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干部谈“我如何被锻炼成材”
彻底训练,大胆任用
关于人才的栽培,坪内先生说:“完全信赖,大胆任用,最怕半信半疑。只要你大胆任用,他必会在你的期待下全力以赴。”
实际上何谓大胆任用呢?以下略述受坪内寿夫委以重任的四大干部的实际工作状况。
佐伯正夫(《日刊新爱媛》常务、总局氏)说:
“老板从不指使我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他总是先听我说,这是他最伟大的地方。”
佐伯因事会晤坪内,在他叙述完问题焦点时,坪内也有了结论,但他仍一言不发,直到佐伯说出他自己的见解提案时,他才有反应。其反应又分为二,当他同意时,他会爽快他说:“好!去做吧!”当他不赞成时,他会说:“嗯,这样好吗?”他从不做正面回答,有时还会提出质询来反问。他的反问来自各种角度,如钱、时间、人,由此你便能了解行不通的理由何在,且明确地洞悉坪内的意见。
佐伯就曾有过多次这种经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松山猛虎剧场大改装一事。他对此案的提议、说服、实行到成功,致使他获得坪内的认可。佐伯之所以能一跃而为来岛集团的重要干部,全得力于他深知“坪内容人之器”。
1962年,佐伯高校毕业即进入坪内关系企业(电影部内的管理会社)任职,此时正是电影没落时期。但他从事三年的会计工作后,亦即21岁时已是一馆的经理,可谓发迹甚早。
他成为经理后,更细心地观察了电影院,并发现了许多缺点、如厕所太脏、臭气熏天、灯光不足、荧幕太差、音响欠佳、座椅损坏等,整个电影院形同鬼屋。
我告诉老板‘现在的住宅连厨房、厕所都全面美化,这么脏的电影院怎么能吸引客人呢?’老板却回答道:‘电影事业已如夕阳中,我也不在乎是否有客人。’那时老板正全心开发奥道后,对电影事业毫无关怀。但我决心要创出一个气派的电影院,恢复往日的光彩,于是又曾多次向老板进言。6个月后,我至今仍忘不了那一刻,老板背对着我说:‘好吧!就照你的意思去做。’那一瞬间我真是喜出望外。上面立即拨出7000万日元,宾客满门。于是老板说:‘你是对的,电影仍具极大的吸引力。’其实我也曾深思,7000万日元的改装,一旦失败,我只有请辞一途。但辞职终究无益,严重的损失仍不得弥补。于是我连日食宿在剧场,不敢稍有造次。当时毕业年轻,我甚至一大早起来向高校、初中的学生发传单。随后我兼任了二馆、二馆、四馆的经理。
28岁时,我已身为总经理之职。
“我之所以卖力至此,完全是因为我真心地喜爱电影事业。”
一位干部兼任数十项社的事务
前述超合理化电影院所在的松山国际大厦的建设,也是佐伯的另一件大事。该大厦完成于1977年。坪内在1972年向佐伯提出构想,从构想到完成这期间的准备共计5年。
在同一大厦中分设若干电影院,全家同来时。小孩可在A馆、父亲在B馆,母亲在C馆,各投所好,皆大欢喜。看完电影后,可在大餐厅聚合,共进餐食。一个老少咸宜的电影百货公司始终是佐伯的梦想。而今这个梦想竟与坪内的意图不谋而合。
但在实际行动上,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首先坪内要求“考虑制作一个人操作的放映机”。然而,四个电影院得有10名技师,因为一部电影约有25盘带子,技师人数不足。放映根本免谈。但坪内却轻松地说:“把影片全部接成一支带子,不就结了吗!”
