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曾多次派人寻觅使人长生的灵药,迷信神仙方术“可致长生”之言,采用了一群以此博取富贵的方士,自称有法术秘方,可致长生。汉武帝这时还保有一些理智,找人来实验了几回,因久不灵验,杀了几个方士,但始终没有动摇追求长生的信念。公元前110年~前89年之间,武帝共举行了六次封禅泰山活动。每次封禅,开支都十分巨大,花费的钱财难以计算。公元前112年,方士栾大来到长安说自己找到了长生不老药。汉武帝信以为真,陆续封他为五利将军、天土将军、地土将军、大通将军、乐通侯,赐黄金万斤,还把自己的女儿长公主嫁给他,最后还专门刻一方玉印,以对待宾客的礼仪封他为天道将军。公元前110年,骗局败露,汉武帝腰斩了栾大。但他仍不断派人到海上求仙,幻想有人能够成功。他听信术士,在宫苑中树起一座巍峨巨大的铜柱,上设承露盘,每天接露水跟玉屑一起喝,相信喝了能长生。
一天,汉武帝跟公孙卿谈话,表达了自己对远古的黄帝仙升天界的羡慕,并向往地说:“如果我也能那样,老婆儿子不要了我也愿意!”但他还有一点疑惑:既然黄帝已仙升而去,为什么人间还留有他的坟茔?公孙卿回答说:“黄帝的肉身并不在坟墓之内,那是留在人间的臣子们为他修的衣冠冢。”汉武帝听了便叮嘱:“如果有一天我也仙升而去,你们不要忘了给我也修一座衣冠冢啊!”
这天,武帝在建章宫中休息,迷迷糊糊地看见一个穿白衣服,佩长剑的人,穿过宫中龙华门匆匆而入。武帝觉得奇怪,就问:“是谁竟敢佩剑入宫?”周围的侍卫们忙追赶过去。龙殿凤阙,亭台池苑,遍搜不得,折腾了一个时辰,侍卫们回来复命,只在宫中辇道边找到了一把佩剑。眼睁睁地一个大活人怎能在眼皮底下就没了踪影?武帝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斩了负责守门的门官。但这并没有缓解他的忧虑,他寝食不安,简直像得了“被害妄想症”一样,老觉得有人要刺杀他。这年十一月,他调集骑兵部队,下令关闭了长安城门,开始对上林苑进行严密搜索,搞得朝野震动,百姓惶恐,查了整整十一天,但是没有任何结果。从这之后,武帝的“被害妄想症”越发严重,他老觉得有很多人恨他并咒他快点死,甚至看到自己的臣子后妃,乃至皇子公主,都有要杀他的错觉。一日,武帝午休,梦见一大群木头人争先恐后围上来要杀他,惊醒之后惶恐不安。
就在武帝惶恐不安的时候,发生了丞相公孙贺事件。
说起来公孙贺还是武帝的姐夫,他娶了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为妻,被封为轻车将军。后公孙贺随卫青远征匈奴,因功封侯,后因丞相石庆病死接任丞相一职。公孙贺当了丞相,儿子公孙敬声接了他的班任太仆之职,父子皆位列公卿。公孙敬声因贪污军费事发,进了大牢。当时民间出了一个叫朱安世的“大侠”,因干扰朝廷执法被通缉,公孙贺就向武帝提出,亲自去抓朱大侠赎儿子的死罪。没多久这朱大侠就被抓回来了,结果这位“英雄”临死也要拖人下水,揭发丞相父子两宗大罪:一是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二是用巫蛊妖术谋害皇上。公孙贺父子立马被抓,然后死于狱中。汉武帝气坏了,下令将丞相灭族。这位朱英雄还供出了两名公主和卫青的儿子长平侯卫伉。汉武帝气昏头了大开杀戒,全都斩了。
这事还没完,汉武帝命令江充继续调查。
江充原本是赵国邯郸的市井无赖,原名叫江齐,他的妹妹是赵国太子刘丹的妻子,江充因此成为赵王的座上客。后江充与太子刘丹产生矛盾,父兄因此被杀,他侥幸逃脱,更名为江充,来到京城状告刘丹,指责他与姐妹****,勾结当地盗匪危害一方。尽管赵敬肃王为儿子辩护,但江充这个人很阴险,他不顾一切激怒武帝,最终阴谋得逞,汉武帝痛下杀手,刘丹因此死于狱中。
汉武帝因欣赏江充玩命报仇的勇气决定召见他,江充因此得到武帝信任,先是自请前往匈奴为使,回来后,皇帝特命他为“直指绣衣使者”,这是个特殊的职位,相当于是监督诸侯群臣的“督查”,江充利用职务之便为国库创收数千万。武帝大悦,认为江充实在是一个懂得为国家着想的人,从此江充更得宠幸。
此时,江充和势力最大的卫家发生了摩擦,他想着一旦卫子夫的儿子刘据继承了皇位,自己难逃一死,所以要先发制人。江充领了武帝的命令就把巫蛊的黑锅往太子刘据头上扣,当时黄门苏文帮助江充在太子东宫中挖出了桐木人偶。太子刘据急了,想去跟武帝解释,却被江充等人限制,情急之下又无上策,便听从少傅石德之计,于七月壬五斩杀韩说,起兵对抗缉拿江充。而跟江充一起办案的苏文、章赣一路逃到了甘泉行宫见到武帝。
因太子能指挥到的车马有限,刘据在决定起兵后派人连夜将自己的情况报告给了卫皇后。随后刘据动用了所属皇后的中厩车架,取武库兵器,调长乐宫卫队,并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乱的名义征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并在上林苑烧死意中胡巫。
