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对人很重要,而如何生存才能使自己更好地生存?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国学中的思想精华是很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和钻研的。
一位外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发表其获奖感言时说:“若干年后,人类要想很好地生存下去,就要回到中国孔子生活的年代去寻求生存之道。”看看,人家老外都对中国古代的生存思想充满了热情和希冀,我们国人又为何不能及早地回到当时的年代去寻求自身的生存之道呢?
国学中的一些思想精华,看清楚了人生,看清楚了人存在的真正价值。那些先哲以其自身的经历告诫我们现代人:什么名呀、利呀、享乐呀,神马都是浮云!只有听从心灵的声音,自由自在地活着才是王道。人的生老病死等痛苦,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罢了,也要看轻。把所有的一切看轻了,看淡了,所有的痛苦、烦恼和忧愁也就会烟消云散。
没有缺点你就死定了
《庄子·人间世》中讲到这样一则故事: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大意为:宋国有个姓荆的人家,有一块好地,种了楸树、柏树和桑树。当这些木头长到一把(两手相合叫一把)时,就可以用来做抓猴子的工具,就砍掉了;当长到三围、四围之时,可以用特别漂亮的木头来做大房子的门框,也就砍了;再长大一点点,当长到七围、八围之时,就可以拿来做匾了,贵人富商之家就把它砍掉了。所以,这些树都不能终享天年而中途夭折,是此树木的大患。
我们知道,草木的寿命是极长的。依照中国五行文化,东方属木,西方属金,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木代表生发之机,表现生生不息的现象。草木寿命都极长,而且不大容易死亡,即使被砍断了,还是可以继续长起来的。这些草木应该活得与天地同寿,但因为它是有用的材料,长得大一点,小有用处了,随时就被砍了,所以,生命只活了一半,甚至一半都未曾活到,实在是有点可惜。这则故事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能干多才的人都是把自己的生命糟塌了,越能干越多才的人越是会把自己作死。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子苏东坡就是聪明且有才能的人,但是一生坎坷不断,没有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直到晚年他才悟出,人不要太有用:“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苏东坡晚年的人生经验,许多人读了以后都笑道:天下的如意算盘都被他打完了,生个儿子又笨又蠢,但是运气好,一辈子无灾无难做到公卿,真是想得美!其实,苏东坡是害怕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庄子得出这样的结论:“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古代人迷信,牛、马身上有块毛是白色的,就不吉利。《三国演义》中就有一匹这样的马叫“的卢”。据说它丧主,是专门给主人带孝的,骑了它十分不吉利。牛、猪头上有白毛的,或者小猪的鼻子翘得如同犀牛一样高,跪下祭拜,就算是犯了大忌讳。人有痔疮的都不能够过河,因为河神不答应。就像过去到浙江普陀山去拜观世音菩萨,女性恰逢经期,不能坐船去拜,不然会遇到台风。这些都是古代人的迷信,听上去有些可笑。但是庄子认为,人身上有这些不吉利要更好一些。如果成为马,宁肯头上有白的毛,自生下来就带着孝,一辈子都没有人敢骑;如果变成猪,宁肯生得鼻子高高翘起的,这样就可以天天吃吃睡睡,过上猪真正的悠哉生活,不必担心被人杀了后拿去拜,这样会好好地活到老。所以,世人认为不吉利,而在他看来是大吉大利的。
这也不是说你要不学无术,而是不要显摆自己,甚至必要时要掩饰自己,免得自找麻烦。
庄子的这则故事看起来是幽默的,但是能够使人看透人生。依庄子的观点,世人很少有能够认识清楚自己的真正价值,愿意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活着都一味地费尽心思地想成为“有用之才”,并通过不断地获取功名利禄,忙忙碌碌地过一生,最终功名遂成,但是过早地促使生命的终结,实在是得不偿失。
最伤最痛是瞎过
如何更好地生存于天地之间,庄子有诸多独特的见解。在《庄子·人间世》中说:“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意思是说,你自己的人生方向都还没有定,哪里还有空闲时间去指出别人的错误行径啊!
