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子
勤劳朴实,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三十年前。就兴起了一种用旧书纸卷成门帘的热潮,把一些无用了的本子剪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从一个角卷起,卷紧,用浆糊粘好,这一个就好了,一片普通的纸张在经过层层卷入之后会出现像梯田一样的形状,两头尖,中间略鼓,又像一个小擀面杖,假如是带有色彩的纸张制作出来,那就更胜一筹了,然后继续下一个。几个人不停的卷着,不停的糊着,一个门帘下来也得好些个。也得费一番时间。卷好后再用针线一个一个穿起来,穿成一样多的长条条,然后挂到门上,密密麻麻的遮挡了风雨。
夏天,蚊虫也不会偷偷溜进屋了。掀门帘时,从一边撩起,门帘互相碰撞,像打击乐的声音清脆悦耳。不光这些,当你猛一下走进院子时,也会为有这样一个帘子而欣喜万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门帘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不用商量,不用组织,也不用大喇叭催赶,更不用挨家挨户传达,自然而然的就又兴起。
拆下纸张的帘子,又用起了用油画折叠出的像花骨朵一样的门帘,如果说纸张那样的门帘是素颜的话,那么这种油画门帘就是浓妆艳抹了,进门出门扒拉着那些花骨朵,没有花香也胜似花香。在里面看不到外面,严严实实的像垂帘听政。
一段时日之后
布门帘又取代了花骨朵似的油画门帘,用一块不起眼的深色布料做底,在上面镶嵌几朵小花、几片绿叶,或是几枝正要吐芽的枝条,都是一种美好,都是用一些零碎布头裁剪而成,再比如一朵莲花了,几朵含苞待放的花了,几只小鸟了,有了这些点缀,不起眼的深色布料也被映衬的有了活色。有的图个简单,就不要这些花草,直接剪一些不同颜色的正方形,只是用缝纫机扎的时候变换一下方向,让正方形成为菱形,有了立体感,有了阶梯的上进,顿觉门帘也富有了几分诗意。布门帘暖和,冬天下了雪,屋里烤着小火炉,炉子上放几个红薯、几片干馍片,品尝着,听着雪的沙沙声,就已很好。
门帘严丝合缝,冷气进不来,热气随着烟囱冒出,热意还在,比过去享受多了。
母亲和婆婆也把那些破旧衣服都拿来做了门帘,一个屋门上挂了一个门帘,她们都是用缝纫机扎成的,一进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门帘,隔一段时间摘下来洗一下,又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