正当佐伯为此头痛不已时,坪内告诉他:“这个不用你伤脑筋,去委托专家就可以了。钱多少都不成问题。”结果,在亚西欧电机分公司与意大利技术合作下,终于成功地开发了期待中的机械。
“老板委任办事的人,向来自重于他是否热爱这份工作。唯其如此,方能不怠情。拿我本身来说,一年365天全不休假。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这种愉快的忙碌,使我忘了更年期的烦恼。”
佐伯身兼数十项社的事务,除造船部门,观光部门一切事务也须与他商榷,由他负责的会社业务计有5处。虽然名为推广部长之衔,而大众传播业务也由他一手包办。
他虽然身兼数十项社的业务,领的薪水只有奥道后温泉观光巴士总经理一份的薪资。在来岛集团中,“格”与“位”的问题并不存在。当然每一社都有社长或专务头衔者,实际上由三号、四号人物负责的例子却极多。坪内对这种“组织破坏”有如下见解:
“在本集团中,不可能有干部极精炼、却无法培育部下的情形出现。在某些大企业中的部课长,十分忧心部下强过自己,因而不愿提拔后进。但在本集团绝不容许有这种事。部下不能成功,你同样得不到认可。凡入本社二年者,即安排但任普通公司中课长的事务,课长也同样要做干部级事务,在来岛集团中多的是高度不易克服的事务。”
入本社两年,即安排担任普通公司中课长的事务,如足立正积。他原是日刊新爱媛广告课员工,但他并非只负责拉广告,他还必须对宣传题材去芜存菁。除涉及高度政治性判断外,在实务上佐伯对他采取完全信任态度。因此,其工作相当于一般课长。佐伯因兼日东企划(广告代理商)社长,常顺事出差东京。大阪,所以常由足立正积担任“代理社长”之职。
突破常识与规范的“桎梏”
口义宽(东邦相互银行常务)说:
老板是不设桎梏的。通常我们会因法律、社会常识及做人的规范,告诫自己何者可行,何者不可行,但我们的老板绝不如此。界限愈明显,‘瓦解它’的叛逆情绪愈强,这时你说东他偏往西。由这种见解可知他的确是由核心来看事务的。
我不愿看到众人被圈限在一个小小的桎梏中痛苦生活——相信这是他指导部下的中心思想,这也说明了坪内先生确实是位有先见的事业家。
“一般人器度狭小,有贪念,没有勇气面对困境;但一个有先见的人,则能随心所欲而不逾距。一个肯苦口婆心、培育部下的人,终究能点石成金。由于培育部下必须付出相当的时间、金钱,因此一般的经营者不做这种尝试。而差异也正是由此而生。事实上一旦部下成金,其回收效果将千百倍于付出。这一直是老板深信不移的。”
在坪内心中构画着一个“最好”的理想图。为实现这理想图,他采行了两个极端的方法,一则巨细靡遗地迁就他人的心意,一则无视于一切独断独行。至于如何区分善用,则绝妙无比。我们的老板常给人一种恐怖又温柔、温柔又恐怖的印象——这是所有来岛人一致的感受。
一点集中主义
一点集中主义并非示范商店方式(后述),而是在某段期间对某人施予集中教育。我也受过这种彻底教育,唯有我能理解并牢记者板的行为动机,所以我能再教育我的部下。他经常会挑出年轻有为者,彻底予以教导,藉以试探对方是否能熬过困境,如果不能,其能力恐也仅止于此。有时,他会集合10人,并选定其中一人为攻击对象,使之受窘,考验其应变能力。
老板的电话技巧之高明,常令我们害怕不已。他常用‘你现在在做什么’这类抽象问话。被问者常在不自觉中说出自己心中极介意的事。老板便以此为关键,逐次伸展了问题的核心。
记得有一次,他曾问我说:‘你的业绩如何?’如果我答以嗯!还好,必遭痛斥。他希望听的是针对各部门的问题,你有何种具体的建议与处理方法,并由你的回答中判断你是否真正投入工作。通常他的判断也是100%正确。
他不只有洞悉人的能力,还能在心中映照出你的整个成长过程,并且,正确地掌握。只要你到达了预期点,立刻就可以接到下一个指示,不可思议的是各个指示完全正确。
从未有所偏差。
我从坪内先生处学到了许多融资方面的知识。基于银行立场,无论对集团企业成一般企业,都应本着同一审查标准。但每次碰到隶属来岛集团的企业,我在处理上多少就会有些私情。其实集团企业中不乏有贸易赤字者,起初我抱着对这种企业怜悯的态度,因而虽然它不合审查标准,我仍因私情而予以融资。数次之后,坪内先生终于来电告诉我:不要因为对方是集团企业就如此通融。身为银行未经任何审查,只因对方是集团企业而做慢性外理,是要不得的。审查标准应一律比照一般企业。若银行本身也存在集团意识,接受融资的企业将会养成恶习、恃宠而骄。