文中的“未定”即指人生的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定向,也就是没有弄明白自己活着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要去做什么。在生活中,极少有人能够确定自己一辈子的方向,大多都是跟着周围的环境在转,这就犯了庄子所说的“所存于己者未定”的毛病。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方向都没有确定,那真是大悲哀。人生的方向,也是人生的哲学。例如说,自己立志一辈子要活得像猪一样,做一个睡觉的人,只要有觉睡就好了,其他什么都不去管,这也是人生的一个方面。哪怕没有饭吃,睡得饿死了,也算是不错的,因为求仁得仁嘛。这样死后完全就可能得到一个谥号为“灵公”,或者称为“神化”吧!人生最怕的就是连这种人生观都没有,每天只是跟着环境瞎转悠,随波逐流,那是件极为悲哀的事情。
如果你想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作出一番事业,那么就给自己的人生定一个方向,或者具体地选一个职业吧。无论哪个职业,都是为了求生存。当皇帝也是一种职业,当乞丐讨饭也是一种职业。皇帝与乞丐的身份、地位不同,只是职业的不同罢了,而不是事业的不同。
什么是事业呢?孔子在《易经·系辞》上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举”即为你每天所做的工作。“措之天下之民”,就是使老百姓能够得到你的福利,受到你的恩惠,从而使天下能够安定,这样的成就就叫做事业。你去当乞丐讨饭,是因为没有吃喝,没有因此而去偷、去抢,这样是间接地给百姓带来福利,促进了社会的安定。那么,你从事的乞丐职业也是一种事业。
当皇帝也不见得能有事业。历史上的许多皇帝都是几十年马马虎虎地过日子,衣、食、住、行样样都讲排场,这等于是在挥霍人民的血汗,不仅没造福百姓,还给百姓增加负担,所以,皇帝对他们来说也就是个职业而已,与事业根本挂不上钩。
在现实生活中,为何一个人对社会没有贡献呢?即“所存于己者未定”,他的人生没有确定。一个人的人生观确定以后,富贵贫穷都没有关系,有地位无地位,有饭吃无饭吃,有钱无钱都是一个样子,人生自然有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才是极为惬意的人生,也是生命存在的真谛。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信奉“混混哲学”、随波逐流的人,那么,就立即给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方向,如此才能够使人生更加精彩,使生命更有意义!
心是安详的,你就幸福着
一个人活在世上,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源自内心的一种美好的感受。《左传》上记载楚武王荆尸对他夫人邓曼说:“余心荡。”意思是说,我最近心很乱,感到很烦,安定不下来。他老婆则说:“王心荡,王禄尽矣。”你既然失去了内心的安详,你拥有的一切也将会丧尽。果然,没有多久,楚武王就一命呜呼。这则对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活在安详里的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幸福。人若能够生活在安详的心态中,也就拥有了永不枯竭的幸福的源泉,幸福就会永远地追随着你。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渴望幸福,并追求幸福,但是人们都认为幸福与物质的多寡是成正比的,忽略了幸福其实只是点点滴滴的心灵感受。其实,人无论其物质生活殷实或贫乏,无论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只要他的内心不紊乱,是安详的就是幸福的。
安详是永不枯竭的幸福源泉。内心只要拥有了安详的感觉,就是在真正地享受生命。所以,幸福的真谛就是内心的安详,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寻的无价奇珍。内心安适,仰俯无愧,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做到仰俯无愧,心安理得,每一秒都能够感受到安详,活在至真、至善和至美之中,这是人生最高意义上的幸福。
内心安详是一种达观的态度。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正是拥有了“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的旷达胸怀,才能够在屡遭坎坷后依然能够保持快乐。当然,这与他身体力行的“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生存哲学是分不开的。他如果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又怎么能有“也无风雨也无情”的人生境界。
内心安详是一种荣辱不惊的心态。“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即郑板桥)在乾隆元年考中了进士,当了一个小小知县。他做县令,刚直不阿,豁达开明,清正廉洁,将那些残害人民的官僚富豪全部都给收拾了,最终因为得罪贪赃枉法的大官员和当地的豪绅而去职。他在官场中出污泥而不染,免官后回到扬州,心境依然平静如水,而且还在自己家后院中开了一个菜园,种些萝卜、白菜什么的,每天早上起来听听鸟叫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尽情地享受着充满灵气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赐予自己的惬意和安详。他惊叹道:“生命的真实乐趣原来在这里呀!”
