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在镜子里第一次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感觉都快认不出来了。虽然穿高跟靴会扭曲脚跟,走路也有些不便,但是对着镜子,看到的却是一个貌若天仙、气质独特的自己,她有些理解这种设计了。
连衣裙不仅比晋朝的服饰要凉爽舒服,而且与公主的苗条身材很相配。看得出,公主很喜欢这身夏季服装,她对着镜子转着身,裙子随之翩翩起舞。
忽然,公主的神色有些黯淡。李松问:“怎么了?你不喜欢这衣服、鞋子么?”
公主说:“怎么会?我是太喜欢了,所以很担心。”
李松知道她又想起了上次贾南风借衣服的事,于是安慰她说:“不用担心,你还是只在家里穿,不就没问题了。”
公主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现在天气炎热,访客不多,而她也很少出门,所以就在家放心大胆地轮换着穿这两套连衣裙。
次日,李松进宫参见皇上。他拿出100份棋谱,交给了司马炎:“父皇,这次总共有300份棋谱,这100份棋谱先给您看看,另外200份要拿去制作雕版,等刻好雕版了,再来跟您换这100份棋谱。”
司马炎点头同意,上次印刷棋谱也差不多是这么做的,结果500本书竟然为国库赚了2万两银子,很好。这次的棋谱肯定又能赚不少钱。
说起自己这个女婿,司马炎是非常满意的。且不说立下的两次战功,就说为朝廷解决财政问题,也是极大的功劳,一个人能顶半个朝堂了。
以前,朝廷财政收入紧张,想要办点什么事,唯一的办法就是加税。但收税过重会让老百姓怨声载道,朝廷也不能不考虑民间的呼声。
现在好了,青海郡的盐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收入,虽然盐税的开支要经过安宁侯的认可,但是目前已经买下了价值1200万两银子的优质田地,这可是实打实属于朝廷的巨额资产。单就这笔资产而论,朝廷就已经很有底气,何况盐税还源源不断地交来。
另一方面,这大片的田地已基本租出去了,到了今年秋收之时,地租也是很大一块收入,而且每年持续不断。今后,随着购买的田地越来越多,地租也会不断增加。
这些是大头,也还有不少看似小头的收入,但胜在能持续不断。
一个是工部搞的竹子造纸作坊,造出的纸比原来的好多了,现在皇宫、各地衙门都改用这种纸了;读书人也青睐这种纸。虽然由于定价受限,利润不高,但也是在持续赚钱的。还有工部作坊生产的粉笔,也是类似的情况。
另一个是各种印刷出版的书籍,如棋谱、棒针编织的书、读书人用的四书五经,据说《诗词》期刊也要收费了,这些加起来也可以赚不少钱的。
自己这个女婿,似乎有一种神奇的能力,随便想个点子就能赚钱,而且都是大家非常需要的东西,这可比加税好多了。
除了赚钱以外,有些事对于朝廷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比如玉米、土豆、红薯和占城稻,虽然还没能马上成为粮食,但对于解决饥荒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司马炎尤其看重羊毛纺织品的事,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自然有着敏锐的眼光。
羊毛纺织品确实好。皇宫里就有一个羊毛地毯,据说叫“波斯地毯”,其富丽堂皇超过别的地毯。还有棒针编织,很多嫔妃都学会了织毛衣,连皇后都给他织了件,穿着很保暖。
但重点不在这里,北方五族通过羊毛制品就可以赚钱,过上还不错的日子,这种情况下,谁还会主动挑起与中原的战争呢?可以说战争风险大大降低了,这可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局面。
如果能长期维持和平的局面,司马炎也相信李松的目标能实现:人口大幅增长、国力远超汉武帝时期。想当初,汉朝不也是先有“文景之治”的长期休养生息,而后才有了汉武帝时的繁荣嘛。
其他方面,李松做的每一件事,意义也并不小。比如将来能治疗疟疾的金鸡纳树;又比如标点符号,司马炎也是读书人,自然明白标点符号在阅读文章时的重大作用,有时也奇怪为什么以前没人想到呢;而拼音和字典对于初学儿童也很重要。
不过,李松也有一些举措是司马炎看不太明白的,比如特别看重算术,甚至远超四书五经。
其实晋朝也有算学,跟太学、国子学并列,但学的人并不多,也不太受重视,所以李松的举动就显得很特别。但司马炎相信李松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只是一时看不清楚罢了。
现在国事其实都是张华、卫瓘和李松这几个人在筹划,司马炎最后批准一下就可以了,倒也乐得清闲。
围棋是司马炎最大的兴趣爱好,这么多高水平的棋谱,让他为之着迷。这次更是有300份,比上次多出不少,足够研究很长一段时间了。对于李松如此懂得“体察圣意”,司马炎很满意。
从皇宫出来,李松去了张华那里。农历6月底要到了,他得把压轴的2首诗词送过去,准备排版印刷。
第四期有左思的《三都赋》。李松跟编辑组商定,凡是未在《诗词》期刊上发表的晋朝作品,都可以投稿。第三期就刊登了已故文学家傅玄的两首诗,因此《三都赋》自然也可以投稿。
想当初,《三都赋》可是引得“洛阳纸贵”,但是那时还没有印刷术,纯粹靠手抄来传播,读到的人仍然有限。这次第四期刊登了《三都赋》,起码要印500本,已经远超以前手抄本的数量了。
第四期开始收费。发售的那天,洛阳的很多读书人慕《三都赋》之名而来,到大晋书局抢购了这期的期刊。
由于张华的争取,朝廷对于期刊的发行也给予了很大帮助。外地的人可以到当地衙门那里登记、交费,大晋书局将通过驿站寄送期刊。
各地可以从购书款中分得三成,代售粉笔也是如此,所以各地都很支持这些代销,并不觉得这是任务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