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螈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喜欢生活在各种潮湿的洞穴、沼泽、浅滩等水生环境中,捕食习性和变色龙相似,也是通过口腔中的一条长舌来捕猎,当他发现猎物,便会通过口腔内的肌肉压缩,瞬间弹射出那条比自身体长还要长三倍的舌头来粘住猎物,然后卷入口内享受美餐。
此时杨典已经处于那条蝾螈长舌的攻击范围之内了,呼叫已经是来不及了,刘苍不顾一切地冲向蝾螈,从肩上取下电流枪,一边飞速的奔跑一边瞄准向蝾螈。
岳华与此同时也发现了杨典身后的蝾螈,她吓得一声尖叫,叫声把其他人的注意力转移了过去,都一下定格在了杨典身上。众人都大惊失色,沈寒大叫道:“杨典,身后!!!快跑啊”。
杨典惊奇的注视着众人眼中惊恐的目光,立刻感知到身后而来的巨大危险,他下意识地回头一看,一只青黑色的卡车大小的怪物浑身散发着浓重的腥气恶腾腾的向他张开了大嘴。
“啊”。杨典吓得魂魄差点移了位,求生欲迫使他撒开双腿扭头就跑,但同时,蝾螈也发动了攻击,“噗”的一下吐出了舌头。
几乎就在舌头吐出的同时,一道电光闪耀在蝾螈吐出的长舌上,发出“嗞嗞”声,长舌立刻就象失去弹性的皮筋一样软软的耷拉了下来。原来是刘苍在千均一发之际一枪命中在蝾螈砖吐出的舌头上,从它的大嘴里救下了杨典一命。
这条蝾螈的体型巨大,这一枪如果击在了它身体的其他部位或许威胁不大,但正好射在了它的舌头这条软肋上,强烈的电流引发的剧痛让它在浅滩上打了好几个滚,它的长舌也被电流电击得麻痹了,一时间收不回嘴里,软耷耷的跟随着它一起翻滚,上面的粘液被甩的到处都是,“吭哧吭哧”的逃向江里,一路上四肢扒得岸边的碎石四处飞溅,而后一头扎进了水中。
惊魂未定的众人连忙赶了过来,将脸色惨白的杨典扶了起来,好半天他才回过神来,握住刘苍的手不停的道谢。
“好枪法啊!真是快、准、狠,少校,要不是你刚才的那一枪,杨典真是危险啊”!桑远山对刘苍不住的赞叹道。
“是啊,刘少校果然不愧是特种兵出身,这身手真是绝啦!少校,以后多教教我们,免得有危险了光你一个人顶着”。唐彬是个热闹人,除了也对刘苍的身手表示出钦佩来,还顺便开起了玩笑。
刘苍拍了拍唐彬的肩膀,呵呵地笑着,也没多说其他的,只是叫众人以后多加防范,再遇到危险时要注意使用手中的武器,随后便会同众人赶回了飞隼号。
离开浅滩后,天色开始变暗了,夜幕快来临了。这是科考行动的第四天,前三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途上,除了拍照和摄影外没有做其他的工作,今天刚开始开展采样和测析工作就遇到了危险,后边的工作还长着,这使得桑远山对科考活动多了许多担心,他把队员们召集起来,讨论是否将之后的科考更多的倾向于飞隼号车内,以免在车外再遇到其他的危险。
但意见一出来并没有得到队员们的响应,罗起说:“教授,这样做的确是少了许多的危险,但进行科考行动哪能没有危险,咱们不能因为这就更改原定的科考计划,您也知道,有些项目只有在现场进行才能采集到准确和科学的数据,如果做不到那样,那咱们这次的科考行动就失去意义了”。
“是啊,教授,飞隼号不就是为了这样的科考目的才建造出来的吗,如果我们更改行动方式的话,飞隼号的独特之处不就埋没了吗?那当初咱们还改造干嘛,采用传统的科考方式不就行了?您放心,我们都不怕危险,为了科学探索,我们对这次的微观旅程都是充满信心的”。沈寒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禁不住众人的劝说,桑远山最终放弃了更改行动方式的打算。但之后又有一个问题引起了众人的争执,那就是在夜晚是否还要进行科考。前三天里,每到夜晚科考队就结束行动,选择好一块地点,熄灭车内的灯光,便早早休息,但经过几天之后,这种日子队员们已经腻了。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们各自参加过多次的科考活动,早已有一股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根植在心底。今天已经进入到了大峡谷里,他们都想在夜晚进行科考活动,因为许多的植物只有在夜间才会绽放,白天根本做不出太有价值的研究,还有些动物也是昼伏夜出的,只有在夜晚才能一睹它们的原貌。而唐彬和沈寒更提出要开着飞隼号,打开探照灯做谷内夜航,还要录下摄像回去做成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