再举一般企业为例,老板有时会告诉我,某公司近来在报上刊登全面广告,恐有倒闭之嫌,你要谨慎处理。通常我们认为刊登全面广告正表示该公司景气极佳,但老板却不以为然。‘非做如此奢侈宣传,无疑是绝地反攻吧!’不久,果然不出所料。
1973年,亦即坪内体制成立二年后,我才从老板处学习到何谓‘真正的工作’。
有次被叫到大西工厂。那是我第一次获得和老板长时间谈话的机会。那天他带我到宁和岛,入夜后我想今日工作应已结束,准知他带我到神户。船于次晨抵达神户,我们在东方饭店用餐。此间,他对我谈了许多,饭后并交给我机票,要我自行回去。早上10点我返抵松山机场,心想终于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了,不料这时广播呼叫我的名字,说是有午来迎接我。原以为一切设想都很周到,谁知车子却送我回到银行,一天的工作又结结实实地开展了。
“当时,我只觉一天做了三天的工作。”
事实上,这就是坪内对水口所做的干部录用试验。水口通过了这项试验,并成为实现少数精锐化的第一线指挥官,且十分活跃。
委以主任者轻慢不得
冲守弘(东邦相互银行社长)说:
我有时请示坪内先生,他会简单地回以‘嗯!好’,这时我常会怀疑他是真听清楚了我的话。但是隔一天半日,他又会告诉我:‘我又想了想,这样做是不是比较恰当呢?’起先我以为老板并未用心听我的话,但后来才发现他比任何人都在认真考虑这件事,他曾说:‘我不论白天或夜晚,都在思考着工作上的事。’我相信这是事实。
有时我和老板谈论至深夜,才得到结论,回家后以为可以休息了,不料老板又立刻来电话:‘关于刚才那件事,……’于是他又给了我新的指示。原来在我回家后,老板依然盘算着这件事,我原以为自己的工作已够认真,未料老板更甚于我,简直是个工作狂。
老板常说:‘你们都是工作者,当然不可以败给工作。’譬如弯曲铁板时,必须先用焊枪加热,再迅速加水冷却。在以前,必须由两个人分工完成,但现在老板希望由一个人独立操作。他说:‘业余鼓手可以轻松地用双手双脚操作五六个乐器,一个专业人员岂不能担任两种工作?’
他也常说:‘工作是非常有趣的,这一点一定要让员工明白。’许多人打心里不赞成这句话,但老板始终深信不疑。他把打鼓和打铁视为同一层次的工作,只要你喜欢它,它就会变得很有趣。
一个委以小权责的人,失败了自不影响大局,但若受托以重任,就绝对轻慢不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一般人都认为,身为来岛一员,着实忙碌不堪。但与其象日银般的闲瑕,连拿一盒橡皮圈都得盖四五个大印,还不如忙碌些好。我认为只要依自己的分配,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就合乎了工作的价值。”
冲守弘当时不只担任来岛船坞事务部长,还兼任关西汽船社长等30余社的高级干部,此外,还受委为造船、海运团体等职务。但他仍然只领来岛船坞业务部长的薪水,事实上来岛集团中的每个人状况都相类似。
合理化系统的推行
欠原安正(五光钢管加工技术部长)说:很久以前,我们有位同事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殉职。社长也出席了葬礼。在人士仪式中突然春雨绵绵,业务课长立刻为社长打伞。不料社长推开雨伞,在雨中始终保持不动的姿势。在他脸上,早已分不清是雨还是泪。我相信他一定哭了,我心中也深受感动。社长必然痛责自己的失职,正因为老板拥有这份人情味,才有了今日来岛的茁壮成长。
直到两年前,每当发放红利时,社长都亲自将红利一一交到大西工厂1500名员工手中,并频频点头道:‘辛苦了!’‘请多费心。’我于1954年入社,对社长接下来岛船渠的一切状况相当清楚,那个时候,他常到荒废已久的波上滨工厂铲除杂草,及刮除机械上的铁锈。
当时人员极少,社长对每个员工都很熟悉。亲自发红利或调薪公函,都是当时养成的作风。今天,公司规模扩展远胜昔日,但他一贯的作风始终未变,实在是不简单的事。
