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之所以要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企业资源,特别是财务资源的国际流动,主要的原因已被总结成了以下一些理论,这些理论也可以作为跨国公司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理论依据。
一、沃尔特·艾萨德等人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最早由索思阿德于1953年提出,当时索思阿德提出这一理论是用来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后来这一理论被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等人用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艾萨德等人的主要观点是,市场的不完全性不仅存在于一国之内,同样也存在于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各国之间的市场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生产要素价格、市场规模、市场资源供给等方面。如果国外市场的这些差异能够为准备投资的跨国公司带来有利的条件,企业就会发生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认为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地理区位上的优势,这一观念冲破了古典经济学中不考虑企业地理位置的观念。
艾萨德等人认为,影响跨国公司获取区位优势的主要因素有:
(1)生产要素。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在资源丰裕的国家里获得廉价的原材料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2)市场定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自己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并通过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来获得竞争地位。
(3)贸易壁垒。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越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以当地生产者的身份向市场提供产品。
(4)经营环境。跨国公司总是乐于向那些政治风险低、基础设施好、人口素质高,甚至政府还为吸引外资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的国家与地区进行投资。
区位优势理论还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论述。从供给方面出发,区位优势理论认为,在国内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如果已达到了最大盈利水平,就会到国外生产要素成本最低的地方进行直接投资,以获得供给方面的优势。从需求角度考虑,区位优势理论认为,跨国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与地区时,应重点考察市场需求方面的区位优势与竞争对手的分布情况。
二、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Dunning)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国际生产综合理论,80年代,邓宁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完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适应国际生产格局变化的需要,吸收和综合过去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形成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理论框架。邓宁的这一理论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国际化经营中的技术转让、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活动做出解释。因此,许多跨国公司都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制定。
邓宁首先明确了有关美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三种优势,即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企业优势亦称竞争所有权优势或专属优势,是指该企业对应于主要竞争者所特有的竞争优势。邓宁进一步将企业优势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属于企业特有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商标等,这种优势可以转让。第二种是互补资产的联合所有权优势,如创造新技术的能力,这是不能被转让的。关于内部化优势,邓宁认为是来自于协调使用互补资产取得交易活动的利益,并通过一个共同的网络来控制这些位于不同国家的资产。这种优势不是通过市场协作所得到的利益,而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协作来获得。
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为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三种方式之间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可以表述如下:
(1)若企业拥有技术优势但无力内部化,也不能利用国外区位优势时,将选择技术转让方式。
(2)如企业拥有技术优势,并具有内部化能力,则可选择在国内生产后出口。
(3)如国际区位优势有吸引力,则可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邓宁的理论假定:寻求比其现有市场有更大扩展的企业,必然较其在那个市场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有着某种优势,称之为“所有权优势”。邓宁的这一假定对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构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前提。如果对外直接投资不能为跨国公司带来任何优势的话,那么对外直接投资就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跨国公司应依据其优势来确定跨国经营的方式。
三、小岛清的理论模型
小岛清,日本一桥大学教授,1987年在其代表作《对外直接投资》中根据日本跨国公司的模式,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
所谓边际产业,是指已经趋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部门,以及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或部门。 在这一模型中,小岛清根据比较优势的理论,并针对日本跨国公司的实践,提出了边际产业的概念。所谓边际产业,是指已经趋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部门,以及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或部门。因此,跨国公司在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时,应首先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如果能够依据这一原则来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便可以扩大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比较优势的差距,使双方都能从直接投资中获益,形成新的优势互补局面。
小岛清的理论模型可以简单概括成三个基本命题、四种投资动机以及三种主要投资模式。
1三个基本命题
(1)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合理的,问题是如果两国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存在差异的话,它们的差异程度同样会在商品上反映出来,而这必然导致比较成本的差异,并因此减弱比较优势。此时,可用劳动与经营资源来代替劳动与资本。
(2)比较利润率的差异与比较优势的差异有关,国际贸易受这二者的综合影响。国际分工原则与比较优势或比较利润率的原则是一致的。所以,比较优势理论既能用来解释国际贸易,又能用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
(3)与日本企业依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同,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通过寡头垄断的对外扩张来实现的。
2四种投资动机