刘据真的很倒霉,起兵后武帝并没有认定太子就是想造反,于是遣人去调查。可是这个去调查的使者因为怕死连城门都没敢进去,跑外面溜达了一圈回来报告武帝说太子造反要杀自己。武帝大怒,派左丞相刘屈氂发兵讨伐。刘据见刘屈氂带的兵黑压压一片,于是打开长安官狱放出囚徒充军,并派使者持符节去调动长水和宣曲两地的胡人骑兵,命令他们全副武装之后前来会师。
然而武帝派遣的使者侍郎莽通赶到,告知长水校尉太子的符节是假的,并斩杀如侯亲自引长水和宣曲胡骑入长安,征发船兵,一并交由大鸿胪商丘成。而后,护北军使者任安虽然接到了太子的命令却作壁上观。刘据没办法只得硬战,五天后,血流入渠,尸骸遍地,太子兵败。丞相司直田仁帮助他逃了出去,隐匿湖县,随后被人告密,无奈之下悬梁自杀。武帝派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卫皇后玺绶,卫皇后以死明志,死后葬在城南桐柏。至此,母仪天下三十八载,陪伴汉武帝四十九年的卫皇后溘然长逝。
刘据的儿子刘进生子刘询,因祖父和父亲都是叛徒,尽管当时还嗷嗷待哺也被捕下狱。
卫子夫全族被屠,对手们还来不及庆祝,厄运就开始光顾。有一位住在壶关(山西壶关)的令狐茂先生,冒死上了一份奏章给武帝,为皇太子申冤。冷静下来的武帝又接到车千秋为太子平反的奏章,这时,时过境迁,武帝查出刘据确实被江充逼反,于是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弯,任命为太子平反的车千秋为大鸿胪,下令屠杀江充全家,又下令把“挖出”桐木人构陷太子的苏文绑到桥柱上,纵火活活烧死。
汉武帝把太子刘据安葬在身死之处的泉鸠里,又在湖县建“思子宫”,宫中再建“归来望思台”,表示他的哀忱。
苏武牧羊十九年
苏武,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平陵侯苏建之子。
因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又派张骞通西域,在汉武帝强大的武力碾压之下,匈奴逃到漠北消停了几年。此时的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处于时好时坏的状态,一会儿说要向汉朝称臣,一会儿又扣押汉朝派去的使者,就这么纠结着。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跟汉武帝喊话表示要送还扣押的使者,汉武帝想跟新上任的单于搞好关系,就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
一路上很顺利,到了匈奴办完事准备启程回国时,出了乱子。匈奴的阵营里有个叫卫律的人,原本是汉人,后投降了匈奴,匈奴封他为王。卫律有个副手叫虞常,这个人很有正义感,见卫律老帮匈奴出主意攻打汉朝,就想杀了这个卫律,然后逃回汉朝去。虞常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本是同事,就偷偷地跟张胜透漏了消息,建议两人合伙把卫律杀死。
张胜一听,这个卫律实在很招人讨厌,原本是汉人却背叛得这么彻底,就同意了一起暗杀卫律。谁知道这个消息被人告密,单于叫卫律审问虞常,张胜担心事情败露,就把要暗杀卫律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苏武。苏武一听就着急了,堂堂使者,如果像犯人一样被匈奴审问,那岂不是给汉朝丢脸,于是拔出刀向脖子上抹去,张胜和另一个副手常惠连忙夺下刀,没让他死。另一边单于又叫卫律跟苏武谈谈,让他们认个错,最好背叛汉朝,留在匈奴。
苏武一听要他背叛汉朝,又拔出刀来向脖子上抹去。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已经倒在地上,浑身是血。卫律叫人请来医生给苏武灌了药,又给他涂上药膏,包扎伤口,把他抬到营房里去,而张胜就被关到监狱里去了。
单于对苏武软磨硬泡,每天早晚派人问候苏武,不放弃挖墙脚的念头,结果每次都被苏武义正辞严地拒绝。卫律想,软劝不成来硬的,他先举起刀来吓张胜,张胜贪生怕死,答应背叛汉朝,跟着单于干。卫律又拿起刀来吓唬苏武,可苏武把脖子一挺,不动声色地等着。这一挺,卫律就蔫了,又换个态度跟苏武说,自从自己投降了匈奴,单于就封他为王,给了他几万名手下和满山的马群,日子过得比在汉朝还好,让苏武赶紧投降,还可以跟他一样享受荣华富贵,要不然,恐怕小命不保。
苏武听了,破口大骂卫律:“你忘恩负义,背叛朝廷,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人,我都不想搭理你,我决不会投降,要杀要剐都由你!”
