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指出,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
不能,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成功无模式,成功不是像别人
如今,很多人都非常渴望成功、成名。为了达成此目的,甚至有人到了不择手段。我发现这么个现象,人们渴望成功,对成功人士格外的崇拜,做人上搞模仿秀,做事上时兴跟风。认为这是一条好的成功模式。关注名人这并没错,但有些人仅仅是从中找出一点自己的影子,甚至盼望以对方的一生作为自己遵循的模式,这就有问题了。
有人看了《三国演义》,想学关羽的勇猛雄豪;听说某歌唱家因从小苦练而成材的,即使五音不全,也开始练唱……结果大多以失败告终。但是,还有的人仍难改初衷,依然想拿别人的鞋子往自己的脚上套,把自己的人生限制在别人使用过的某个框子里。这种“邯郸学步”式的模仿,就避免不了碰壁,避免不了失败。有人还感慨,模式怎么就这样难找呢?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不是人家的起点、背景与自己不同,就是所处时代、环境和自己不一样。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人是受多种因素综合支配的,这些因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人生根本就没有什么模式可言。同样是成功方法,《孙子兵法》还说“战胜不复”呢!
在做事情上跟风,好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现象。许多人都把其当做自己的工作准则。跟风是对他人或社会上正流行的事物,对人们影响比较大的事件进行跟随、模仿的一种做人做事的思维模式。什么东西你卖得好,我也卖;你搞房地产,我也跟着干;你养宠物,我也养。
前几年,也有件事很可笑。美国人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在我国极为畅销,不久市场上就衍生了一批“土奶酪”。像《我能动谁的奶酪》、《我要动谁的奶酪》等十多本书,甚至有《谁敢动我的奶酪》这样很牛的叫法。
记住,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为人有角色,做自己最快乐
一个人要是忘记了“我是谁”,硬要戴着面具去应付人生,做人的烦恼就会接踵而来。掩饰自己本来就费心,一旦没掩饰好,便会更糟。与其这样,还不如索性现我真相,见我真人,知我真本色。
易卜生说:“人的第一天职责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做自己。”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劝诫世人说,不要把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身上。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重要,专注于你是谁而不是你做了什么,因为你是谁正是你的价值所在。你的生命是由你来支配,不要盲目地和别人共用“大脑”。
从火车站出来,一辆出租车停下来,司机微笑着帮我开门,等我坐好以后,又为我关上门。这时,他才坐进驾驶座,随后又说,座位旁那些折得整整齐齐的晚礼服,可以拿起来随便看。接下来,他又拿出好几盘录音带,问我喜欢听哪盘。
我觉得这位司机的服务做得很好。他高兴地说:“我过去是在一家外企工作,可我觉得不管怎么努力,结果仍不够好、不够尽性,也不怎么受重视。我决定寻找自己生命的重心,让我能以自己最佳的表现为荣。我知道我当不了科学家、作家、歌唱家,但我喜欢开车,可以服务大众,就这样,我转行成了一名专业的出租车司机。有一件事我敢断定,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我只需符合顾客的期望;但是,要在事业上登峰造极,就必须超越顾客的期望!我喜欢‘登峰造极’的感觉和回馈,而不是‘普普通通’。这样,我才觉得近性,也才活得高兴。”
我有一个朋友是从事美术创作的,艺术工作者的特色是非常自我的,有强烈自我的梦。从幼儿园开始他就非常爱画画,但他母亲说他数学很好,算术颇佳,所以一定要做生意。后来也真的做了生意,可是呢?并不是他做得不成功,而是做得不快乐。直到决定要投入真正的本性——搞绘画时,才真正快乐起来。生活中,很多人不快乐,并不是不成功,他的钱已很多,在公司已升到经理,为何还不快乐?很可能是活得不“近性”,所以才高兴不起来。
那么,怎样接近自己的本“性”呢?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做自己有才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问自己:对于某件事,我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我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是否总能很快地学习它?它是否总能让我满足?我是否由衷地从心里喜爱它?我的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关?
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会想起它,进一步地,当你对该领域充满激情时,你可能会为它废寝忘食,就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从床上跳起来。此时,你已经不是单为了成功而工作,更主要的是为了“享受”而工作。
高尔基说得好:“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勉强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按自己的心愿去做人做事,就不必勉强改变自己,不必费心掩饰,不必扭曲自己。这样,就能少一点精神的束缚,多几分心灵的舒展;少一点不必要的烦恼,多几分人生的轻松。
如何做自己,跟自己比赛
很多都喜欢攀比,跟别人比,比过对方就高兴,比不过就失望。
攀比有一定的好处,可以促使人们去努力,比如努力多挣钱、努力考一个好学校、努力获得奖等等。这时,攀比是人们前进的动力。
然而,盲目攀比的害处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比如,它增强了人们的虚荣心,追求外在的奢华,做事变得不踏实,比不过容易产生自卑,比过了又骄傲自大。
盲目的比,其实就没什么意义,就像人的手指,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它们各有各的用场,各有各的美丽,你能说大拇指就比小拇指好?