(1)获取自然资源。跨国公司在面临本国或本地方的自然资源缺乏时,总是想方设法增加企业所在地或本国所失去的相对的比较优势,即自然资源或本国不能生产而必须从国外进口的商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形成生产与销售一体化,不过这种投资的收益主要由投资企业支配,资源原拥有地区或国家获利甚微。
(2)获取低成本劳动力。
(3)寻求市场。这是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共性。
(4)生产和销售国际化。这也是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动机。
3三种主要投资模式
(1)把资本、管理技能和技术知识同时向东道国转移,这种模式是某种经济转换和发展的有效动因。
(2)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国家直接投资,有助于确保原油、天然气、生铁、煤炭、铜等其他金属材料和木材等初级产品的进口。这种开发和帮助式的经济合作对自然资源丰富地区或国家的益处甚小,因为这些地区或国家出口的只是原材料,而非制成品。
(3)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例较大,而其投资形式多为合资、合作。这是比较优势理论下的对外直接投资特点之一。
除了这些方面的内容之外,小岛清在其理论模型中还对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小岛清认为,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贸易导向型,日本企业大都选择那些在日本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进行投资。尽管这类行业(如纺织行业)在日本已失掉比较优势,但由于其成本低廉等原因,所以在东道国仍拥有相对优势。美国企业则不同,其对外直接投资属于贸易替代型,美国企业常选择那些具有较强优势的行业(如计算机)进行投资。
四、米歇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米歇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内部竞争环境是由国家要素禀赋,国内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以及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四大因素共同形成的,它们可以促进或阻碍竞争优势的创建。 1990年,哈佛商学院的米歇尔·波特和他的研究小组在考察了十个国家的100个行业之后出版了一本名为《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的书,详尽地解释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因素。
米歇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内部竞争环境是由国家要素禀赋,国内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以及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四大因素共同形成的,它们可以促进或阻碍竞争优势的创建。
(1)国家要素禀赋。指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这些要素包括参与某个行业的竞争所必须的熟练劳动力或基础设施等。
(2)国内市场需求状况。指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
(3)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国内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货行业和相关产业。
(4)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有关企业的创立、组织和管理的规定以及国内的竞争状况。
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四大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如金刚石一样稳固的结构。由这四大决定因素构成的稳固结构是一个相互补充和相互强化的系统,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其影响力取决于其他因素的状况。如果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不足以使企业对有利的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做出反应,那么这些有力的需求状况也不可能带来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的四大决定因素运用这一理论,米歇尔·波特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在某一个行业取得国际性成功。对于这一问题,比较优势理论也曾试图做出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学家认为,国家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他们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瑞士在精密仪器与药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表现出众是因为它在这些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很高。这一观点可能是对的,但却不足以解释为什么瑞士在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率就比英国、德国或西班牙的高。
米歇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划分各要素的等级关系,找到了回答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波特对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进行了区分,前者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和人口等,后者则包括通讯设施、掌握高科技的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和技术诀窍等。与基础要素由自然赋予不同,高级要素是个人、企业和政府投资的结果。因此,政府通过加大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鼓励高等院校进行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提高国家的高级要素水平。
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要素可以提供最初优势,而对高级要素的投资可以加强和扩展这种优势。
米歇尔·波特的国家竞争理论为分析国家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也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提供了直接的依据。此外,这一理论还对高级要素与基础要素进行了区分,进一步加强了比较优势理论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力。
第四节 无形资源的全球配置
企业的无形资源主要有品牌、信誉、技术、专利等,对这些资源的全球配置主要是通过OEM运作模式和国际技术转移来实现的。
一、OEM运作模式
OEM,即“原厂委托制造”模式。在此模式中,委托方和制造方承担不同的责、权、利,委托方将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利、专有技术、品牌等)授权给制造方生产,制造方按订单生产加工,产品必须标有委托方的品牌标识,收益按各自资源实力进行分配。 OEM运作模式最初始于汽车制造业。比如丰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就有5 000家协作厂,其任务就是为丰田公司提供标有TOYOTA的产品。不仅在汽车制造业,NIKE公司、SONY公司等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同样是以OEM运作模式在全球进行国际化生产与经营的。但成功的OEM要求有合适的土壤。从理论上讲,OEM的运行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简单地说,就是要求委托方企业具备外部卓越的制造能力和自身优秀的无形资产。OEM的基本理念是“别人的设备,自己的品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立系统的OEM运行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以保证OEM的高效运作。
OEM,即“原厂委托制造”模式,在此模式中,委托方和制造方承担不同的责、权、利,委托方将自己的知识专产权(专利、专有技术、品牌等)授权给制造方生产,制造方按订单生产加工,产品必须标有委托方的品牌标识,收益按各自资源实力进行分配。
OEM运作模式适用于劳动成本低廉、生产技术熟练的制造企业,与那些拥有产品设计开发市场营销以及品牌优势的委托企业之间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对制造方和委托方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制造方应防止过重的依赖心理,防范“渠道断绝”的风险;而委托方在选择制造方时,也应考虑产品质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