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用Llquidity)表示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函数。又由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都是收入的增函数,而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可将总的货币需求M分解为两部分: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为M,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为M(2下标)。若以Y表示收入,I表示利率,L(1下标)表示M(1下标)与Y的函数关系,L(2下标)表示M(2下标)与I的函数关系,则凯思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可用如下函数式来表示:
M=M(1下标)+M(2下标)=L(1下标)(Y)+L(2下标)(i)=L(Y,i)=L(Y,i)
(二)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思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突破,但这一理论本身也存在着重大缺陷,主要有:忽视利率对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的影响;将人们的资产选择范围假定在货币和债券之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凯恩斯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纷纷对凯恩斯理论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
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首次深入分析了由交易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鲍莫尔模型也称“平方根法则”,它说明了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受利率因素的影响。
鲍莫尔认为人们持有的用作交易媒介的现金同企业持有的存货一样也有成本,由于现金是无利息收入的,持有现金就要放弃利息收入,这种放弃的利息收入就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因此人们总是在保证正常交易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金持有,寻找最低的现金持有量。鲍莫尔模型认为,用于交易的货币需求函数也是利率的减函数,从而得出了交易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交易总量、利率及变现手续费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
2.就在鲍莫尔等人研究由交易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关系的同时,美国经济学家惠伦、米勒和奥尔等人则展开对预防动机货币需求同利率关系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也表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并因此而形成以“立方根定律”为代表的惠伦模型。
3.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托宾和马柯维茨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资产选择理论的过程中,也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与发展。
托宾认为,可供人们选择的金融资产很多,货币只是其中一种,人们之所以选择持有没有收益的货币,而不持有其他有收益的金融资产,是因为人们进行资产选择的原则不是预期收益最大化,而是预期效用最大化。持有任何一种金融资产都具有收益和风险两重性,收益增加会使投资者效用增加,风险增加则会使投资者效用减少。为了提高总效用,人们往往会同时持有债券和货币,也会同时投资于其他有不同收益的有价证券。
托宾用某种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测量其预期收益的尺度,而以预期收益的标准差作为测量其风险的尺度,他认为人们是在衡量与比较包括货币在内的各种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的基础上,根据边际效用均等这一资产选择要求,来确定其效用最大化的最优资产组合的。例如,当某投资者其资产构成中只有货币时,若利率上升,债券收益增加,他们就会把一部分货币换成债券,此时获得的利息收益的效用很大,而同时带来的风险的负效用却比较小,只要这种效用超过负效用,则投资者就会继续增加对债券的持有量,直到新增加的债券带来的边际效用等于增加债券所带来的边际负效用时为止。由此人们增加了债券的持有而减少了货币的需求。托宾也由此说明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的结论。托宾的理论还说明由于资产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会促使谨慎的投资者采取分散投资来分散风险的方法,从而肯定了不确定性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重要性。这种资产选择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成了西方最具有影响的货币需求理论之一。
三、现代货币数量说
货币学派是当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56年发表了《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一文,奠定了现代货币数量说的基础。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问题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说研究的是影响人们持有货币量的因素。
弗里德曼研究货币需求时,把货币视为各经济主体持有资产的一种形式。他认为货币持有人所关心的并不是名义货币量M,而是实际货币量M/P。人们能持有多少货币,主要受下列一些因素的影响:
1.总财富。弗里德曼把货币看做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个人所持有的货币量受其总财富限制。由于总财富难以直接计算,因此,他提出用“恒常收入”(Permanent income)这一概念来代替财富。所谓“恒常收入”(y)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期内所能取得的平均收入,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收入,可以避免即时性收入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使货币需求函数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恒常收入越高,则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多。
2.财富构成。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财富构成即指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w)。人力财富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的能力,又叫人力资本;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资本,指生产资料及其他物质财富。人力财富要转化为现实的非人力财富,会受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在转化过程中,人们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应付交易等需要。这一货币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在就业困难时,人力财富所占比例较大,所需持有的货币也较多。
3.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人们持有多少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与其他资产收益率的比较。包括由货币的名义收益率(r(m下标)),以债券利率为代表的固定收益报酬率(r(b下标))、以股票收益率为代表的非固定收益报酬率(r(e下标))和预期物价变动率(1/P?dP/dt,可视为实物资产的收益率)。这里需要解释一点:在介绍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时,货币是作为不生利资产看待的,如钞票,持有它是无回报的;而弗里德曼考察的货币扩及M2等,这类大口径的货币中相当部分确是有收益的。
4.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例如人们对货币的流通性的偏好程度、习惯、技术与制度等综合因素。这些因素用u表示。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弗里德曼提出了如下货币需求函数:
M/P=f{Y,w,r(m下标),r(b下标),r(e下标),1/P?dP/dt,u}
式中,M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表示价格水平,则M/P表示实际的货币需求量;Y表示恒久收入或财富总值;w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r(m下标)表示货币的名义收益率;r(b下标)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下标)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P?dP/dt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u为其他随机因素。