现在我所负责的五光钢管加工,每月约600~700吨。这种钢管制造量为全日本第一。我们一手包办了造船集团九大工厂(大西、波上滨、宇和岛、岸上、太平、德岛、永宝、高知、汗成)所需的钢管,员工约为100人。以前9个工厂分散制造时,人员用度多达700~800人,直到1976年社长将其合而为一。这项改革的确获益匪浅,诸如人员裁减、材料的节约、场所的有效利用、集团营业额的直线上升等等。因各厂都有工程管理,所以只要订单一到,成品立刻可以送达。
“在成为钢管专员以前,我只是一名工厂领班。但在五光钢管加工成立的同时,我也成了公司的高级职员。这种例子在其他公司可能并不多见。我本身只有初中学历,但曾在川崎重工坂土工厂接受技术研习教育,也自修了一段时间,而有能力建议施行现在的体制。这也正是社长愿意如此器重、提拔我的原因。”
以上是四位干部“受以重任”的例子。他们各担负了不同的工作,对坪内的印象也各有差异。总之,坪内“用人”的原则只有一个,亦即由他提示构思,并授予对方行事权责,且要求对方提出具体企划方案。这种状况,就如他下达命达“攀登那座山峰”,并给予对方充分的装备与食粮,至于路线的选定则由登山者自行解决。而坪内可以想象高居山顶时的所有景观,但登山者却没有这份能力。因此,他们非得辛苦地攀登到山顶后方能欣赏奇景。当然,流汗所得的成果自然甜美异常。尤其是站在一座高峰上,才会发现另一座更高的山,于是动了再征服的雄心。
事实上,当这些登山者向坪内报告结果时,坪内必然会回道:“嗯!这是我意料中的事。”然后暗示他:“如何?还想征服另一座山吗?”
于是,征服过一座高山的人,便会自行再向更高拔险峻的山挑战。
二 勿放弃低效率工作者
不可忽视低效率工作者
“若能使工作状况较差的人改善,公司由上到下将处于极佳状况,公司自无不佳的道理。我的任务,即在提升低效率者的工作能力。一般员丁能力之比例可分为三、四、三。优等者三成,中等者四成,劣等者三成。现在就是要对最下等的二成进行再教育,使其工作效益提升到中等。如此,中等的四成员工又会因受到刺激而再加强。这种层级上进的激励,可使每一个员工都充分发挥其能力。一般公司都只重视最优秀的人,如此只会使员工的工作状况进入恶性循环。所以正确的方式在对劣等者多加重视并加以教育,这种教育劣等员工的工作乃经营者之权责所在。”
坪内基于上述理由,将员工素质的构成比例分为“三、四、三”。他认为,只要将劣等的三成员工的能力提高,相对地提升了整个员工队伍的素质。
我们称劣等的三成员工为“低效率者”。现在要做的是对他们再教育,这与适才适所主义具互动性。
例如某些人有恐高症,你要求他在高处作业自然不可能,因此必须安排他在平地工作;有低血压毛病,早上起不来的人,则可分配到电影院或饭店上班;不够细心的的千万不要让他做精密作业。
在造船厂工作的人,都是效率在中等以上的。他们有时会告诉低效者“如果你在这里工作,订单一定一张都接不到”。事实上,低效率者也明白自己的缺点。正如生病的人就没去看医生,凡肯面对现实、努力工作,就不必担心被炒鱿鱼。因为集团中有各种公司、各种职业,一定有你容身之地。曾有一位东邦相互银行的员工说:“我只要一看到数字就头痛。”于是坪内问他想做哪一类工作,原来他一直都希望能做多与人接触的工作。于是坪内安排他在酒店上班,从此该员工不但工作勤奋而愉快,该酒点的营业额也节节升高。
最重要的乃在教导并启发员工的工作意愿,让员工明白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应该对自己有自信,别人做得到,我当然也做得到。我们不能因其能力不佳,就放弃不管。如果只一味宠爱优秀者,必会导致其他人的自暴自弃。因此,教育低效率者成为当务之急。当然,要让他们迈入轨道,的确需要一些时间,但绝不可视之为浪费。
“大致而言,要教导一个不喜欢工作的人,逐渐发觉工作迷人之处,最少要一年的时间。让员工明白工作可爱之处,也属于再教育。一旦成功,努力部分则在其个人。我们的理想是希望员卫在规定时间以前各就其工作岗位。”
适材适所体制
三、四、三‘并非指地位。若就地位而言,则只指’窗边族‘;也就是专门坐在窗边,什么都不必做,就可以领取高薪的人。终日卖命勤奋的人,看到这些悠闲的’窗边族‘,心中当然有所不满,如果无法改良公司中的这种现象,恐怕公司是整顿不起来的,在比我们讲究的是劳动价值。假如公司中存有游手好闲者,在下面的人自然也缺乏工作意愿。在我们公司里,就会把这些’窗边族‘另外派用,在造船部门中绝对看不见任何’窗边族。
