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原是流行于巴渝(今四川东部)等长江中游地区的民间曲调,李涉曾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故以当地曲调咏叹当地史事,抒写对往昔历史的感慨和反思。本篇是他组词《竹枝词》五首之三,表达了对西汉王昭君的哀悼之情。
王昭君,名嫱,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元帝时,远嫁匈奴呼韩耶单于。她的这一特异的身世遭际,成为历代文人吟咏的对像。本篇从昭君旧居的自然环境和景观落笔:首两句“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即紧紧抓住昭君村地近巫峡、重峦迭嶂的特点。杜甫《咏怀古迹》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即昭君)尚有村”,也从“山”着眼来描绘昭君村的自然环境,取径相同。但杜诗用一“赴”字,赋予山势以奔逐驰骋的动态,本篇却主要突出峰峦的秀丽。芙蓉即荷花,这里的“碧芙蓉”形容山峰的秀美(山峰以芙蓉为名者也很多)。下句的“白”“碧”色彩交映,与上句的“千”“万”数量词的重迭,取得了错综、复沓、强化的效果。这两句为下文引出昭君作了景物铺垫。
昭君村附近有条香溪,相传为王昭君游赏之处。后两句说:岁岁年年,只有月光独照香溪,月色最浓。婵娟,原义指美女,这里即指月亮。她多情地独照香溪,似在宽慰昭君的寂寞,却更深一层地写出千古莫解的深刻幽怨。
在传统中国诗歌中,昭君大都是红颜薄命,沉沦异邦的孤独者的形象。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白居易的“生为汉宫妃,死作胡地鬼”(《昭君》)都是,由此而深深打动历代读者的心弦。本篇主旨也不例外。但在写法上全以景语出之,无一字一句正面直抒感叹,而哀感却自在其中。全诗语言浅直而含蕴深微,景物清丽而情感热切,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又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东风忆建溪。
李涉,中唐诗人。曾有“井栏砂宿”的轶事传世。宋严羽将他与李贺、柳宗元、权德舆、李益等并提,认为是“大历以后,吾所深取者”。
李涉是由隐入官的,宪宗时做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被贬到峡州(今湖北宜昌一带),为司仓参军。
词写诗人在一叶孤舟之中,夜泊巫峡,久不成寐,恍觉“十二峰头月欲低”,“十二峰”,指巫峡十二峰。从山峡上仰望长空,似乎十二峰的峰头与天相接,皎皎明月要从峰峦之中穿下。“低”,这里说的不是形容词意义的“低”,而是动词意的“下”,月亮冉冉似欲穿过十二峰,直至人间。月低则离人近,显出了周围的空旷,正因四周空旷,才觉得“空聆滩上子规啼”。“空”,只,仅仅意。在孤舟之上只听到阵阵子规啼叫,其他什么声音都没有。“子规”,即杜鹃,春末出现,啼声哀怨动人,听去好像在说:“不如归去”。月夜,孤舟,四周死寂,子规夜啼,前两句所设的环境与气氛,直是凄凉、阴森,月光虽明却不减寒气逼人。此情此景中的人,恰恰又是“孤舟一夜东归客”,“孤舟”言孤单落寞,客身异乡。“东归客”,此后东行,沿江而下,途程漫长,心意的凄苦可想而知。将向何处而去呢?“泣向东风忆建溪”。“东风”意味着是春天,这是明点,其实前面“子规啼”已经暗点了。“建溪”,在今福建南平市,是闽江的上流,据传说,晋代雷焕,在此处宝剑落水后,化龙而去。这一“东归客”此去未必是建溪,否则何必向风而泣。即使是建溪,漫漫数千里,何日是归期?我们考察作者非闽人,生平足迹未履八闽。这里说“建溪”,是借用宝剑化龙的典故,把建溪比做可以容他施展抱负的地方,他自比宝剑,如到建溪就可化龙而飞腾。可是。“路漫漫其修远”,去建溪本无望。他只剩下了“忆”,而只有在充满生意的东风中绝望而“泣”了。
作为人乐的歌辞,本词情调是太低沉了,不过倒也是他被贬谪后痛苦心情的写照。
