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当年慈禧到东陵来谒陵,守护大臣伤透了脑筋,不知道拿什么来招待吃够了山珍海味的老佛爷。想来想去,他们觉得当地有一种用绿豆面做的食品慈禧可能没有吃过,于是就给老佛爷呈了上来。
慈禧尝了一口觉得很新鲜,可是想吃第二口的时候,碍于宫里有不允许多吃同一道菜的规矩,想撤下去又不忍心,一时间为难起来。在大臣要把它撤下去的时候,她含糊地说了一句:“先放着吧,搁着吧。”其实是她还想尝尝这道菜。谁知慈禧身边的守护大臣马上跪下来,说谢老佛爷恩典赐名,从此这道菜就得名“搁着”。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具有满族风味的食品在与东陵相临的其他村落里却找不到踪迹。为什么距离如此相近,饮食习惯却如此不同呢?
不仅是饮食,清东陵之内村庄的瓦房与普通农村的瓦房也有很大区别。在瓦房的角上都会有一道很粗的长檐,而房顶的烟囱都加了一个四角的盖子。当地人把它叫做“和尚帽”或者“相公帽”。更为奇怪的是,这里的村民把他们居住的村落叫做“圈儿”。
原来这些村落曾经是清朝东陵的管理机构“陵寝内务府”的营房。裕陵是埋葬乾隆的陵墓,裕陵“大圈儿”就是专门为裕陵服务的内务府营房。实际上,在东陵的每一个帝后陵寝周围,都有一个专门为其服务的圈儿,它们合称“八圈儿”。住在各圈儿的内务府人满语称为“包衣”,也就是皇家的奴仆。他们的工作就是打扫、清理大殿,筹备和制作祭祀相关的物品。在东陵内,只有他们用围墙围起来的营房是有人气的阳间,出了圈儿便是那些皇帝皇后阴魂的领地。这些营房有个特点,就是没有正房,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内务府人员都是为皇帝皇后妃子服务的,身份属于奴仆,地位低下,所以不设正房。现在,圈儿墙已经非常少见,东陵目前也只幸存一堵圈儿墙了。
在清东陵之内的南新城村,有一位名叫赵瀛洲的87岁老人,据说他就是守陵人的后代。赵瀛洲说,他的祖上是景陵的总管,在清代这是世袭的官位,世袭五品章京。
老人曾经卖字为生,但有一个怪脾气,自己定好的价格向来不许别人还价。他经常说:“我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你看着合适你就买,不合适就拉倒。”由于他的固执,好多次生意都没有做成。但是对于他来说,赚钱还不是最重要的。赵瀛洲的父亲从小就告诉他,卖字是文人的末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为之。尽管赵瀛洲也曾经有过非常穷困的时期,但是坚持卖字不还价在他看来是为他和他的家族保留了最后的一点尊严。
赵瀛洲祖上看守的景陵就是埋葬康熙的陵墓。虽然守陵人是奴仆,但是他们的生活一度非常优越。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他们花钱有俸银,吃饭有俸米,居住有公房,家里遇有婚丧嫁娶之事可以报请赏银。嘉庆四年开始,朝廷为了优待陵寝官员,对文职六品以上的官员还给予双倍的俸禄。清帝退位之后,根据优待条件中的有关条款,清东陵的护陵人员、机构仍然承袭清制。
但是,他们的这种风光生活并没能一直延续下来。随着清政府的垮台,这些昔日闲散无忧的守陵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赵瀛洲的记忆中,朝廷俸禄只按数发放到民国五年,之后就开始减少,到民国九年只剩下五成。守陵人已难以维持生计,民国九年以后,他们甚至见不到俸禄的影子了。
这些世袭的守陵家族,不会耕作,不会种田,没有生活能力,没有经济来源,只能背井离乡,卖儿卖女。有的人跑到唐山、抚顺下煤窑;有的人变卖房产,在关帝庙里居住,甚至在村边的坎子里挖个坑,在里边穴居。面对生活的剧变,大多数昔日的守陵人离开了清东陵,曾经幽静神秘的帝后陵园成为一座不设防的荒园。昔日过惯了寄生生活的守陵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他们开始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世代看守的陵寝。
看守陵寝的一些官员开始监守自盗,把陵寝内存放的珍珠、玉器和金银器偷出来,到市场进行变卖,以维持生计。这之后的几年中,东陵的各种盗案不断发生,几乎所有的陵寝均遭盗掘,不能幸免。当地居民眼见护陵官员们的行径,也不甘心过捉襟见肘、背井离乡的生活,于是纷纷涌进陵区,群起拆毁殿庭,肆意盗卖陪葬品。
在这样一群守陵人的守护下,东陵如同等待瓜分的肥肉,向垂涎欲滴的匪贼们敞开了自己的大门。东陵的大限已在眼前。当孙殿英终于踌躇满志地站在慈禧陵地宫的入口,当工兵群情激奋地撞开了厚重的石板门,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畅通无阻——这是一处不设防的宝藏。
香魂一缕归何处
难以在清东陵中保全的不仅有慈禧太后墓和乾隆墓,还有神秘的容妃墓——有人说墓的主人就是那个著名的维族女子香妃。民间传说中的香妃是乾隆平定回部叛乱时抢进皇宫的,据说她原本是回部酋长的王妃。香妃天生丽质,体有异香,深得乾隆皇帝欢心。但是她性情刚烈,忠于故主,时刻都想杀死乾隆,为亲人报仇。太后担忧皇帝的安全,于是趁乾隆去郊祭时,令香妃自杀。乾隆因此大病一场,事后下令将香妃遗体用软轿抬回新疆喀什入葬,建香妃墓。
而历史上的容妃则是乾隆的41位妃嫔中唯一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生于新疆叶尔羌部,祖上是伊斯兰教的一个首领。她的叔父和兄长因为配合清廷平定霍集占叛乱有功,被召到北京受封。她也随兄来京,恰巧被乾隆看中,选入后宫,被封为“贵人”,颇得圣宠,数年后又被封为“容妃”,一生尊崇无比,死后葬于清东陵。
那么,这座容妃墓到底安葬的是不是传说中的香妃呢?
