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丈此人以武痴闻名,据传说他在正式拜师嵩山派之前曾是一位“梁上君子”,某一日光顾了一位当时有名的大人物的家,原本计划是拿一些值钱的物件就走的,但等到他进了这位大人物的书房,却被书桌上放的几本武术典籍给吸引了目光,于是便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反而坐下来认识的翻阅起了那几本书。这一坐就是整整一天,等到那位大人物回了家,把房门一打开,便赫然看见一位黑衣黑面的年轻人坐在那看书,而自己推门进来居然都没有影响到他读书的兴致。
那位大人物也是心善,他见此情形,阻止了家里下人要去报案的请求,转而要下人泡来了两杯茶,而自己则抬腿走进了书房,坐在另一张桌子后面看起了书。
一转眼就到了这一天午饭的时间,苦丈总算是看完了那几本书,此时再将书放下,才赫然发现屋主人此时就在屋子里坐在。他急忙从桌子后面走出来给屋主人磕头、赔礼。
不成想,屋主人却只是笑眯眯的看着苦丈,而不说一句话。
只不过这样的气氛反而更恐怖,没多会,苦丈就已经是出了一身的冷汗了。
“小娃娃,你也别害怕,我问你两个问题,回答的好,我不但不责怪你,说不定还能许给你一个不错的前程,说的不好的话——那我就只能把你送到官府去了。”屋主人过了老半天才总算说了话,虽然这话不算是好听,但总算是给苦丈划了道,他也就放下了一点心。
“您问吧。别的不敢说,但是不说假话是咱们爷们儿行走江湖的准则。”
“好,那你听着,第一个问题,你来我这府上是干嘛的?”
“这个好说。”苦丈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原本我是想来你这儿找两个钱儿花花的,不过看你这几本书不错,就多看了会书。”
“嗯。好!好!”屋主人点着头说:“那么,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愿不愿意专心的练武呢?”
“我一直在专心练武呢,您不信的话,咱们俩可以过上几招试试。”
“哈哈哈哈!不用,不用,和我过招你还不配,不过你如果愿意学武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指个门路。”
于是,就这样,苦丈便进了嵩山的门墙,自此成为嵩山派的一名小徒弟。
苦丈此人说来也是一位学武的好材料,其他人二三十年也未必能够学会的招式,在他手上也不过三五年就能融汇贯通。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便已经学完了整个嵩山的招式,一时间也是名震整个江湖。
只是苦丈这人一心求武,没有新招式可学他便在嵩山上一天也待不住,终于,某一日他下定了决心要外出学武。
当时的江湖还以五岳为核心,出了五岳,江湖上便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门派。
苦丈先是走访的五岳,但即使是他这样已经在江湖上有了名声的人,其他四派却也不愿将自己家真正的武学秘籍教给他,就这样在其他四家来来回回了好几年,也没有学到什么真真拿得出手的招式。
某一天,苦丈行走在路上,偶然间遇见了一位游方的和尚,这和尚见苦丈一脸的郁闷,便主动和他攀谈了起来,一问之下,苦丈也是毫无隐瞒,那和尚听完却是哈哈大笑:“贫僧见你也是一个痴人啊,他人门派的珍藏又怎么可能毫无遗漏的教给你这样一个外人呢?”
“可是,我只是想要学武,并没有任何的恶意啊。”
“阿弥陀佛,人心饿肚皮,你说你没有恶意,他人又怎么能得知呢?这样吧,贫僧见你也是一心就学,不如指一条明路给你。”
“感谢大师傅,您指的明路在哪呢?”
“据此几千里地之外的喜马拉雅山顶,有一位百财禅师,那是贫僧的师兄,你去找他,他那人也是一个武痴,你教他一招,他必然也会教你一招。”
“世上居然还有这等奇人,妙极!妙极!还没请教大师傅您怎么称呼?”
“阿弥陀佛,贫僧法号络帛”
“哦。萝卜,白菜,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