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宝元时期,灾异频繁发生,流民大批出现。
然而东京城内,依旧是富贵繁荣。街市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时值阳春三月,风暖花香,莺歌燕语。
因为春季二月的科举考试已经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街市中,昔日人头攒动的书摊,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来光顾了,显得分外冷清。
有一位少年却在一个书摊前,看了一下午的书。
只见他眉清目秀,面白唇红,气质儒雅,分明是一书生;全身穿戴,却是长工的打扮。
这少年目不斜视,只是全神贯注地看书,仿佛这花红柳绿的世界与他无关,只有书中的乾坤才是他的天地。
这卖书的商贩也暗自好奇,他到底是什么人家?
约莫酉时时分,这少年无意中闻到了不远处酒楼里的佳肴香气,才猛然想起自己还未吃午饭。
便从怀中取一方手帕,打开手帕,取出炊饼来,准备一边看着书,一边慢慢咀嚼这炊饼。
这时,有一个乞儿看见他从怀里掏出炊饼来,便来到他身边,两个渴求的眼睛直望着这少年。
这少年也看见这个乞儿了,见这乞儿全身脏兮兮的,仔细看,还是个女童,并且不像是内地汉人相貌,倒似西域胡人面容。
这少年问她是不是饿了?
这小女乞儿既有三分的畏惧,又有七分的希望,点点头,表示确实饿了。
少年和蔼地笑了笑,便把手里的炊饼掰成两半,把其中的一半递给这乞儿。
这乞儿接过炊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跑开了。
这少年望着那离去的乞儿的背影,心中不禁生出无限的怜悯,竟没有了食欲,便收起那半个炊饼,继续看书。
这时,那小乞儿竟引了十几小乞儿,都来向这少年讨吃的。
这少年一时不知所措。看着这群小乞儿,年纪有大有小。大的,看起来也就比自己小几岁;小的,估摸只有六七岁而已。
少年见这群乞儿里面有刚才的那位小乞儿,笑着对她说道:“这是你引过来的?”
那位小乞儿有些畏惧,以为他要责备他。
未等那位小乞儿答话,最大的一个乞儿说道:“我们碰巧见哥哥施舍,知道哥哥是仁慈之人。望哥哥可怜我们些,胡乱舍给我们些东西,我们一定感恩戴德,保佑哥哥发大财!”
这少年说道:“你倒是很会说话,不过,我更喜欢刚才那位,难得她如此善良义气,竟还能想起别人。我不会让她失望的,也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说完,便从身上摸出仅有的十几文钱来,便给每一个乞儿发一文,。
发到最后,可巧,只有刚才的那位小乞儿没有领到钱。
少年对那位刚才小女乞儿说道:“我已经没有钱了。”
说着,从身上掏出手帕来,把那剩下的半块炊饼递给她,说道:“你和他们都是吃一个炊饼,大家都是一样的。”
世上偏有这等巧事,这一幕被几个赏街游玩的少女看见。
一位穿着青色衣服的少女,笑着说道:“这个小官人的痴病呆气,倒似圆圆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