从此以后,他便守着这块一亩三分地,不被外物打扰。他的这种旷达超然、不为物欲所累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他真正领悟到“不患得,斯无失”的人生真谛,所以,他的一生都生活得无拘无束,惬意安乐。
所以,我们要过上安详惬意的生活,就要尽量把名利看得淡一些,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去安享自然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不要做大而无用之材
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向我们讲了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是指一个人。指什么人?古人的解释很多,但是这些并不重要,只有对专门研究书本的人才重要。如果你想用这两个字来写博士论文,是不会被导师通过的,因为这两个无足轻重的字不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
庄子的话,十分之九都是寓言。反正有那么一个人,是个工匠头子。他到齐国来选用木材,想要做棺材,或做家具什么的,不得而知。他到了“曲辕”(可能是孔子的故乡)这个地方,看到一棵“栎社树”。“栎社树”在古代就是属于神庙的一棵树。“社”,在古代是土地坛一类的庙子,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忠烈祠,是代表国家社稷的一座庙。到日本可以看到,一个石头打的,上面圆圆的四个洞,那是社稷前面的神灯用的。中国上古文化在日本仍然保留着,日本人还将“栎社树”奉为神树。这棵树长得大呀,数千头牛夏天在树下一站,都会像披凉篷一样被遮住了。众人手拉手围这棵树,有一百围那么大。这棵树高得很,有“十仞”之高,七尺为一仞,就是几十丈高。后面还有一些旁枝伸出来,将旁枝砍下来都可以做一个独木舟,这棵树的旁枝有几十根,可以做几十只独木舟。“观者如市”,日本京都的神社就是这样,来参拜神木的人多得很。但是这位专门来选大木材的匠石,经过那里连眼睛都不斜一下,看都不看就一路走过去了。跟着师傅的这些徒弟,围着这棵树看了个够,看满足后一回头才发现,师傅并没有站下来看一眼,已经走到前面去了。于是徒弟们就赶快追到师傅那里,对师傅说:“自从我们拿起斧头跟着你混,跑遍了江湖名山,真没见过这么好的一棵大树,但是师傅你连瞟都不瞟一下,看都不看,停都不停,只管向前走。这是什么意思呢?”
匠石说道:算了吧,你们不用再啰嗦了,这是完全没有用的木头。你看那棵树那么大,又有什么用处呢?拿来做船吧,放在水里一点也不会往下沉,遇到个龙卷风什么的,能立即被卷走;拿来做棺材吧,这树活这么久了,埋到地下没多久可能就腐烂了;拿来做家具呢,也太不结实了;拿来做门窗,一下雨就容易吸收水分,因为吸水分太重容易长湿气,极容易坏;拿来做柱头吧,时间长了一定要生白蚂蚁。这个木头呀,没有一点用处。因为它没有用,所以才活这么大年纪,很安全。匠石这是给徒弟们上了一堂人生哲学课。徒弟们究竟听没听进去,也不知道。
庄子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活在世上,不能大而无用。
这境界,你hold住吗?
庄子写文章极喜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他用大鹏比喻一种逍遥的人生。他认为,人的精神如果逍遥的话,人就会过得十分快乐。这种快乐的层次极高,绝不是那种比较低层次的人能够想象的。就像一只小麻雀,一向飞的高度没有超过一百米的话,又如何能够想象一万米以上的高空是什么样子呢?当然想象不到!其实,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身的主体精神,将自己提升到大鹏鸟所飞的高度,获得精神上的彻底的逍遥。如何去努力呢?庄子在《庄子》中提出了七个步骤:
第一步为“外天下”。“外”即为超越,“外天下”就是要将天下的名利权位都设法去超越,就是不被名利牵着鼻子走。
第二步是“外物”。“物”即物质、有形可见的一切。要超越有形可见的物质世界。当然,这并不是说让你到外星球上去生活,而是说让你的精神逾越物质的种种束缚。
第三步是“外生”。超越生命,就是不受生命和内心欲望的驱使。不要每天总想着怎样才能买得起房,如何才能坐上好车,而是将“神马都是浮云”定为自己信奉的人生哲学。
能够做到前三步“外天下”、“外物”、“外生”的话,就到了第四步,即“朝彻”。意思是说,早晨的阳光照亮大地。每天早上起来心里都美滋滋的,不被任何外物束缚,精神上完全是自由的。
第五步为“见独”。“独”代表独一无二,“见独”即为看到宇宙的整体。也就是说,我是宇宙中的一个分子,与那些猪呀狗呀猫呀草呀的万物没有什么区别。
第六步叫做“无古今”。“古今”代表时间上的古代和现在。就是说,你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抵达到永恒的境界。即使今年你脸上比去年多了一道皱纹,与去年的自己也是一样的,达到了与天地共存亡的境界。
