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一次会议上,告诫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节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是持家之本,也是安邦定国的法宝。革命烈士方志敏说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身为人民公仆,我们当始终牢记“富民之要在于节俭”的道理,常读典故、常思教训,做一个清廉节俭的人。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这句话出自《宋史·范纯仁列传》。意思是,只有节俭可以助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这句话出自北宋丞相范纯仁之口。范纯仁的父亲,就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的范仲淹。他子承父业,同时继承了父亲的节俭家风,人称“布衣丞相”。
这位“布衣丞相”深知为官节俭的道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有一次,他的同僚、秘书监晁端来范府拜访,并留下来吃饭。饭后,晁端逢人便说:“可惜啊,范丞相名传遐迩的一世家风毁在他的手上了。”听到这话的人都感到很奇怪,问他怎么回事。晁端回答说:“他们家平时吃饭,只有咸菜、咸豆腐之类,这是大家都晓得的。然而,这次他留我吃饭,却发现在咸菜、咸豆腐上面,居然还有两小块肉,这不显得很奢侈吗?”众人一听,更加敬佩范纯仁。
从晁端的口中,我们知道了身为一朝丞相的范纯仁,平时生活俭朴到了何等程度。生活如此节俭的人,在从政期间肯定也是一个不谋取私利的好官。因为他无欲无求,生活标准很低,自己的俸禄足以对付,哪还有必要再捞份外之财呢?
有一副对联说:“勤能补拙,俭以助廉”。俭以助廉,可谓经验之谈。试看古今为官清廉者,哪一个不是过着俭朴的生活?反之,那些生活上奢侈的人又怎么能清廉自守呢?
北宋的宰相中,还有一个司马光,同样生活俭朴,从不贪奢。当许多王公大臣在京城里盖起豪华的深宅大院时,司马光却在一个偏僻的陋巷里深居简出。有年冬天,一位客人前来拜访,竟然发现司马光的客厅里连个火炉都没有。客人冻得浑身发抖,司马光忙叫仆人端来一碗姜汤,客人喝完后才稍为暖和了一些。后来,司马光为了解决过冬时的寒冷问题,便想出了一个挖地窖的办法。因为地窖里冬暖夏凉,所以冬天他就在地窖里工作和接待客人。因为这件事,京城里就有了“皇家钻天,司马入地”的谚语。意思是说,皇帝和王公大臣的宅第越盖越高,可司马光的房子是往地下打窖越挖越深。这一谚语是对司马光俭朴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的妻子因病亡故时,连埋葬费也拿不出来,只得把三顷薄田都典出去,才换回钱来把妻子的后事办妥。司马光的俸禄和赏赐每年得到不少,但大部分都用来周济了衣食无着的贫苦人。其中,有个本乡人庞籍中年病故,留下孤儿寡母,很难维持生活。司马光见此情景,就将庞籍亲属接来同住,视为一家人。他每年还要拿出许多银钱去救济穷人。正因为这样,他常常人不敷出,致使家中囤无余粮,库无存银,一遇紧急用钱之时,就只能典卖土地救急了。
俭朴,为什么可以使人廉洁呢?因为生活俭朴的人,拥有一颗平常心。面对灯红酒绿的世界,能够做到心如止水;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做到波澜不惊;面对升迁变故,能够做到从容应对,做到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能守得住俭朴,遇到奢华不为心动,面对权色坚守底线,值逢升降泰然处之,心灵有处安放,心态平静安详。做事注重实际,说话诚实可信,办事正大光明。不在迎来送往中迷失根本,不在灯红酒绿中潜移默化,不在文山会海中无所作为。为官没有架子,为人没有自负心,和普通人打成一片。
俭朴可以使人清廉。人一旦丢掉俭朴,崇尚奢华,必然走向腐败堕落。一些贪官之所以腐败落马,就与他们丢弃俭朴的生活作风有关。无数事例表明,一个人如果能甘于清贫、安于俭约,就没有了物欲的膨胀和权欲的滋长;一个人如果能保持粗茶淡饭,远离肥甘美味,就不会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一个人如果能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不会依赖舟船车马,不会养尊处优,不会做官当老爷。
有人提倡高薪养廉。但是,何为高薪呢?对于内心永远充斥着欲望的人,对于那些心态总不能平衡的人,永远没有高薪。
为政之要,在于顺应民心。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优良传统,是净化人性、淳化民风、兴盛邦国的道德动力之一;廉洁与否,关系到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民心相背。党员干部如果带头节俭,其效果不仅是节约了一点办公经费和社会资源,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行政效能,彰显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改进了政府形象,体现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本色。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这句话出自《墨子·辞过》。意思是,节省俭朴就会昌盛,淫逸享乐就会败亡。
《东周列国志》上有这样一个记载: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征伐越国失利,兵败如山倒,自己也受了重伤,不治而亡。他的孙子夫差即位后,决心报仇雪恨。为了磨砺斗志,他命令十个侍从轮流站在庭院路边,每逢自己出入经过时,都要大声疾呼:“夫差!你忘记了越王的杀祖之仇吗?”夫差则咬牙切齿地回答:“没有,永远不会忘记!”为此,他厉兵秣马、励精图治,发展国力、广纳贤才,经过三年的重整旗鼓,一举消灭了越国,活捉了越王勾践,报了国仇家恨。然而,目的达到之后,他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自己的要求也放松了,不仅撤去了喊话的侍从,还整日迷恋酒色,荒淫无度,刚愎自用,杀害忠臣良将,罔顾百姓死活。十年之后,终于成了勾践的阶下囚,死于非命。
夫差的故事,真可谓“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生动写照。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南北朝时候,南陈王朝的陈后主,也是一个贪乐亡国的皇帝。当时,北方政治动乱,各个王朝相互攻打兼并,南陈王朝获得了一定的喘息之机,国家暂时安定,经济惭惭恢复,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陈后主却只知喝酒享乐、大兴土木。他建造了三座豪华楼阁,里面住满了他宠爱的女色。他手下的宰相、尚书等人,整日陪着陈后主,国事不管,只是喝酒吃宴,一边喝酒一边赋诗,然后挑选宫女照着诗词演唱,君臣通宵达旦地享乐。为了满足穷奢极侈的花费,陈后主对老百姓极尽搜刮之能事。当日一派繁华的江南沃土,如今饿殍遍野。
