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国”,是指曹操开创的魏国、刘备开创的蜀国,以及孙权开创的吴国。一般认为,三国时期是从建安元年起算的。以这一年作为标志的原因是,曹操将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从“白波贼”手里夺过来,“奉天子以令不臣”,逐渐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这时,不但曹操没有称为魏王,刘备还是一名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孙权更说不上了。三国鼎立那是后来的事。
由于这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不但晋朝的陈寿撰写了著名史书《三国志》,到了南朝的刘宋,由于《三国志》相当简略,而且“多为时讳”,对当时统治者隐讳粉饰的地方很多,有的地方还彼此矛盾,史学家裴松之就杂采当时或此后的史籍,详尽地为《三国志》作注,实际是作了大量的补充和纠正。如果说,没有裴松之的注,仅有《三国志》一书,那么,后代的人们将无从翔实地了解这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这个时代是太丰富多彩了,不但后来的士大夫,即便是民间也流行过许多关于“三国”,特別是这个时代英雄们的故事。宋朝“说话人”中属于“讲史”一派的就有所谓“说三分”,即讲说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如现在的“平话”,说大书。元朝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即是那时“说三分”的脚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后来出现的著名长篇历史小说。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说:“《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尽管这个评价是对的,但这部历史小说实在深入人心,即使他老先生自己作的诗中也用过《三国演义》的典故。
《三国演义》是在民间“说三分”的基础上,经过知识分子多少年不断加工修改而成的。但“通俗演义”终究是通俗演义,是否有人能够写出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新的《三国演义》呢?顾颉刚先生就这样设想过。但这个工程实在太大了,恐怕很难实现,因而我有了另一设想,将《演义》上的这些英雄人物,根据现存史料逐个还他们的本来面目。从1986年开始,在其他工作之余,即以人物为中心,以散论的形式,连续写成论文或札记,迄今为止已积累了若干篇,有的发表过。现将这些长长短短的散论汇为一集,即题为《论三国人物》。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本书是从董卓开始的,他似乎不能算作三国时期的人物,但陈寿《三国志》中,除皇帝后妃外,第一篇即是《董卓传》,这里不过姑从其例而已。
方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