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两侧的帷幕后边,藏着手执利剑、长矛的中大兄、中臣镰足,宫廷侍卫连子麻吕等人,气氛极为紧张。按照事先约定,在朝官读完报表之时,乘苏我入鹿不备,由连子麻吕冲出将其刺杀。可连子麻吕惧怕苏我入鹿威严,眼见礼品报表快读完了,还迟迟不敢动手。正在唱读的朝官也很紧张,声音发颤,两手发抖。苏我入鹿不觉起了疑心,忽然睁开双眼,一把抓住朝官的手,喝道:“为何浑身颤抖?不成体统!”说时迟,那时快,中大兄皇子从帷幕后跃出,举矛刺入苏我入鹿右肩。苏我入鹿吃了一惊,正想反抗,这时中臣镰足也从旁边冲出,挥剑砍断苏我入鹿的一只脚。苏我入鹿疼痛难忍,大叫一声,带伤跳到女皇座前,叩头作揖道:“臣不知罪,乞望陛下明示。”
皇极女皇惊呆了,待回过神来,问中大兄皇子发生了什么事。中大兄大声答道:“苏我入鹿丧尽天良,企图篡位,无恶不作。今若不杀此贼,国法难容。”皇极女皇听罢,半晌不做声,挥挥手,默默退殿。朝廷侍卫官连子麻吕迅速冲上前。苏我入鹿一看大势已去,仰天长叹:“天亡我也!”连子麻吕一剑刺入他的心脏,苏我入鹿顿时丧命。
苏我虾夷得到儿子被杀的消息,立即调兵遣将,准备反扑。无奈苏我父子平日作恶太多,家臣、卫兵早有不满,此时纷纷出逃。苏我虾夷见众叛亲离,走投无路,政变第二天,不待中大兄皇子率军队围攻,便在自己的“皇宫”里自杀了。
“哈唐”进行时
刺杀苏我入鹿后的第三天,中大兄皇子就废黜了皇极天皇,转而拥立他的叔叔登基,称为孝德天皇,仿照中国唐朝建立年号“大化”(意思是“伟大的变化”),迁都难波(今大阪市)。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位新天皇登基后,立刻就开始论功行赏。中大兄皇子功劳最大,被立为皇太子,给予了辅助政事的权力,中臣镰足被任命为内大臣;苏轼石川麻吕为右大臣,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留学生僧旻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高级顾问)。大赏功臣之后,孝德天皇率群臣在一棵大树下郑重宣誓:“皇天借我等之手诛苏我逆贼。今后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共创皇国伟业!”
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发布《改新之诏》,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按照中国盛唐封建制国家的形式,建设新的大和王朝,开始全面向大唐学习。
后人仔细研究大化改革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份改革方案完全是以大唐为蓝本的,比如:大化改革宣布废除部民制,无论是皇室的屯仓还是贵族的田庄都一律废除,在上面工作的部民都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也就是说无论土地还是农民都不再私有,而是都变成国家的了,学名叫做实行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这些很明显都是参照大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而制定的,性质完全一致,都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分配制度和租税制度。具体说来,大化革新后国家对农民的关系变成了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并以租庸调的形式向公民征收国税和徭役,公民被束缚在自己的口分田上,以臣属关系依附于国家。这种生产者对土地所有者的依附关系是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特征,是有别于奴隶制的关键所在。班田制下的公民除了有终身使用权的口分田外,还拥有对山林池沼的使用权,每年除了缴纳固定的租税和徭役外,交租后剩余的产品可以占为己有,他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时社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就是班田制下的公民。
而政治制度的改革方面,大和朝廷力图建立起中央集权制。新政权建立不久,为了树立中央集权的指导思想,649年,孝德天皇就下诏,令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这个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不过是大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换个名字罢了,它们都是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用现在所谓的哈韩哈日说法,可以说大化革新处处体现着“哈唐”的精神。
封建制外皮,奴隶制内核
日本在短短的几个世纪里,发生了好几次重大变化,先是大和国建立,原始社会结束,然后是苏我氏上台确立部民制,再往后又有圣德太子改革,现在又要废除部民制确立中央集权制。由此,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这次的大化革新又要进入封建社会,发展太快了就难免会保留很多历史残余。日本在进入奴隶社会的时候保留了很多原始社会的残余,这么短的时间又要转向封建社会,就又把奴隶和原始社会的残余都带着了。这样,大化革新后的大和国,就形成了一个以封建制为外皮、奴隶制为内核,还夹着原始制的独特形态。
所以,大化革新的过程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可以说危机重重,因为政治斗争是无时不在的,在革新过程中也是如此,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依然永无宁日。革新派对于守旧势力进行了坚决的镇压,公元645年9月,古人大兄皇子谋反,以出家为名逃往吉野,勾结苏我入鹿的亲族和旧臣策划叛乱。因为消息泄露,中大兄立即派兵镇压,古人大兄皇子被杀。到了649年,苏我马子的一个孙子苏我日向诬告苏我石川麻吕意图谋逆,中大兄皇子没经过缜密调查,就迫使他的老丈人、诛杀苏我入鹿的功臣苏我石川麻吕自尽。因为苏我石川麻吕虽然反对苏我虾夷父子,可是本人并不赞成改革,在冠制改变后仍然坚持戴古冠上朝,中大兄皇子早就对其不满,所以就借这个机会将他铲除了。这些镇压手段很残忍,简直到了杀红眼的地步,让人看起来好像不是为了维护改革,倒像是维护自己权力地位,改革改成了这样,就变了味儿。
