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然从床上起身,扯到了背后的伤口。这是昭和出嫁后的第九天,算着日子,她应该早到了漠北。
霍然起身,向着书房走去。父亲禁了他的足,倒也让他省了很多应酬。书房的小厮给他端来一杯茶,小心翼翼的看他的脸色。他淡笑着点点头,没说什么,依旧练自己的字。他还是那个满负盛名,温润如玉的霍家三郎。那小厮松了口气,慢慢退出书房,但还有些疑惑,三公子这般好,老爷为什么还要对他下那么狠的手?哎,这高门深院里的事,岂是他这个小人物能参的透的。
霍然朝着窗外看了一眼,有阳光透过杂乱的枝桠落进来,散落在地上,斑驳不已。
元顺十五年,是霍然第一次入宫。他还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好,他的心情也很好,因为他是进宫来受赏的。世人都说,霍家三郎温润如玉,儒将风范,是华都女子钦慕的对象。想他五岁骑马,八岁挽弓射箭,十二岁就已经通读兵法,随父上沙场御敌,又长得一表人才。霍然理了理自己的衣领,觉得这满华都的女子爱慕自己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进宫前,父亲十分欣慰:“我霍家终于有一个可以继承我衣钵的人了。”他低头,接受父亲的赞赏。大哥霍明坐在轮椅上笑着看他:“进宫受完赏就赶紧回来,宫里那个地方还是不要多留的好。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管的事也不要插手.......”他听着大哥的唠叨,连连点头。忽然觉得,如果二哥还在这,一定会不耐烦大哥的唠叨,一脚把他踹出门去了。
所有人都说,他跟大哥的性子是最像的,遇事沉稳,考虑大局。他从小也就想成为像大哥一样的人,大哥是他的骄傲。
进宫见过王上,受封少将军,为霍家平阳侯世子。他忽然想起如果五年前大哥没有受伤的话,那么今天站在这里的人该是大哥才对。
他从殿里退出来,走了还没几步,就撞见了一个姑娘,看着比他小了两三岁,却一脸有恃无恐地摸样。“霍明哥哥?”他听到那女子叫大哥的名字,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站定看着眼前的姑娘。那女子走近几步才发现认错了人,撇了撇嘴:“我还以为是霍明哥哥,你是谁,为什么跟霍明哥哥长得这般相像?”霍然挑了挑眉,心里想着这宫里的人就这般没有礼数吗,但表面还是一贯的柔和:“我是霍家三郎霍然,霍明是我兄长。”
那女子愣了一下,而后又笑道:“我说为何如此相像呢.......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但你跟你大哥也太像了些。“她绕着霍然转了一圈,仔细瞧着:”嗯,也是不同的。你大哥的温润是骨子里带出来的,你这样模仿他未免有些太过刻意。”霍然愣了一下,表面不动声色,双手悄悄握紧了些。说话的女子像是察觉到了霍然情绪的不对,适时的换了话题:“还没说,我是昭和,昭和嫡公主。”霍然有些惊讶,上下打量着女子。一身不显眼的衣物,头发也只是用一根玉簪挽起,不过是脸长得好看些。若不是在宫里,霍然只会觉得自己遇上的不过是个长得明艳的普通人家的小姐,怎会想到这就是传言最受宠的嫡公主?
昭和冷哼一声:“怎么,有些失望?难道本宫就应该是插了满头的金钗玉簪,穿着大红大绿的锦服才配得上公主的名号?”霍然苦笑了一下,刚想开口解释什么,那公主就冷哼一声跟他擦肩而过。
他摇摇头,叹了口气。
大哥没受伤之前,他还是那个和二哥一言不合就能动手打架的小孩子,不必在乎别人的目光,想撒泼撒泼,想喝酒喝酒。反正有大哥这个顶梁柱在,他们没什么可操心的。
可是,好日子哪会一直下去。元顺十年,大哥十五岁,领兵平三王之乱。战事半年,大捷。他们全家人都等着大哥凯旋,大哥也确实是回来了,只不过没了一条腿。霍家上下悲痛不已,大哥却是最平静的那一个。他对父亲说,如今他是不能袭霍家平阳侯世子的位置了,剩下的两个兄弟,要选一个。本来该是二哥的,可二哥不愿,与父亲大吵一架便离了家,至今未归。
其实在刚开始,他是不懂的。他不明白为什么二哥那么抗拒,他觉得当世子多好,将来还可以承袭侯爵,受人尊敬,况且他霍家战场上杀出来的荣誉,皇家都敬上三分。所以当父亲询问他的时候,他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
后来,他似乎懂了二哥的抗拒。在答应父亲的第二天,他和家丁一起踢蹴鞠被父亲看到,父亲罚他练剑三个时辰:“要想成为平阳侯世子,就该有一个上进的心,就该像你大哥一样温润知礼,而不是跟几个毛头小孩在那浪费时间。”于是,他之前骄傲的那些五岁骑马,八岁挽弓,在父亲眼里都不值夸耀。
他不再踢蹴鞠,不再显露自己的情绪。他更加发奋念书习武,他努力待人温润有礼,连他嘴角上扬的弧度都跟他大哥的一样。
他终于越来越像大哥了。
他终于成为了平阳侯世子。
可那个昭和公主说他装的太过刻意,她知道什么?她只不过是个被养在深宫里的娇生惯养的孩子。霍然心里憋屈了一路,目光不经意的一瞥,看见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公主悄悄上了一辆马车。怪不得穿得那么朴素,原来是要偷溜出宫去玩。
哼,小屁孩。霍然冷哼一声,上了自家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