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与货币政策
【内容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策。另一个是货币政策的问题,主要涉及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间目标的选择以及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通货膨胀及其成因
一、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是一个古老的经济现象,自从信用货币产生以来,它就时常困扰着各国的经济运行。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因人因时而异。
一个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对于通货膨胀的这个定义的理解,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考察的对象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有别于股票等金融资产的名义货币价格;(2)指的是货币价格,即商品、劳务与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而非不同商品、劳务之间的相对比价;(3)不是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经济周期性的萧条以后出现的周期性复苏阶段的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4)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价格总水平的上涨:(5)是价格总水平的明显上升。轻微的价格波动就不是通货膨胀。不过,这一数量标准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是一个主观性的概念。
关于通货膨胀还有以下解释:
1.通货膨胀指的是需求过度的一种表现,在这种状态下,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2.通货膨胀是货币总存量、货币总收入或单位货币存量、单位货币收入增长过快的表现。
3.通货膨胀是在如下条件下的物价水平上涨现象;无法准确预期;能引发进一步的上涨过程;没有增加产出和提高就业效应;其上涨程度超过安全水准;由货币供应的不断增加来支撑;具有不可逆性。
4.通货膨胀是货币客观价值的下跌,其度量标准是:黄金价格、汇率,在官方规定金价或汇率条件下对换外汇的过度需求,等等。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和度量
按照不同的角度,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1.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有爬行式、温和式和恶性通货膨胀。从价格上涨速度来区别通货膨胀的状态,关键是划分三者的数量界限,这是一个主观标准,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年上涨率不超过2%—3%,而恶性通货膨胀下物价总水平上涨率在两位数以上。至于具体的界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有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公开型通货膨胀的前提是市场功能完全发挥,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过度需求通过价格的变动得以消除,价格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隐蔽型通货膨胀则是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现象。其原因是,在经济中已积累了难以消除的过度需求压力,但由于政府对商品价格和货币工资进行严格控制,过度需求不能通过物价上涨吸收,商品供不应求的现实通过非价格形式表现出来:如黑市、排队,凭证购买、有价无货、价外索酬以及一些产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下降等等。
3.按预期划分,有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预期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如在工资合同中规定价格的条款,在商品定价中加进未来原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指未被经济主体预见的物价上升。一般认为只有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才有真实效应,而预期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主体已采取相应对策抵消了其影响,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4.按成因划分,有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以及体制型通货膨胀,将会在后面予以详细介绍。
至于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从世界各国的实际做法看,主要采取三个标准: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GNP平减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CPI)。也称为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2.批发物价指数(WPI)。这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它的优点是对商业周期反应点敏感,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原材料、非零售制成品的价格信息。缺点是不包括劳务产品在内,同时它只计算了商品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包括商品在最终销售环节上的价格变动,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
3.GNP平减指数(GNP denator)。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GN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
物价指数一般用于度量现实发生的通货膨胀,而对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的估测,则有一种称为“通货膨胀缺口”的办法。凯恩斯认为,“通货膨胀缺口”就是有效总需求与可供私人消费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之间的差额,表现为市场上对商品和劳务消费的过度需求。当这种过度需求的压力加大而又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缓和释放时,通货膨胀就可能现实地发生。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
各国的通货膨胀和一国不同时期通货膨胀的具体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但造成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货币供给过多。虽然每一次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但要说明为什么会发生货币供给过多的问题,则需要从深层次上寻找原因。常见的通货膨胀深层原因主要有:需求拉动、成本推进、混合推动和结构性因素等。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一般定义是指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表现为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因此这种通货膨胀又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1)凯恩斯学派的过度需求论。凯恩斯学派认为,社会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开支三项构成的,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时,过多的需求将拉动价格水平的上涨。而货币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特别是经济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但由于各种生产资源已无剩余,总供给却不再增加,这样过多的需求就会拉动物价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当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源和失业时(Y(2下标)点之前),总供给增加的潜力很大,此时由货币供给增加而带来的总需求的增加可以带来产出的上升而物价并不上涨。
