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学校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人像是突然从地里冒出来的。整个校园到处是人,老师、学生、家长,往往来来,欢声笑语。
辛怀玉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来到学校的几天里,辛怀玉没事就到转悠,逐渐熟悉了周围的环境。
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残留着百年前的繁盛,但更多的是百年来的衰落和现代文明城市的遗忘。
说百年前繁盛一点不假。
那时候二里半作为黄河中上游水运枢纽,船只往来,货运繁忙,好多皮毛商贩云集。在二里半买房置地,形成了二里半集镇,并最终带动包头镇的兴起,成为河套地区与土默特平原蒙汉交易中心。辛怀玉第一次到学校时经过的那条弯曲小巷过去就是二里半集镇的中心。左右往里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货栈、骡马大店。各种商铺林立街道两旁,见证着昔日的繁盛。二里半是当时名副其实的“水旱码头”。
黄河改道后,码头废弃。随着旱道的发达,城市北移。二里半逐渐衰落。解放后,一条铁道把二里半跟繁华城市隔了开来,二里半被城市发展遗忘了。二里半的居民成了街外居民。二里半的居民进繁华城区不说进城,说上街里。咋说二里半过去也是城里,现在虽说衰落了,老尊严还在,藏在骨子里的傲气还在,不能说进城,只能说上街里。
走在二里半集镇上,老旧的小巷,脏乱的小街,大片高矮不平方向错乱的平房,到处是垃圾和污水。居民进出来回绕,紧绕的,脚就踏在污水里了。蹲在四合头院的大门墩子上打塌嘴,巷道上急驰而过的马车溅起的污水点子扑在衣服上,脸上,有时还会扑在正张开的嘴里。马车倏忽而过,马蹄敲得地面嘚嘚响,鼻中打出一个响啼,喷出一口白气,发出老长的嘶鸣。鞭子还在空中发出清脆的响声,车夫一声短促得儿劲的“架”已远去。蹲在石头墩子上的人这才站起来冲着远去的马车破口大骂:瞎枯了你的狗眼,看不见人?
二里半早就变成了东河区的贫民窟。有些本事的老户居民纷纷搬离了二里半,到街里去住了。二里半陆续涌进来的全是些外地来讨生活的农民。慢慢住下了,成了中国第一代农民工。
辛怀玉感到欣慰的是学校南面不远大片绿油油的菜地围着的湖。湖面广阔,湖水澄澈,碧波荡漾。中间生长了成片的芦苇和荷花。微风吹过,芦苇和荷叶发出微邈的飒飒声,好似天边的音乐。湖中捕鱼的小舟在青波中悠闲缓慢的摆荡,远远看去,迷迷朦朦,似仙境般。
辛怀玉后来知道,这就是塞北著名的南海湖。昔日这里曾是九曲黄河的一段故道,河水改道南移后形成水面和滩头草地。南海湖北有大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风景独秀,素有塞外西湖之称。每到夏季,这里游人如织。夜暮来临,凉风习习,最是休闲的好去处。
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了。辛怀玉刚去南海中学时这里还没有开发,简单说,就是一个大水滩。那时也不叫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叫小河套,或叫南海子。但对于辛怀玉来说,有了这片水,精神就有了依托,生活就有了情趣。辛怀玉咋说也是念中文的,有文性。有文性的人喜欢怀古思幽,有这寂寂幽静的好去处,养情蓄趣,悠悠岁月,沧海桑田的,多好。
不过这会儿辛怀玉还顾不上怀古思幽。眼下作为新初一的班主任老师,辛怀玉正忙着给学生报名呢。
办公室里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
辛怀玉坐在办公桌前,四周围满了纷纷嚷嚷的学生,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辛怀玉时而低头登记,时而抬头询问。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辛怀玉心中忽然升起了神圣感和庄严感。额上的汗珠顾不得擦,心中澎湃着兴奋。这兴奋像洪水,像是要冲出胸膛,到大海去。辛怀玉竭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忠实的完成着登记工作。可他多想现在就站起来,到外面大喊几嗓子:“我有学生了!我是一名真正的教师了!”
