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
我读长篇小说《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和故事,一代人也会有一代人的作家,只有由他们自己来书写自己,来书写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和生活经历,才能构成文学的收获,而这个收获是以时间刻度为标准的。
长篇小说《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的作者杨印子,我没有见过,但我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女孩子,才华横溢,我对作者完全陌生,文章也是一位文坛的朋友拿来叫我看,说是一个很年轻的作者写了这样的一部长篇。初读之下,我就感到很激动,因为作者的结构能力、语言表达和人物塑造的能力都很好,能够在小小年纪驾驭这样规模的长篇小说,实属不易,显示了作者的灼人才华。正所谓才华就是通行证,青春作伴好还乡,少年不识愁滋味,有才华,即使是乌云也遮挡不住的。
根据介绍,杨印子是一位狮子座大喵,目前是大学三年级在读。她9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多篇,作品《绍兴车夫》《悉尼,生活与思绪》等被《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2011年中国校园文学精选》收录。高中就读于悉尼St Ives high school,具有着相当的国际视野,是新一代年轻人中教育背景良好的才女型作家。
在我看来,写长篇小说,不仅要有生活的积累,还要有语言表达的天赋和语言个性,还要有小说的结构能力。这几个方面构成了一部小说的基本面貌。在这几个方面,《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都做得很好,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关注的、描写新一代青年生活和情感经历的佳作。
每部小说都要有一种独特的结构,就像每幢房子都有自己的架构一样,这部小说的结构,似乎是漫不经心就起笔了,实际上,却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口,进入到小说的主人公的生活当中。
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首先在于叙述的语调十分从容,小说所选择的叙事视角是女主人公“我”,岳娄溪,一个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华人,通过她的眼睛,一个叫作郑远笙的男生出现了。接着,进入到小说的正文里,这时,小说中的主人公一开始就在校园里,一些高中生和他们的老师,名字有郭振岩,李玥铭,允雨,蔡彦,林为先,李意魁,谭至薇,他们渐渐地出现,三三两两地朝我们走过来,然后,这些在21世纪里成长和生活着的中国的簇新的年轻人,他们说说笑笑,他们慢走或者快跑,他们内心激动或者平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地显形了——青春,成长,情感的变化,人际关系的重新组合,命运的激流将每个人带到了不同的地方。到世界上游走,去新大陆的游学,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人生和生命本身的分离和相遇,创伤和成长,遗忘和记忆,爱恋和难忘。
这一切,都是这部成长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所涉及的,而且,明显地带着新一代人诉说自己的故事的痕迹。我得说,要想了解年轻人,要想知道现在在都市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新一代,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入口,是一扇很有趣的窗户,是一面很不错的镜子,是一个很漂亮的文本,是一本丰富的书。
这部小说的章节设定和结构意识也非常强,显示了作者很高的结构能力,这体现在小说的章节的题目上。我们知道,每一部小说,题目首先就是我们能够进入,或者是作者邀请我们进入的大门。那么,每一章的题目,就是作者要提示我们的一些细节、情节和关键性的故事节点。比如,小说的题目叫作《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我们首先会想,纯真是荒芜的吗?在纯真里瞭望什么?瞭望岁月消逝的痕迹,和渐渐衰老的青春吗?为什么纯真会荒芜,而为什么既然纯真荒芜了还要瞭望?书名带给了我们很多关于成长的生命经验的暗示。
好了,接下来,小说的章节名,也就是小说情节进展的刻度表:第一章“初遇一颗好像淡蓝色鲸鱼的心”,第二章“居然以这种方式开启了默契”,由此开始了小说主人公的相遇故事。在后面的章节题目里,还有“喜欢你的时候眼睛里的光可以点燃历史书”“十几年来的第一个生日相关的一切”“把情感藏在身后的悲苦的人”“每一种类型的爱情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无奈”“离别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小说中的主人公在成长之路上的跌跌撞撞,这些人家境、气质、风格和背景各不相同,彼此的相遇中,互相的掂量、选择、犹豫、踯躅,同时也处于被掂量、被犹豫、被选择当中,这样一个过程,折射出小说所有主人公的不断成长,最终,每个人都走向命里的那条道路,也遇见运里的那个相逢。
