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人交往中,没有“厚”的工夫是不行的。如果一个人因为害羞腼腆,过于在意自己的脸面,而不能忍受来自各方面的讽刺和侮辱,甚至觉得不好意思而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那他必定一事所成。我们还要讲究“黑”,它应该是正当的、睿智的、有策略的处世哲学。现代人一定要懂点厚黑学,才会在社交之路上畅通无阻。
1.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
曾有一位朋友谈起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到街边小摊上买一件很小的商品,综合考虑后,没有买,转身要走。结果小贩缠住他,非要他买下这件商品,刚开始,朋友也有些急,这不是强买强卖吗?他果断拒绝了小贩的要求,可是那位小贩就是缠着他,不让他离开,并且在大街上当着来往的行人的面大叫大嚷,他最后实在忍无可忍,只好花钱了事,买了小贩的东西。
他说他“脸皮薄”,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好意思生硬地拒绝。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种强卖的情况,但就是因为拉不下面子才给卖家可乘之机。不错,这便是我们长期受其困扰的主要原因了。
所谓“脸皮薄”就是害羞或者常常感到不好意思。人一害羞就会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害怕,这种羞怯感是天生的,是人性弱点的一面。当我们不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时候,这种感觉便潜伏在人性的深处,你自己或者是外人都不易感觉到。一旦我们与外部发生联系,这种感觉就会从原始状态萌芽,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制止,它就会一步一步发展,最后形成怯懦。
比如说你对自己的相貌不满意,总觉得别人在看你的时候是在嘲笑你,那种早就潜伏的羞怯感就会从情感深处激起,这时你往往不愿在人多的场合露脸,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中发表言论,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惹人注意,甚至你宁愿缩在大厅的某个角落都不敢去跟异性交往,这样就演变成为阻止正常交往的心理障碍,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得越多,这种心理障碍就越严重,最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俗话说:脸皮薄吃不着。害羞,有时的确很误事。为了生存我们要去工作,而脸皮薄的人往往害怕同雇主当面洽谈工作,一旦找到工作,又可能失去提拔晋升的机会。害羞的人完成工作的方式是被动的,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是考虑如何取得成功,而是考虑不要失败,对承担风险犹豫不决。
另外,脸皮薄也会使人在社交方面受到限制,会感到主动交友很困难,因此他们的孤独感往往很强烈。其实有很多成功的人在他们创业的初期脸皮都很薄,但随着社交的深入和业务的拓展,会慢慢把脸皮练“厚”,从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海耶斯是美国俄亥俄州的著名演说家。看着他在演讲台上的滔滔不绝,意气风发,谁能想到30年前的他,还是一个内向害羞、紧张慌乱的小推销员。海耶斯回忆说:“我慢慢把‘薄’脸皮变‘厚’大概是从那次推销收银机开始的。”
当时海耶斯在一家公司做实习推销员,刚开始他没有经验,于是公司派一位老练的前辈带他来到某个地区。当他们进入一家小商店时,老板突然大叫:“我们对收银机没兴趣!”原来老板见多了推销收银机的人,还没等他们开口,就下了逐客令。而那位前辈却毫不理会,就靠在柜台上,咯咯笑了起来,仿佛他刚听到世界上最好笑的故事一样。店老板瞪着他。
这位前辈直起身子,微笑着道歉说:“我忍不住要笑。你令我想起另一家商店的老板,他也说他没兴趣,后来他成了我们最好的主顾之一。”
随后这位熟练的前辈很正经地展示他推销的货品,每一次老板打断他,并表示他对这东西没兴趣时,这位前辈就把头埋在臂弯里,咯咯笑起来,然后他会抬起头来,又说一个故事,同样是说某人在表示不感兴趣之后,最终还是买了一台新的收银机。
笑声惊动了店里的其他顾客,大家的目光都向他们投来。海耶斯当时觉得宭极了。他心里想着:“他们会以为我们是一对傻瓜,而把我们赶出去。”而那位前辈只是继续地咯咯笑,把头埋进臂弯里,再抬起头来——把店老板的每一声拒绝转变为他幽默的回想。
很奇怪的是,不一会儿,这位前辈搬进一台新的收银机,并以行家的口吻,向老板说明用法——老板居然买了!
