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并不能阻挡大势所趋,在许多个国家,人们发现使用Facebook已成必然。2008年4月,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Facebook上拥有1.2万个支持者,他也亲自回复每一条评论。那时他决定举办一次与他在Facebook上认识的人一起进行的集体慢跑活动,一位幕僚称这是与普通选民沟通的一个绝佳方式。名不见经传的哥伦比亚摇滚乐队也开始求助于Facebook。比如KoyiKUtho,这个因日本动漫得名的重金属乐队在Facebook上找到了自己的听众,并且通过这个平台宣传演唱会和专辑。
Facebook的美国化也有一个方面是优势,特别是早期在美国以外的学生中。源于哈佛和常春藤盟校的学术根基使Facebook更具有说服力。“我曾听Facebook的人说,他们曾担忧这样的根基让他们看起来比较精英化,但事实上,全世界的孩子都会仰视这些学校。”杰瑞德,科恩说,他曾写了《圣战之子》这本书,阐释了中东青年如何看待文化和技术。早在2007年年中,Facebook就有2万个说英语的埃及用户,他们多是着名的西方化高校的在校学生和离校不久的毕业生。“我每天要上Facebook约3个小时,经常在夜里也上。”
2007年5月,一位开罗的市场高管雪利·艾尔马瑞吉这样对《今日埃及》英文杂志说。“Facebook确实是一个很棒的地方,你可以认识新的人,也可以和已经各奔东西的老朋友们联系。”但这篇报道还提到,许多在线行为是很放荡的,有一个叫做“如果这个组超过1000人,我女朋友就会和我上床”的本地群组获得了许多支持性的评论。并且选美活动也日益活跃,其中有一个组就叫做“开罗美国大学最火辣的姑娘”。
Facebook在全世界的迅速增长给美国人带来了错误的印象,认为这是个主要给小孩玩的网站。正当美国的许多成年人依然拒绝使用或是很快失去兴趣时,在其他大多数国家Facebook的用户正在向所有年龄段的用户扩张。据尼尔森的统计,Facebook在2008年全球增长的最大份额来自35-49岁的人群。到现在,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已经构成Facebook总用户的三分之一。“从国际上来说,人们觉得Facebook是主流,而MySpace着重吸引年轻化的用户群体。”尼尔森公司的一份关于全球社交网络的报告指出。Facebook似乎是真实世界状况的反映。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女性都占据了Facebook用户的一多半,除了在中东和非洲,这些地区的国家都是女性权利被极大限制的地方。
在某些国家,Facebook赋予个体权利的重要性常比其他国家意义更加凸显。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东年轻人常常是热情且活跃的Facebook用户。“那里孩子的个人简介是最复杂的。”《圣战之子》的作者科恩说,“这些国家都处在强权镇压之下,人们几乎没有表达的途径,所以他们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能感受到真实世界。”在土耳其和智利,Facebook在受教育的社交圈子中无处不在,以至于不上Facebook就等同于自我隔离。其中原因可能就是,这两个国家不久之前都经历了高压时期,反对政府可以使一个人永远消失。
Facebook面临的对手们依然强大。MySpace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极大规模,然而研究机构的数据已经显示出其在许多国家的衰退现象。更令人担心的是那些主导着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交网站。在日本,为首的社交网站Mixi的服务非常尖端,它在手机上能像在电脑上一样运行,并且他们以游戏作为专攻对象。
2008年,Google将Orkut总部移到了巴西,依然主导着巴西市场和印度市场,此外Orkut囊中再没有其他主要国家。Alexa互联网数据服务显示,2009年末期,Facebook在受欢迎程度上超越了Orkut,即便如此,Orkut在印度还是非常强大的。为了在印度与Orkut抗衡,Facebook不仅仅开发了使用者最多的北印度语版本,还包括其他的语言,例如孟加拉语、马来亚拉姆语、旁遮普语、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版本。