又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本篇是李涉组词《竹枝词》五首之五,也是咏史之作,抒写了对楚国兴衰的感叹。
首句“十二山”即巫峡十二峰,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陆游《入蜀记》云:“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神女峰不仅形貌姣美,尤因宋玉名作《高唐赋》、《神女赋》而赋予人文景观的浪漫色彩。首句交代地点,且已暗点历史神话故事,直贯下文。次句的“楚宫”,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离宫,俗称“细腰宫”,在巫山县西北;“阳台”,典出《高唐赋》记楚王梦与神女交欢后,神女临别时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为神女出没之所,后相传即在巫山来鹤峰上。双阙,指宫殿前的观楼。这句明写楚宫与阳台遥遥相对,暗寓楚王荒淫好色的风流韵事。第三句又以“细腰”具体事例对楚王的沉湎声色加一浓重的补笔。相传楚灵王以细腰为美,以致宫女们节食束腰,以争宠爱,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汉书·章帝纪》引)。
以上三句层层推演,极写楚王好色、好舞、好酒的情态,暗示他荒于朝政的昏瞆和无能,然后第四句戛然作结:秦军在光天化日之下,突然从天而降,兵临城下。这在叙事顺序上属于时间先后,而在内、在联系上却属因果关系。前三句都是为这句蓄势张本的。这种陡结法,使全诗结构显得畸型偏重,却引起强烈拗折的节律感,加重力度和深度。当时秦楚两国相争统一天下,秦军屡败楚国,后来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自起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烧楚国先王祖坟夷陵,而夷陵正是李涉贬居之地,这也容易引发他思古之幽情,驰骋想像,写出“白日秦兵天下来”这样颇有气势的句子。
用绝句形式写咏史题材,是唐代特别是中唐以来,诗坛上的一种突出的文学现象。李涉的《竹枝词》从格律来说,实与绝句并无二致,也是这种诗坛风气影响的产物;但对传统文人词“狭深”的题材范围来说,却是一种拓展。杨柳枝
李涉
锦池江上柳垂桥,风引蝉声送寂寥。不必如丝千万柳,只禁离恨两三条。
杨柳枝,即古曲《折杨柳》,白居易改名为杨柳枝且盛行一时。中唐填词,词意与曲名相去不远。此曲通常用来咏杨柳以表达惜别之情。
李涉先贬峡州,后文宗太和年间起用为太常博士,不久又被罢官并流放康州(今广东德庆)。一生遭际不得意,后期作品尤多憎语、悲语。这首《杨柳枝》约为晚期作品。
“锦池江上柳垂桥,风引蝉声送寂寥。”“锦池”,无考。在这里似乎也不必过细推敲锦池江在何地,此处为泛指。“引”,为送意。“送”,当打发讲。微风习习,江边、池上垂杨摇曳,石磴、小桥行人可数。寂静的夏日,只有时高时低的阵阵蝉声打发诗人不尽的寂寞愁肠。愁思千头万绪,叫他从何说起。面对眼前连绵不尽轻拂的柳枝,似乎又是与人作别。诗人不禁心中祝祷:“不必如丝千万柳”,柳啊,哪怕千条万条,只要是牵动着分别,我就不要你来缠绵尽意,“只禁离恨两三条”,只求斩断别恨,令我不为飘泊异乡而痛苦,哪怕只两三条,也不愿要。他越是只要求斩断离恨,越说明离恨绵绵,植根在心。“禁”,解为不要、禁止。
词写得既切曲名,却又反用其意。《杨柳枝》本为歌咏惜别,词中却不要惜别,只求不再离别。后两句写得平自如话,只说了个不要如何,只求如何,却将诗人遭遇不幸,至老不归的凄苦,曲折地表达出来,言已尽而意无穷,胜更不胜。如果说,在前《竹枝词》中,他还“忆建溪”,希望剑化飞龙,有所希冀的话,在这篇则连一点豪气皆无,只求无离恨而已。年事老大,历尽坎坷,何等凄凉。
忆秦娥