果然,随着中大兄皇子权势熏天,越来越不把孝德天皇放在眼里,对于各种改革措施也是独断专行,两人间的矛盾日益激化。653年,为控制守旧势力,中大兄皇子奏请将都城迁回飞鸟地区,遭到孝德天皇拒绝后,中大兄不顾天皇的反对,率领皇族和群臣离开难波,自行回归飞鸟。孝德天皇受此打击,于次年饮恨病死。
孝德天皇去世后,中大兄皇子没有登基称帝,也没有立孝德天皇的儿子为帝,而是让前皇极天皇,也就是他的老娘在飞鸟的板盖宫再度即位,改称齐明天皇(655~661在位)。齐明天皇期间,朝廷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楼阁,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引起民怨。朝廷的作为,给守旧势力提供了反对的口实。公元658年11月,齐明天皇和中大兄皇子去纪伊的牟娄温泉疗养,首都留守官、守旧势力的代表人物苏我赤兄乘机鼓动有间皇子叛乱。赤兄列举女皇有三大失政,即大修仓库,积聚民财;穿凿水渠,耗费公粮;以舟运石,累积为丘。在赤兄的鼓动下,有间皇子开始策划谋反。可是当有间皇子准备举兵时,苏我赤兄却见事难成功,转而派人逮捕有间皇子,并派人将有间皇子谋反之事报告中大兄。中大兄将有间皇子处以绞刑。
自大化革新后,大和国内的矛盾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愈显激烈,内部危机越来越严重。
学生向老师叫板
日本的政策从古到今都是一致的,一旦国内出现危机,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所以当大化革新出现危机的时候,为了转移守旧势力的锋芒和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大和朝廷大举征伐北方少数民族并出兵朝鲜。
这个时期的朝鲜半岛,正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家都想统一半岛,但又力量不够,于是向邻国寻求援助,分别与唐朝和大和国结成军事同盟。平时大家相处的没事儿,可真要打起仗来,就得完全站到盟国这一边儿了。结盟的结果是高句丽、百济、大和国一方,新罗、唐朝为另一方。660年,百济主动向新罗进攻。新罗向大唐告急,乞求唐朝出兵救援。唐高宗让苏定方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余,从辽东陆路进军和山东荣成渡海一起击百济,在唐军南北夹击之下,百济军队不堪一击,不到十日,便灭亡了百济。大唐在百济的故地设立都督府,大将军刘仁愿率兵留守。
百济灭亡后,那些遗老遗少们总想着复国,于是就给他们的同盟大和国送信,原百济将领福信遣使日本乞求援师。为了保住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大和国打算干涉,但还想看看局势再说。此前,因驻守百济的唐军刘仁愿部被福信的百济军围困在熊津府城内,所以唐高宗急调刘仁轨率军渡海增援,府城之围遂解。乘着调来的大军还在,同年4月,唐军就以四万四千人之众顺势以水陆两路向高句丽发起进攻,但是因为平攘久攻不下,唐朝于次年2月撤军。而这时,复国的百济发生了内讧,福信被杀,百济力量因此严重削弱。大和国觉得时机到了,天皇命令大将毛野稚子率两万七千余人的大军在公元663年6月向新罗主动发起了进攻,切断唐军与新罗的联系。这样,一向以唐为师的大和国便开始公开向老师叫板。
这时,大唐的援军也到了,由孙仁师率领的七千名唐朝大军渡海到达熊津府,与刘仁轨会师。唐军士气大振,便与新罗组成联军,从陆路三面围攻百济的周留城,百济和大和国援军相继投降。大和国于是又派大将庐原君臣率领新的援军一万余人越海而来,准备自白江口登陆。周留城是一个建筑在白江河口上游不远处的左岸山地上的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峻溪隘,易守难攻。虽然唐新联军已经从陆地上的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只要百济能够确保周留至白江一线的水路安全畅通,就能得到大和国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因此,白江成为维系周留城存亡的生命线,两军都誓在必争。
决定战争胜负的白江之战打响了,唐朝的水军率先到达白江江口,不久,大和国水军也从海上抵达白江,两军遭遇,水战爆发。当时,唐朝水军七千余人,一百七十艘战船;大和国水兵一万余人,一千多艘战船。大和国虽然在人数和船只数量上有优势,但是由于技术落后,都是小船,水上作战无法拉开战线,人数优势也发挥不出来。而唐朝水军船坚器利,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大和国。首战中,唐军以逸待劳,率战船列阵于白江,轻而易举地就使大和国水军“不利而退”。次日水战再次打响,唐军利用战船高大坚固的优势,将大和国的船只左右夹住,使其不得回旋,居高临下施以火攻的战术,将大和国四百多艘战船烧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水军打败,大和国陆军也就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全部投降唐新联军。大和国势力彻底退出了朝鲜半岛,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抗日战争也至此结束。
这次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虽然以老师的胜利而告终,但这是发生在大唐盛世,说起中日之间的战争,一般人均会想起中华民族死伤三千多万人的抗日战争,令人切齿嗟叹、尽丧北洋水师的甲午海战,十六世纪惨烈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及忽必烈功亏一篑的元朝跨海征日大战。数次战争,代价巨大,败多胜少。
自大化革新开始,日本人全面向大唐学习,刚起步便开始打老师;西方势力兴起强盛后,又全盘学习西方,一旦学成,首先就将魔爪伸向邻居,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吞并朝鲜,一次次尝到好处后更变本加厉,又悍然发动世界大战,如果没有美国扔下两颗原子弹,狂妄叫嚣“一亿玉碎”的日本军国主义不知道还要涂炭多少生灵。
白江战败之后,日本终于服气了,数百年间不断派使臣(遣唐使等)向天朝偷师学艺,逐渐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乍一看,日本国数百年间就是唐朝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翻版模型。直到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近一千年间日本未敢和中华叫板。所以,白江口之役,击闷同时又击醒了倭人,福兮祸兮,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