“在遇到‘窗边族’时,我会让他明白,一旦他留在造船所,底下的人部会学着不工作,因此我保证付给他足够维生的薪资,替他另外找一个可发挥其特长的工作,然后把他调到适合他的公司去。唯有如此才能奠定公司再建的基石。乍闻之下,他们都会觉得没面子,但再细想,仍会发现自己的确没有担任造船的实际工作。”
一向只从事造船业的人,都觉得自己不能做其他事,但尝试了新的工作后,却有许多人很惊讶自己竟然对新工作也能得心应手。来岛集团会有这么多职业种类,这也是原因之一。
造船业的每一家分工厂,从上班到下班,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状况,一旦稍有缺失或作业略为弛缓,可能就立刻带来事故。因此无法长时间保持紧张状况或无法适应打铁焊接的火光、敲击声的人,都不适合造船业。但不适合造船业的人却未必不适合其他职业。
在来岛集团中有各形各色包罗万象的职业种类,诸如电影、旅馆、园艺、米行、鱼店、纸行等等,所以只要你有工作热诚,必然可以找到适合你的工作环境。
三 严格的员工训练
为赢得企业锦标,实行集中训练
来岛集团计2万人员、干部500人、最高干部11人,其中只有1人被称呼为“先生”。这个尊称仅次于对坪内称“老板”、“社长”的敬意。他并不包括最高干部11人中,若按顺序,他只是部课长级500人中的一位。
村上肇(56岁,来岛集团教育课氏)即是所谓的“先生”。
“村上的话就代表我说的话。”这是坪内所做的书面承诺。但村上发言的范围仅限于教育、训练、研习等方面。换言之,关于这些方面的问题,最高干部都必须尊重村上的话,而且一旦被要求就得立刻去实行。
材上有一个称呼,即“坪内教”的“传教士”。具有传教士资格者,除必须对该信仰绝对热爱外,还需备有将“教祖”的意思正确传达给“众人”的热情和技巧。所谓的“众人”,是指到昨天为止,还没有和“坪内教”接触的那些人,或指刚进入集团的新人员,甚至在集团己有一段时间,但仍无法完全成为坪内教信徒之入。此外对于老信徒,村上传教十仍不忘时时对他传教。
来岛集团最大的特点之一,即彻底的教育。对此重要部门的最高负责人,究竟持有何种观念,其角色扮演成果又如何?
“来岛集团的教育目的,首重提高工作意愿。正因其对精神层面的重视,才造就了来岛强劲的企业体质。”村上开口时的语调完全充满了自信。
又因治下有180家公司,当然不可能每年都举办教育研习。因此,刚接收的公司和问题较多的公司,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教育研习的第一对象。就以SSK这家公司来说,在坪内就任社长以来,已举办过5次全体人员研习训练。该社的再建与研习成果的提高已成正比。至于如何加强提高工作意愿,村上说:
“让每一名员工都做到自我革新,自我革新即让自己再生。一个人在懂得了作的喜悦后,自然会有再生之感,并产生热诚和干劲。现在的学校教育,对功课跟不上的人都采取放任主义,但我们绝不如此,我们老板也主张不断再教育,自到他发挥全部力量为止。亦即培养员工完全投入的精神及持之以恒的个性。至于少数精锐,在某些不同的思想体制中,会误以为这是强化劳动或过度劳动,实则不然。”
不景气就是机会——这是坪内的座右铭。经济景气不好,所以业绩欠佳,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道理”在来岛是行不通的。时势造英雄,不景气正是找出真正价值的时机。但要突破这种瓶颈,企业体质必须十分强固。教育正是力强化体质所进行的训练,因而坪内与村上都十分强调比赛前的集中训练。
培养员工的自信和恒心
来岛从不吝惜教育费用,以1984年SSK的研习费用为例,总共花费5.1亿日元(对象是包工,女员工,共计4200名)。该集团一整年就花费15亿,其中包括了坪内自掏腰包的研习费,每人5万日元及补助费5万日元。坪内自掏腰包的目的有二,一在告诉员工,许多事不需要太形式化,非得经由股东同意才能完成,此外,意欲让全体员工产生家族式的感觉。
