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子婴投降,出城跪地迎接时,章邯和阑珊站在一个山头上,遥望着下面的城池
阑珊诵起了国殇
章邯:赵国被灭了许久,这《国殇》唱的怕是有些迟了吧
阑珊:不,这是为秦唱的
章邯想起之前他说难得他们又是同僚了,阑珊说的不一定。
长平时赵军向秦军投降过,今日秦军也投降了一次,虽是投降给了少羽,却是在秦赵之战,新立的赵国政权,少羽率兵来救。
她被扶苏诱拐加入秦军,今日章邯也被她诱拐加入反秦队伍……
阑珊:秦灭之后,还会有一战,届时你我,说不得又要刀剑相向了
章邯:总是这样,你在赵国时,我在秦灭赵的军队
你在反秦时,我奉命剿灭叛逆组织
你在卫庄手下时,我在项羽的阵营。
明明你是我的下属,我一声却好像都在追着你的脚步。
阑珊轻笑一声:说到追,我想给你个建议
章邯:?
阑珊:你能不能把你追人的本事用在小姑娘身上
章邯:小姑娘?谁?你吗?你今年都多大了?你……
阑珊:你闭嘴,只要老娘愿意我可以一直十八岁!我说的是晓梦。
章邯:晓梦大师……
阑珊:大什么师,一个小丫头罢了。你这态度,来日若真娶了她,还不把他供在香台上?
这时不远处的军营内突然喧闹之声大起
阑珊章邯回营,却是一个秦兵和一个楚兵起了争执。
范增道:你先带章邯将军回营,此事我们自会处置。
阑珊有预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她带章邯回到账内。
外面突然想起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她不急不缓地说道:他们,都会被坑杀。
她之前已经听闻粮食快不够了,秦军又生事,生怕他们哪一日突然反咬一口,死的,便会是楚军了。
章邯双眼通红,几乎失去了他往日所有的冷静与理智,阑珊没有想到他居然真动了杀心,被他扑倒在地,用双臂挡着他下压的剑。
章邯:这也是你的计划?因为从前长平赵被秦坑杀了40万人,所以今日来索这笔血债?你可知这是20万条性命,活生生的人命!不是什么偿债的东西!
阑珊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说道:我赵国死的也是40万铁骨铮铮的好男儿。若真论偿还,秦也不过还了一半而已。
此话倒更激怒了他,从前论速度他追不上她,论力气她也比不过他,两人各有所长,更何况一个怒气正盛的人的力气……她只得将剑将要刺入的位置移得偏移要害了些,随后鲜血便往外冒。
她看了看伤口:你如今……是真想杀了我?
她又看向章邯的眼睛:章邯,你从前是喜欢过我的吧。
章邯的手微微颤了颤,她继续说道:我刚才问起晓梦,就是想看看,你现在心里是不是只有她了。
“可我喜欢上你了,真是命运弄人啊,从前你喜欢我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公子,后来我自认再也不会喜欢上谁,我虽然感觉到自己会时常想起你,习惯你的存在,却以为那是因为我们合作惯了……后来,你当了将军,会用双剑,轻功也更好了,再也不需要我了……而今,你却这么恨我,真心实意地想杀了我,看你的样子,甚至想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吧。”
阑珊说着说着,竟笑了起来:可是人肉真的不好吃。
她突然不再阻挡剑进一步贯穿她的身体,而是双手环住章邯的脖子
章邯:你……
终于转移了他的注意力,趁着他一瞬间的愕然,阑珊将三根淬了麻药的银针扎入章邯的后颈
章邯挣扎了一下,最后倒在她肩上。
她扶着章邯到他的床上躺下后,拔出剑,用斗篷将剑上的血迹擦干净还给他,随后简单处理了伤口。
她将帘子都放下来,歩出帐外,到秦兵的坟场,看着这20万人被坑杀。
这样的情景,没有人能保持绝对的理智,等章邯醒了,他自然会明白,粮草和其他的原因。
没有什么大仇得报的喜悦,一方面觉得或许长平的兄弟们可以安息,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承受了更多生命的重量。
不知道白起坑杀40万赵军时,又是什么心情。
她甚至突然有一点理解白起。但却无法原谅。
