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辉摇摇头,他突然想起了一个治理水灾的好办法。
治理水灾肯定是要以疏通为主,堵是堵不住的。最好的办法是挖出一个水库,丰水期的时候分流储存水,枯水期的时候,开闸放水。
一个好的水库,就相当于一个水流调节器。它的作用就和那些湖泊一般,可以防洪救旱。
甚至还能养鱼,供水,简直是一举多得。
一想到这里,骆辉就兴奋起来。
趁着有几万灾民的时候,刚好可以修建一个水库。这比大明的那些官员们只知道修建堤坝,加固河防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而且那些修建的堤坝还不是年年修,年年垮!这并非是修建堤坝的大明官员愚蠢。恰恰相反,他们都太过于聪明了。
修建堤坝既体现了他们的作用,又能从中大捞银子,何乐而不为呢!只是每年花费百万两的银子在修堤坝上,受灾的还是大明的百姓。
至于那些官员们直接可以把罪名退给老天,都是老天的错,多么聪明啊!
修水库是一件大事,在哪里修是关键!
“万大人,有地图吗?”
万毕不明所以:“大人,你要地图干什么?”
“本官要修建一座水库!”
“水库?”
万毕都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水库是干什么的?”
“这事情你不用管,去找地图就行了!”
万毕没有办法,只能去找地图,他在县衙的书房内找了半天,总算是找到了一副老旧的地图。
等到万毕将地图交给骆辉时,骆辉也懵了,光看地图,他实在难以找到修建水库的位置,而且他对于这种地图确实有些看不太懂。
难道这就要放弃了吗?骆辉有些不甘心,大明这几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修建一个水库,就可以大大的减缓灾情。
骆辉收起地图,既然地图上找不到,就只有去实地勘察了。
这件事,骆辉是一定要做成的。反正这些灾民闲着会生事端,不如去修水库,修好了水库,水灾旱灾都会减轻许多!
对于朝廷来说,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晚饭时分,徐慧听说骆辉要修水库,立刻毛遂自荐。
“大人,我看过我爷爷写的一本关于水利方面的水,对于水利一事到是有些理解!”
听徐慧这么一说,骆辉真的是刮目相看,不由得夸赞了句:“徐姑娘,你真是太厉害了,懂得这么多!”
徐慧被这么一夸,立即羞红了脸:“大人,我学的东西都是我爷爷的花费一生的精力编写出出来的,我只不过是套用一下,算不得厉害!”
“依你看,在哪里修建水库毕竟合适!”
徐慧仔细的想了想:“修建水库在低洼之处最为省时省力,而洛阳和开封两地就属于低洼之处,也是受水灾比较严重的地方!”
开封和洛阳在河南,离洪洞大约有几百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好,明天我就出发,去那边勘察勘察!”
“能带我一起去吗?”徐慧小声问道。
骆辉点点头:“当然,你现在可是我们这里唯一一个懂得水利的,自然要带你去!”
万毕有些不高兴了:“大人,你不是还要招兵吗?”
“招兵这样的事情也用得着麻烦本官吗,你作为兵部的主事,这点小事难不倒你吧!”
“好,等孙大人的招兵令一下,我立刻招兵!”
万毕很无奈,这个骆辉真是太能折腾了!这边的事情没弄完,还要去河南那边修水库。
既然骆辉执意要如此,万毕也是没有办法的,他也只能照出骆辉说的办。
事情定下之后,骆辉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第二天一早,骆辉等人轻装简阵,带着一些干粮和银两便出发了。
一行人除了骆辉、徐慧之外,还有孙元化、高慎、姜武城。
徐慧不会骑马,骆辉只好找了辆马车拉着她,虽然有些颠簸。
但是速度还是很快的,只花了一天时间便到了河南境内!
河南这边受到的水灾要更为严重,路上看到了不少尸体,竟然连一个收尸的人都没有。乌鸦盘旋,发出渗人的叫声。
骆辉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惨状,河南这边即是反王与朝廷交战的地方,又是今年水灾爆发的地方。
这次水灾对于朝廷来说十分的不利,但是对闯王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天色将暗,五人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了一个市镇休息。
这个小镇也是十分的萧索,街道上来来往往就几十个人。
许多的店铺都关门了,幸好唯一的一家客栈还未关门,骆辉这行人走了进去。
“掌柜,开五间房!再做几个小菜!”
掌柜摇摇头:“住店可以,但是本店已经没有做菜的了!”
“为什么?”
骆辉很好奇,开客栈,岂有不做饭之理!
掌柜叹息一声:“现在的米价都涨到了三百文一斗,自己家里都吃不起了,哪里还会来这里吃,因此我把厨子和小二都辞了,他们都得吃饭,实在是养不起啊!”
“三百文一斗?”
骆辉又惊又怒,他不是让常坤运了那么多的粮食来赈灾吗,怎么米价还是这么的贵!
这一下,骆辉便明白了,肯定是有人从中做梗,谋取暴利。
一想到这个,骆辉肺都要气炸了。居然有人如此的不识大体,这样的钱也敢赚,难道是嫌李自成的刀子不够锋利吗?
骆辉再是生气,暂时也没有办法,只能现在这休息一晚,等明日去了洛阳,一定要揪出元凶首恶!
第二天清晨,骆辉心事重重的上路了。
粮食的事情比水库要急迫得多,因此骆辉决定先管粮食的事情。
五人直奔洛阳城,毕竟能做这种事情的人一定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不可能住在小地方。
骆辉等人赶了一路,总算是在天黑之前进了洛阳城。
洛阳城也算是古都之一,它的繁华不是其他普通的府能比的。
城门之外挤满了灾民,紧紧有一个小小的粥棚,灾民们为了那一口粥拼命的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