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杨德忠宣读圣旨,按照每次科举结束后的规矩给鼎甲三人分配官职。其余进士则需要另外考核。
而新科状元徐若木在安留救助百姓,并帮助修建水库,从根本解决安留的旱灾,又护送友国公主回京,是大功臣,不需入翰林院编修,直接调入吏部任主事。
徐若木领旨谢恩,皇上又赏赐金银绸缎,以嘉奖状元的为国为民。
鼎甲三人被内臣领着出了宫门,就看到门口已经备好了三匹骏马,皆装饰红绸,还有身穿军服的侍卫们随其后,还有人身上绑着锣鼓。
他们上马,后面就一身锣响,告示着游行开始。
离宫门近的,已经听到了声响,就出来看看今年的新科鼎甲,还有这新科状元的模样。
“小姐,听到鼓声了,游行的队伍快来了!”
谭君飏坐在阁楼里,听到身边丫鬟的喊声,依旧淡定,并不太想去看这游行。
半天也没等到小姐过来,彤儿才回头,看到自家小姐还坐着喝茶,没有要过来的动作。
“小姐,过来啊,彤儿已经远远地看到队伍了。”她可是答应了老爷,要带着小姐来看看这鼎甲三人,是否有小姐中意的。
“我不去,三年前我也就十四岁,父亲就让我来这阁楼里,也是看有没有中意的。可你也知道,那时候那三个,长相平平,也就那些个叔叔伯伯争着抢着要他们当女婿。”谭君飏稍微嘟起了嘴,似乎不是很想过去。
彤儿实在无奈,上次小姐抱了期待来的,结果那三个书呆子,脑子好长得不好,后来老爷也说了,还好小姐并没有看上眼的,那三个脑子不知变通,怕是难以在朝堂上稳定立足,这要是把小姐嫁了过去,怕是要受苦。
可这次老爷说,今年的状元俊美不凡,还是解决安留旱灾的大功臣。运气也是极好的,救下了友国公主并一路护送。
“小姐,老爷不是说今年的状元可俊了?您就出来看看,要是不喜欢就算了,如果是小姐喜欢的,可别错过了。”
可谭君飏是个死傲娇,她刚刚说了不去看,就不去,即使心里很想去瞧瞧。
彤儿看小姐又是如此,只好自己看着队伍行近。
游行的队伍慢慢靠近,彤儿看清了状元的脸,一时间竟然呆住了。
她看状元本就好看俊朗,身穿红色状元袍,头戴黑色翎花帽,更是衬出了状元的书香气息。
谭君飏看彤儿在那没动作,她听着锣鼓声越来越近了,头往外边看看,试探了问几句:“彤儿,你看那状元长得如何?”
彤儿没有回答,只是往后伸伸手,让小姐过来。
谭君飏皱眉,有些生气,可还是去那边了,“彤儿你怎么了,你就跟我说好不好看嘛……”
可还没说完,就看到了游行的队伍,有三人骑着高马,中间的人,身穿状元袍,长得漂亮,背挺得笔直,手里的缰绳有一下没一下的扯着,可脸上的笑容却是温柔真诚,没有因为金榜题名的轻浮。
因为状元长得俊美,旁边的榜眼探花虽长得不错,却似乎不存在一般,只能当做陪衬。
“这次老爷可没骗小姐,这状元郎的确是美男子!”彤儿在旁边小声说。
谭君飏没有理她,还看着那骑马的红衣状元,直到游行队伍走远。
看小姐如此,彤儿捂嘴偷笑了一下,然后对谭君飏说道:“状元郎果真如老爷所说,小姐看了准喜欢。彤儿这就去告诉老爷。”
“诶?彤儿,才华出众,长相俊美,但谁知人品性格如何,别去添乱!”
彤儿知道小姐害羞了,但又觉着小姐说的有理,就没再多嘴。
游行的队伍到了徐宅附近,周遭的街坊邻居听到动静,都过去了,果真看到了骑马走在中间的,一身状元袍的徐若木。
“那真是徐家少爷!”
“这穿上状元袍更精神了!”
“状元初一来我家拜过年,这事我可以吹三年!”
“可别在这里吹牛!这里哪家状元郎没去拜访过?”
“我家有状元亲笔的题字!”这是烟花铺老板,之前他的确缠徐若木写了一副对联。
他这一句话引起了一阵骚动,但游行的队伍总要行进,很快就离开了这里。
队伍走了一圈,回到了宫门,杨德忠站在宫门旁,看到了他们,就迎了过去。
“咱家恭候三位多时。榜眼和探花可以先行回去了,二位明日就去翰林院就职。皇上留状元郎有些事情。”
三人下马,榜眼探花谢过杨德忠,而榜眼陈应素却问道:“杨公公,你可知道皇上留下徐状元是为何事?”
“这……咱家都不知道了,皇上只是让咱俩把状元带过去,并未说有何事。”
并未捞到消息,陈应素只好告辞。没想到这个徐状元如此得皇上欢心,可在会试之后他一直想去结交,却都被门口的那个面露凶光手拿大刀的人吓回去。
徐若木走过去拱手鞠躬,“还请杨公公带路。”
杨德忠回了礼,引她进了皇宫。
往里走了一会,徐若木才问道:“杨公公,皇上叫我去有何事。”
现在周边都没人,他们不必像刚刚宫门那里一样什么都不说。
“咱家也不清楚,只是皇上叫咱家的徒弟把这次武举的状元榜眼探花召来,咱家也揣摩不透皇上的心思。”
杨德忠都这么说了,表示皇上的确没说明白。再问也是如此。
“谢杨公公提醒。”
杨德忠点头,“应该的。”
很快,到了太和殿下,二人依旧走上这长长的石阶,进入太和殿。皇上还是坐在龙椅上,下面站着三个身形健硕的男人,身披甲胄。
看来,就是武举的鼎甲了。
因为武举要比文举快些,这三人早已经被安排了官职并入职。
但现在天下太平,武举一直不太受朝廷和民间重视,不像文举被老百姓和朝廷关注着。
徐若木还穿着红色的状元袍,进去时向皇上行跪拜礼,起来后看向旁边的三位微笑点头,却收到了白眼和冷哼。
“徐状元,朕等你很久了。也不知道徐状元是否懂武艺?”常胤康从龙椅上起来,问道。
她不知道皇上为什么问她这个,徐若木如实回答:“回皇上,微臣学艺不精,只十六岁才开始学习武艺剑术,到现在拿剑也不超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