这就是厚脸皮所取得的成功。对于别人的攻击和嘲笑,厚脸皮是最好的美容剂。面对尴尬,厚脸皮的人依然保持着笑声和幽默。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受缠者很难翻脸正是厚脸皮者继续泡下去的有利条件。
要知道,大部分人都会对带着笑脸的人有一份莫名的好感。明朗的脸可以让人有安全感;阴暗的脸色,总会给人一种疑惑感、厌恶感、威吓感。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自己是否是一副阴暗的表情。可能的话,总是让自己有一副明朗的笑脸。如此下去,对方很可能被你“笑化”,从而答应你的请求。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脸皮变厚?软磨硬泡是让自己脸皮变厚的一种方式,它是用自己的耐心和毅力使坚冰融化,从而最终感化对方,而达到办成事的目的。软磨硬泡初听起来有些死皮赖脸的味道。然而,究其实质,它与之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软磨硬泡这种厚脸皮是立足于韧性与耐心,着眼于感化对方的。
此外,要练就厚脸皮还可以笑脸相向,幽默开道,调动眼泪、苦苦哀求等,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取得对方的认可、同情甚至赞赏。不过,厚脸皮也要注意对象,要注意方法,如果不分对象、不讲条件地都用同一种方式,则会落个无赖之名,求人办事更是难上加难。
2.巧妙贬低自己,给足对方“面子”
有时候我们也会谈论一些高捧他人、给人面子的方法,不过或许有人会认为那样的做法实在令人羞涩,甚至产生排斥抗拒的心理。事实上,由于时间、地点、场合的不同,我们确实不能习惯由衷地赞美别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换个对象来表达,效果是同等的,甚至会远超所期望的效果。
这个诀窍就是“巧妙地贬低自己”。就像我们平时玩的跷跷板,如果一边贴地,跷跷板的另一边必定荡高。同样,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是这种道理。与人交往就像玩跷跷板,你如果不能直接地把对方抬高,那么就适当地贬低一下自己,自己这一头低了,对方才能上去,这就是捧人的技巧。即使是“不善言辞”或“不善于赞美”的人,也能轻而易举地使用这种方法,达到高捧他人的目的。要知道,人们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有尊严、有面子。适当地贬低自己,给人面子就是给人一份厚礼,我们得到的回报,要么是现成的好人缘,要么就是有朝一日你有所求时,他给回的面子。但如果你总是想着让别人面子扫地,特别是让领导面子上过不去,那么最终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张先生是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在别人看来,他已经很有成就,博士学位和高薪令人艳羡,而且他拥有着超强的工作能力,在公司业务方面也很出众。张先生是公司的肱股之臣,这家公司刚成立之时,只有4个人,3万元的创业资金,正是张先生几个人的奋力打拼,才把公司发展为拥有600名员工、2亿元固定资产的龙头企业。不过,有一件事让张先生很不服气,公司在选举总经理时,张先生落选了,而比他资历低、能力也在他之下的李先生却成了他的顶头上司,晋级为总经理。在张先生看来,个中缘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先生的哥哥是公司真正的老板,这种家族关系让张先生很是郁闷。
一向自傲的张先生对这位新的上司处处看不惯。有一次,某一个外商来参观公司的实验室,李总还有各部门领导都陪同左右。他们来到实验室门口,外商发现门口贴着进实验室必须换鞋的规定,于是就开始解开鞋带。而旁边的李总心想这么多人一起换鞋既麻烦又不雅观,马上说:“今天就不用换了,过后让管理员彻底擦一下地就可以了。”本来很简单的事情,直接进去参观就可以了,可谁知身后的张先生马上反驳说:“不行,这是公司的规定,谁也不能例外!”这让公司员工面面相觑,更是让李总在外商面前十分尴尬,丢尽了颜面。
应该说,李总做事也有不妥的地方,但他毕竟还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而且在公司事务管理中善于倾听意见,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不过,心高气傲的张先生并不买账,多次顶撞上司,成了领导眼中的刺头。后来,李总向老板反映这件事,开始的时候,老板还一再忍耐,说张先生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看到张先生实在不像话了,索性找了个机会,把他派到外地开发新市场了,从此成了不被重视的一员。
在公司里,只要你有才华、有能力,就一定能得到领导的重视,但是如果恃才傲物,不给领导留面子,甚至凭借自身优势与领导对着干,那一定会被谦虚的人才取代。要知道,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有才华的人,最缺少的是既有才华又明事理的骨干。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努力,有的人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巧妙地贬低了自己,为对方做足面子。给别人面子利人利己,它能避免无谓的麻烦和阻碍。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所以,我们不妨时常贬低一下自己,如此为对方留足面子。就像老于世故的人从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别人尤其是上司的坏话,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既保住了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给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兴而散。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这样的人,他们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才华出众,可一开口说话,就让人感到很狂妄,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因此很难与这样的人交流下去,更别说接受他的观点和建议了。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使自己的形象在别人眼中一落千丈。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和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激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变得孤立无援,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是“厌”而远之。
我们中每个人都希望赢得别人的好感,得到别人的肯定的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为自己争得面子的同时,别忘了给他人留些尊严和面子。我们不妨利用“贬低自己”的诀窍,来捧高对方的地位,留给对方足够的面子,达到感情投资的目标,如此,成功便离你不远。
3.必要时,一定学会夹起尾巴做人
真正懂得厚黑学的人,任何不公都不足以让他们心灰意冷,反而更能鼓舞他们,激发他们的潜能促成大事。在人生道路上,一个人难免会有受委屈的时候,而如何以柔克刚,尽显本色,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个人能否成大事,就看他在受到屈辱的时候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否肯夹起尾巴做人,忍一时的委屈。
夹起尾巴做人也就是要适时地示弱。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肯夹起尾巴做人,有意暴露自身的弱点,更不失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专权时,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她用严刑酷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并趁狄仁杰不备将其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来了个先斩后奏。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通知家人,也没有机会面见武则天,不由得焦急万分。很快到了审讯的日子,来俊臣在大堂上还没出言,狄仁杰已伏地告饶。狄仁杰不打自招,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了。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他个“谋反属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而等到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要是再诬告几个人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听后,怒气冲头:“皇天在上,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一头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怕无法交待,赶紧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休息。狄仁杰趁王德寿出去的工夫,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下来,写好后,又将棉衣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并无大碍,心也就放下来了。
狄仁杰为把棉衣送出去,就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劳烦您将我的这件棉衣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狄仁杰的儿子听到父亲的要求感觉很蹊跷。他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入狱。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知道走漏了风声,便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瞒了过去。
过了不久,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的儿子也出来替父申冤,这引起了武则天的重视,不由想起狄仁杰一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我从未写过什么《谢死表》,请明察。”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释放了狄仁杰。
这是一个典型的夹起尾巴做人而最终解救自己的例子。狄仁杰的做法告诉我们,有时候以“忍”为武器与对手周旋,是斗争中的良策,相反高调的反抗,会让自己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这样做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不明智的。欲成大事者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以此为鉴,学会耐住委屈,记住柔亦可克刚的要诀。
如果你是一位事业上的成功者,或是生活中的幸运儿,难免会遭人嫉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学会夹起尾巴做人掩藏锋芒,将消极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