯有来自实际的运用与持续的思考。教师们也对我院引进用友“ERP沙盘实训”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研讨。
5月13日,论坛的主题演讲及讨论在管理学院大会议室继续进行。用友公司的柯总监以“坚持校企合作,破解两难悖论”为题,就企业的用人标准、什么样的人在信息时代的企业中生存、对院校培养学生标准的分析,以及实训是解决两难悖论的有效解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柯总监首先介绍了我国“十一五”面临的宏观形势,“我国的制造业、服务业以及为之配套的社会机构都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2005年,用友公司董事长王文京先生提出了ERP普及时代已经来临的预测,实施ERP系统不再是少数信息化精英,而是更多的社会化人才”。他呼吁“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一个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
如果将现代管理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分为言传型和意会型两类,现在的大学生们最缺少的是意会型的知识。经营管理者需要掌握两类知识:言传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或文字来传递的知识。意会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来领悟的知识,经营管理者更多的是需要掌握意会性知识,在以知识管理为主的经管类院校中,学生们仅能获得言传性知识,极缺获得意会性知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ERP沙盘模拟”课程,以其独到的设计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设计为培养拥有专业知识,特别是意会性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以工作结果为检验标准;体验(亲验)达成结果的过程,在真实的管理平台和环境下实践,训练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柯总监的一席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大家在讨论中反映,在管理类教学体系中,一般都会把学生的实践环节,这一可以获得意会性知识的环节放在学生的社会实习和毕业实习中进行,然而多种原因造成了这种实习大多流于形式。企业迫于人才需要的压力,也曾经尝试过院校合作的方式,但是囿于缺乏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认知和系统训练的方法,效果仍然欠佳。而用友公司开发的实训课程是现阶段院校教育中获得意会性知识的适应方法,通过体验式学习达到感悟出其中的问题和积累经验,“知识改变命运,实训改变人生”的确有一定道理。
柯总监最后总结了他演讲的论点:通过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训课程的引入,采用以任务(项目)结果为检验标准,体验达成结果的全过程,在真实平台和环境下实践,才能训练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积累意会型知识的目的,加快信息化时代企业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
大家又就当前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招到合适的人难,形成过剩与稀缺这种悖论的就业尴尬的症结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现代信息化社会中的从业人员应该达到以下必要素质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化设备和网络工具,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业务管理软件,能够用业务数据制作各种动态信息以辅佐领导做出决策,信息化管理使得管理者面临更多的信息需要做出科学决策等。因此,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尽快建立起一套有特色的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大力引进体现各自培养目标的实训课程,并在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实训课程的教学及研究方面大胆尝试和改革,争取有所突破。
教育学家保罗·郎格郎指出:教育不再是为了传递知识,而是促进人的发展。在终身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掘学生的特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ERP沙盘模拟”课程使教师在检验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走出乏味的课堂说教,亲临现实的竞争环境中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能及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信息化时代企业需要的管理人才。
让我们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真正理解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名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4-7ERP实训:未来职场角色的真实模拟——记参加广东省ERP沙盘模拟对抗赛
广东省ERP沙盘模拟对抗赛深圳大学代表队
胡其华黄凯珊钟欧文赵雄威范雅吴勇文
2006年7月19—20日,深圳大学代表队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用友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广东总决赛。这是深圳大学首次组队参加此类赛事,在本次大赛中,深圳大学代表队在参赛的14支队伍中取得了第6名的好成绩。虽然成绩稍逊于人,但从比赛中获得的经验和收获,对于填补深圳大学ERP教学的空白大有裨益,是深圳大学日后推广ERP实训教育的一块“探路石”。同时,也使从不同层面参与此次ERP实训和比赛的同学和老师对ERP教育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
所谓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IT)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沙盘模拟大赛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学习方式,最先是由用友公司提出的。课程将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同学们体验、学习。
深圳大学经过2个月的参赛实训准备及比赛,广泛组织同学们参加ERP体验式学习,对同学们专业知识的提升和锻造,体现了以下六方面作用:第一,可以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理解企业实际运作中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第二,可以理解企业的“血液系统”——现金流控制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体验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部流程以及贷款、融资、资产回报率(ROA)、权益回报率(ROE)、速动比率等因素对绩效考核的作用。第三,可以理解企业的“消化系统”——销售定单、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生产、库存等物流管理的相互协调、以及产销排程、成本控制、合理开支、JIT生产等概念的理论和方法。第四,可以理解市场战略、分析与预测企业营销环境、找准市场的切入点、合理进行市场投入、品牌建设的作用,以及深刻了解对你的竞争对手进行出其不意攻击的重要性。第五,可以理解企业的“神经系统”——各种基础数据信息的获得流程,以及信息流对企业决策的关键作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第六,可以理解企业岗位职能的作用以及知识管理、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为了更形象地表示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此次参赛的5名同学,分别由胡其华担任总裁一职、黄凯珊担任财务总监一职、赵雄威担任生产总监一职、钟欧文担任营销总监一职、范雅担任采购总监一职。在比赛过程中,大家通过互相磨合,不断精细化团队,合作越来越默契。虽然名次未列三甲,但收获颇多。以下是此次比赛深大代表队最深的几点体会:
一、博弈: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必须承担风险
