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铃终于响了。
像出发的号角。
辛怀玉站在教室门口,微笑地看着五十六个孩子鱼贯而入。等最后一个孩子进了教室坐好之后辛怀玉才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中间,辛怀玉多少有些紧张。有那么几秒钟大脑一片空白,之前想好的说辞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下面五十六个孩子背着手,坐得笔直,目光全集中在辛怀玉身上,静静的等待老师的训辞。教室静极了,辛怀玉额头上沁出的细汗在照射进来的阳光里格外显眼。辛怀玉开始慌乱起来,这样下去我的第一课岂不砸了?以后的课可怎么上呀!
“老师……”
忽然一个稚嫩的略带怯意的声音打破了尴尬紧张的沉寂。
“你热吗?”
辛怀玉顺着声音看去,是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女孩。他记起来了,她叫刘丽,是一个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孩,说话细声细语,声音很低,像是怕惊起睡着的蚂蚁。
“老师不热。”辛怀玉尽量掩饰自己的尴尬,笑着说。
“可是……可是老师头上出汗了。”
刘丽的天真似乎起到了烘托的效应,本来近乎低语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被放大到了夸张的程度,使得这一切显得充满了戏剧的喜感。有的学生开始吃吃的笑,有的同学吃惊的看着刘丽,像是被吓着了。
辛怀玉打内心里感谢刘丽。沉默被打破后,他的思绪仿佛从沉睡中被唤醒了,他开始找到了要说的话。
辛怀玉是个腼腆害羞、性格内向的人。平时言语少,似乎总是胆怯,甚至显得自卑。而一旦进入他的语境,激情就会被唤醒,往往这时辛怀玉表现出来的就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
“同学们好!”
辛怀玉的紧张感渐渐消失,声音逐渐变得明朗高亢起来。
“开学了!首先祝贺同学们开始了初中学习生活。”顿了顿,用探寻的目光扫了全班同学后又道:“你们知道初中跟小学比有什么不同吗?”
“课多了。”
有学生喊。
这一声喊唤醒了其他同学的兴奋,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开始还是一个一个小心的说,后来越来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大,变成了群起的声音,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学生们在座位上三个五个一堆一伙的,交头接耳争吵起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辛怀玉也不管,任凭学生们自由争吵。
“不能玩了。”
“长大了。”
“完蛋了。”
不知是谁突然叫了一声。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辛怀玉微笑的看着发出怪声的地方,既没有要找到是谁喊的意思,也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正在这时,一个细弱的声音道:
“老师,上了初中就告别了童年了。”
声音虽然弱,却清晰,既带着略略的遗憾,还带着略略的神往。同学们又笑,不过这回的笑声轻了,不像刚才那样起哄似的哄堂大笑,好像这笑声里多了赞许和认同。
辛怀玉“哦”了一声,抬起了双手,做了一个请安静的手势。等笑声渐息,教室变得安静后辛怀玉探着身子,用欣赏的眼神看着刚才说出告别童年的学生问:
“张小娴同学,童年好吗?”
张小娴是个文静的女孩儿,听老师问,忙站起来,怯怯的低着着说:“好。”
辛怀玉又问:“告别了童年好吗?”
“好。”
还是怯怯的声音。声音里却有些犹豫,拿不定是好还是不好。
“咋好呢?”
张小娴说不上来了,脸红得像刚清晨刚露脸的太阳。
辛怀玉用嘉奖的眼神看着张小娴,亲切道:“请坐吧。”旋即抬起头,目光朝向全班同学:“同学们,谁能说说告别童年时代意味着什么呢?”
全班同学被辛怀玉的问题困扰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一时间班里又恢复了安静,气氛多少有些尴尬。辛怀玉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太抽象,含义太丰富,对于初涉人生,世事懵懂的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根本无从思考,更别说回答了。辛怀玉忽然想起刚才董晓君喊“长大了。”多好的回答,直白,具体。辛怀玉心里有了主意。为化解课堂的尴尬,辛怀玉故作神秘的巡视了每一个学生的脸,然后把目光收回来,大声说道:“刚才董晓君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告别童年时代意味着……”
就在刚才的议论中董晓君懵懵懂懂却声音很大的喊出了“长大了”同学们都听到了,因为是董晓君喊出来的,同学们还哈哈大笑呢。笑声里有孩子们的小心思:哟,董晓君,你咋喊了个长大了?你咋不喊完蛋了?你那点脑子,小学的东西还学不会呢,初中不更完蛋?就有学生顺着口喊了声“完蛋了。”
孩子们心里的轻视就这样。
可现在老师咋突然提到了董晓君,还说董晓君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到了初中可不长大了,难道能长小了?要是这么回答都能让老师表扬,我们谁不会呀!孩子们既是羡慕又是嫉妒的想。
孩子毕竟是孩子,就算有再多的小心思,当老师深情望着他们,期盼他们的回答时,孩子们还是兴奋得忘掉了小心思,心念全集中到了老师身上,几乎是异口同声的答道:“长大了!”
“是啊!你们长大了!”辛怀玉略作深沉感叹道。“可长大了意味着什么呢?”