张仲素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高楼穷远目。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这首词十分朦胧,主题是“思”可以定下,但思些什么,是相思,是怀人?是失意思归,是灰心思隐?非常迷离恍惚。试析之,只能以主观看法“强加”了。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起首似乎在怀人。主人公(看来是游子,不是思妇)一边在吹奏乐器,一边在相思。“吹断”表面含义是“吹罢”,就是说相思曲吹奏完毕了。实际也含有“相思”告终之意,那么似乎透露了主人公在爱情上是遭受到挫折和打击的。如果结合作者的经历,张仲素在元和中为翰林学士,被宰相韦贯之奏“罢”,丢了翰林学士之职,那么这“相思曲”之吹罢很可以联系上的。这样“吹断相思曲”,可以理解为作者原来想为国出力干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破灭了。“参差竹”,排箫或笙之类的吹奏乐器,音色凄楚哀怨。可见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比较沉重的。
“情不足,西北高楼穷远目”,是承接前句而来的。相思曲虽然一阕告终了,但感情的惆怅、愁苦还没有得到痛快的宣泄,也许是更加沉重,只有在高楼上向着西北眺望,一直望到目光看不到的地方,似乎要把“情”输送到那儿去。古人对于“登临”“登高”大都是心情不舒畅。王安石的“登临纵目”,辛弃疾的“怕上层楼”,都怀有伤感的情绪。这儿作者“高楼穷远目”,肯定是满怀愁绪。向西北远望,是否在向往到西北去立边功的打算,有这个可能,否则,为何不往其他方向望呢?整体看来,上片是流露了作者失意的惆怅和壮志未酬的抑郁,尽管有“相思”一词涉及缠’绵悱恻的男女之情,也不能认为是作者在思念爱人。在这首词中,容纳不下儿女情长。
下片“忆苕溪,寒影透清玉。”作者思念起苕溪,在那里溪水该是清澈晶莹如美玉,足可以映照我这孤寒的身影。苕溪,在浙江境内,一名苕水,秋天时两岸的苕花飘浮水面,其白如雪,因之得名,源出天目山。作者为什么要“忆苕溪”,有两个可能,一是他曾经去过苕溪,对那里的好山好水有深刻的印象,并一直心向往之,在此失意受挫之时,想到那里去藏迹。二是用典,他想效法前人,到苕溪归隐。不论何种理解,这两句都透露了作者的逃避现实,归隐山林的信息,那是无疑的。否则,作者是河北人,干吗去思念浙江的苕溪?
末三句寓情于比喻之中。“秋雁南飞速”,紧扣“忆苕溪”,苕溪在南方,刚好秋天的大雁南飞,双关照应。大雁往南飞得那么快,意味着作者也想赶快往南方苕溪去。大雁南飞是为了躲避北方的严寒,作者丢了官,难道在情绪上不感到现实的冷酷吗?秋雁的行动,也正是作者准备采取的行动。“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是作者想像中的秋雁到了南方后的行止情景。菰草,即茭白,为江浙特产的水生植物,“菰草绿”说明那里的水草茂盛,食物丰富,大雁应该在这些地方降落,可以在苕溪的沙洲上止宿,河中沙渚,人迹少到,比较安全。这不正是作者为自己设想的一个世外桃源吗?生活有着落,人身有安全保障,人生有此归宿,也可以无憾了。
赏析至此,似乎可以把此词的朦胧面纱揭开了。原来此词是在抒发官场失意,抱负难展,转思归隐山林之情。可惜张仲素留下只此一词,否则可以从另外的词作中,检验一下其“归隐之心”是真是假,如按此词所反映的,其“归隐”乃是临时逼出来的一时之气而已。此词写得确是够曲折朦胧的了。
此调与李白的《忆秦娥》不同,《词谱》列为又一体。并以此词为张先所作。《全唐五代词》依《唐诗笺要》后集附词列为张仲素,认为“当有所据”,今亦从之。
宫中三台
王建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日色赭袍相似,不著红鸾扇遮。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天子千秋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王建是唐代著名诗人,与韩愈、张籍同时,同张籍还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两人均以擅长乐府歌行而著称于时。尤其王建,对于宫廷生活相当熟悉,以写《宫词》著名。欧阳修说:“王建《宫词》一百首,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六一诗话》)《唐王建宫词旧跋》也说:“王建《宫词》凡百绝,天下传播。