ERP沙盘经营中,第一年的广告费极为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沙盘初始化时,各个企业和其他企业(其他参赛选手)情况是完全一样的,一样的生产线,一样的产品,一样的市场,一样的财务状况,每个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经过6年的持续经营后,各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却迥然不同。其实,这种结果在第一年的广告投入的博弈中就埋下了伏笔。可以说,第一年的广告费用开支是竞争的第一次交手。在同样的本地市场,用同样的产品,想互相避开是不可能的。投出的广告费将决定在本地市场的具体排名,并将产生长远影响。竞争对手是保守的还是激进的,是财务指导型还是生产指导型,这就是一种信息不完全的博弈。每一种可能的结果都会影响企业最终的股东权益。当然,不仅期初的广告投入是一种博弈,产品的市场地位、产品线的延伸、融资策略、产品开发,都是博弈。可以说,博弈,就是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的主体。有博弈就有风险,有风险就有收益。如何在风险压力下正确博弈?这主要取决于参赛选手的预测能力,预测正确就有好的开始,但一次的错误预测也并非满盘皆输,错误的预测可以为下次博弈纠偏。
二、团队合作:ERP沙盘模拟对抗赛成功的首要因素
ERP沙盘对抗赛是一个团队的游戏,每个参与的最小组合也要5个人,分别担任企业的5个重要职务,即上文所说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营运总监、市场总监、采购总监。5个人不同于一个人,可以完全按照一个人的意志去做,5个人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出企业的最大潜力。财务总监、运营总监、市场总监、采购总监都要把意见汇总到首席执行官哪里,各职能之间紧密衔接,才能互相提高。以财务总监为例,他(她)和营运总监衔接的是生产线的建设、转产、出售的费用问题,和采购总监衔接的是采购需要的资金问题,和市场总监衔接的是每年的广告费的问题。要实现一个企业高的股东权益,需要每一个人都没有重大失误。这体现的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管理原理——“木桶理论”。一个木桶可以盛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
三、课本知识+实践平台=ERP沙盘模拟对抗赛
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为同学们在课本所学的专业知识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平台,这是在书本上、课堂上所从未感受过的经历。平时在书本上看到的战略规划、市场预测、生产运营、资源部署、资本运营、财务预算、市场开发与渗透、产品开发,在ERP沙盘模拟中,不仅能亲身体会到每项职务的具体职能,模拟出每项职能在企业运营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能锻炼每个同学在遇到这些实际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市场总监,可以根据市场上现有的或隐含的商业信息,分析当前的市场状况,预测未来的市场前景,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生产能力,最终给出企业的市场定位战略:要培养哪些产品和市场?在未来又要渗透和开发哪些市场?研发哪些产品?资金预算是多少?是否与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战略目标相匹配?整个过程锻炼了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解决这些问题的专业知识,同学们在课堂中都能学到,但在课堂上如此系统地运用这些知识的机会几乎为零。所以说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将同学们以前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是对同学们知识结构的一次完整的梳理。ERP就像一根线,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就像散落的珍珠,ERP将它们串起来,做成了一串光彩诱人的珍珠项链。
四、ERP沙盘模拟对抗赛:未来职场就业的“风向标”
现代社会需要的已经不仅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而需要的是能最优、快速解决问题的人。在问题出现时才临时想办法去解决是不够的;仅就目前问题进行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够的。在问题出现时,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且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看它是否会引起其他问题,会否恶化其他问题,会否影响今后企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衡量孰轻孰重,然后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案。这里的最优可以不是解决该当前问题的最优方案,而是能最低减少企业的整体利益,而有利于最大提高企业长远的全局的效益。这就对人才提出了另一个更高的要求: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待事物和考虑问题,要有长远的眼光,而且要考虑周到,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构想好一定的解决方案。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中,每个人都需要审时度势,从高处看问题。在大学生毕业以后的职场也一样,在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具有全局整体观念、能最优快速地解决问题、有较好应变能力的人,才会是受当代社会青睐的人才。
当然,在ERP沙盘模拟中有很多企业的软制度和隐性因素是被忽略掉了的,比如说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我们相信,随着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不断持续下去,这些问题一定会逐渐解决。
其实,此次ERP沙盘模拟大赛不仅是对企业运营的模拟,同时也是深圳大学ERP教学课程导入的一次模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将继续组织、参与广东省乃至全国的ERP沙盘模拟大赛。随着管理学院实验室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学院已经导入ERP模拟课程,在提高同学们在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操盘”能力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4-8浅谈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
工商管理系罗鹏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张莉莉:《ERP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ERP课程教学中的应用》,《ERP教育在中国——360°谈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了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目前,中国ERP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导入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大学也不甘示弱。2006年4—5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部分老师和学生参加了“用友”公司举办的为期2个月的ERP沙盘模拟实训,2006年7月中旬,我院组织了胡其华、黄凯珊、钟欧文、赵雄威、范雅等5位学生参加了“用友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同时,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实验室目前已经过专家审核可投入使用。我院下一步将分步骤、有计划地导入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
从目前国内其他高校开设ERP相关课程情况来看,普遍表现出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ERP课程实践性很强,如果教师自身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及经验不丰富,就会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理论多于实践,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ERP人才的需求。本文拟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对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进行探讨。
一、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意义分析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它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它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结构和管理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模拟的企业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通过实际教学的体验,笔者认为,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开发意义重大。
