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处位于山神庙顶部的卧室地板被刻意做成了房顶的模样,所以人站在庙中抬头看是很难发觉头顶还有一处房屋的,再加上这庙中灯火不足,更是增加了它的隐秘程度。这也就难怪李靖先前丝毫没有发觉这庙中有这样一处机关的所在。
“大哥,您可真是有趣儿。怎么会想到在这里修这么一间房子,而且还以自己的模样造了山神像?”
“哎!这件事情说来话长了。我因为长相凶丑,自幼便被家中抛弃……”
原来这虬髯客张仲坚本不是终南山人士,而是扬州富商张季龄的第三子。
张季龄其人不仅经商手段高明,且文采上佳,向来自诩为儒商。万事顺心的张季龄却在四十岁那一年遇到了一生当中第一件不顺心的事——妻子窦氏给他填了第三子。
要说中年得子原本是一件喜事,可这孩子却相貌奇丑,用张季龄的话说就是“活脱脱一个夜叉转世,半分没有张家人的模样。”
也因为如此,他自幼就不得家中人的喜爱。
后来有一日上元节,他和家中人出门游玩,不经意之间和众人走散了,自此便再也没有回过家,而是开始了乞讨的人生。
不过也是他命好,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上太久,自己便被一位在路边摆摊算卦的白胡子老者相中,自此这老人便成了他的师傅。
这老者虽说貌不惊人,但却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人,医卜星象、哪一桩都堪为帝师,更有一身高来高去的功夫。这老人自打收了张仲坚为徒,也就不摆摊算卦了,而是和张仲坚一同隐居到了这终南山上,对他悉心栽培。
只不过日子久了,老人家有是一位古道热肠的人,附近谁有个病痛灾祸的,老人家都会主动出手帮助,名气也就这样日渐显现,一天天围在门外求医问卜的人络绎不绝。
张仲坚却是一个喜爱安静的人,对这些人的来往颇有些不耐烦,老人家看出他的心思了,三年前的一日,忽然对他说道:“坚儿,你在我这里学艺也有十几年了吧?”
“回师傅,弟子自打跟随师傅以来,如今已经一十八年了。”
“哦!日子过得是真快,当初你跟在我的时候,不过才是个五六岁的小娃娃呢。这一晃你都二十多了……为师能教给你的,你也都学的差不多了。最近你就择一个日子,下山去吧。”
张仲坚一听老人的话,急忙跪倒:“师傅!师傅!您别赶徒儿走啊……”
“哎!起来说话,起来说话。为师哪里是要赶你走的,你空有一身的本事,却毫无实战的经验,为师是要你下山游历一番,长一长见识——三年之后的今日,你便再回来。”
自此,张仲坚辞别了老人家,开始了游历的生涯,直到月前方才返回终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