卫律没辙,跑去向单于报告,单于看苏武百折不挠,心想这个人有志气,是条汉子,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征服他。这时候正好赶上下雪,单于就把苏武丢到了室外的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考验他的意志。苏武渴了吃点雪,饿了啃点地窖里的破皮带、羊皮片什么的。
过了几天,单于见苏武还活着,被他顽强的意志力感动了,立马要封苏武为王,苏武仍然拒绝。单于面子被拒很不爽,一怒之下把他送到了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叫他在那边放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就去放羊吧,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于是可怜的苏武被流放到了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在这冰天雪地里,陪伴苏武的只有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令和一群羊。苏武在西伯利亚接受了残酷的考验,每天看着使节令,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家乡。一年又一年,十九年过去,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公元前85年,匈奴内部又开始较劲,单于顾不上再跟汉朝作对,又安排使者出使汉朝要求和好。此时已经是汉昭帝即位,派出使者来到匈奴,要求放回苏武、常惠等人。匈奴挺坏的,来来去去那片不毛之地嫌麻烦,便骗使者说苏武早就死了。汉朝使者不相信,回来禀报汉昭帝,第二年汉昭帝又派使者去匈奴了,这次苏武的手下常惠抓住机会,买通了关系,私底下跟汉朝使者见上了面。使者知道了事实的真相,就诈单于说:“我们皇上在上林园射下了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拴着一条绸子,是苏武亲笔写的一封信,说他现在在北海放羊,您为什么不说实话?”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说:“苏武的忠义感动大雁了!”于是向使者道歉,答应一定送回苏武。当初苏武出使时,随从的有一百多人,等单于送他回国的时候只有常惠等几个人了;苏武出使时刚四十岁,回国的时候头发胡子全都白了。长安城里的百姓听说苏武回来,都出来迎接他。回国后,为了表彰他不辱汉节的功绩,昭帝封他为典属国(负责属国的官员),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宅一处。宣帝时,被赐爵关内侯,后复为右曹典属国。
唐朝时期,大诗人李白曾为苏武作诗一首: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司马迁悲愤写《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因夏阳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又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出生于史官世家,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司马迁的童年生活贫苦而充实,受父亲的影响,他自幼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且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十岁,司马迁随父亲司马谈至京师长安,师从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名师教学效果肯定不一般,司马迁因此受益匪浅。这个时候正是汉王朝实力雄厚、经济繁荣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征服匈奴,汉武帝扫平南越……司马迁每天听着这些新闻,感觉自己的内心快要燃起来,满腔壮志豪情期待做出点成绩来。
大概二十岁的时候,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总之世界那么大,他到处看了看。回到长安以后,他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跟着汉武帝又到处跑,到过平凉、崆峒,又去过巴蜀,最南边还去过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