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话说回来,直至今日,我的思维方式还是与同龄人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我比较容易将事情往最坏的情况去想,总是喜欢揪着事情的不确定性去看,可是事实是,不论这个社会怎么发展与变化,不确定性永远存在,尤其是这些因为人的一念之差便会天翻地覆的事情。
我主动同李元发消息,“明天要一起去图书馆吗?”
不过一两分钟,她便回复了我,“可以啊。那就午休之后了,反正下午没课。”
“好的。”我也回她,“那我早一点去占位置。”
“就算位置不在一起也没关系,午休了一起去吧。”
“那好吧。”
其实我还是想同高中的时候一样,想和她坐在一起,不过即便李元这样讲了,那我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中午吃饭的时候人可能会少一些,如果你想占位置可以这个时候去,午休一会再过去也没关系。”
李元又给我发了一条消息,“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很多人都不在这个时候去图书馆,很多人也都只是占位置午休之后去的。一个小时的占用也无所谓啦,别担心。”
“好。”
我希望我们的关系能够慢慢地恢复,恢复成为高中时候的样子,即便我们并没有太多话语的交流,甚至连眼神的交流都很少,两个人都可以一言不发地在图艺楼学习,哪怕我明显看得出她坐在那里如坐针毡,看着摊了满桌的习题和资料,难以入脑。我们不会觉得尴尬,也不会觉得不舒服。有对方的陪伴,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一切的不习惯和不舒服也都变得那样地平淡,毫不在意对方的察觉。
我还记得她总是在周六放假之后留在图艺楼学习,她从五点开始学习,一开始能一口气学习到八点,后来是七点半,再到最后每到六点半,她就会哭丧着一张脸,趴着冰凉的桌子上看我,寻找到一个与我眼神相触的瞬间,然后用嘴型告诉我,“我想回家追剧。”有时候她也会说,“想回家看小说。”
李元曾经强制自己戒掉小说、电视剧、电影,可是越是强迫自己远离这些,她就越是抵触学习生活,抵制到压抑甚至抑郁——我当时同她搭话的时候,她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说来奇怪,自从她高三的时候开始继续追剧、看小说以后,她就越来越喜欢学习,越来越专注于学习。
我现在想来,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
李元早早地就能够发现自己的热爱与追求,所谓的书籍和影视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她的一部分,她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而是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将自己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统统戒掉,可是这其实就是对她自我的否定,一个否定了自己的人,不论做什么都会觉得没有意义,所以李元总是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总是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丢在外面,觉得自己的喜怒哀乐好像不被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