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耳。”于此见出他在《宫词》创作的地位和成就了。《旧跋》中还讲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王建与人有隙,那人便想以他写《宫词》问题作借口,弹劾他,使他险遭不测之祸。“(王建)初为渭南尉,与宦者王守澄有宗人之分,因过饮,以相讥戏,守澄深憾曰:‘吾弟所作《宫词》,禁掖深邃,何以知之?’将奏劾。建因以诗解之曰:‘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龙马每教骑。尝承密旨还家少,独奏边情出殿迟。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知?’事遂寝。”这中间王建为自己开脱的那首诗,讲明他所以熟悉宫闱中事,是“当家(按即宦者王守澄)频向说”之故。当然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但这么一来,他轻巧地把透露宫闱秘事的责任推到了对方身上,使对方有口难言,无法奏劾。这件事使人想见王建的乖巧机智,也看到了他《宫词》内容真切深刻的程度。他的《宫词》,不仅见重于当时,亦为后世所珍爱。《云烟过眼续录》说:“杨之诚家所藏王建亲书宫词小诗一百二十首,极其宛转妖丽,今人罕能及。后有钱武肃王印押,盖宣和内府物也。其字皆章草。”这说明连皇家也把他的诗词、遗墨当珍宝收藏。
这里选的《宫中三台》二首,也是咏宫闱中事情的,故称《宫中三台》。
第一首写封建最高统治者游乐宫苑的情景。一、二两句开头分别点出游乐场所:鱼藻宫和芙蓉苑。这两处宫苑都在长安(今西安)。鱼藻官,汉代建筑。《西京杂记》卷一:“赵王如意年幼,未能亲外傅。戚姬使旧赵王内傅赵媪傅之,号其室日养德宫,后改为鱼藻宫。”芙蓉苑,又名芙蓉园,曲江园,汉时亦称乐游苑。隋代在此筑离宫,周围十七里。隋文帝因见园内水盛而芙蓉多,遂改名为芙蓉苑。后经唐开元中疏凿,成为游览胜境。游乐者是谁?就是第三句那位身著赭袍者。赭袍,是赤黄色长袍,为天子及贵臣所著之衣。这里指代游乐的天子。联系第一、二句看,这位天子时而在鱼藻池边作射鸭游戏,时而到美蓉苑里赏花。他的红色长袍与艳丽的日色相融,浑然如一。第四句着重表现游乐者情绪。此时的天子,罢去平日簇拥在身旁的宦官宫娥,也不用红鸾扇遮护,尽情尽兴地游乐耍子。这是一幅帝王游乐图。图画里景色艳丽,人物兴致勃勃,而又悠闲自得,有静有动,情景交融,是一幅构图巧妙的画面。
第二首主要描绘宫禁内的瑰丽景色。一开始就让人看到池北、池南绿草如茵,宫殿前后百花争奇斗艳。人们在欣赏这美丽景观的同时,自然要问这是什么地方呢?末句回答说,这是未央宫。未央宫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汉朝初年由相国萧何督造。据《西京杂记》说:“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里。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后。宫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后。宫门闼凡九十五。”如此庞大的建筑群,短短二十四字的一首小词当然不可能描绘出它的全貌来,所以词人没有特指池是某池,殿是某殿,而是泛指宫内“池”和“殿”周围明媚景色以及整个宫禁的清幽环境。正因为是泛指,读者便可以充分地驰骋自己的想像力。你瞧吧,所有池畔皆是茵茵绿草,所有殿阁周围都有艳丽的鲜花,到处一派芳香宜人的美景啊!而入夜之后,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庞大的未央宫建筑群,被月亮的清辉笼罩着,朦胧神秘;清风习习吹拂,清凉爽快、好不惬意。这最后的一句,笔力雄健,概括性极强。真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了。纵观全词,人们不禁要感叹劳动者创造力之伟大,感叹词人再现这伟大创造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