此外,坪内也相当注意某些细节;譬如在研习会的结业晚会上,他一一为员工倒酒,并说道:“好好干”、“辛苦了”。大部分参与研习的人员都尝过公司倒闭的苦头,并对前任的经营者之不负责与无能感到愤怒,更何况以前的社长从来未如此亲切地与他们交谈、替他们斟酒,因此他们对坪内的所作所为,觉得受宠若惊又十分感激。经过辛苦的训练后,坪内的一声关怀,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研习以5~6人力一组,计5~6组约30人,每组自成一个小团体,集合小团体到30人左右,则成一个班。每一个小团体都有自由发言权。集合每组所找出的问题焦点,再将之揭示于全体人员(班)的面前,由各组互相提出质问,受质问的组一定要回答,在辩论之间,完成了“由本组负责”的具体实行计划,向全班发表。这就成为往后每组与每个成员的行动指针。
我认为本公司研习的内容,即在扩大小团体活动。从早上的规律训练开始,无论是发言或讨论,都必须注重规律、统制和礼仪。首先,在研习中,发言的人一定要先举手,得到同意后才可发言,关于这一点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做到,甚至连声音太小都要重来。因为我们认为敢大声说话的人,才是提高工作意愿的第一步。也唯有如此,才可能是有活力,能充分发挥精力的员工。消极、没有精神的人,将办不好任何事。当然,刚接触训练的人对这种要求都非常吃惊,一旦熟悉也都迅速地进入情况。
“充满信心,不畏艰难——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设定这么高的目标,即在培养员工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精神。其他公司也许会讥笑我们的做法太不明智,但我们正是以绝不妥协的意志,向高远的目标挑战,并以行动再行动来完成一切。”
村上的确具备了传教士的才能与特质,平常在他的言语中便经常流露着一种气势,让人下由得不相信他所说的。而这种气魄的泉源来自以下的说法:
其实我是‘社长的化身’。事实上,在公司担任管理职务的人,都应该是社长的化身。在组织中任何一个管道都是相通的,都应是与社长流着相同的血。我们必须与社长结合为一坚固磐石、同心同体——这正是我们强过其他公司的特点。这个说法的确称得上是‘坪内教’。
“我和老板的关系十分密切,我说的话也就等于老板说的话。而公司的成员,不论干部或员工,都能够接受这件事。但我终究只是一位课长,这种现象实在是非常特殊的。”
公司干部不成熟,导致经营不良
除了来岛集团,村上也接手其他企业所委托的研习训练。
“你们是否只要卖出商品,领取薪水就够了?事实上公司的发展与员工及其家人幸福是不可分的,千万不要忽略了公司的生存。通常精英分子都自视其高,认为自己全力付诸行动,但事实真否如此?不妨自我反省一番。”
这是村上对550名三菱汽车企管人员及零售商老板所作演说,这种强迫“反省”,使近半数的参加者受到了极震憾的“冲击”。
村上认为他对东方饭店工作人员的教育研习以及SSK、高知重工的训练,都是投注了相当努力的“精心杰作”。尤其对东方饭店的教育,更是在“绝对反对少数精锐”、“绝对反对多能化”的声浪中完成的。
村上首先就问:“你们的烦恼是什么?你们认为工作环境中真正的问题焦点在哪儿?”一般员工都希望自己将来可以爬升为经理,也都朝此目标努力冲刺。当时,该饭店属于年轻辈的服务年资各是:门僮5年、咖啡烹调员8年、厨师12年;由此可知其工作人员己呈现高龄化,而其退休年限为60岁。
“到了60岁,你还愿意当一名门僮吗?或者继续泡你的咖啡呢?当然,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愿意。于是我建议大家,不妨也学着做柜台、门房服务、宴会服务等等工作,一旦熟悉旅馆业的所有工作,也就不难胜任经理的职务了。”
村上反复他说明他的主张,由多元化进升管理阶级的论调,颇能深入人心。
东方饭店是“西有东方,东有帝国”的两大饭店之一,但其企业体力十分贫弱。虽然神户、六甲各有一分支饭店,但却各自管理,组织小且墨守成规,彼此之间无人事交流。当然,这是基于劳动协约中规定,不过协约已有修改,允许相互交流,并创造出饭店以外的新工作场所。例如大丸的地下街,熟食店等都由中高年员工负责,他们工作十分勤奋,仿佛一城的主人。