巴西也许是Facebook取代Orkut争取用户数量的最后一役,但Facebook在别处还面临着更多艰苦战斗。在2004和2005年,当Facebook在美国受欢迎程度崭露头角时,德国、西班牙、俄罗斯和中国的本土企业家们便仿照Facebook创造出了以学生为基础的社交网络。虽然Facebook已经超越了德国的StudiVZ和西班牙的克隆对手Tuenti,这些仿效网站依然在俄罗斯占据着大量的用户资源。
倒霉的Friendster在美国国内几乎已被遗忘了,然而在2009年中期之前,它是Facebook在东南亚市场的最大障碍。Friendster的1.05亿用户中90%都来自东南亚地区,然而到了2009年末,Facebook在其最主要的三个国家大胜Friendster,成为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所有网站类型中的第一。
中国国内最大的Facebook仿效产品“校内网”在2008年迎来了巨大的增长,当时日本的软银风险投资公司(SoftbankVentureCapital)为其母公司注资4.3亿美元。紧接着,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以开拓市场。
Facebook抗衡人人网的一部分力量来自和香港富翁李嘉诚的紧密伙伴关系。李嘉诚在2007年底和微软一起向Facebook投了1.2亿美元。这个商业巨头掌控着包括和记黄埔在内的许多公司,和记黄埔是生意遍及南亚的主要移动电话服务提供商,它已经在该地区发布了一款特殊的“facebook电话”。在像印度和印尼这样的国家里,人们普遍通过手机使用社交网络,所以Facebook也正与当地的移动运营商建立伙伴关系。
Facebook正在开始为每一个国家定制产品模型,以适应当地人的偏好。例如,他们在德国和具有支配地位的本地邮件提供商合作,使注册和添加邮件地址中的好友更加容易。在日本,Facebook的博客和手机功能很快会改进,变得更加易用。实名化依然是使用Facebook的大势,但管理人员也开始思考如何适应日本用户不愿意用实名公开使用Facebook的习惯。
Facebook的自身规模是一个不断增长的优点。尖端的社交网络功能需要大量金钱来开发。然而由于其巨大的用户基数,Facebook的每一行代码的使用率都比其他任何一个网站的类似代码要高,这也使得对手不再可能像以前一样直接到剽窃Facebook的软件。按照用户比率来说,Facebook运行和开发的成本都低了许多,随着时间推移,对于对手来说,这将是最骇人的优势。
马克常说在Facebook的近期发展中,增长比盈利更加重要,其主要原因就是在美国之外区域性竞争对手的力量。他并非一个多虑者,他仅有的担忧就是国家主义和封闭的地方文化会使诸如Orkut之类的社交网络占了Facebook的上风。在我和他在马德里碰面的几天之前,他在德国接受采访时坦率地说:“增长是最重要的,盈利只在第二位。”他的观点很快便在互联网上被指摘为幼稚,在我随同马克的行程中,仍然不断有博客作者和媒体用这个话题来纠缠他。
马克愿意忍受长达数周的欧洲路演的唯一原因,就是对于Facebook国际性增长需求的热切盼望。他本不喜欢站在众人面前演讲,但如果这是必需的代价,他当然要去做。在马德里与一群当地企业家的会议中,东道主欢迎他时说:“对于你的到来我们期望很高。”他的同事们也开始交谈,但马克仍然面无表情,声音严肃认真。
他带着目的上路,但却坚持自己的独特作风,甚至不顾伤及自己的形象。这次的旅行正渐渐消磨他的精力。他头天熬夜处理邮件和即时信息直到凌晨4点,助手说他应该打个盹儿,但他说没用。其实,他只是不想再麻烦取出隐形眼镜。在马德里的下一站,主教大学的两位院长接待了他。其中一位拿出带有学校标志的足球衫给他,但马克却不愿穿上。“我一直就穿这些。”他指的是身上的黑色NorthFace毛绒夹克、T恤衫、牛仔裤和跑鞋。几天后在纳瓦拉,讲堂里闷热无比,他对观众说自己快要“烧起来了”,并向一个冲上舞台的粉丝走去,但他始终没脱掉毛绒夹克。之后他承认,在走上舞台之前,他几乎要昏过去了。