陈后主过了五年的荒唐生活,国力日渐削弱;而与此同时,北方的隋朝却渐渐强大起来,决心灭掉陈朝。隋文帝建造了大批战船,派他的儿子杨广和杨素率领51万大军,分兵八路,准备渡江攻陈。告急的文书送到陈后主那里时,他正和宠妃和一帮文人喝得酩酊大醉,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一连多天,警报越来越紧了,他才想起召集大臣来议事,然而为时已晚。
陈朝亡国,从大趋势上来说,是历史的潮流;但具体到陈后主身上,却是他诗酒误国造成的。一个整天花天酒地,专会吟诗做对,沉湎于笙歌之中,连敌军大兵压境都视而不见的昏君,如何能保存国家?一个老百姓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充其量误其一家;一个国君如此,就只能误国了。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对历史兴替十分精通的毛泽东,早在1949年3月就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定都北京时,毛泽东也一再强调:“我们城京赶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以表明我党汲取历史教训,不再重蹈覆辙的决心。
腐败亡国,俭约兴邦。这个道理并不深刻和复杂。然而,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有些党员干部头脑中的节俭意识却慢慢淡化了。有的人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战争年代提出的口号,是艰苦岁月提出的要求,在今天的条件下,这个口号和要求过时了;有的人盲目攀比,认为现在吃饭穿衣要讲档次讲阔气,不然容易丢面子,被人看不起,因而铺张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高档酒店的宴席上还没动筷子的大鱼大肉全被倒掉,有的人动辄就买数十个名牌鞋包。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支撑的民族,很难自立于世、自强于民族之林;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支撑的政党,很难得到人民的拥护,很难经受住执政的考验;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支撑的军队,很难经受住战争的考验。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从政的考验正在身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腐败问题正在侵蚀我们党的肌体。为了追求金钱和享受,一些人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买官卖官。为了追求腐化堕落的生活,一些人欲壑难填,却道貌岸然,不光是包二奶,有的甚至包六奶、七奶,或者更多。为了追求刺激,一些人动用公款出境赌博,一掷千金。这些问题,极大的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能不能过好执政关,能不能过好改革开放关,正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切不可掉以轻心。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意思是,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全文是:“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意思就是:“靠自然的力量生长出来的东西是有定数的,靠人的力量创造出来的东西也是有限度的。所以,取用它们要有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日常用度;如果取用它们没有限度,使用它们没有节制,那么就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这种节约用度的思想,与今天的节约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人类在不断繁衍,而地球上的资源却在不断减少。要想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就应该珍惜资源;如果没有节制,迟早会有资源匮乏的一天。
对资源取之有度,可以理解为“拒绝浪费”;对资源用之有节,可以理解为“厉行节约”。这不仅是古人的思想,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应该坚持的正确做法。
隋文帝做了皇帝后,不仅要求身边的人节约用度,自己也身体力行,有时几乎达到不可想象的地步。一次,他配止痢药,要用一两胡粉,找遍宫中,居然没有找到,还是一位大臣从自己家里捎带过来一两;又有一次,他想找一条织成的衣领,宫中没有,有大臣给他送了一件,却被他退了回去。他乘坐的车马用具坏了,他派木工前去修补,特意吩咐不许重做新的。他教育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都没有听说过生活奢侈腐化却能保持政权长久的。你是太子,应当带头勤俭节约。”
由于农民的辛勤劳动,加上隋文帝的节俭政治,短短二十几年间,从四分五裂的小国统一起来的隋朝,经济很快得以复苏繁荣,国库里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一直到隋朝灭亡以后20年,仓库的粮食还没有用完。
周恩来生前对生活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总是那样衣冠整洁,风度翩翩,但不知情者不会知道,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有一次,他穿着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工作人员建议把这套“礼服”换掉,周恩来却笑着说:“没关系,穿补钉衣服同样可以接待外宾嘛。”“外宾看到我穿织补的衣服也不要紧,如果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那就是大问题啰!”他穿过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后接着穿。有一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当地外交机构的女同志帮忙洗一下,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了。