可以说,这部小说的作者主要是依靠生命体验来写作的。而观察、体验和想象,正是三种作家必要的才能。我觉得除了体验,作者今后还能依靠想象来写作,文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想象力,想象力是基于现实的无尽的遐想、幻想、梦想,乃至东想西想,前思后想,胡思乱想和无边空想。想象力是文学存在的根本理由。伟大的作家,从但丁、李白、塞万提斯到曹雪芹、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莫言,都以一己之想象,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能为人类所共享的文学世界,在这种意义上说,非虚构文体(我以为包括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深度报道、传记、日记、历史研究、调查报告、新闻特写等各类文体)是替代不了伟大作家的想象力文学的,也就是说,虚构,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永远都比非虚构飞得高,飞得漂亮。这不是等量齐观的事情,而是有个高下的分别。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读虚构的小说的原因。
这部小说的章节题目都带着鲜明的青春、生命的鲜活和亮色,带领我们进入一个青春和成长的雷暴区、平流层、水面下和梦境里,带领我们进入到一代新人的心灵世界里。在小说的结尾,似乎回到了开头的叙述时间点上:
飞行的时间太长,长到远笙恍恍惚惚地睡了好几觉。醒来,打开遮光板,外面还是一片蓝天白云。飞机上的人们,除了正在睡觉的外,多是表情木讷的。并不是每一个人去往新的国家新的城市就是要开始新的生活的。也许他们穿梭于两个时间不同、气候不同、文化不同的地方,只是为了搞定那疲于应付的工作然后再离开。也有少许人的面目上充满了激动和喜悦,于他们来说,即将面对的,也许会是心心念念之后的久别重逢吧。
世间百态。
郑远笙眸子里的神色有些疲惫。
他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自己所渴望的还是模糊而了无希望的。这种不确定的感觉让他觉得疲乏而惶恐。年少的心在惶恐里惴惴不安却又满怀期待。
——也许去寻觅不明确的光明未来,才该是告别的意义吧。
他叹口气,告诉自己放平心态顺其自然。
以后的路还长,大抵会有更多的不能预料。
自己和允雨、和其他人共同将处于的未知境遇;朋友与亲人隔着太平洋和长长的时光之后还会和自己有怎样的情感交集;以及,新的文化新的环境是否可以让自己被轻松地接纳;这些疑惑,都像是一团乱麻一样时不时萦绕在他的思绪里,和飞机高空中的气压一样,让他虽不觉得太过难受,却一直有着起伏的憋闷感。
他往前望了一会,随后目光又变得毫无焦点,冥冥之中感到时间似乎不久就要停顿。突然袭来一阵有些凶猛的气流,于是他赶忙握住前方的把手,又徒然地,缓缓松开来。
于是,小说主人公继续在新大陆,展开了自己拔节成长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了太阳每天都在照常升起,而人生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发出了新鲜的响动。
我读这部小说,最突出的感觉就是小说语言的亮丽、清澈、明快,其次,是人物的鲜活、明确和鲜明,叙事上不拖泥带水,故事婉转回环,曲折生动。
另外,我还想说几句题外话。看到杨印子这样的二十出头的才女加入到文学写作当中,我很欣慰。这说明,纸媒的生命力足够顽强。长期以来,小说凭借纸张来传播,有人说,纸媒的命运越来越不妙了,代之出现的将是小说传播的电子化,图书不复存在等等。但我想,关于小说传播的电子化网络化问题,这肯定是一个趋势。不过,我觉得,纸媒介将和电子与网络文本长期共存下去。很简单,这两种媒体怕水,怕火,电子媒体更是还需要电源,也就更脆弱,虽然容量大。但我们有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容量。
而关于当代小说的状态,我的回答是,现在中国当代文学整体上来说,回到了它应该在的地方。当代文学不仅没有虚弱无力,相反呈现了接近真正繁荣的时期。今天的当代文学,呈现了非常丰富的多元景观,各种各样的美学圈相交、相切甚至是相离,这都是文学本来应该具有的面貌。而且,我们的一些作家,通过自己这三十年的写作探索,已经和西方几个大的语种的文学,比如法语、西班牙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文学的水平拉近了距离,我们当代一些优秀的中年作家即使是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其创作的水平,也丝毫不亚于同年龄的其他国家的作家。
因为,今天复杂的社会生活已经包围了我们,而且,中国社会呈现出的一种前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并置的局面,也给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所以,当代作家还是大有可为的。
在现在这个多媒体的时代里,小说的传播手段可以更多。今后的作家,会尝试更多的文学传播的手段,比如杂志刊登、出版纸介书籍、网络发表、报纸连载、改编影视、电子出版,甚至可以制作衍生成游戏软件,这样,一部文学作品的流通范围就会更大了,所以,对小说来讲,今天多媒体的互动和传播,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生存条件。
这部小说给我带来的阅读愉悦很多,我相信,很多年轻人都会喜欢。毕竟,才华也是通行证,有才又不任性,这部小说当然是值得瞩目和获得嘉许的才女书。祝贺杨印子,这个我们即将熟悉起来的小说家,正向我们的视野里款款走来。
2017年11月12日于北京鲁迅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