没有对与错,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仅此而已。
我不愿牺牲别的无辜的生命,可我更不能牺牲我自己的亲人、朋友、国家。
想到白起,阑珊想起来一些旧事。
那时候掩日的身份还未大白,而她猜测掩日的身份或许是昔日韩国血衣候白亦非,白亦非,或是白起之子。
其实也挺有根据的,彼时秦韩也不乏战争,韩国有那位著名的女侯爵,在战场上从无敌手,能让那样一位女侯爵臣服的人寥寥可数,又让儿子姓白……后来女侯爵不知怎样死了,白亦菲的父亲也一直是韩国王室的秘密。
传闻,白亦非并未在韩国的灭国之战中战死,而是为秦国所用。其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他所在的夜幕本来就与罗网有牵扯,若白起真是他父亲,他也算秦国人。
白起早就死了,她对他的恨转到了白亦菲身上,若他是个无辜的平民也就算了,偏偏他自己的手上,也沾满了鲜血。
她曾有一日梦见梦中一个带着面具的秦兵,那是惊鲵,或者是掩日,他摘下面具,出现是竟是白屠的脸,突然一下他撕掉了脸上的人皮面具,竟然是白亦非。
自己将他引到长平的战场上,原本凭她的武功决不能伤到白亦非,只是那是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还在世,内心只有复仇,想着要同归于尽,以生命为代价,召来万鬼,将其吞噬。
她说:白亦非,血衣候,掩日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长平
你知道,这片土地之下是什么吗,赵国40万将士
你知道,他们被何人坑杀于此吗,白起
这便是,最适合你的死法了
如果没有见到父亲,也许她真的就选择如此了。早在长平,她就该死了,或者,从来就不能只为自己而活。
章邯醒了后,两个人却再未说过话。
直到少羽抵达咸阳,不久后,子婴病死。
虽说他早就投降了,可阑珊却觉得,当这最后一任秦王去了,宣告着秦的彻底终结。
或许在嬴政死的那一刻,秦就已经完了,而现在他所有的子孙,却都没了。
啊也不一定,听说有位公子在胡亥开始大屠杀时认清了自己的命运,自愿为嬴政殉葬,恳求放过他的家人。
那一支嬴政的子孙,或许正在民间某个角落,目睹了秦朝的兴衰,随后继续隐姓埋名地过着平民的生活。
阑珊也要去陪自己的父亲了。
其实她原来有些怕,只因长平后她回到家,偶然听见母亲同侍女说:如果回来的是麒儿就好了。
这句话如同梦魇,她立刻逃离了家,南下支援邯郸,虽日夜勤奋练武,却总忍不住想:如果李麒在,是不是会比她做得更好。是不是,如果活下来的是李麒,就好了。
后来跟随父亲一起征战,她总想问,却又开不了口。
如果父亲也这样觉得呢。
可那次在桃林见到父亲,她没有问,却不是因为害怕。
父亲已经老了,自己身为女儿,应当为他养老。
即便父亲真的希望活下来的是李麒,赶她走,她也不会走的。
她向卫庄说明了日后找她该去往何处,便准备离开了。
散是流沙的日常。
本来就是大家在各地修炼,有事传信,只有赤练一直伴着卫庄。
临走的时候,白凤说要不要送送她,她说不必,想骑马顺便游游周围的地方。
赵阑珊挑了个月黑风高之夜……第二天晴空万里的白天清晨,牵出一匹马,准备先去长平祭拜一下,再去扶苏墓前看看,最后再到桃林。
临行前,几日不见的章邯却突然来送她。
章邯先开口:要走了?
阑珊嗯了一声
章邯:去哪?我听说,是靠近狼族的城池。
阑珊想了一下,还是告诉了他:去找我父亲。
她不想无端因为别人打扰了父亲的安宁,因此除了卫庄,并未告诉别人。
章邯果然惊讶,阑珊说道:可见赵王的杀手不怎么样,我和父亲都逃掉了,不过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老人,在边境陪陪当年一起对抗狼族的兄弟,那,也本是我的家。
章邯不知道说什么,拿出两坛酒:相识一场不易,饮下此坛吧。
阑珊接过,两人举坛对碰,后一饮而尽。
阑珊动作潇洒利落地上了马,随后调转方向,向章邯抱拳行礼:保重。
章邯亦对她抱拳行礼,阑珊笑了一下,调转马头,毫不犹豫,绝尘而去。
直到她的身影笑啥在视野里,章邯才缓缓放下手。
历尽百转千折,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