最后一步是“不死不生”。《庄子》中的不死不生已经超越了生死。你是一个神人,神人是极其美妙的。庄子的描写十分令人羡慕。在《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姑射山”是个假托的地方。“藐”是指很遥远。大意为:“姑射山”上有一个“神人”。注意,“神人”也是人变的,人修炼成功,神仙化了,就被称为“神人”。她的皮肤又细又嫩,身材极为苗条,“三围”之标准,就像十二三岁非常健康的童子,活活泼泼的,永远是个童子的面相。她还是不吃饭的,大米、大豆、麦子、高粱,什么都不吃,那吃什么?“吸风”,吃西北风;“饮露”,也不喝茶,而是喝天上的露水。如果能达到这个境界,至少可以为国家节约很多粮食去救济贫困山区了。这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其实他说的是一种精神状态,最终不死不生,逍遥于整个天地之间。对他来说,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永远地存在。人怎么可能会永远地存在呢?因为人的身体总是会消失的,但是人的精神与宇宙中的生命力量如果相通的话,那就能永远地存在。
如果能达到第七个境界,那么你就可以与造物者“道”在一起。与“道”在一起的话,还担心什么困难、生死呢?但这个道在什么地方呢?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的。
有一次,东郭子问庄子:你一天到晚都在说“道”,“道”究竟在哪里呢?能否解释一下?庄子说:“道”是无处不在的。东郭子说:能不能说清楚点儿?庄子说:“道”在蝼蚁。蝼蚁就是蚂蚁。“道”如何会在蚂蚁身上呢?东郭子认为,“道”应该在极高的地方。听说道在蚂蚁身上,他便皱眉头了。庄子又对他说:在瓦片里面。蚂蚁还是活物,瓦片连生命都没有。东郭子说:怎么会越来越卑陋、低下呢?庄子又说:在稻谷里面。怎么又更低下了呢?接着就是在屎尿了。听到此,东郭子吓得不敢再讲话,再往下问,说不定答案就更为可怕了。庄子说明“道”是无所不在的,凡存在之物皆有“道”。你有慧根的话,任何地方、任何东西都可以显示“道”的力量。我们说“道”在这棵树上,这棵树只要存在,它就有“道”。但是这棵树被大火烧掉之后,“道”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当然不是!树木可以被烧掉,“道”却是依然存在的。这就是庄子对“道”的理解。
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个层次,与“道”能够和谐相生的话,人生也就没有什么困难、痛和不开心可言。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你这辈子如果能够与蚂蚁呀、苍蝇呀、寄生虫呀、木头呀、砖块呀等高等、低等生物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话,那么,你这一辈子也确实是不会有什么困难和痛苦可言。
这个境界确实是很难达到。除非你与那些低等生物一样,都是缺心少肺的物种,那时候可能也不会被人当做人类来对待了吧?对于现代人来说,能够努力达到第四种境界,就已经足以能够得到绝对的快乐和自由了。对于那些更高的境界,hold不住就hold不住吧。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什么是圣人之道?
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戏剧小品,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角色中的孔圣、亚圣师徒二人,极为认真的神气,修道的过程,极为庄严而滑稽。原文为: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意思主要是:颜回说:老师,我修道进步了很多。孔子说:那就说一下你的心得吧。颜回说:我现在心里放下了,什么文化、道德、艺术、学问呀什么的,心里统统都没有了。孔子说:你这个傻小子,你放下是放下了,但是还没有完全放下,才刚刚入门。用佛家的话就是开始入道了。就像打坐,瞎猫撞着死耗子,心里空空洞洞的,以为悟了,那是耽误的误,比颜回的这个境界还要差一点,颜回则是真放下仁义了。
颜回又傻呵呵地回去用功。“他日”即为有一天,也不知道颜回搞了几天,又向孔子报告:老师,这次我是真懂道了。孔子让他报告,颜回说:我更加能放下了,将脑子中那些所有的念头都丢得光光的了。孔子说:还不错,但还是没有彻底懂得。
颜回就又回去打坐了。有一天,又过来向孔子报告:老师,我可是“坐忘”了,心里什么都放下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这一次是真正悟到了。他这次打坐是真的达到了“坐忘”的境界,没有我,也没有身体,也没有旁人,完全不知道时间、空间、天地、宇宙为何物,什么都放下了。
孔子一听,本来是屁股要坐到腿上的(因为古时候没有板凳、椅子,是席地而坐的),但是猛然站了起来:“你快向我报告吧,又到了什么境界了?颜回就说:“堕肢体”并不是说要拿一把刀将四肢全都给剁了,而是说身体没有感觉了。有的人打坐时,会说:“我感到浑身的气脉都通了,两只手印在一起好像分不开一样。”还晓得分不开,哎呀,又何必过来报告呢?说明你还没有达到“堕肢体”嘛,因为你晓得有两只手,就说明你还有意识。
“黜聪明”,指脑中没有思想,更没有妄念、杂念,但也并不是说像死人一样,什么都不知道,至少知道自己脑中没有思想和妄念了。
