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旱无雨时,没有收成,老百姓就吃不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不过现在即便是没有应季蔬菜,或者应季蔬菜供不应求,至少还可以去菜市场买,像村里人如果需要买菜了,就去乡里菜市场背一袋土豆啊,买几个茄子豆角啊胡萝卜啥的,诸如这些所谓的硬菜,可以存放一段时间。
在过去怎样储存蔬菜呢,那就是干菜。把吃不完的蔬菜统统该煮的煮,该切的切,晒干,装袋,等到青黄不接时拿出泡上,炒菜。
比如扁豆角,要说这扁豆角,那可是收成最好的蔬菜之一,当节气已经转凉,它还在坡地竞相开放,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寒,忘记了一切,只是一味地发挥着余热,给农家人带来惊喜,带来不一样的味道和鲜。就像菊花一样,我花开后百花杀。
人们提着编织袋,擓着大篮,去到村外坡地扁豆角的地方,远远望去,一片绿意盎然,叶子随风摇曳,一串串的扁豆角则是青翠欲滴,像一个个翡翠吊坠,串在豆秧上装点着季节,并且那么明显,像盘玩了许久出来的效果,通体清透,通体绿意。摘的时候不用费多大劲,扁豆角听话似的乖乖入篮,扁豆角有大有小,大的扁豆角籽自然饱满。摘扁豆角很容易给漏下,因为扁豆角长得密密麻麻,这儿一串,那儿一片的,再加上叶子的覆盖,被埋没的豆角多,必须按顺序有规律的去寻,去挨个摘下。小孩子摘扁豆角等于先趟个路,大人在后面仔细的寻遍。不让遗留在秧上半个。那可是劳动成果,是用血汗换来的可解决温饱的蔬菜。
扁豆角像会变魔术似的,像是故意给庄稼人开玩笑,感觉越摘越多,越摘越觉得总也摘不完了,袋子,篮子已经满满,还得送回去,再去摘。
扁豆角摘回家后,平摊在小院,等到晚上就开始了挑拣、去筋儿、撕片儿、淘洗,然后开水煮,旺旺的一笼火把扁豆角煮出了味道,成为夜色下农家小院的一道特色,成为季节里一处风景。
煮熟的扁豆角,把扁豆角片捞出,凉在筐里控水,锅底的籽用来当宵夜,一碗熟豆籽放点芝麻面就是一顿可口的饭食。
厨房和院里热气腾腾,像过节似的忙活着,浓浓的熟扁豆角也在把庄稼人唤醒,不愁没菜吃了。
一夜后的扁豆角已经完全凉透,第二天趁着早间赶紧晒在门外就近坡上,家家户户不约而同的挑着,端着,扛着,去到同一个地方,找到空着的石板地儿,一把一把从篮里抓起,一把一把洒在石头上,把石板铺满,把扁豆角全部晒出。本来已经可以用荒来形容的山坡,此刻变得绿意浓浓,像春天瞬间赶到似的。像片刻长出小草般。
不用管了,交给大太阳吧,一天的光阴就会大变样,等到黄昏时分再去收,发现扁豆角已经像害羞草一样卷曲。那个在早间还舒展的扁豆角此时已有所不同。人们依旧用挑,端,扛,搬回家。扁豆角已经向呼啦啦靠近。继续晾晒几天,继续在早间晒出,晚间收回,等完全发出呼啦啦的声响,那才叫真正的干透呢!
对了,或许你对扁豆角的食用还不太了解,当然每个人的吃法也不尽相同,豫北人喜欢用扁豆角做炒米汤,当然扁豆角还可以炒菜,做卤面。任你怎样烹饪。
但人们习惯抓一把扁豆角泡软,和白萝卜一起做一锅炒米汤,尤其天冷后,喝一碗放姜的炒米汤,热乎乎的,暖和和的,一边吃饭一边说明年得再多种些扁豆角,晒干,扁豆角收成不错,还好吃。
一边冒出热汗,越发觉得这扁豆角好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