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2000000021

第21章 从天堂启程(8)

《明史一马后传》有记载,大意是说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要修筑高城伟墙,各方集资,沈万三慷慨资助筑造从洪武门到水西门高达两万多两白银的费用。此举惊动了朝野,皇帝于是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然而沈万三毕竟是个没有政治头脑的商人,他见皇帝高兴便又拿出一笔巨款想表示亲善,犒赏三军。这就犯了大忌。一个商人哪能凭着有钱到朕的应天府摆阔气、耍威风?皇帝当然是要勃然大怒了。后来有人说情,才免沈万二一诛。不过还是被流放到云南,最后客死他乡。

我与朋友从“沈厅”出来,走在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的石板路上,不时地有人要为我们算命看相,这纠缠令人生厌又大煞风景。不过周庄仍然在我的视野里有一种禅境,那不是古佛青灯下的“禅”,而是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凡俗、自足,像上做的骨肉,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的面对沧桑和历尽沧桑的不动声色,就是我喜欢的地方。

我们停下来照相。我们在这里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然而谁不都是过客匆匆?那些诗朋、酒侣、名士、富豪、官宦、村民、百姓全都是过客,唯有水镇周庄永恒。于是我们走进永恒的水镇周庄的小饭馆吃一顿饭,尝一尝名闻遐迩的周庄饮食文化。

也许已过了吃午饭时间,小饭馆很空闲也很安静。我们坐在二楼临街的窗口,朋友的絮语就从窗口飞落到周庄咿呀呀摇着乌篷船的河汊上。朋友说:“你从前看着女儿吃肯德基而自己不吃,今天我就看着你吃周庄的鱼,而自己不吃。”朋友的话很暖我心,也很令我感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爱,但我知道这种爱里面我眼中的爾庄瞬间是没有自我的。

这一顿,我一个人吃了一条周庄新鲜而柔嫩的鱼。朋友就坐在我的对面默默地、微笑地看着我吃。那样子就像当年我看着女儿吃肯德基一样,不同的则是朋友眼里还有无限绵绵的深情。

坐上从周庄回杭州的车,已是黄昏时分了。一路上我靠在朋友的肩头休息,恍惚间我朋友的肩仿佛慢慢晃荡成一条河。那是周庄的河,而我宛如是游在周庄河里的一条鱼。

19.初到西塘

很多年来,我向往着去西塘古镇。那是因为小时候,听外祖母讲过西塘的故事。西塘的明清建筑、石拱小桥、幽深庭院、书香人家常常缥缈而又朦胧地萦绕在我的梦中。

前些日子,我终于来到了西塘。西塘没有周庄热闹。的确古朴宁静。它会让很多在喧嚣闹市中住久了的当代人,喜皮上这里。这里的水,是从远古的婿塘河流过来的。它轻轻地拍击着堤岸,载走了多少沧桑和传奇。我记得外祖母曾经讲过,民国初年有个叫翠花的女子,为了抗拒包办婚姻毅然跳河自杀。她的刚烈性格,使古老的婿塘河仿佛更加翠绿。

此刻,我走在婿塘河边的长廊上,长廊被当地人称为廊棚。它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水镇街市遗风。我想象着当年沿河开设的店铺,以及农船来往穿梭登岸购物的场景。不错,西塘人是水上人家。但他们似乎非常懂得走向宽广和辽阔,懂得该怎样通往远方的世界?那些从前的进士和举人,那些著作传世的名士,足以说明这里的文化底蕴和书香风气。

所以,西塘人的生活是令人称道的。当我走出廊棚,站在高高的五福桥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古老建筑,黛瓦粉墙,让我仿佛回到了明末清初。

于是我从远古走来,像一红花树后,一片瓦屋。

个落难的风尘女子;我脸色苍白、憔粹,不知心里的冤屈向谁诉?历史是一条长河。过去的和现在的,很多事情都是相似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社会精英,每一个时代同样也都有行尸走肉的无聊之人。有多少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西塘有世代书香人家。他们拥有宽敞的厅堂、书斋和精心修饰的庭院。读书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沉醉于四书五经,倒也安然恬静。累了,到庭院里散步,徜徉在竹林之中,既惬意又能感受到竹子的精神和气节。大凡正义的读书人,最讲究的就是“精神和气节”。

从五福桥上走下去,青青扬柳、悠悠流水,两岸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因水而灵秀、而温柔和忧伤。水,是西塘人的生活依赖。他们的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也有枕水而筑的。特别是居民后屋,大部分都设有河埠头。河埠头对我倒也不陌生,小时候随外祖母居住在杭州东河附近,那时候东河也有水上人家,他们在河埠头淘米洗菜、洗衣洗床单的。水,淘洗着物体的污浊,也淘洗着人类灵魂的污浊。

