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久前,我倒是听过余秋雨先生的名号。但奇怪的是,我印象里就像从没有看过他写的书籍或者事迹之类的。
就像在余先生这本书里,当我再次看到“巴金”的时候,似乎也早就忘了当初在课本上看到的关于他的文章内容。只记得那时候不懂深吃知识,就喜欢看着老师神情扬抑的讲解过程为乐。现在回想起来倒有点怀念,觉得自己那时真的年少无知。
毕竟,当时生活条件虽清贫,却也没什么大的变故,日子过得也确实安逸。好在,那不谙世事的时间没有一直延续下去。而是很快在这之后,不知是因为年岁到了还是生活里和周围环境的渐渐变幻的缘故,我对周围的认知就慢慢有了点小小的转变。
就在那段日子里,我的想法开始有些趋于理性和努力转回学习上来。刚好在这时,读到了课本上对我影响深刻的两篇文章。就是刘亮程先生的《寒风吹彻》(节选)还有张晓风女士的《只因为年轻啊》(节选),详细过程我已在前面的章节写过,便不复多说。
一开始,我对余秋雨先生的名字倒是很感兴趣,这跟余先生在书中写到有人问他名字的由来的原因一样:有诗意。后来一看文中写记之事才发现这完全只是一个方便称呼的名字而已,是余先生的不识字的祖母给起的。因此我也笑了,笑我自己。
不过也不知是否算是巧合吧,这名字似乎预见了余先生往后的遭遇。秋雨,本身是爽朗清明的,只是下的季节既是时候,又有些不是时候。这是题外话了,还请各位见谅。
这本《借我一生》是我隔了一段时间没再阅读之后,再次接触的第一本书,里面内容是令我感到满意的。而其中,就有不少的思路和观点可以学习借鉴。少部分内容我即便读了也不甚理解,所以倒是印象不深。
可能是因为一些内容与我现如今感知到的社会环境多少有些出入的原因(也可能只是我还没见识到而已),加上一些专业上内容我不太热衷。所以,我就不再多加评论这部分内容,只列举出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些知识上启发,或者是一些类似于小小的惊喜。
总体来说,这本书是很值得一看的。内容上感觉和此前看到的蔡崇信先生的《皮囊》一样具有很现实的生活既视感,或者说,是灾难下的自我救赎。
即便两书内容相差甚远,但在遭遇生活上的重大变故的时候,两者的描写却是很接近的、有亲切或深刻的感染力。但他们的处世态度则是一致的,坚强,或者说是顽强可能要更恰当一些。
另外,这一次读到余秋雨先生的这本书,我倒是有所记录当时的感受或摘抄看到的某些内容的。这一点倒和我此前看完书籍之后再去凭借印象写读后感也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显然是很有效的。
因为,我在此前阅读的时候虽然会对书中部分内容有短暂的情感共鸣,但其中的感动很容易在接下来看到新的内容时被“替换”而遗忘了。
然后,我发现有时候写读后感为难的地方在于,我很难具体说出这本书具体在那些地方给了我情感或思想上的刺激,尤其是那些内容上较长的书籍。
即便有些书的内容不多,但内容也不免为了精炼而显得紧凑。使得内容之间很容易相互影响,结果冲淡了对于具体细节上的感觉和一时的想法启发。只能靠着并不牢靠的记忆慢慢消化,显然这样一来读书的效率就降低了不少。
关于效率的问题,书中倒是有讲到余先生管理和改革校园的时候的例子。这例子有不小的说服力,加上我出来参加一些和管理相关的工作以后,越发觉得其中的效率确实是一个难题。
两相结合下来,我总结出来的就一句:高效率来自于直接有效且干净利索的做法,还有对细小琐碎(包括人、事和物)的忽视或者蔑视。
当然,关于蔑视的作法上,可能会存在误解。而让我觉得比较喜欢的是,余先生还在这本书里还对“蔑视”的具体使用作了解释。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好感有一部分就来源于此。
接着校园管理效率之后,余先生还谈到了关于“圈子”文化的弊病。这些内容,即便拿到如今的环境下,还是能在社会上找到对应或类似的问题和现象。这一点也多少说明了余先生在这些事情上有着犀利而明晰的眼光,所以这本书也因此变得更加敞亮和坦荡。
有一件事说起来我仍旧还是不太理解或者能够彻底接受的。
作为熬过那段苦难日子的其中一员,余秋雨先生的人文情怀与同情心的确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余先生对于惩罚违法甚至犯罪人员的时候,有着极大的宽容和隐忍,倒是让我觉得有些极端了。在这一作法上,恐怕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实在匪夷所思。
可这样的宽容和隐忍确实很难换来一时的安稳,甚至是另一种纵容,招致的往往是无休止的欺辱。这一点上,余秋雨先生为此还特地作出了不少解释,但还是让人觉得隐隐地不是滋味。
接下来发生了不少事,也继续让余先生蒙受着不少憋屈,但又好像能让人理解余秋雨先生的之前的做法了。因为这次余秋雨先生即便做出了必要的动作,但后来的结果仍旧不尽如人意。一种无奈吧。
这样的无奈,现在也还在发生着。不过这次的无奈,是一整个特别行政特区的无奈,甚至是祖国的无奈。
单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民众的角度上看,就能很轻易和直观地看到事件本身给整个社会的安稳所带来的威胁、恐惧和一种蓄意破坏的结果。而造成这些社会伤害的,却恰好是那些跟我们同样生长在同一个地方的,我们的亲人、同事、朋友或者邻居。
到了后来,我倒是觉得。余先生在对待一些反面甚至负面事物的态度上和白岩松白先生有所殊途同归之处。他们的不同在于,让白先生淡然笑看的是邪教,而让余秋雨先生淡然应对的,是污蔑和诽谤过他的人。最后他们的相同在于,他们的最后处理对待的态度基本是无视或者忽略,甚至还能反过来嘲讽取乐的。
这种慢慢积累、最后沉淀下来的成熟,也确实有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作用。
还有关于虚实的一个看法。余先生有写到这样的两句话:
天下凡是虚假的一切,都不敢风餐露宿。
为什么它们不敢?稍微一想就明白。
这两句话挺让人受用的。至少说明了一个情况就是,散布谣言者在大多情况下往往是心虚的。之所以他们胆敢肆意散播谣言,无非在于无人识破或者即便发现了,也没指摘他们散布的内容是虚假的。
因而应对谣言最好的一个方式就是揭穿他们的虚假,让他们狼狈而逃,不再造次。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真相,自然对那些造谣者和有这些想法的人也是一种警示作用,让他们早日断了造谣生事的念头。这也是间接实现社会公平的一条良好的道路。
因为,在社会坦荡磊落的大环境下,要想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