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多亏他们是在微观视距的情况下,否则根本看不到射水鱼的精彩演出,射水鱼射出的水泡速度极快,事实上用人的肉眼根本不可能看清,但处在微观视距下,物体大上好多倍后,正好可以将平时看不到的景物一览无遗。
唐彬的摄像机里也是满载而归,将这难得一见的场面全部记录在内,又是一个科考活动中的极好素材。
不知不觉间,太阳西斜而下,天色又暗淡了下来,雨林的夜晚又要来到了。
队员们突然转过来一个念头,在雨林里进行一次夜间拍摄,就象在雅鲁藏布江峡谷那次夜航一样。雨林中的许多动物都是昼伏夜出的,如果在夜间来一次拍摄,肯定能捕捉到更多的画面。
于是大家稍事休息,静静地等待着黑夜的来临。
当夜晚来临后,整个雨林立即沉寂在一片黑暗之中,动物的鸣叫声也随之消失的干干净净,林中静得出奇,偶尔能听到树叶间细微的磨擦声,一定是某个动物隐匿在其中发出的声响。
白天林中的叫声大多是鸟类发出的,到了夜晚,所有鸟类都归巢了,剩下的全是夜行动物。
夜行动物有些是产卵和交配的,有些是猎食的。产卵交配的动物如树蛙和各类昆虫等,树蛙在夜间会爬到水面上方的树叶上,雌蛙和雄蛙便会在上面交配,然后产出受精卵,卵顺着树叶滑落到水里,蝌蚪便在水中孕育。而猎食动物的种类则更多,除了马来亚虎、黑豹、獾、野猫、云豹、疣猪、叶猴这些哺乳动物外,还有树蜥、变色龙、蛇、鳄鱼等爬行动物,他们个个都是伏击高手,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接近猎物,然后用各自的自然进化武器——尖牙、利爪、毒液将猎物擒获,之后便大块朵颐。
雨林中依然是静悄悄的,空气中还弥漫着白天那场大雨的水汽,气温也降低了,透着一股阴冷的气息。
为了不惊忧到动物,飞隼号没有打开灯,队员们都戴上了夜视仪,静静地观察着雨林中发生的一切。
没多久,一群疣猪出现在了众人眼前,一只母猪带着三只小猪经过了这片林区,不时地用鼻子在地面上嗅着,然后供开腐叶,刨出了里面的植物根茎和昆虫来吃。
而就在疣猪的后方6米处,黑压压的密林深处正闪烁着一对幽绿色的眼睛,它紧盯着猪群,慢慢地向着这里靠拢。
杨典压低声音对大家说道:“林中埋伏的是一只云豹,现在它已经盯上猪群了,马上就有好戏看了”。
疣猪浑然不知危险正在临近,还在寻找着腐叶下的美味。那两团绿光忽地一下腾空而起,像箭一般射向了猪群。
母猪“吭哧”一声发出了阵急促的嚎叫,撒腿就跑,小猪的反应也丝毫不亚于母猪,也立即双腿一蹬,跟在母猪后面就没命地跑开。
林中顿时大乱,树叶和杂草被云豹和疣猪弄得哗啦做响,瞬间就钻进了密林里,消失在众人的眼前。不多时,从远处的林中传出一阵小猪的哀嚎和母猪尖锐的嘶叫。
杨典说道:“估计是一头小猪被云豹捉住了,母猪护崽心切,正撵着云豹在追呢”。
“太残忍了”。岳华这时又显出女性的本能,难过地说道。
杨典无奈地看了看岳华,说道:“这就是丛林里的自然法则,这里每一寸的土地上都有动物的足迹,它们之间永远都存在着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弱肉强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就连那只云豹也不例外,说不定哪天它的幼崽也会被其他食肉动物给吃掉,人类是无法去改变这一切的”。
岳华嗔怪地看了一眼杨典,说道:“这我知道,我也是科学家呀,只不过是发下感慨而已,谁让你接腔了”。
大家闻言都看着杨典呵呵的笑着,弄得杨典反而有些尴尬起来。
雨林中的杀戮远没有结束,在这个夜晚绝不会只有云豹和疣猪这一例。在另一个树干上,又一个捕猎行动正在展开。
一只蚱蜢栖身在一片树叶上,吸食着叶片上的水珠,而它的侧方,正有一只黑绿相间的变色龙死死地盯着它。
黑绿相间的体色正好将变色龙完美地融入在夜色和树枝之中,它那两只可以180度旋转的眼睛此时都已死盯着前方,将蚱蜢牢牢的聚焦在眼前,轻灵的身体借着掩护色慢慢地向猎物移去。
它离那只倒霉的蚱蜢越来越近了。这只变色龙的体长有30厘米,一旦它接近猎物便会吐出长舌粘住猎物,然后送进口中美餐一顿,而它的长舌可以达到身体的两倍。现在这只变色龙已经离蚱蜢只有半米的距离了,正是它的攻击范围。
变色龙开始张开大嘴,露出它那已经蓄势待发的长舌。
众人瞪大了眼睛,双眼这时都不敢再眨一下,生怕错过了接下来那精彩的一幕。
变色龙的长舌如绳标一样从口中射出,准确地击在蚱蜢的身上,牢牢地将它粘住,还没等蚱蜢反应过来,长舌便已收回到变色龙的口中,它开始享用自己的美餐了。
这一系列动作真的是眨眼间便结束了,倘若哪个人这时正好眨了下眼,那他就绝对会错过这一幕。
变色龙的捕猎结束了,就当众人正准备收回目光时,罗起突然说道:“等一下,又出现了一只动物,它好象盯上了变色龙”。
众人又赶紧又聚在了舷窗前。
那只变色龙正在美美的享受着晚餐,孰不知它的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又窜出来一只马来叶猴。
马来叶猴是一种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小型灵长类动物,有着如人手般灵巧的爪子和一双大得超出脸部比例的眼睛,靠捕食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生,有着一副憨态可鞠的外表,长得很象澳洲的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