我走在西塘古老的石板地上,西塘给我的感觉是宁静的,也是沉默的。宁静和沉默,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品质、珍贵的品质。然而,如今赋予我们这样品质的地方和人,已经不多。我们已经被太多的欲望所裹挟。我们已经被太多浮躁的声音所围困。我们已经被那些纠缠不清的诱惑所干扰。在这个纷乱热闹的世界,那些无耻攫取国家和众人财富的人,那些贪婪地挥霍浪费和享受奢靡淫荡的人,那些因妒嫉而背地里拔刀伤人的人,他们能宁静和沉默地反省一下自己的灵魂吗?我想古老的中华民族,传递和沉淀下来的伟大文化精神,应该能够具有净化和升华灵魂的作用。

石皮弄是西塘一条有名的弄堂。它位于西街西端,紧挨种福堂。我们这一生走过的弄堂一定不少,但像石皮弄这样窄,最窄处只有零点八米的弄堂,我还是第一次走。走在窄窄的弄堂,想着脚下踩的石板薄如皮,就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是啊!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没有归宿,我们的归宿在另一个世界。

我曾经在工艺美术单位工作,对绘画和雕刻比较关注。西塘的木雕宗承汉唐,盛誉明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你看,明代建筑雕刻多见花草,装饰图案,讲究雕件与整体构架的和谐自然,让人感觉简洁,凝练。而清代雕刻处格却是华丽繁复。内容不仅仅在花草虫鱼,已涉及到人物形象、古典名著、历史传奇和戏文等。因此一段普通的木材,被西塘木雕艺人精心构思后,无论何种式样,都是整座建筑中恰到好处的装点。

西塘是美的。夜晚的西塘更是美丽的。当我们坐在木船上,船老大划着桨,吱嘎嘎地把船游了出去。夜是那样的黑,黑黑的夜空中无论廊棚,还是临河的屋宅窗前,都点亮着一盏盏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这是西塘的浪漫。远古文人的浪漫气息,仿佛就镶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

夜已经很深了。

我漫步在西塘古镇,想起一首民歌:

一条水巷弯弯流,水巷的歌儿轻悠悠,斧边红杏胭脂色,青砖墙外开满枝头……

这是西塘水巷民歌。哼着它仿佛那古老的婿塘河水溅满了我的全身。我双眼朦胧地仰望寂静的夜空,西塘的夜空是宁静而温馨的。它让我感觉人类最终会像水一样清洗自己的灵魂,抛弃皁俗与丑陋,逐渐走向壮丽、崇高的境界。

20.又到宁波

那天我们下榻的是宁波大酒店。宁波我虽不常来,却是与它有着割舍不断的深情。记得第一次来宁波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父亲的学生结婚,父亲因工作繁忙派我作代表来宁波参力口他学生的婚礼。那时候的婚礼很简单,没有婚纱、没有摄像机、更没有小轿车的接送和排场。他们只在父母家里摆几桌酒,亲朋好友聚一聚,隔壁邻居分一些糖,就算举办过一生中最隆重的婚礼了。

在我的印象中,宁波市民百姓那时的住宅大多是老式木结构的,有的屋子还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显得苍老与疲惫。我父亲学生的婚房,就在一栋微微倾斜、外墙斑驳脱落的老屋里。然而他们没有抱怨、没有遗憾。他们在老屋包裹的新房里充满着爱、温馨和甜蜜。大概上小学的时候,我在书本上知道宁波是七千年文明史河姆度文化的发祥地,是一个自古以来的港口城市。它在唐朝时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可是第—次到宁波时,我并没有觉得它有多么好,港口有多么大。那破破烂烂的房子,那灰蒙蒙的港口,像雕刻一样进入我的记忆里。

我第二次来宁波已是十多年后了。那时候随着经济改革的开放,宁波已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我父亲的学生也搬进了公寓房。只是他们十来岁的儿子,还没有单独的房间。他们夫妻二人,也没有自己的书房。一室一厅,对三口之家来说确实是小了点。但他们的心态很好。他们说比比从前的老屋,住在公寓里简直就是天堂了。我知道他们所说天堂的意思,就是厨房与卫生设备齐全。

与父亲的这个学生在一起,不会感到消极。我从没听到她感叹“做人没意思”之类的话。她有很好的心理素养,那种积极向上又豁达开朗的性格,我想应该是她吸收了中国最智慧的哲学家庄子的精华部分。

后来我每次到宁波,宁波在我的视野中总会出现一些新意。就像我父亲的这个学生,每次见到我都会带给我一份惊讶一样。我与宁波的感情,就在一次次相遇中深厚了起来。

“天一阁”是珍藏明代刻本、抄本和地方志最多的藏书楼。毎次到宁波,父亲的这个学生就会陪我到“天一阁”去。如果说宁波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变化巨大,那么身处宁波城西的“天一阁”,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

