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看着柳青的身影慢慢消失,他自然是看到了柳青放下时幽冥的动作,也知道为什么柳青会这么做。
压下心中的感动,将其暗暗记在心里,李维继续了修炼之旅,他要巩固一下自己的灵力。
……………………………………………………
另一边,清虚也没有休息。他端坐在床上,紧闭双眼,浑身灵气涌动,看样子也是在修炼。他的须发张扬,面色红润,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九十多岁的老年人,反倒是像个五六十岁的人。
蓦然间,清虚双眼睁开,他的眼里似乎有一道精光闪过,但片刻之后又归于浑浊,周遭躁动的灵气也渐渐归于平缓,一切都陷入了黑夜中。
片刻之后,清虚有了动作。他将手慢慢伸进胸口衣服的夹层,从里面拿出了一个东西,一张紫色的符咒,天师紫符,静心符。
这张符的效果要比给李维的那两张紫符差很多,那两张符一攻一防,浑然一体。而这张符,除了能让人清空思绪,宁静致远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
但是正因为静心符的这个作用,让它十分有利于猎魔人的修炼,更何况它吸纳灵气的速度是其它天师紫符远远不及的。
“一生都自诩斩断红尘俗世,早已六根清净,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也有了自己的私心!贫道为名利所困,贻笑大方矣!”
清虚看着眼前这道天师紫符,慢慢陷入了沉思之中,回忆像浪潮一般将他慢慢淹没。
那一年,清虚十一岁,国破家亡。
人命如草芥,山河破碎如风吹柳絮,肆意飞扬。饿殍满地,生灵涂炭。
很多人都说是资本主义在压榨我们,是帝国主义在剥削我们民族,是封建主义的残余在夺取我们的东西,于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到处都在压迫,到处都有反抗,特别是魔都,一群群的人们在商议创建新中国。
那时候的清虚还没有现在这个名子,他还叫罗二强,一个活在旧魔都农村的少年,吃的是糠,穿的是烂麻布,还是他哥哥穿剩下的。
在那个年头,能有一口吃的,能有一件蔽体的,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
在十一岁的罗二强眼里,天永远是灰蒙蒙的,但生活总得继续,人总要想方设法地活着,哪怕活着是多么的艰辛,是多么的无助。
那一年是一九三四年,充满了中国人民的血泪和辛酸。
那一年,大雪袭击了魔都,在城里人看来,银装素裹的大地为他们平添了几分诗意。有几个姨太太和少爷约了人,在城外去赏雪景,裹的严严实实的。
看到倒在路上,已经冻僵了的乞丐,他们可怜了几句,似乎是扫了他们的兴,骂骂咧咧地走了。
罗二强和他的父母,姐姐,哥哥躲在屋子里,挤在一张床上,他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
罗二强是最小的,他被挤在了中间,哥哥和父亲睡在两边的位置,然后就是母亲和姐姐。
每个人都冷的瑟瑟发抖,恨不得把裹在身上的衣服勒进肉里,疼痛能让人忘记寒冷。
傍晚雪越下越大,甚至从已经破了的窗口塞了很多进来,在离窗口墙壁两寸的地方,那里的雪已经化成了水,然后又凝结成冰了。
罗二强在睡前又看了看身边的亲人,最后一眼,嗯!最后一眼。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罗二强转头再看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死了,嘴唇青紫,双眼圆睁,脸已经僵了,放在床下的火盆不知何时已经彻底熄灭,只剩几个木柴还留着一些焦炭,证明它们曾经顽强的燃烧过。
罗二强没有伤心难过,也没有恐惧害怕,似乎这场大雪已经将他的心完全冰封。
他尝试着,想要扒下自己父母哥姐的衣服,套在自己身上,但他失败了,衣服也被冻僵了,固定在了人的身上。
终于,罗二强哭了,亲人逝去的难过,对未来的恐惧,十一岁的他终于被生活所激溃。
哭了一会儿,大概十分钟,罗二强哭不下去了,嗓子已经哑了。他想着,似乎已经想通了。
他要活着,无论怎样他都一定要活着,这份活着的机会是他一家五口拿命给他换来的,他罗二强不是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所有不该就这样死去的人活着。罗二强把被子裹在身上,向床上的亲人跪着磕了几个响头,转身就进了这片雪幕之中。
罗二强想要去村附近的平山,平山上有一座道观,叫做玉清观,这是他唯一活下去的机会。
大雪封了山,上山的路变的很滑,走两步就要滑一跤,沿途还有各种枯枝,将他裹在身上的布划破。
费尽千辛万苦,罗二强来到了玉清观门前,他不会说话去劝别人,只好跪在了进门的台阶前,一天一夜。
如果不是第二天早晨开门的道士发现了倒在门口的他,罗二强可能已经死了。
一碗香喷喷的热粥,像是魔法一般,奇迹地将他僵硬的身体给唤醒。
玉清观的观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道号叫玉阳。玉阳观主告诉罗二强,这就是缘,道门常说的缘,于是收他作了关门弟子,道号叫清虚,从此,清虚在玉清观住了下来。
玉清观加上清虚,一共有四个人,师父玉阳,两位师兄,清心和清灵。师父玉阳性格宽厚而严厉,每天都会逼着他仙仨一起做早晚课,不做就没饭吃。清心师兄是大师兄,是师父最得意的弟子,对他和清灵很好,经常把自己的吃的省下来给他们,清灵师兄很调皮,经常和他开玩笑,但是他的心也很善良。
在玉清观的前三年,是清虚一生最快乐的时光。不背晚课,被师父罚没有饭吃,清心师兄会偷偷给他吃的;清灵师兄会带他去打猎,打些野味偷偷的烤了吃。
可是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了,玉阳师父带着两位师兄下山抗日,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临行前,师父抓着清虚的手,说希望他能够把玉清观发扬光大,这样才不辜负历代祖师的在天之灵,两位师兄摸了摸他的头,三个人背着剑,留下了潇洒的背影。
那一年,清虚十四岁,再一次经历了别离。
后来,清虚成为了玉清观的观主,一直到现在。
当年玉阳道人教给他的所谓道的境界,不沾红尘的境界,他也早就领悟。
当人慢慢斩断与这个世界的种种联系之后,那他也就真正的无欲无求了,放下牵挂,方能了无牵挂,孑然一身,但是这样无欲无我的境界,真的就是老子李耳所说的道吗?
彼时若无明月,当真便无风欢柳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