给他洗衣服的女同志接到衣服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还有,他穿了几十年的睡衣、皮凉鞋和戴了多年的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更是他生活节俭的见证,如今作为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厦门的办公室兼卧房里,摆放着一张木床,床上挂着一顶发黄且有补丁的蚊帐;床前的一张木桌,上面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碗上立着半根蜡烛;两张破沙发不成对,一个是新修过的,一个是旧的;一个破旧的木茶几摆在中央。接待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他就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只不过茶几瓷盘里多了一斤糖块,事后还批评下属“买那么多干什么?首长最多尝一二颗,买二两糖果也就足够了嘛。”毛泽东得知这个消息,感慨地说:“当今华人世界中谁最富?陈嘉庚先生!可是这位最富有的华侨巨商,却用一斤糖果招待我们的陈毅市长!这还不令我们共产党人深省吗?”
雷锋是家喻户晓的助人英雄,也是节约的楷模。有一次,是个休息日,雷锋的战友王大力把战士们的衣服和袜子都洗了,后来雷锋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就到处寻找。这时,王大力就说:“雷锋,你存了不少钱了,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难受吗?”雷锋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雷锋说:“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
什么叫节约,什么叫精打细算,看看古代的隋文帝,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看看陈嘉庚、雷锋等先进人物,就什么全都知道了。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勤俭节约,要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处做起,从改变开灯不关灯、拧不紧水龙头等等生活习惯着手,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滴油。能合并召开的会议不分开召开,可搞可不搞的活动坚决取消,不需要张灯结彩营造氛围的排场坚决不做。从细节开始,积少成多,集沙成塔,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节约的习惯。
如今,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提高了,而浪费和奢侈之风却越刮越烈。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下,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出现误区,认为反正是为“公家”干活,没必要省那点;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拿点、沾点没啥,人之常情;有的“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对自己一个标准,对下属另一个标准,“大面上注意、小节上不拘”。这些都应该引以为戒!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句话出自明朝朱柏庐的《夫子治家格言》。意思是,即使是一碗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唐代诗人李绅,也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著名诗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家喻户晓的诗句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件物品都凝结着劳动者的汗水,千万要珍惜。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老百姓的生活依然穷苦,达官贵人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朱元璋决心整治这种奢靡浪费之风。这天,适逢皇后庆生,满朝文武齐来祝贺。待大家坐齐之后,端上桌子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而是炒萝卜、炒韭菜、两碗炒青菜和一碗葱花豆腐汤。吃惯了美味的百官见此情景,有些诧异。朱元璋便解释说:“有道是,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这是我对大家的期望。”宴罢,朱元璋还当众宣布:“今后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就像我们今天吃的一样,谁要是胆敢违反,将严惩不贷!”官员们从此不敢大吃大喝。
周恩来在饮食方面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他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周恩来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票,谁也不准例外。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他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周恩来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周恩来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周恩来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