弗里德曼对现代货币数量说的表述及其所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是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贡献。首先,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被视为一种资产,而不仅仅是交换媒介,因此,货币需求理论就成了资本理论或财富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弗里德曼确立了预期因素在货币需求理论中的地位,弗里德曼认为,根据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价格变动率、市场利率和其他资产的收益率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预测。弗里德曼的这些观点为后来的理性预期学派开辟了发展的途径,同时也使其理论具有较大的政策意义;再次,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它主要与具有稳定性的恒久收入相关,对利率的变动不是太敏感,正是由于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所以稳定货币主要在于货币供给的稳定,这一观点成为他提出稳定货币供应增长政策的理论基础。
货币供给概述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似乎货币供给完全由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来决定,实际上,货币供给是一个涉及各个经济主体行为的错综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货币通过中央银行提供的通货被创造出来,银行体系在货币创造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通过货币供给过程必然形成一定的货币量,一般称之为货币供给量。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量最终都是由银行提供的,是银行的债务凭证。因此,所谓货币供给量也就是被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给的债务总量。货币供给量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如果说货币需求量只是一个预测值,那么,货币供给量则是一个确定的货币量,它由银行通过各项资产业务向国民经济中投放。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货币供给量的数额大小是由银行系统资产业务的规模大小所决定的。
二、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所谓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使之对现实流通中的各种信用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15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因为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随着货币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许多新的金融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从而使流通中的货币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同形式的货币或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其货币形式是有差别的,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给量,需要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和调控有较为科学的口径。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标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货币层次作如下划分:
1.M(0下标)(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由于这部分货币随时可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2.M(0下标)(狭义货币):由M。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由于活期存款可以随时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手段,所以它是与现金一样最具有流动性的货币。各种统计口径中的“货币”通常是指M(1下标)。由于M(1下标)是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措施放在这一层,使之成为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3.M(2下标)(广义货币):由M(1下标)加准货币构成。所谓准货币,一般是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他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M(2下标)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它的确立,对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金融体系发达的国家的货币供应的计量以及对货币流通未来趋势的预测均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经济和金融发达国家就出现了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M(1下标)向M(2下标)转移的趋势。
不同的国家,不仅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各不相同,而且同一层次中的具体内容也存在着差异。比如美国联邦储备公报公布M(1下标)、M(2下标)、M(3下标)、L、Debt几个层次的货币供给口径,其中M(1下标)就与日本银行公布的M(1下标)、M(2下标)+cD、M(3下标)+CD、广义流动性等口径中的M(1下标)的内容不同。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我国货币划分口径是:M(0下标):流通中的现金;M(1下标):M(0下标)+活期存款;M(3下标):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三、货币供给量的外生性与内生性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变动存在自动调节机制;在金本位崩溃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货币供应量由被看成是中央银行可以绝对控制的外生变量。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货币供给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货币政策日益被人们所重视,那种把货币供应量看成是外生变量的观点受到怀疑。因为在现实中,当中央银行预测出一个认为合理的货币需求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时,执行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地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现实似乎在告诉人们,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并非中央银行所能完全左右,货币供应量也并非是完全的外生变量。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是典型的计量经济学语言。如果说“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如果说“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就是说,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等于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肯定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无异于说,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目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们的争论,至今未取得共识。目前,多数经济学家倾向认为,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条件下,由于基础货币都是由中央银行投放的,货币乘数也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之下,因此,中央银行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扩展和收缩,货币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政策所左右,这说明货币供应量存在着外生性。但这种外生性又不是绝对的,因为货币供应量除受中央银行控制外,还要受经济生活中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因而货币供应量由具有一定的内生变量性质。货币供应量所具有的这种双重性质,虽然不符合计量经济学的范畴界定,但却较客观的说明了现实,表明目前中央银行虽然能够调控货币供应量,但其调控能力有一定限度,表现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调控变得有些困难,从而使宏观金融调控的难度日益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