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其实苏文铤不知道,那些写得快的,其实早就料到今天会有作诗的环节,而且必然以贺寿为题。所以他们早就构思好了诗句,只待作诗时,一挥而就,如此就可以显出他是多么的才思敏捷。
“嗯?不对,似乎有个鼎鼎有名的大诗人在这个世界夭折掉了,我可以抄他的诗啊,可是,他是谁呢?”
苏文铤皱眉沉思之际,其余所有人都写完了一首诗,只有苏文铤一个人还在那构思,一只笔举在半空,久久下不了笔。
“哈哈,还说写一首压过我们所有人的诗,依我来看,苏文铤能不能写出一首诗都是一个问题,哈哈……”
“快点,别因为你一个人耽误柳大家审诗的时间!”
那些写完了诗的才子们纷纷起哄,肆意调侃打击苏文铤。
你刚才不是嚣张地说要做一首诗压过我们所有人么,还想抱得美人归?怎么现在却下不了笔呢,真是笑死人了。
特别是知府大人的公子陈天霸,更是极尽嘲讽之能事,在那里说得最欢。
然而,他们似乎忘了,那些话其实是张晋说的,只不过他们选择性地扭曲了此事,将哪些话当成苏文铤说的。
“够了!”张晋猛拍桌子,傲然道:“你们懂什么,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构思,才能作出一首好诗。况且半柱香时间未到,你们着什么急!”
张晋发话,其他人就不敢开口了,只要陈天霸不怂,他说:“半柱香,就是给他十柱香,我看他也未必写得出来。”
那边的苏文铤完全没管这边的冷嘲热讽,他想了很久,终于想起那个夭折掉的大诗人是谁了,他就是——诗圣杜甫!
据野史记载,大唐开元二十三年,二十三岁的杜甫到洛阳应进士,落第。杜甫悲痛,大嚼牛肉被噎,卒!
所以杜甫二十三岁之后的一堆名诗,在历史长河中,再也不见其踪影了。
“好,那么就是杜甫了……只不过,诗圣杜甫的诗,似乎并不适合拿来泡妞的呢,难道用《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来给柳如是贺寿?或者说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老天,你应该让杜甫活着,给我留个李煜那样的也行啊!”
不过转念一想:“不对,我又不是真的要泡妞!管它什么诗呢,糊弄过去就行了,总比写不出来强。杜甫的诗中,似乎有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句子很有名,那么就选你了。”
“我只记得这两句,前面是什么来着?哎,我可以返回静止空间去查啊,货轮驾驶室中的那台电脑,可以上网的……”
苏文铤意识进入静止空间,打开电脑,开始搜索……
意识回归大明王朝,苏文铤依旧保持着手握毛笔的姿势,他看了一眼用于计时的半柱香,只剩下指头那么一小点了。
苏文铤重新蘸墨,在纸上写下第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写第二句:“齐鲁……齐鲁什么来着?”
苏文铤再次进入静止空间,回归后接着写:“青未了”。
接着是第三句:“造化……造化……尼玛造化什么啊!”
一首40字的小诗,苏文铤竟然十数次来来回回穿梭于静止空间和大明王朝,在半柱香即将燃尽那一刻,苏文铤终于抄完了。
苏文铤终究在半柱香的时间内写完了,并且是卡着点写完的。
张晋刚才的“大放厥词”终于算是没有乱说,只是,如果这是一场比赛的话,简直就是惨胜。
所以,张晋紧张了半天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拍着胸口舒着气,哪里还有精力去炫耀。
至于陈天霸等人,也是无话可说,从规则上来讲,苏文铤的确没有犯规,而且张晋所说的话也不无道理,慢工出细活,万一苏文铤真的构思了一篇无比完美和华丽的诗篇呢,此时冒头,不可取。
不过陈天霸等人都在憋着,不时往苏文铤这边看一眼,只要给他们找到机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像饿狼扑食般扑上来,将苏文铤狠狠撕碎!
“各位,在座的各位才子才华横溢,更有黄举人这样的前辈。按理说,在下所做的陋诗不该拿出来献丑,不过在下仰慕各位才子之才,想见识见识各位才子的大作,故在下先将我的陋诗献上,以做抛砖引玉之用。”
一位书生四处拱手说道。
“好!”
响应的人也不少。
在座唯二的举人中的黄淳耀也说:“也好,如此也可以热闹一些。”
举人发话,那位书生更加起劲了,当场就将他的“陋诗”诵读了出来。
说是陋诗,其实还真他么的陋!
在苏文铤看来,这就是一首毫无意义空洞乏味的无病呻吟之作,什么花啊,粉啊,蝶啊,忒也媚俗了。
“好!好诗,刘兄高才,在下佩服!”
然而,这位刘兄的媚俗诗却得到了满堂彩。
相继,又有许多人当众朗诵了自己的诗篇,无一例外,都是那种无病呻吟之作。
最后,黄淳耀、黄渊耀两尊大神也读出了自己的诗,嗯,两位举人果然不同凡响,他们的诗毫不媚俗,闻之让人耳目一新。
“苏文铤苏兄,大家都朗诵了自己的诗,你作的诗是不是也该拿出来,让两位黄兄品评鉴定一番啊。”
陈天霸一张胖脸微笑着说道,胖脸上的肉都挤在一起,笑得简直比哭还难看。
陈天霸一提到苏文铤,部分人瞬间来了精神,纷纷起哄,要苏文铤也当众读出自己的诗。
“刚才还有人说慢工出细活,花整整半柱香的时间构思,不知构思了一首什么样的好诗呢?如此大作,不妨诵读出来,也让我等观摩学习学习呀……”
“你们懂什么,好诗当然要放在最后了。尔等可听好了,这就让你们见识见识,真正的好诗究竟诗怎样的!”
张晋吹完了牛,转头对苏文铤说道:“苏兄,就给他们见识见识你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