1.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全新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近企业实战,短短几天中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学生从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并组织实施。体验式学习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激发。
2.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提供现场的实战气氛,在实战中培育精英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生学到了管理知识,掌握了管理技巧,感受到了管理真谛;同时,能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体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经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
二、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的优势
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其优势所在。其优势具体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团队精神的体现
通过学习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每一个角色要各负其责,否则企业将经不起风浪的冲击。这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独立封闭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到组织分工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性。
2.哲学思维的运用
哲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哲学思维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中,尤其是在ERP的思维理念中充分体现了“中庸之道”、“全局观念”、“稳扎稳打”、“出奇制胜”等哲学与军事理念的应用。这也意味着在市场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不要去生产风险与投入太大的产品;同时做好各种准备,一旦其他企业已经证明某种产品利润可观,则迅速进入该产品市场。
3.个性能力的渗透
在学习中,学生性格特点的差异使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异彩纷呈。有的小组轰轰烈烈,有的小组稳扎稳打,还有的小组则不知何去何从。学生个性能力的不同深深渗透到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
此外,学生还认识到做人的道理以及个性特点与角色胜任的关联性。在市场竞争的残酷与失败风险的面前,是轻言放弃还是坚持到底,这不仅是一个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更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常常需要做出的抉择。做人与经营企业往往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不同的性格适合不同的角色。因此,招聘中的心理测试是不无道理的。
4.共赢理念的培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到企业间的协作是必要的,市场并不是独赢、双赢,而是共赢。只要做好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自我分析,一个共赢的战略思路就可以找到。
5.诚信原则的坚持
诚信原则的坚持在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中具体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如遵守市场竞标规则、产能计算规则、生产设备购置以及转产等业务具体的处理规则等。虽然在课程中只表现为“游戏规则”,但在具体实践中意义重大,因为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本,也是一个经济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前提。
6.职业生涯的思考
在学生进行职能分配时,一般都是采取学生自愿的基本原则,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首先,由于每个职位都只设一个,有些同学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位,但当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结束时,大多数同学都感觉获益颇多。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只是要“爱一行,干一行”,更多的是需要大家“干一行,爱一行”,否则会因个人的喜好而影响工作的完成。
另外,很多同学都是基于对某个职位模糊感性的理解选择职位,有些同学最后发现自己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并有优秀表现,也有部分同学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或不擅长自己所选择的职位。所以,通过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很多同学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之路有了更加理性全面的认识。
三、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实践中,笔者发现该课程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缺失
作为一个企业,从年初市场竞标获取订单开始,到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直至年末财务汇总为止,这样周而复始持续经营,要经历市场开拓、ISO资格获取、产品研发、贷款申请、偿还贷款、订购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购买设备、设备转产等一系列的决策和行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客观或人为的差错。因此,有必要对上述决策和行为进行适当控制,尤其是对市场开拓、产品研发以及贷款的控制显得极为重要,它们分别影响到企业竞标资格、生产资格以及资金状况。对控制缺失的弥补,主要通过设计增加控制表并及时登记、更新相关控制表来实现。
2.审计缺位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除了有完善的市场主体以外,还要有有效的监管机构;一个完善的市场主体,也应当有内部监督机构,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交易成本。上述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设置审计部门。就ERP盘模拟实训课程而言,可以通过增加小组成员——审计人员来解决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
3.招标改进
当前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设计的招标规则是,市场总监持各市场模板及竞标订金统一竞标。虽然是分市场开标,但是各组在各个市场的投标是已经确定且不能调整的,一旦一个小组在某一市场失标,则可能没有补救机会。这无疑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建议竞标时仍然分市场进行,但每次只投一个市场,一旦丢标,则仍有补救的机会。
4.业绩评价的完善
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设计的最终业绩评价公式为:各队经营价值综合评估分=所有者权益×(1+企业综合发展潜力÷100)。其中,企业综合发展潜力由市场地位排名、厂房、生产线、成品库、产品研发、ISO认证几部分评分确定。笔者认为,这种评价充分考虑了企业未来持续发展潜力,是比较有益的。但是,企业综合发展潜力的评分又存在不足之处,如不同的产品研发、市场的开拓以及ISO认证,由于它们获得时的投入是不同的,因此评分应有所区别。笔者建议可根据每个项目的前期投入赋予不同的权重。
笔者认为,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深圳大学的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将会日臻完善。老师们用体验式教学法来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正确掌握原理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