“离形去知”,指离开了形体,没有任何知觉。有些人打坐时会说:“我打坐能看见前面有一团光。”何必又大惊小怪呢?买一只电灯泡在你面前一通电灯泡就亮了,那个光没有什么稀奇的。那只说明你气血不通,气血通过后脑神经,发生摩擦作用产生的。有的人会骗你们说:好啊好啊,你可是悟到道了!讲实话吧,那不是道。
“同于大通”,即为天地合一。“大通”是什么呢?就是虚空嘛。你到了没有身体、没有智慧的境界,可是一切都很清楚,比你清醒的时候还要清楚。这就像人生三境界中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样,是经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两种境界之后走过来的。
庄子的文章很妙,这个修道的过程,绝不让孔子从口中说出来,而是让其从弟子口中说出来,再次印证了孔子的教育方法:一路逼问、逼问、再逼问,自己决不告诉弟子,最终逼到颜回自己冲关。
最后,孔子说,“同则无好也”,就是说你如果达到了虚空合一、宇宙合一的境界,心中就没有了是非善恶,就是“大通”了,“坐忘”了,佛家叫做“坐化”。“坐化”分三种:一种是罗汉得了道,有一天宣布,我要死了。然后就坐在那里,下面不用殡仪馆的电,也不用木柴去烧。端坐后,自己用“三昧真火”即自己身上本能的热能去化,身体一道光,就没有了。有时还会留下几颗舍利子,这个叫坐化。其次的“坐化”呢?就是坐在那里走了,但是肉体仍旧存在。再其次的坐化,就是指打坐到了“坐忘”的境界,人是活着的。
“化则无常也”,就是知道变化,一切万法无常。需要注意的是,佛经翻译的“众生”、“无常”等许多佛家专用语都是向庄子借来的。所以,佛门欠庄子的很多呀,所以姓庄的以后到庙里吃饭,根本就不应该再给饭钱。
孔子说,颜回呀,你这次得了道了,老实说,你比我还要高呀,以后我应该向你学习了。看看,孔子多谦虚呀,谦虚这一棒子打下来多痛呀,使颜回得了道也不敢再骄傲了,这是孔子独到的教育方法。
这一段对话,庄子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圣人之道”,修到什么境界是“圣人之道”。庄子统统都告诉我们了,至于如何去做,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去掉头脑中的“聪明”。只用聪明去修道,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道的。这也是在告诫现代人:要想活得安然自在,活得潇洒解脱,就不要耍聪明,舞弄智慧,否则只会使自己心神不安,永远生活在痛苦、烦恼之中,很难体味到真正的快乐滋味。
人生就是把白纸弄脏给你看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惬意、潇洒的人生?
庄子在其《大宗师》中以讲故事的方式给予我们忠告: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
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
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许由曰:“不然。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
意而子曰:“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皆在炉捶之间耳。”
原文很长,解释也很长,大意是说:意而子和许由都是上古时代的高人、隐士。两人见面了,许由就问对方,尧究竟对你说了什么话呢?“资”即为补充你的意思,或者是送给你的意思。意而子就说,尧告诉我:“你一定得亲身去实践仁义并明白无误地阐明是非。”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讲究这个,尤其是唐宋以后的儒家。
许由说:这糟糕了,他怎么搞一个圈套、一个陷阱让你跳呀?人生本来是干干净净的,尧教你是非善恶仁义,就是在给你受“黥”、“劓”之刑啊!“黥”是指古代人犯了罪,在脸上刺字。“劓”也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犯了罪割鼻子。许由是在表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自打娘胎中出来,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是干净纯洁的,什么仁义是非,什么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都是白纸上涂上的颜色,一受到后天的污染,就不自由自在了,就受到拘束了,就不能够逍遥了,也就得不到道了。例如,一些老一辈年纪大的在一起,经常会讨论,现在是越来越看不惯现代年轻人的作风和行为,觉得他们不讲礼仪、伤风败俗,觉得现在的社会风气太坏了。这其实都是在束缚别人,也是在束缚自己。所谓的道德观念,无论古人、现代人、将来的人,中国人、外国人都有,只是都不相同而已。中国古代人的道德观都是带有宗教性的,不道德就会遭到因果报应。哎呀!真不得了,活着做坏事,死了会到阎王那里问案,或者菩萨会处罚你下地狱或上天堂,等等。但是这一套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相信了,年轻人没有道德观念吗?当然有。对他们来说,一件事情有价值才干,这也是道德观念的一个标准而已。凡是人,都有一个标准,就连动物也有它的标准。如果用你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或者要求他人,那么你自己就不会逍遥,就不会自由。