徐广源曾担任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负责人,20世纪70年代,他进入文管处工作,现已退休。他在1979年亲手解开了这个谜团。
1979年10月,工人们正在维修墓顶,有个女工从台阶上路过,突然发现几个条石掉下去了,出现一个大洞。这个洞就是当年的盗陵人留下的盗洞。
于是,徐广源和同事们立刻请示了东陵管理处的领导,经领导批准,他们搭好梯子准备深入地宫进行清理。
他们下到地宫之后,发现石门以内都是约二十厘米深的灰浆和泥浆,人无法通过,于是隔一段就在灰浆里摆放一个大砖头,然后在砖头上面铺上竹排子和脚手板。研究小组的成员就这样踩着脚手板,一点点走进地宫。
徐广源和同事们越来越靠近容妃的棺木,他们相继找到了腿骨、上臂骨、胸骨,却唯独没有发现头颅骨。如果没有头颅骨,就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墓主人的身份。
徐广源不甘心,他站在脚手板上,用铁锨在灰浆泥浆当中搜寻,突然感觉到灰浆里边有一个硬物。他用铁锨把硬物捞到眼前,蹲下来用手伸到泥浆里一捧就捧了出来,果真是一个头颅骨。当时小组成员都非常兴奋,容妃墓地之谜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口。
在接下来的搜寻中,他们又找到了一条花白的发辫,一个吉祥帽和几块哈达的残片,还在棺椁上发现了一段用金水写的阿拉伯文字。之后,徐广源与他的同事们将容妃墓中搜寻到的头颅骨拿到北京找有关专家鉴别,对文字进行破译。经专家翻译,这段阿拉伯文字正是《古兰经》中的一句话——“以真主的名义”。至此,容妃墓之谜终于得以破解。
由此看来,这位回部女子是在后宫中平静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东陵的陵区内有一座小小的庙宇,叫做二郎庙,里面供奉着二郎神。据老辈人讲,当初是因为对面有座山叫猴山,清朝的统治者认为只有二郎神才能镇得住山上的孙猴子,所以大清国才不会翻天。若干年后,姓孙的果然把大清国搅得天翻地覆。有人说这姓孙的是孙殿英,他挖开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被后人叫做“东陵大盗”;也有人说这姓孙的是孙中山,他彻底推翻了满清王朝。历史有无数的悬案,而唯一确定的,是封建帝王生前身后难两全的尴尬处境。
三百年的大清基业已烟消云散,生前一手掌控国家命运的帝王生前身后事如今只是电视剧中的演绎和茶余饭后的笑谈。时光的巨轮碾过曾经的“风水宝地”,唯独留下这百孔千疮、静默无言的清东陵。
行走视点
白洋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区的西部、南部(今安新县的留村、梁庄)就有人类活动。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药,身不由己,飘飘然离开月宫,就在她将要落入凡间的一瞬间,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宝镜落入人间,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形成了现在白洋淀的143个淀泊。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苇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
享誉中外的“全鱼宴”是白洋淀饮食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在《岁月情缘》中就有过这样的描述:“……也难忘在那一天,乡亲们用新麦磨面烙的大饼和堆得高高的一大盘用刚从淀中捞上来的鱼做的香嫩爽滑的鱼片。”足见这道菜以其特有的色、香、味留给人的长久回味。
白洋淀的苇席以历史悠久、皮白质柔而闻名,如安州的“州席”、关城的“花边席”、边村垒头的“小边席”都是席中的上品,游人不妨带一两张回家,既可留作纪念,又可馈赠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