现代人大多都处在动荡与不确定之中,以不变应万变在某种时候,倒是一种人生的本领和智慧了。然而很少有人能做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拥有更多的物质文明,把自己和家庭安顿得更好些?我父亲的学生为了她的宝贝儿子也未能免俗,借钱为儿子买房。她的理由很简单和传统,就是早点抱上孙子。

这次我来宁波,她匆匆来我下榻的宁波大酒店看我。她与我所谈的全部是宁波楼市的情况。她说宁波楼市上演了一则空城计,无房可售的局面导致了价格大幅上涨。她说东湖二期有少量小高层和高层公寓,可是一共才十几套房子,一早就抢光了。我看她为儿子的房子操心得头发也白了,不免有点伤感。这年头楼市是个热门的话题。人们的普遍心理是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拥有了这座城市的入场券,住在这座城市才会心安理得。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追求的东西也是与从前大不相同的。只是我认为物质生活不如人的时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超越物质文明时,丧失了内在的精神。

现在我一个人漫游“天一阁”,同时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我想宁波的人文优势和地域特色我是喜欢的。但生活在经济条件不错的宁波的人,如果太接近实惠和物质利益,就势必减少古典情趣的熏陶。没有这种熏陶与积累,人的学识修养就会变得浮浅起来。而一座城市,除了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还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繁荣。因此我想市民们的学识修养,是一座城市的根基。

21.去婺源

在作家陈村的小众菜园里,看到菜农东方明珠贴了不少婺园的图片。图片上天光水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之美,让我神往。于是,有一天我很兴致地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坐火车又坐汽车,从杭州来到江西景德镇,又从江西景德镇来到婺源。这里果然青山绿水,简朴的农舍掩隐在绿荫中,山间坎烟衾袭,像唐宋诗词意境中的画面。往前走,我看见碧透的溪流上架着一座有屋檐的红栏木桥。走过木桥,村落白墙黑瓦的屋宅,保持着古时风格。

据说婺源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有流落民间的皇亲国戚,有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主事、副都御史,以及现代文人和政治家。我们一脚踏进去的,也许就是某个朝代,某个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砖雕门楼、木雕窗栏,各种彩绘精致的图案,依稀能辨出主人当年的身份。在这里阳光、风雨、月亮、星辰都仿佛被扑面而来的厚重历史锁在屋宇里了。即使房门紧闭,也能演绎天人合一、自给自足、中庸平和的意境。

婺原是美的。那些古扑的明清建筑,见证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而婺源的山川茶岭、碧波清流,则幻化出东方的智慧与文明。我徜徉在婺源,最喜这里没有被破坏污染。这里的村民在现代文明下,依然保有浓浓的乡村情味。比如:那个老人牵着水牛,后面跟着个三四岁的光屁股小男孩。他们身旁的油菜花早已谢了,但稻田里一畦畦绿绿的秧苗,就像老人身后的光屁股小孩,给他以希望。

那天中餐,我们被安排在千年古村的农家宅院里,与当地村民一起聚餐。正是暮春时节,八仙桌,长条凳摆在河边露台上。青花碗、毛竹筷,还有自酿的陈年米酒,端上来。这是我久违了的乡村聚餐,感到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浸润着我。红烧肉、咸菜鱼、土豆、竹笋还有四季豆、青菜与芋头,让我胃口大增。不仅喝了酒,还满满地吃下一大碗饭。

午餐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我们依然穿梭在古村曲折幽深的街巷里,任脚步声回荡在古老的石板路上。那情景、那氛围,很温馨平和。仿佛这里的一切,似曾相识。在梦里,抑或是在我们自己的想象中。

同类推荐
  • 解放昌都

    解放昌都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战争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耕余遗穗

    耕余遗穗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千百年眼”、“海外生活”、“专题研究”、“校园走笔”等栏目刊载的文化小品、域外见闻、生活杂感等。这些随笔既包括王日根教授个人的治学从教之道,还包括他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化问题的思考与评论。随笔以悠闲的心态,轻松的笔调漫谈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域外风情。文如心,这种静谧、恬淡的文风大致反映出王日根教授淡定的心境,淡泊的心志,淡雅的心智。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柳宗元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柳宗元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有间文库:坟

    有间文库:坟

    《坟》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包括《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娜拉走后怎样》《论“他妈的!”》《文化偏至论》《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等二十四篇。这些杂文写于1907年到1925年间,在这些杂文中,鲁迅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显现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周作人素以平淡冲和的闲适散文著称,但正如他在《两个鬼的文章》中所述:“我的确写了些闲适文章,但同时也写正经文章,而这正经文章里面更多的含有我的思想和意见,在自己更觉得有意义。”本精选集以《周作人自编集》为底本,并参阅周作人研究专家钟叔河所编《周作人散文全集》,遴选作者各时期散文代表作79篇,不仅有《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北平的春天》等闲适文章,更有《苦口甘口》《平民文学》《思想革命》《国粹与欧化》等思想锋芒毕露的“正经文章”,阅读本书,你可以完全了解作者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至时代风貌。
热门推荐
  • 第一溺宠:谢少的心尖甜妻

