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海底峡谷非常的深,飞隼号潜行了1个多小时了还没有到海底。从地形探测仪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飞隼号目前的位置,它离海底还有1000多米的直线距离,飞隼号要到达那里对海底的地形进行测绘并采集土样带回分析。
此时下潜的深度已经达到了6200米,海水的巨大压力将飞隼号的外壳团团包住,纵然这是一艘极其先进的航行器,完全可以应对深海中的巨大压力,但如此深的深度还是让队员们心有余悸。四周完全是漆黑一片,浓得如同墨泼过的一样,除了灯光照射下的无尽的海水再没有任何其他的物体,就连鱼也未再见一条。周围也安静的如同置身在广袤的星空,没有一丝的杂音,除了阵阵轻微的“嗡嗡”声。
这些“嗡嗡”声听上去极不舒服,虽然音量很小,但却非常的沉闷,就象那种正高分贝发出声响的音响突然卡机所发出的无声的尖啸一样,阵阵都回荡在耳膜里,让人极端的难受。
其实队员们都知道这种“嗡嗡”声是海底巨大的压力直接作用在空腔上所造成的。这些压力作用在中空的潜水器上,施加的不止是超乎寻常的大气压,甚至能将声音也隔绝开来,外部的声音很难传递到里面,而里面的任何声响也无法传递出去,则会反复回荡在里面,形成一种回声,也就是说这些“嗡嗡”声其实就是航行器内部的轻微震动所引起的回声,这是一种超负荷工作状态下所出现的情形,就象在大型的变电器旁和高压线下行走时会听见一种丝丝声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这种“嗡嗡”声是低频率的,非常刺激人的耳膜,随着深度的加大也在不停地加强,当真是让人极其的难受,不过队员们也没有办法,这种声音并不像普通的声响那样捂住耳朵就行了,事实上它更像一团无形的介质包围在整个舱内,即使蒙上耳朵也无济于事,只能忍着。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嗡嗡”声也并是代表坏处。在深海潜航中,任何一艘航行器都经受着海水巨大的压力,普通的军用潜艇下潜的极限大概为600米左右,大多数的专业深潜器也多为4500米,真正能下潜到6000多米甚至万米的深潜器少之又少,除了有过记录的那些成功深潜到6000米以上的航行器外,人类其实早已进行过无数次的深潜壮举,不过多数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全都是经受不住海水巨大的压力而导致舱体破裂。在破裂的过程中往往会发出声音,这些声音就是金属的磨擦声和撕裂声,如果听到这种声音就意味着舱体正在破损,随着而来的就是水中破爆。达到一定的深度时,一丝小小的裂缝可不会象浅水中那样只形成渗水,而是大气压直接作用在受损处,将潜航器完全压爆,就象一只被砸爆的西瓜那样支离破碎。在所有的海底深潜试验中,多数用的是无人深潜器,如果是有人驾驶的深潜,在听到这种金属破裂声时就必须立即上浮来减轻压力,否则便是机毁人亡。
现在虽然耳边有这令人难以忍受的“嗡嗡”声,却也没有其它的声响,至少可以说明舱体非常的坚固,正如同桑远山所说的那样,即使潜到万米也不在话下,到底让人放心不少。
飞隼号仍然缓慢地下潜,地形探测仪上的深度数字也在不停地变化,桑远山和刘苍始终在盯着上面闪烁的数字,其他人则呆呆地望着舷窗外无尽的黑暗,此时大家所能做的只有这些,四周除了海水还是海水,只能等到下潜到海底才有事可做。
这时罗起隐约看到前方有一处微弱的红光,虽然不清晰但在这昏暗的海底却也显得异常的醒目。
“你们过来看,那里有一片红光”,他对大家说道。
“可能是一条鱼吧,这么深的地方除了鱼不可能再有其它的东西了”,大家都围了过来看见了那片红光,岳华说道。
“如果是一条鱼的话,根据参照距离来看应该是一条很大的鱼呀”,杨典也说道。
“嗯,的确是很大,咱们过去看看,如果是一个从未见过的物种那价值可大着呢”,桑远山说道。
飞隼号调整了航向,朝着那片红光游去。
随着距离的靠近,红光也变得慢慢放大起来,这时大家才注意到红光不止一处,在他们的前方又出现了好几处红光,而随着飞隼号的离近,红光也逐渐变得明亮了许多。
这些红光相互间的距离都不一样,有些离得比较近,而有些却相隔的非常远,有一些看上去是静止不动的,有一些却在移动,但全部是往下方的海底移动,没有一个是朝海面去的,就好象是向海底沉下去的一般。
“天啦!这些红光分布的范围这么广啊,如果是鱼,那得是多大的一个鱼群啊,深海里的鱼不是都是独居的吗,从没听说过这么深的海底还会有这么大规模的鱼群”,沈寒不解地喃喃说道。
桑远山又看了看海底地形仪,再望了望那些红光,说道:“那些红光可能并不是鱼,或许是一片海底火山”。
海底火山,队员们都大吃一惊。关于海底火山大家没有从地形仪上看出任何端倪,况且这次下潜主要是进行海底测绘和土壤取样,并没有将火山列入科考之列,现在突然出现倒真是让队员们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