听到许由的批评,意而子的观念有所不同。他说:“虽然这样,我还是打算到达那种逍遥放荡、纵任不拘的境界的。”
许由听后感叹道“不然”,即不是这样的。有眼无珠的盲人没法与他一起观赏一个人的相貌长得好不好;一个瞎子也没法与他鉴赏礼服上各种不同颜色的花纹。“盲者”与“瞽者”不是一样的吗?当然不一样了!盲者是没有眼睛,完全看不见。“瞽者”是有眼睛的,但是眼睛坏了,迷迷糊糊的,有一点光亮,但是分不清东西。许由说瞎子固然是看不清东西,但是,我已经把道理告诉你了,你的头脑并不清楚、执迷不悟。许由是很会说话的,他骂人骂完了不带一个脏字。我们要学说话,就要学他这样的。
接下来,看意而子是如何应答的。“无庄”是古时候的一位大美女,后来年纪一大把了,就变丑了。“据梁”是指古代的一位勇士,后来到了相当的年纪,走路都气喘吁吁的,拳王的宝座就坍塌了,再也没有勇力了。“黄帝”是我们的老祖宗,智慧极高,年纪大了,脑瓜也不再转了。漂亮、力量、智慧,这三样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漂亮可以把男人迷死骗死;有力量可以控制他人,使人害怕;智慧可以使人迷惑,制人于下风。这三样都是英雄者创业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一个人以这些为专长的东西,最后丧失了,太可惜、可怜了。为什么会丧失呢?“皆在炉捶之间耳。”就像一块铁在炉子中锻炼久了一样。古人将铁放在炉子中烧,烧红后再夹出来用铁捶打,所以就叫做“炉捶”。那这个“炉捶”就代表人生的磨炼多了,经历多了,就将人的天性中那些极为纯洁的东西破坏了。一切原来的长处、天真、智慧就自然丧失了,最终得到的只是人生的一些渣滓。所以,人的年纪越大,那个心情就越糟糕,离开道就越来越远;你学历越高,知识越多,学道就必然会越困难,因为你的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心无旁骛。
庄子讲这则故事其实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上天是公平的,给了我们一个纯洁的生命,一个干净的头脑和心地,却又造就了许多生命以外的环境,给我们以磨炼,就像一块铁块一样,有很多的锻炼经历,结果给了我们刑罚了,就如同脸上刺了字,鼻子也割掉了,自己觉得极为悲哀。我们年轻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会前途无量。到了中年,慢慢地灰心起来。到了老年,回忆自己逝去的年华,越想越难过。其实,这是没有看透人生。你年纪大了,经历够了,由漂亮到衰老难看,正好可以休息嘛,这样别人的眼睛也可以多休息嘛。老了以后,别人觉得我满脸皱纹,看不起我,我还懒得与他们应酬呢。否则,今天这个来拜访你恭维你两句,那个来拜访你说你名满天下,那你还不把你那一把老骨头给弄散架子了。
其实,上天让你老,就是想让你休息。眼睛看不见了,最好别戴老花镜,戴着只会把鼻子压住,累也累死了。正好可以躺下睡觉,书也不看,你只要那么一想,就合了道了嘛。上天曾给过你美貌、力气、智慧,你已经在世上展示过了,也要给别人展示漂亮和聪明的机会嘛。永远给你这些,别人可怎么活下去呀?只要这样一想,你就得道了,自然也就通了。
外星人的思维你不懂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会经历亲人离去的伤心之痛。死亡,对人类来说,确实是件挺残酷的事情,但是,庄子将其看得很通透。他在《大宗师》中也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我们阐明了亲人的离去并非是一件值得悲惨、痛苦的事情,相反还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这样说可能会被人骂做一个没心没肺、没人情味儿的冷血动物,但是庄子确实以讲故事的方式说出了他的道理。原文为: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头一句的“莫然”为形容词,相当于忽然。意思是说,子桑户死了,还没有入棺下葬。孔子得知后,派学生子贡前去“侍事焉”,就是参加治丧委员会,了解一下有什么事情要办,要钱出钱,要力出力,子贡都做得到。子贡到了那边一看,很是吃惊:子桑户的两个朋友一个在唱歌,一个在击乐器,既不流泪也不大声哭叫。与我们现代人出殡一个阵势,古今音乐俱全,和尚、道士都加上,一条街都能给摆满了,不像是在哀悼死人,而是像召开大型音乐会,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吵死人”,死人躺在棺材中一定是被吵死了。“嗟来乎!”相当于:“唉呀呀!”两个朋友在唱什么呢?唉呀呀!子桑户呀,你可真幸运回到真的地方去了,可怜我们还要在这里做假人、活活遭罪呀!