今天,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粮食呢?除了粮食来之不易外,还有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眼前:中国人口已超过13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5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1/4;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加上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粮食安全问题正日益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从粮食产量来看,我国谷物、棉花和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粮食仅36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今天的粮食产量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量竟比唐宋时期还少了200多公斤。有人打比方说,13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巨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人口就要吃掉50亿公斤的粮食!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有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而我国尚有1.3亿贫困人口。一些党员干部利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例如,网友曾发帖曝光山东省粮食局“天价餐”账单:12个人一顿吃掉14810元,餐费是1000元/位的标准。网友直呼“吃掉一年工资”。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2013年新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新华社提交的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在上面批示道:“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对党员干部来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就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必须带头珍惜人民的劳动成果,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时刻谨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始终牢记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形成“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努力培养文明节约的饮食习惯,促进全社会科学、文明、健康的饮食和消费风气的形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句话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意思是,由俭朴变为奢侈容易,由奢侈变为俭朴则十分困难。
这句话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家训”。司马光认为,节俭是一个人的可贵品德,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他还举了宋仁宗时的宰相张知白的例子。张知白虽位列三公,生活却很简朴,住房、衣服、饮食与当官前基本一样。有人见他的生活没有变化,就劝他说:“大人的月俸已经很高了,但生活却这么清苦,为什么就不设想改变一下呢?”张知白摇摇头,感叹地说道:“你说的没错,就凭我今天的俸禄,已经是朝臣中最高的了,即使按王侯的标准过生活,那也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你想过没有,我的宰相位置并不是永远不动的,也不可能长生不老,如果我的家人习惯了过王侯那样的奢侈生活,一旦失去了我的俸禄,他们就不能马上适应简朴的生活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还不如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一直过着这种平常的生活。这样的话,即使我百年归世了,我的家人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张知白的话一语道破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深刻道理。为什么说“由俭入奢易”呢?按张知白的说法,是因为过惯了贫穷的日子,一旦掉到富贵窝里,容易忘乎所以,容易被眼前的享受所迷倒。打个比方,一个叫化子突然拥有了一笔财富,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去享受,以弥补过去的苦日子。这是人的本性。
在历史上,明末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提出了“剿兵安民”的口号,并且提出“杀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女者如淫我母”,严肃军纪,并且下令“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因此受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的拥护。然而,一旦攻入皇城,皇宫里的荣华富贵一下子全归自己了,手上还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李自成和他的将士们开始腐化起来。进入北京后,将士们耽于享乐、沉湎酒色,士兵们目无法纪,肆意而为。特别是个个挖空心思搜索财物,中饱私囊,严重地败坏了起义军的形象,丧失了民心。
正因为如此,1949年3月23日,全国解放已成定局,当中央机关离开河北西柏坡,搬迁到北平的前夕,毛泽东临上车前,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领导同志说:“我们是进京赶考的。李自成进京后就变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
为什么说,“由奢入俭难”呢?按张知白的说法,是因为一个人过惯了富足日子,享受了荣华富贵,如果要勒紧裤带过日子,确实要经历内心的熬煎。举个例子,一个天天吃大鱼大肉的人,有朝一日让他吃糠咽菜,恐怕的确难以下咽。而避免这种局面出现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始至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就要像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的那样,“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必须过紧日子”。