这下子班里像炸开了锅似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辛怀玉站在讲台上,再次像个局外人似的,只是倾听,不介入学生的议论。
“长大了要帮妈妈做家务。”
“个子长高了。”
“更加勤奋学习。”
“不能再耍了。”
“尊敬老师。”
“不知道。”
“笨蛋。”
“别吵了,听老师说。”
“孝敬父母。”
七嘴八舌的吵吵了大约有两分钟,班里渐渐安静下来,辛怀玉这才富有亲切感的说道:
“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而且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努力学习,长大孝敬老人,这让我非常感动。说明我们同学都非常懂事。”
“可是……”辛怀玉故意停顿了一下语气,这才继续说道:“你们想没想过,长大了就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啥也不想,凡事都靠爸爸妈妈;长大了就要逐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就是说,你们要学会开始独立观察和思考。包括你们周围的人和事,包括课本上的知识。你们要逐渐学会做一个有独立思想,有主见的人。”
“当然,老师强调的是思考与独立。可不是让同学们做个世故的小大人哟。”
辛怀玉最后这句话本来想幽默些,但学生没有听懂,没有了幽默的力量。这多少令辛怀玉沮丧。不过他很快调整了情绪。
“同学们!我们虽然长大了,但童心不能丢。我们还应该像小时候那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知充满好奇。”
后面的话越来越难说下去了。辛怀玉明显感到孩子们陷入了茫然。随之而来的是走神。刘丽天真的大眼睛又在担心的看着他。他想自己的额上一定又沁出了汗。他可真怕刘丽再问出“老师,你热吗?”的话来。还好,刘丽只是忽闪着毛茸茸的大眼睛看着他,并没有问。辛怀玉勉强振作,振作得连自己也觉得干巴而无趣的说完了后面的话:
“长大了意味着我们要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做个有主见的人;同时意味着我们不能丢了童心、童真、童趣。”
说完了,心情更加沮丧。
这些话说给初一的孩子们跟没说有什么两样?又想确实是两样,说了还不如不说。
学生们对辛怀玉的话懵懵懂懂似懂非懂,只好安静的看着他。也有几个爱思考的学生蹙着眉头认真思考老师艰奥难懂的问题。
那时辛怀玉还没有学会用孩子们听懂的话与孩子们交流和沟通。
辛怀玉在后来的课后反思中写道:
两个“意味”打蒙了所有的学生。“意味着”这个连成人也一时半会说不清楚的词语抛给初一年级的孩子们,无疑于告诉他们,这个老师距离我们有点远。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真的会离孩子们越来越远。到那时候,他们还会信任和亲近我这个老师吗?
亲其师,信其道。
我不能做孩子们的朋友,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又如何能让孩子们喜欢我?如果孩子们不喜欢我,我的那些人生修养道理孩子们如何能接受?道德不是说教就能实现的,道德是老师在与孩子们亲近中用自己的德行浸润出来的。所谓润物细无声。你冷冰冰的抛给孩子们要这样,不要那样,这是好的品德,那是不好的品德,且不说孩子们信不信你说的,就算孩子们信你说的,凭啥非要按你说的做呢?德行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不是靠说教,也不是靠自己品行端正就行。德行在教育中还必须依赖老师与学生的情感相融,彼此信赖,相互平等,互相欣赏,才能互相浸润。这是教育这个行当特殊之处。它比所有行当对职业人的要求更高更严。当然,前提是老师必须是品行端正,有德行的人。
老师不能只做到洁身自好,老师必须还要前进一步,怀一颗单纯的心,一颗不被世俗风尘污染的心,一颗没有心机诡诈的心。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当老师当成傻子,当成呆子,当成痴子。当成心无城府、一尘不染的干净人。但是,当老师真的太需要童心童趣了。有了童心童趣,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引领孩子们保持持续的好奇心去关注和探索世界。
伟大的牛顿曾说:我好象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这话太漂亮了,我几乎每次读到都激动无比。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一个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的孩子。这就是伟大的牛顿,一个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与形状,慧星轨道与海洋的潮汐;一个孜孜不倦地研究光线的各种不同的折射角,颜色所产生的种种性质;对于自然,历史和《圣经》,他是一个勤勉、敏锐而忠实的诠释者。他以自己的哲学证明了上帝的庄严,并在他的举止中表现了福音的纯朴。
让人类欢呼
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位
伟大的人类之光。
这就是牛顿,一个生命到了八十多岁依然怀着一颗充满了童真童趣的童心。牛顿的一生是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驰骋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永不停歇的探索,探索。伟大的牛顿,即使到了生命终结,依然是个长不大的孩童。也正因为是个长不大孩童,才成就了真正伟大的牛顿。
作为老师,我一生的追求从《大学》出发。大学里讲格物致知,讲诚意正心,这些都需要我守着童心童趣融入孩子们的心灵。是的,仅仅是我个人有童心童趣是不够的,还必须融入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可我潜意识里却抗起了“师道尊严”这块冷牌子,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模样,这怎么行?
我必须尽快学会用孩子们的思维思考问题,尽快学会用孩子们的语言与孩子们交流。
唯其如此,我才能成为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引领孩子们在真善美的道路上前行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