子贡一听,“趋而进曰”,赶紧向前小跑两步,问道:“敢问临尸而歌,礼乎?”“敢问”,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我们小时候都很习惯用,向老师或者长辈问问题,就胆怯地用“敢问”,表示我“不敢问”,实际上还是问了,这两个字蛮有意思。子贡说人死去了,在尸体边不哭喊,却唱流行歌曲庆祝,这合乎礼吗?这一幕如果演成电视剧就妙了,就像佛教史上两位著名的诗僧寒山和拾得的样子。一看子贡,相视而笑说:你这个人懂什么叫礼。礼是什么呢?将子贡骂了一顿。
子贡挨骂后回来向老师诉委屈,他们两人怎么能这样呢?“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修行”两字儿又是庄子首先提出来的。意思是说,他们两个人表面看起来人品不错,好像得道之士,也挺讲究修行,但是他们目空一切,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甚至将人的生命形体都去掉,还在死人面前唱艳歌,挺高兴的样子。我这就不懂了。老师啊,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
孔子说:这你就不懂了,他们俩都是方外人。“方”即范围,他们这些方外人,已经超过了一切的范围,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就像外星人差不多,什么都不能够拘束。像我自己,还在这个范围以内。所以,出家又称为“方外之人”。“而丘游方之内者也”是说,而我则是世俗的“方内之人”呀!孔子这样说的言外之意是:那些“方外之人”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是一件无比幸运、快乐的事情,我们无需为此伤心、落泪。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如果针对生时的辛劳奔波而言,死亡带来的是人的永久安息,寂静安然,没有任何的牵挂和不安,这不是一件值得人开心、高兴的事儿吗?如果你能够这样想,就会在面对亲人离去的时候,少些痛苦,让生命少遭些活罪。
死也就那么回事
在看淡了丧亲之“痛”后,又该面临自身的死亡之痛了。生死问题是人类最为恐惧的问题之一。没有哪一个人不害怕死亡,尤其是越老越害怕这个问题,因为来日无多了,不知道死后究竟要到哪里去。如果要去的那个世界有旅馆可以预订的话,但是也不知道到哪里才可以预订得到,这是件十分麻烦的事情。关于死亡的问题,庄子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宗师》中,庄子说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都是由命中注定的,就像黑夜和白天有规律地不断地交替变化一样,都是上天决定的。这些事不是人能够主宰的,这是事物的常情。有些人认为,上天是自己的生命之父,就全身心地去爱上天,何况那些卓越的真人呢?
这里主要讲了一个问题:死亡是命中注定的,是上天注定的,而不是人所能主宰的。在死亡面前,人没有办法做主,还极容易被外界困扰。听人说死亡后的世界多神秘、多可怕,然后就引起心理情绪的变化,所以,觉得生死十分可怕。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想想那些得了道的人之所以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就是因为他们不会被物质世界的环境和心理作用困扰,永远生活在清静之中。那些得道的人,认为自己生命之根就在“道”之中,死亡也只是意味着生命要回归“道”之中去了,所以他们不仅不害怕,反而很高兴。
我们一般人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根本在哪里,都认为生命以外有一个主宰,有一个超人的力量存在着,总之要比我们人类高明。宗教信仰者就认为这个高明的东西就是上帝,或者是菩萨,或者是神。然而,无论你是否承认生命之外另有一个高明的东西存在,这个身体死了,绝对与他没有任何关联的,它根本不能主宰我们的生死,这是要给那些一般宗教信仰者说的一个事实。
不信,你可以从另一面去看世界上的所有宗教,它们在外形上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个感觉:劝人不要害怕死,要好好地去面对死。就是说,你不要害怕到我这里来,我这里开了个高级观光饭店,你现在先去买票,将来到那里去,我一定会好好地招待你,如极乐世界,祥和安定的天堂,似乎都是在拉生意。这就是宗教只管人死的一面。
尤其是西方的宗教,都是站在死的一面,主要是告诫人活着的时候不要做坏事,否则就会在死的时候遭罪:在幽暗漆黑、风雨凄凄的晚上,手中举着把破雨伞,身上穷得一毛钱也没有,一家旅馆也找不到,就连个充饥的馒头也找不到一个,实在是太可怜、太悲惨了!举头看天地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这种状况就像古人所说:“日暮途穷,倒行逆施。”想到这些,那些平生做过坏事的人觉得人生真的没有什么希望了。所以,宗教会始终站在殡仪馆门口去看人生,天天都能看到死人被不停地抬进去。
其实,我们根本不用害怕生死,它不就像睡觉一样,人不总是要睡觉的嘛。你想想,你都活一辈子了,该抽个时间好好睡个大觉了。也就像唱戏一样,你在台上唱了几十年总是要下台来的嘛。否则,一定要招人嫌了。如果这样想,死亡也就没有什么令人害怕了。
更不要害怕那个主宰生死的上帝或菩萨,怕有一天会被他们招了过去。庄子就说:“而身犹死之。”就是说,那个主宰生死的有什么用呢?那个做主的本身会不会死亡呢?上帝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是他妈生的。那上帝的外婆又是谁呢?这就十分麻烦了。所以,要在生死之间找出一个真实的东西,这是困难的。那个真实的东西就是“道”,就是真人,这也是生命的根本。