在Y:点和充分就业分界点Y(f下标)之间,总需求的增加将带来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这种双重效果的原因之一是存在闲置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源,供给有弹性,增加有效需求有刺激产出增加的作用。此时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出,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当达到充分就业以后,由于各种资源已充分利用,供给无弹性,有效需求增加仅使单位成本随有效需求同比例上涨而产出不再增长。此种情况,可称为“真正的通货膨胀”。
(2)货币学派的理论。传统的货币数量说把货币数量看做是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惟一因素。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数量说对传统理论作了修改,但仍强调货币数量对通货膨胀的作用,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量比产量增加更快造成的。货币量的作用为主,产量的作用为辅。许多现象可以使通货膨胀率发生暂时的波动,但只有当它们影响到货币增长率时,才产生持久的影响”。一旦人们对这种物价上涨产生预期之后,整个经济就会陷入“工资一物价”循环上升的过程,致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3)与凯恩斯学派的需求拉上说相比,货币学派的需求拉上说更强调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并强调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变化与货币供给量的增减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就是说,货币供给量的增减可以引起总需求的增减,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升降,反过来,有效需求中的项目也可以自发地增加或减少,并通过一般物价水平的升降而使货币供给量或货币流通速度被动地服从和适应需求的变化。而根据货币学派的理论,货币量是一个独立的外生变量,其变动必然先于物价变动而发生,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总需求的增长,货币量不可能是适应物价变动的内生因素,通货膨胀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并强调预期的作用。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20世纪后半期出现的“滞胀”现象是需求拉上理论无法解释的,由此产生了从供给和成本方面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当成本上升时,商品价格随之上涨,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导致产量下降,同时价格水平上升,如图10—2所示:
国外学者一般认为,由供给和成本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主要归纳为两个因素: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提高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的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因此成本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工资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1)工资推动。它的产生以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前提,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工资由工会和雇主双方议定,而不是完全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在封闭型经济中,标准的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来源于劳动生产率在前期没有提高,价格总水平在前期没有上升的情况下,货币工资自发地、一次性地增长。这种增长可能来自错误的通货膨胀预期,也可能来自具有垄断力量的工会为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所做的努力。一旦出现通货膨胀以后,工人为维持先前的实际工资水平而要求工资进一步上涨,从而出现“工资一物价螺旋上升”。
(2)利润推动。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投入或要素的价格因市场垄断力量的存在而提高,从而导致的物价上涨。它的产生是以存在商品和劳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间接成本上升或是垄断利润的驱使,一些具有垄断力量的企业就可能操纵价格,是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了成本上涨的速度,以赚取垄断利润。如果这种垄断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通货膨胀。
3.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混合推动型把总供给、总需求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考虑。在现实的通货膨胀过程中,需求与供给因素往往互相结合,很难将其分成两种独立的现象。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只是为通货膨胀理论提供了分析的初步概念。
例如,总需求的上升可能带来物价水平的一次性上升,如果由此带来成本推进的因素,那么价格就会循环上升。成本的上升如果缺乏需求的增加,那么工资上升带来的失业、产出下降会终止成本推动过程,则事实上的通货膨胀就不可能形成。
但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面对这种失业增加、产量下降的现象,政府往往不会袖手旁观。为了避免失业和萧条,必然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相应地扩大总需求。这样,失业和产出量可以恢复到原有水平,而物价进一步上升。为抵消通货膨胀因素,工人会进一步要求提高工资,厂商提高价格,又导致总供给曲线上升,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真正的通货膨胀就会出现。
而货币学派坚持需求拉上的主张,反对成本推进的说法。理由是只要货币供给量没有变化,则普遍的、持续的物价上涨就不可能发生。弗里德曼还指出,由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上涨往往是一次性的,而不会是持续性的。不过,这种一次性的物价上涨可能会使政府做出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反应,从而导致持续性的物价上涨。一些国家,如日本和德国,在石油危机时没有做出这样的反应,通货膨胀得以避免。
但是,相对价格的调整需要时间,如果采取不作为的政策,在此期间内出现的衰退也许是政府难以承受的;其次,成本上升引起的物价上涨也可能不是一次性的,因为它改变了不同利益集团的收入分配结构,受到损失的集团为抵消物价上涨对其利益的侵蚀,可能会发动起新一轮自卫性的成本上升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学派的主张在现实的操作中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4.结构性通货膨胀
对于一些国家的长期通货膨胀问题,需求拉上或成本推进理论都不足以充分说明原因。一些经济学家从一国经济结构及其变化方面寻找根源,将由于结构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鲍莫尔提出了一个以不同劳动生产率增长为核心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经济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先进部门(工业部门),另一是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保守部门(服务部门)。当前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货币工资时,由于攀比,后者的货币工资也以同样的比例提高。在成本加定价的通常做法下,整个经济必然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希克斯一托宾劳动供给理论。希克斯将社会经济部门划分为扩展部门和非扩展部门,扩展部门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劳动力缺乏而工资上升,但在衰退时货币工资却降不下来。非扩展部门的劳动者为求得公平也要求提高工资。因此繁荣时期由扩展部门开始的工资上升必然蔓延到其他部门,而使整个经济的工资水平普遍上升。希克斯认为,这就是通货膨胀特别是滞胀产生的主要原因。托宾也提出了关于相对工资的理论。托宾认为,工人们关心相对工资胜过关心绝对工资,如果工资比在别处的工资相对地下降,他们就可能退出劳动。因此,在经济结构的变化中,某一部门的工资上升,将引起其他部门向它看齐,从而以同一比例上升。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