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究竟是什么?
国学究竟是什么呢?尤其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国学在我们很多人的眼中都是一门非常严肃的学问。国学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国学是先人们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允许人们用轻佻、傲慢的态度去看待它。在当今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人们到底应该如何去看待我们的国学呢?国学不是人们拿来供奉的古董,它可以是很鲜活的。我们这一群被现代生活程式化了的都市人,可以在国学的智慧中,将自己的大脑智商提高,也能在国学中寻找一些轻松、简单、愉悦的东西,使我们整日紧绷着的“苦瓜脸”多些笑容,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快乐。
其实,我们有时也大可以这样想:国学只是我们老祖宗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经过深思熟虑后,无意间留给后人的一些经验之谈,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严肃。我们无须选择以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去拜读它,更无须像敬重一尊庄严的石佛那样去膜拜它。我想,就连老子、孔子等大师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当初无意间留下来的一些只言片语的东西,被后人拿去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去研究、去猜测它蕴藏的“真智慧”。不然的话,孔子也不会提倡大家要“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要想学习好,必须心情舒畅,学得愉快,即“乐学”。孔子不仅是智慧大师,而且似乎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历史预言专家”。他似乎早就知道自己无意间说出的这些话会让后世人对其进行研究,于是,他在刚开始就告诉我们:你们这些后人要想学习和研究,就快乐、开心地去学习和研究吧!
如果你再往下学习,也许就会发现孔子的那句“快乐学习”的警告也似乎有些“哄人学习”的意味。
第一,他与我们玩语言障碍游戏。明明几百字甚至几千字才能说明白的问题,他们却仅用几个字,虽然称得上“精辟”,但也让后人理解上一句就要耗费上亿的脑细胞,实在是一种“折磨”。这也怪不得有人说孔子满口说的都是闽南话,语言不通,无法与之交流。
第二,他让我们越学越失意,越研究心里越感到空虚。他以“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劝服古今文明几千名有威望的学者都去著书立说,使后人觉得“这些文化实在太浩淼!越学习,就越能够发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使后人越来越感到恐慌,使他们时刻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
所以,为了避免跳入他们所设的“雷区”之中,我们还是要放松心情,以轻松的心态面对他们的“调侃”之语吧!这样,你就会发现,这些晦涩难懂的智慧原来是如此地饱满鲜艳,原来是如此的有趣味,读着就像口中含着一粒跳跳糖一样充满惊喜,又如同口中含着老北京的豆汁,细回味悠长不绝。这完全可以让你在等地铁或者闲暇的时候随手翻几页来放松心情,快乐之余也能够兼顾汲取隐遁在幽默之后的大智慧。然后,深吸一口气,兴奋地向周围的朋友炫耀:“知道国学是什么吗?告诉你们,国学不难,它只是个有趣的、让人会心一笑而又有所悟的智慧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