忙忙乱乱一上午很快过去了。
临近中午时,报名的学生和家长走了。老师们也都离开办公室回家的回家,回宿舍的回宿舍,校园一下子安静下来。辛怀玉仍然坐在办公桌前反复翻看着花名册。边看花名册上的人名,边努力回忆这个孩子的模样。全班五十六个学生。辛怀玉想在开课之前把他们都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我可得记住他们,不然上课时指着这个男孩儿说喂,指着那个女孩儿说你的,成啥事了。我如果第一天第一堂课就对着这个男孩说,董晓君同学,你好吗?对着那个女孩说,刘丽同学,你今天真漂亮。孩子们会有多高兴呀!他们一定想不到老师会那么准的叫上他们的名字,还笑眯眯的问他们好,还夸他们漂亮。”
辛怀玉想是这么想,可一上午实在是太乱了,他怎么回忆也只记起了十多个特征明显的孩子。
“这记性。”辛怀玉有些沮丧的自语道。
他忽然想到学生的学籍表就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上面不是有学生的照片吗。想到此,辛怀玉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儿,自语道:“笨死了。”于是安下心来,对着照片名字,逐一看起来。
下午,学校安排班主任组织学生清理平整校园。经过了一个假期的雨水,校园里到处是野草,操场中间的草尤其茂盛,快有一人高了。辛怀玉利用劳动,又刻意点了次名,有意识的根据每个孩子的特征记忆了一番,等到劳动开时已能喊上四十多个孩子的名字了。辛怀玉心里笑了。抹抹额上的汗,故意对着一个手里握着锹,站在那里看别人干活的男孩遥遥叫道:“吴小刚”
小男孩正偷着懒呢,没想到辛怀玉会叫上他的名字,本能的“哎”了一声,忙跑过来。
辛怀玉得意的看着吴小刚,亲切的问:“累了吗?”
吴小刚摸不清辛怀玉的表情,只得老实说:“不累。”
“不累干活去吧。”
辛怀玉声音清脆清亮,没有半点指责,反而含着高兴。
“是。”
吴小刚一溜烟跑了。
辛怀玉压抑不住心里的兴奋,又叫了一个女孩儿的名字。那个女孩儿正低头干活呢,听到叫声,莫名的抬起头,看辛怀玉。辛怀玉笑着说:“没事,继续干活。”女孩儿转身干活的瞬间辛怀玉发现女孩儿脸上露出了欢欣和喜悦。
辛怀玉的心里也充满了欢欣和喜悦。
由于辛怀玉带头干活,孩子们的干劲自然也足。辛怀玉小时候在山里干过农活,干起活来方法和技巧多,这时全派上了用场。他一边自己干,一边教孩子们。他的方法又特别有效,很快他们班就走在了其它班的前面,出活儿也漂亮。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干活更是卖力。
辛怀玉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就这么轻松的树立起来了。
晚上躺在床上,辛怀玉回想工作第一天所做的事,心情轻松惬意。那点活儿是累不到他的。现在他已经能记住五十六个孩子的名字了。为了谨慎起见,辛怀玉又把这五十六个孩子的名字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过的时候定要仔细回想这个孩子的长相特征。直到觉得没啥问题了,才放心睡去。
在辛怀玉看来,记住一个人的名字是件很重要的事,特别是做老师的,能在第一时间记住学生的名字,并且准确无误的叫出学生的名字尤为重要。他记得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姓名是他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声音,在交际中最明显、最简单、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人家的名字。”
辛怀玉想起临大学毕业时他的导师对他说的一番话: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记住别人的名字是对他最大的尊重。,对于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记住学生的名字,并自然准确地叫出来,这是做教师的基本素养;对于学生来说,他所敬重的老师能在第一时间叫出他的名字,他获得的一定是惊喜,是欢愉。因为有人在乎他、重视他,他会很开心,对你也会产生好感和信任,从而乐于与你交流。
辛怀玉在师大读书时就形成了“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这在那个只追求成绩的年代可真是个大胆超前的教育理念)而一个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有在受到尊重,给予足够的重视的时候,才能感到快乐。
记住名字只是开始。这点辛怀玉是清楚的。
辛怀玉感到高兴的另一件事是下午的集体劳动。他并不在乎比别的班级出活儿快,完成的漂亮。他在乎的是整个劳动过程中他教会了孩子们动脑筋干活,教会了孩子们干活的技巧。他更在乎的是孩子们干活时没有嫌脏怕累,而是那么的主动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