人的死亡也只是意味着找到了生命,回归了其根本,没有什么恐怖可言。用通俗的话来说:生和死只是生命不同的存在形式,死也是生的一部分,是一种解脱,是自然的一种回归。人也只有经历了死才算是得道,才算是完满。人如果能够领悟到这一点,死便失去了它震撼人心的恐怖色彩,失去了玄而又玄的色彩,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宁静安寂。
其实,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相同的。面对生死,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人生苦短,生命易逝,今天能健康、自在、安乐地活着,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珍重生命,热爱生活,好好地活着,过好生命的每分每秒。
别有那么些担心
生、老、病、死都属于人生的大痛苦,尤其是病痛,它像牢牢套在人头上的紧箍咒一样,随时都会侵袭你的人生,而几乎每个人都躲不过。既然逃脱不了,就要学会去看透,去淡然地面对,如此才能减轻痛苦。关于此,庄子就看得很通。他在《大宗师》中表述了自己对病的看法。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
大意为:不久,子来生了病,大概是得了肺积水、气管炎一类的病,气喘得很厉害,都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了,气一停可能就会背过去。他的老婆和儿子都围着他在大哭。子犁过去看见了,就骂他们说:“你们都统统给我滚开!”生病也好,死亡也罢,一切都是自然的变化,生病的时候就生病,当然了,并不是说不让你医治、吃药,看医生、吃药还是要的,没有什么恐怖的嘛。这就是庄子对于人生病时的生存哲学,三个字:“无怛化”。“怛”即为害怕,就是不要害怕变化。
平时我们人生病,无论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在医理上有一个最大的原则:任何病只有三分痛苦,我们心中加重了七分,变成了十分的痛苦。尤其是生病的人喜欢被别人照顾,像个小孩一样。俗话说,“小孩见亲娘,无事哭三场”,无事就要哭一下的。人生病的时候,很喜欢他人来照顾他。都会问:“痛不痛呀?”生病者都会答:“痛得很呢!”其实,没那么痛,都是心理作用,因为恐惧病,心中将病痛加重了。恐惧病是人下意识的心理作用,这个心理作用加上以后,就会使病人增加许多痛苦。说白了吧,就是矫情。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会见到许多医学事实,有些人把药吃错了,病却好了,因为相信医生和药物,认为只要吃了药病就一定会好。
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个人得了不治之症,心中十分害怕,就找医生来看。医生见到他害怕的样子说:这个病确实没有办法医治了,全世界也只有这种药勉强可以缓解病情。于是,就用白糖、面粉合起来做成糊糊,让病人服用。没几天,这个人的病就真的好转了。这就是心理病。所以,现代社会,科学文明越是发达,一般人的心理疾病就会越严重。要解除自己心理的这个病,就可以用庄子的三个字来医治:“无怛化”。要将生命看得空一些,不要那么恐惧自己身体的毛病,过分关注自己的生死。就如子犁骂子来的家人:你们在害怕什么?这是自然的变化呀!
肯认命就是大哲学家
庄子在《大宗师》中说道:“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意思是说,怎么知道我说的本于自然的东西不是出于人为呢?怎么知道我说的人为的东西又不是出于自然呢?
很多自然的东西其实也是人为的、假想的。如宗教信仰者说上帝长得什么样子还说天堂怎么样,等等。这些看似自然的东西,其实是人头脑中想象出来的。宗教是一种有意思的意识形态。西方人的天堂与东方人的天堂完全不一样,阿拉伯人的天堂与欧洲人的天堂又不一样。颜色不仅不相同,神的样子也都是不尽相同的。中国人的神都穿着中国的服装。汉代人解释的菩萨,穿的都是宽大得能当扫帚用的汉服。你随便问一个西方人:我前生是哪里人呢?他会说你是伦敦人,或者是巴黎人,但很少会说你是河南人,因为他不晓得有个河南,他的意识中没有这个概念。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却又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所谓人之非天乎?”人为的东西又不是出于自然的呢?庄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最伟大的人为的真理都是存在于平淡的自然之中的。
如我们讲到哲学时,许多人会问:什么人是哲学家?乡下的那些毫无远见、大字不识一个、满脸皱纹、牙齿掉得说话都跑风的老太婆,一辈子离家没有超过三十里的范围,每天只会端着板凳坐在门口晒太阳,看日出日落,看牛羊上下山,也只知道天下雨了,田里的水会涨起来,一辈子也就能达到那个境界,也没有爬过阿里山,更没有住过五星级高级酒店,但是你问她:老太太,这一辈子挺苦的呀。她就回答一句话:没有什么,命嘛。肯认命就是大哲学家。这位老太太也可以称为一位哲学家了。这是人为的、但是出于自然的真理。
再说政治哲学,中国老百姓都讲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底层的穷百姓也只想求个安居乐业就好了,所有的什么高深的主义、什么深邃的思想,都离不开这八个字。这就是哲学,是哲学最起码的话,它却含于最高道德的天理。那些自我标榜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解释的,虽然咬文嚼字,但都来自自然最平凡的道理之中。庄子说明了,最为平常的道理,最为平凡的东西和最为平淡的生活,都是最高的真理。我们切不要整日寻死觅活地去追寻什么复杂的生存方式,那样只会使自己离富有“真理性的生活”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