    第一溺宠:谢少的心尖甜妻

    【宠文无虐无误会】未婚夫另娶第一名媛,云氏被害破产,她更是被媒体逼入绝境。绝望中她找上了权倾天下的谢少,更是传说北谢南王的传承千年豪门-谢家,掌控整个A国的所有命脉。“谢黎墨,我嫁给你,你敢娶我吗?”半晌后,在她的勇气和热情一点点快退却时,他露出潋滟醉人的眸光“我们现在去民政局领证,相信我,未来的谢夫人,你家谢少不会让你有机会后悔的。”婚后,她努力做好谢夫人的同时,更是踩着渣渣的肩膀恣意成长。他的呵护和宠溺每次都能温暖到她的心“谢先生,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是我夫人,不对你好对谁好”有宝宝后“爸爸,妈妈还没起床吗?”“你妈妈昨日累着了,需要休息”“怎么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累着”
  • 醉乡日月

    醉乡日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嗨,皇储大人!

    嗨,皇储大人!

    她要钱,他要个王妃,两人一拍即合。一年后,他站在了权力的巅峰,俯瞰众生。她拿着酒杯向他道恭喜:“大人,对你来说我这颗棋子已经没什么用了,我该走了——”结果她离开王宫后他带着行李紧随其后,她住哪他就在哪。她终于忍无可忍:"大人,你不用关心你的子民了吗?"他在床上压着她,严肃地说:“在我床上,你是我唯一的子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霍比特人之意外之旅

    霍比特人之意外之旅

    在地底的洞府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比尔博,一个热爱安逸生活的霍比特人,自得其乐地待在袋底洞他的霍比特洞府里。清晨和煦,睿智巫师甘道夫的到来打破了宁静。“越过冰冷而又雾蒙蒙的大山,在那深深地下洞穴已有千年……”吟着古老的歌谣,十三个矮人将比尔博拽进冒险远行的队伍。在这趟“意外之旅”之中,与世无争的霍比特人比尔博,却孤身一人在暗如永夜的山底洞穴中发现了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小小戒指。
  • 魅世重生:冷王溺宠俏皮妃

    魅世重生:冷王溺宠俏皮妃

    上一世,她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却因一次小小意外而死去。这一世,她只想痛痛快快的活着,却被某王爷抓住不放。开玩笑,她好歹前世也是黑道女王,怎么能被一个大叔级别的王爷束缚。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她在他的温柔宠溺下终究是投降了.......邪:“从我看到你的第一眼起,你就必须是属于我的。你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别想离开我。”颜:“我又没说要离开你,表白也要有点新意嘛~“--------这是一个邪魅王爷将他的小王妃一步步诱拐最后吃抹干净的故事--------【宠文,但绝不小白,男女双强,互宠,无虐】[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评论多多,推荐票多多]
  • 女配翻身当大佬

    女配翻身当大佬

    国家保护的七月长官世界第一黑客组织的元老七杀世界钢琴组织学会的名誉长老手里握着无数人性名的医生七云……还无数被我救过性命的大佬们,通通都是我的人脉小剧场虽说吧,我现在穿书了但我却发现被我救过性命的大佬们居然也穿书了所以呢,我就不是很想努力了呀躺着当条咸鱼,它不香吗?不过在我躺着当咸鱼之前,某位绿茶婊的性命还是可以收一收的毕竟他对跟我同名同姓的人耀武扬威,就相当于跟我耀武扬威呀自然是要杀掉的啦?v?但是因为我第一世的时候没有谈过恋爱所以我打算在小说里谈一次然后又感觉认认真真谈,太累了,就包养了个小白脸但是谁他妈能告诉我小白脸为什么这么牛逼呀?他这样,我还怎么去包养其他小白脸?(双洁1v1马甲文穿书团宠)
  • 封血无影

    封血无影

    江湖神秘家族一夜之间灭门,族内唯一存活公子携家眷隐于山林之间,不想再参与江湖诸事。可江湖就是江湖,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之地。也罢!那便堕入泥沼,不过这次谁是泥沼,谁是陷入泥沼之物,由自己说了算!
  • 谈判专家

    谈判专家

    马糞字黄金,穿越人士。本以为穿越到乱世三国的任务只是劝退刘关张战吕布,未曾想真正任务竟然是保证三年内无任何一路诸侯攻打虎牢关。战名将,逗枭雄,尽在(穿越版)谈判专家。******读者交流群;477608576
  • 校草的小媳妇

    校草的小媳妇

    本文是校园文,作者文笔不太好,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