在2009年5月,马克获得了另外一位强大的国际化同盟,总部在莫斯科的数字天空科技公司投资2亿美元分得Facebook的一小杯羹。数字天空是一个专门投资互联网的控股公司,同时也是Facebook在俄罗斯的仿效产品VKontakte(保持联系)的主要所有者,而控股VKontakte也为常务董事尤瑞·米尔纳带来投资Facebook的胆识。目前,VKontakte是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占据了国内互联网用户的50%,并且据米尔纳称,其盈利颇丰。VKontakte的销售业绩主要来自虚拟物品,平均用户盈利远远超过Facebook,是他们的5倍还多。“我们所了解到的是,”米尔纳说,“当市场已经成熟,你将可以在用户数量基础上赚到很多钱。如果Facebook能达到我们在俄罗斯获得的成绩,将会非常好。”
正是这种认为Facebook终将大规模盈利的信心使米尔纳敢于在Facebook被估值100亿美元时投入资金。尽管如此高的估值与微软和李嘉诚在2007年10月所接受的估价150亿美元时的价格仍然少了许多,米尔纳的投资还是证明了硅谷评论家的评论是错误的,他们曾预测Facebook的估值如果在50亿以上就不会有人再投资。关于Facebook是否能够成为商业模式的疑问一直悬在空中,并且自微软投资之后,金融市场就一直处于劣境。但数字天空对于Facebook的巨大热情不仅仅表现为从公司购买股票,除此之外米尔纳还花了3亿美元从其雇员和外部投资者手中购买股权。米尔纳说他对Facebook的承诺将是长期的,即使到将来首次公开发售股票、投资者变现的最佳时机之时,他也不会卖出手中的股份。
Facebook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增长正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挑战着马克。一方面,Facebook仅有的两个数据中心仍然设在美国,全世界用户从Facebook上看到的信息都由那里传出。在遥远的地方,载入Facebook页面耗时很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Facebook还能拥有如此多的海外用户群确实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现在,Facebook公司正准备在美国之外建立几个昂贵的附加服务器群,一个商业结构基础也将同时跟进,他们已经在都柏林设立了国际总部,并且在伦敦、巴黎、斯德哥尔摩和悉尼设立了销售办公室,以后还将增加更多。
还有一个复杂问题,即如何保证世界各地使用各种语言的数以亿计的用户和数万程序开发者遵守Facebook规章制度。例如,在以色列积极分子们指出之前,Facebook公司并未注意到在阿拉伯的群组中关于“犹太”的话题是可以随意讨论的,这些群组随即被关闭,但Facebook将如何监督群组的问题被提上公开议程,例如,如何监视一个使用泰米尔语(泰米尔语使用者长达30年支持在斯里兰卡的游击战)的仇恨群组。到目前为止,Facebook仍然满足于依靠用户来监督自身,就像是翻译项目一样。
2009年中期,关于Facebook未来的一个煽动性话题在印度尼西亚被摆上桌面。当时拥有850万用户的Facebook已经成了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网站。Facebook的流行程度促使这个穆斯林国家的700个伊玛目,即宗教教士,举行了一个长达两天的会议来裁决是否可以接受Facebooko“教士们认为需要对虚拟网络设立一个法令,因为这种线上的关系可能会导致色欲,而这在伊斯兰教中是不被允许的。”当会议进行时,一位发言人如是说。
在他们并无约束力的裁决中,伊玛目们称如果Facebook被用做搬弄是非、调情、散布谎言、询问过分亲密的问题或是有粗俗举止,那它就要被禁。然而总体来说,教士们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积极乐观。他们赞许地说Facebook“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会让夫妻们在结婚前了解他们双方是否合适。2009年末,超过1500万的印度尼西亚人注册使用了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