结果,饭店本身的工作人员不仅人数减少,年龄也较年轻,致使原本濒临倒闭的饭店,一变而为每年可获利一亿日元以上。
“一人二用、三用、五用,并非是强化劳动。这是金钱无法替代的自我财富。如果能牢记工作的方法,你就一跃成为工作场合中的强者,对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十分有益。经营不良的公司,多因干部过于受宠。试想,让5名部下承担只需运用自己80%能力的工作,部下当然会觉得老板十分体谅人,且工作轻松愉快,但公司也会因此倒闭。如果让部下都能发挥百分之百的能力,前述工作只要4人就能完成,剩下的1人就可派调到其他地方工作了。”
村上又对少数精锐与多元化的意义,做了如下解说:
“但就研习者而言,课程的安排是否太重了些?”村上立刻反驳道:“接受研习的人每二三大就变动一次,但我们身为教育者却要连续工作3个月,而且是不分昼夜的。不过,老板比我们都厉害。例如在SSK的研习中,我和老板共同生活了20天,他竟可以每天对工作人员演说14~16小时。他只要一上讲台,就可以浑然忘我说上3个小时,之后,我以为他要稍作休息,但却又立刻回到研习会场,要求‘让我再多告诉人家一些’。到最后,他分明已累得疲倦不堪,仍然不肯停止工作。”
培养员工的干劲必须持之以恒
听言的来岛式研习训练——并非特殊的魔木,只是为使集团永远生存所进行的连续训练,借着声音将理念强迫输入人心。如果单以尺度来看,其残酷程度远不及魔鬼训练营。而来岛的研习训练程度,绝对是一般健康成年男了所能忍受的。如果你在学生时代参加过运动团体,而且接受过具体训练,这种研习会就更不可能难倒你了。
来岛式研习的目的在意识革命。这里所持的意识,乃指人类不成熟的感情要素。例们人们害怕公司倒闭,但又认为只要听从社长指示就不会倒闭,于是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创造“干劲”的基石。“干劲”并不是一时的,必须是永久存在的。通常人随时间而消减,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期间及时补充。
来岛式研习特别重视这种反复补充。当然他每一次演说,或对A、B、C公司的的讲词都会有些不同,但基本主题是不变的。尽管如此,坪内和村上都不会因重复太多次而偷懒省略。哪怕重复几万次,他们仍然不厌其烦。若换成别人,绝不步如此做。而这种憨直正是来岛式研习的直髓。
充满干劲的集体,绝非一朝一日造就出来的。因为也许你用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促使一个部门达到水准以上,但另一个部门的新问题可能又产生了。也因此坪内教的教祖与传教士,不时地出现在众生面前,对众生讲解教理。
四 无阶级区分的干部会议
来岛集团计180家公司,2万名员工,主要干部约有500人,包括的阶层为:(1)主要企业的高级职员、部长、次长、课长;(2)小规模企业的职员。干部们每月要集合做一次汇报、联络、资讯交换,进行集团内部的沟通。这个集会就是干部会议。
1984年5月13日,在奥道后的岩关大厦(原为饭让,现作为集会研习、会议使用场所)。召开5月份干部会议,早上8点过后,就有手持公事包的男士陆续进入会场。他们年龄大约在乃~50岁之间,以40岁者居多。半数以上的人员都西服笔挺,但也不乏穿着工作服及公司夹克的人。场内的座位排列整齐,桌上有条不紊地放置列着参加会议的公司名称及各称头衔,这些排列位置并没有按照职位高低来排的。8点40分左右,人数都己到齐,谈笑声也此起彼落。
9点坪内准时出席,场内立即雅雀无声。在来岛集团业务部次长细川道弘“起立、立正、敬礼”的声令下,会议正式开始。首先由本田主席,即造船集团协力坐(包工企业所构成)代表工人进行研修报告。
第下立上台报告的是加地彻成,他相当紧张地来到前面朝左边的坪内敬了一个九十度的礼,然后走上中央的讲台位置,以最大的声音开始报告。与其说他在演说,还不如说是念稿,但加地的报告,却清楚地让你了解,来岛造船集团现在面临何种问题,又朝着何种指示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