正视现实,当今社会,攀比的害处是大于其好处。由此,我认为,应当有这样的思维:拿自己跟自己比——自己比昨天进步了,这次比上次好了就行。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得好:“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讲个故事。他从小进入校园就爱跟别人比,自己必须是第一,否则就惩罚自己,一天不吃不喝。
上了大学,他依然要求自己必须拿第一。可山外青山楼外楼,同学们都是从各所学校以优异成绩考来的。但倔强好胜的他并没有因此退缩,更加努力,终于在大四那年,以4科全优成绩名列年级第一。
参加工作后他依然抱着拿第一的想法,可是社会是个大舞台,它太大,一眼望去,看不到边;它也太深,一脚下去,踩不到底。尽管他百般努力,依然拿不到第一。为此,他痛苦不已,渐渐地变得有些宿命、消极了。
一晃6年就将过去,他一次回父母家探亲,儿时的伙伴知道他回来,纷纷来找他玩,大家谈起小时候的事,还有小学班主任,听说老师家不远,就一起结伴去看老师。与老师见面,老师惊喜不已。而她却更加吃惊,都已经做了祖父的他,正在自学外语。看到她头顶白发、戴着一副老花镜伏在案头,对着一本《大学英语》苦思冥想,他感到十分不解,都要退休的人,还有必要学吗?等考完试成绩下来时,在与老师的通话中得知老师离及格还差几分。他正想找话安慰老师,没想到老师高兴地说:“虽然没有通过,但我依然很开心。你知道吗?英语一直是让我最头疼的科目,过去没有学过,我的外语功底也不好,原想这次能考50分就行,结果考了57分,虽然没过,但我认为我考得很好,所以我并没有输,因为我赢了自己。”
听着老师的话,他握着话筒的手有些微微颤抖,“我赢了自己。”说得多好啊!
正是由于这句话,他又开始了已经放弃的画画。到现在,几年过去了,他已经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
冠军只有一个。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默默无闻、跑到最后也没有拿到冠军与奖牌的人,还有像那位老师一样,没有通过考试,但这不是我们气馁和放弃努力的理由。因为人生首先是一场和自己赛跑的比赛,你的对手就是自己,你只要在场,只要不停下来努力奔跑,你就会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成熟一点点,就会赢得自己人生的冠军。
跑,其实是一种人生姿态,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真挚和深沉的爱。就像非洲羚羊,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何使自己跑得比狮子还快,否则它便成为狮子的美餐;而非洲狮子醒来的第一个想法亦如此:如何让自己跑得比羚羊还快,否则它就可能被饿死。
你是羚羊还是狮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太阳一升起,你必须为生命奔跑。即使竭尽全力,也跑不过别人,但一定要跑过昨天的自己。
赢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这个目标人人都可以实现。你只要意识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坚信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与“无限的可能性”,你就可以创造和谐的心理、生理韵律,建立起自己理想的自我形象,体现自己人格行为应该具有的魅力,这样不仅自己满意,也会得到21世纪的赞许和接纳。
岗位平凡,心态杰出
在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里,每个人的奋斗目标都可以是杰出的和优秀的。
弗雷德是美国邮政的一名普通邮差,然而他实现了从平凡到杰出的跨越。他的事迹改变了两亿美国人的观念。
一天,职业演说家桑布恩迁至新居,邮差弗雷德前来拜访:“上午好,先生!我的名字叫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你表示欢迎,介绍一下我自己同时也希望对您有所了解,比如您的职业。”
当得知桑布恩是职业演说家时,弗雷德问:“那么你肯定要经常旅行了?”
“是的,确实如此,我一年有200来天出门在外。”
弗雷德点点头继续说:“既然如此,最好你能给我一份你的日程表,你不在家的时候我可以把你的信件暂时代为保管,打包放好,等你回来时再送来。”
这简直太让人吃惊了!不过演说家说:“把信放在门前邮箱里就行了,我回来时取也一样的。”
邮差解释说:“桑布恩先生,窃贼经常会窥探住户的邮箱,如果发现是满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那你可能就要深受其害了。”
演说家想:“弗雷德比我还关心我的邮箱呢,不过,毕竟在这方面,他才是专家。”
弗雷德继续说:“不如这样好了,只要邮箱的盖子还能盖上,我就把信放到里面,别人不会看出你不在家。塞不进去的邮件,我搁在房门和屏栅门之间,从外面看不见。如果那里也放满了我就把信留着,等你回来。”
两周后,演说家出差回来,发现擦鞋垫跑到门廊一角了,下面还遮着什么东西。原来,美国联合递送公司把他的一个包裹送错了地方,弗雷德把它捡回来,送回原处,还留了张纸条。
演说家被弗雷德的行为震动了!他四处演说,使成千上万的人得到启示:如果人们能像弗雷德一样赋予邮差以如此多的新意,那么每个人在工作中,难道不能更为奋发,有更多创新吗?
是啊,邮差弗雷德能以如此卓越的创新精神和责任心来完成把信放入邮箱这样一份简单枯燥的工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调整工作态度,重新焕发青春,使自己生机勃勃呢?应该相信,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在何种行业,也不论你住在何处,每天早晨醒来,你都是一个全新的人。你可按照自己的选择,来塑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可以接近自己的本“性”,活得更高兴。你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精彩。
此外,我们也要记住,成功的多元化告诉我们,人活着不一定非要当什么“家”,也不一定非要出什么“名”,决定最好的你,既不是你物质财富的多少,也不是你身份的贵贱,关键是看你是否拥有实现自己理想的强烈愿望,看你身上的潜力能否充分地发挥。人们熟知的一些英雄模范人物,就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机能,做好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创造了最好的自己。
世界上有许多事等待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只要对我们有益,我们就要努力去做。道格拉·拉赫在他的诗中写道:
如果你做不了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但要尽量使自己明亮。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一棵小树——但要努力使自己茁壮。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一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当水手。
问题不在于你干什么——而在于能够做一个最好的你。
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以简单为最好的境界。思想的简易单纯,心性的简易单纯,欲望的简易单纯,生活的简易单纯等等,这些都是成功的主要方面。但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名声的大小、薪水的厚薄、职称的高低和我们的生命与幸福搅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