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离开母体,对外部世界的第一感知,是冷。初生婴儿自然地蜷缩稚嫩的身子,皮肤的知觉先于视觉,与外部世界进行接触。婴儿有光感,但看不见外部世界。一个月后,婴儿每长一天,可视距离就远一米。六个月后,可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地好奇看世界。
眼睛,一个最纯净的球体,一个最浑浊的球体。我们初生时,睁开眼,感光世界里,第一个出现的人是母亲,再出现父亲、兄弟姊妹。这是离我们眼球最近的人。谁可以忘却自己父母的眼睛呢?悲伤的,幸福的,爱怜的,疼惜的,父母的眼光有强烈的温度感和炽痛感。
我出生在大户又贫困的农人之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操持一家吃喝,我现在是难以想象当年缺衣少食所带给母亲的焦虑。在记忆之中,清晨锅里的水都滚热得翻着气泡,她却常常不知下锅的米在哪儿,她坐在灶膛前的板凳上,痴痴发呆。她的眼睛里,看见了什么?
我看到了母亲眼里的星系,在无垠的天幕,把无瑕的亮光滴到我脸上。
现在,我母亲已七十六岁,走路蜗牛一样。她的眼神软软的,呈液态,像水蒸气液化后的形态。这是我的光源。我不知道人的一生,最终坚持的是什么,最终放弃的又是什么。人子,在母亲面前是赤裸的。
眼睛是人和动物身上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我们用眼睛来区分世界的美、丑、善、恶,感知悲、欣、惊、愁。但美与丑、善与恶会互相遮蔽。眼睛把繁杂的人世,进行归类梳理。
最阴晦的离别,是彼此知道此后不再相逢,但不言说,只用眼睛看着对方,说许多祝福的话语,声音低沉,一次一次地挥手。人死,眼睛的功能是先于其他感官功能丧失的,重新回到混沌的世界。每一个人都会死。我不惧怕死。我只希望死得有尊严一些,死得不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