要过紧日子,就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有道是,“针大的眼,斗大的风”,精打细算过日子,才能避免大把花钱、挥霍无度,才能保住金山不会很快见底。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注重在一张纸、一顿饭、一趟公差、一个活动、一个决策上“斤斤计较”,真正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把省出来的钱,用于惠及民生、为民纾难解困上,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并过上好日子。
当然,过紧日子,并不是过苦日子,也不是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像清教徒和苦行僧一样。过紧日子,是说我们在物质条件改善后,仍然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仍然要坚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不能放纵,也不能奢靡;是说我们在经济条件改善的情况下,仍然要勤奋工作、勤勉敬业、无私奉献;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杜绝大手大脚讲排场、比阔气、盲目攀比的恶习。
古人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过紧日子,就要带头以“俭”为先。持家也好,治国也罢,道理都是一样的。“俭”出了作风,“俭”出了效率,也“俭”出了精神。过紧日子,就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爱学习、爱读书的生活乐趣;养成勤于锻炼的健康方式,经常与群众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经常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获得群众的认同。
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这句话出自《左传·闵公元年》。意思是,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迷恋它。
这句话是齐国时期管仲说的。春秋时期,邢国遭到北方狄人的侵略,便向齐国求救。相国管仲立即向齐桓公报告,齐桓公有些犹豫不决。管仲说:“我们对周公的后代不能不管,一个国家如果沉湎于安乐当中,就像鸩毒一样。”齐桓公这才决定发兵救邢国。
关于贪图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的观点,还有一个故事作为佐证。古时候,北方有一个小岛,小岛上住着一对老渔翁夫妻俩。平时,老渔翁摇一叶小舟去湖里捕鱼,老伴在岛上饲养鸡鸭。这年秋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一群天鹅,在岛上落脚,打算休息一下,再飞往南方过冬。老两口看到这群远方来的客人,心中高兴,立即拿出饲料喂它们,老渔翁还把自己打的鱼拿出来,给天鹅吃。天鹅遇上了好心人,渐渐与这对老夫妻熟悉起来,不再对他们陌生,而是像老朋友那样无拘无束。它们在老两口的房前屋后走来走去,还跟着老渔翁下湖捕鱼,在小船四周嬉戏欢娱。冬天说来就来,但它们再也没有继续南飞的打算,而是决定留在这里,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湖面被冰雪封冻起来了,它们不能再下湖捕鱼了,老夫妇就敞开自己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喂食。直到来年春暖花开,湖面解冻,天鹅们才开始重新下湖捕食。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天鹅们已习惯于这里的安逸生活:冬天在老夫妇的茅屋里过冬,其他时间就下湖自己觅食。然而,当这对老两口离开了人世之后,天鹅们便遭了殃。它们是冬天来临时饿死在冰冻的湖面上的。
贪图享乐,作为国君可以亡国,作为个人可以亡身。这个道理,已经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夏启是夏朝的统治者。他热衷于狂饮奢食,兴舞作乐,极尽豪华。夏启的儿子太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嗜音好色,酗酒淫乐,终于被后羿所驱逐。末代夏王桀,享乐的程度更是达到新的水平。他宫中女乐有三万人之多,每当宫乐奏起,响彻都城大街小巷。他还追求“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豪华奢侈场面,不仅将祭祀祖先的乐舞供自己娱乐消遣,还喜爱表演在当时看来十分稀奇古怪的乐舞,靡靡之音漫于朝廷。夏被商取代之后,经历了一段清明时期,然后到了纣王执政时,他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加上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逐渐失去了民心,直到被周取代。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出现了“滑坡”,出现了严重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一种由思想上的腐化蜕变,导致生活上堕落的行为。当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表现形式很多,一是体现在公款吃喝上。例如,上级来视察、主管部门来检查、同行搞所谓参观学习、厂庆校庆等等,都要公费请客。公款吃喝,因为没花自己的钱,因为要摆阔气,因为讲排场、讲档次、讲品位,便一掷千金,一、二千元一桌的饭桌也不稀奇,上万元一桌的也不鲜见。二是体现在公款娱乐上。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天天晚上泡在舞厅、卡拉OK房、洗浴中心,娱乐之后享受蒸汽浴、异性按摩等,一个晚上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全部变为公款消费;或者以公款参与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等活动,心安理得。三是体现在公款旅游上。例如,打着考察、学习、参观、经验交流会、产品推介会等的名义,行出游之实,因为游名山、逛胜地的时间和花费,比办“正经”事时间还长,从而把大把公款耗费在所谓“公事”上……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这些党员干部一步一步走向腐化,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享乐主义也严重懈怠了党员干部的精神和意志,败坏了社会风气,扭曲了价值观,诱发了犯罪,危害了社会。
为了杜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自觉防止私欲膨胀,强化“五个意识”,即忠诚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节操意识、规矩意识,养成在法纪范围内工作生活的习惯,从源头上杜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