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我们听错吧”!夏侯霸大惊说道“免除燕国贡品,还于自由之身也就罢了,还要献十三座城池与燕国,这个代价未免有些太大了吧”。
文章知道自己说的话一定会让夏侯霸生气,但自古忠臣必要死荐,于是文章叹息说道“王上,臣也知道此次代价巨大,但若不如此做,燕国必然不会老老实实的待在后方,想必禹国出军一定会连同燕国两面夹击我国。若如此做,我冀州是两面受敌。只有如此才能安抚燕国,还请王上三思”。
夏侯霸想了想觉得文章说的有些道理便叹息道“那好吧,那就有劳丞相出使燕国了”。
“老臣遵旨”。文章拱手说道。
当天下朝,文章便命人将其送往了燕国。车马行驶了一天终于在次日午时到达燕国都城昌黎。燕王闻听夏侯霸派文章来了,便想起曾经章立所说的话。便知道攻魏的时机到了。但他还是想听听文章怎么说,便召见文章。
文章走上大殿还没说话,公孙渊便抢先说道“不知先生远至我燕国有何贵干”?
文章拱手说道“我王特命我前来与贵国再次修好”。
“修好”?公孙渊笑着说道“莫非禹国要攻打兖州了”?
文章摇头道“非也,禹国并未攻打兖州,我国只是想要与贵国修好”。
公孙渊见文章还不肯说实话便继续笑着说道“许久之前,有人告诉朕,说如果冀州王派人前来稳住朕,那就说明禹国要进攻冀州了。不知可无此事”?
文章听完之后知道自己已经隐瞒不住了,便拱手说道“实不相瞒,的确有此事,现如今禹国大军逼近我冀州,不知贵国打算如何”?
“如何”?公孙渊嬉笑的嘴脸慢慢严肃了起来说道“我国定与禹国联盟一起攻打冀州,事成之后平分冀州与青州之地”。
文章听后不但没有惊讶反而大笑道“若如此做,王上就真的是要燕国走向灭亡”。
公孙渊反问道“先生为何如此说”?
文章回答道“先不说禹国能否攻下冀州,倘若攻打不下,我国必然视燕国为头号大敌。那么必然会举全国之兵伐燕,到那时禹国会救你燕国吗?就算禹国与贵国合力攻下冀州,禹国会容忍与贵国平分冀州吗”?
公孙渊被文章这么一说,反而有些担心起来,因为燕国本来就弱,倘若禹国真的不能灭了夏侯霸,那么夏侯霸必定会举全国之兵攻打燕国,燕国弱小之国难以抵挡。势必灭国。于是公孙渊便反问道“那么先生的意思是”?
文章共手说道“启禀燕王,在下此次前来还带有我王之口诏”。
“什么口诏”?公孙渊疑惑的问道。
文章严肃的回答道“我王不但会免除燕国贡品,还于自由之身,还要献十三座城池与燕国,不知这个条件燕国可算满意”?
公孙渊一听,便十分高兴,这个条件可谓说是不能再高了。任何人都会为之心动,于是公孙渊便点头说道“好,先生请你回去告诉冀州王,我燕国一定不会趁虚而入,誓与冀州永结盟好,请他放心”。
“谢王上”。文章拱手说道。
再说马义这边。马义大军来到前线已经有三四天了。闻听夏侯义大军来到。马义便召集众将商议说道“冀州大将军夏侯义奉了冀州王夏侯霸之名率领十五万大军前来。不知众将有何要说的”?
张海拱手说道“大将军,夏侯义这人我们从来都未听说过,夏侯渊用此无名小将作为统帅,必然大败”。
马义笑了笑回答道“非也,夏侯义并非无名小将,夏侯义,沛国谯人,乃是夏侯霸的堂弟,此人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但却算得上是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官至大将军,封冀州亭侯。
三家分魏后他随夏侯渊征伐燕国,多次大败燕国,使燕国闻风丧胆。燕魏之战为夏侯霸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冀州后方,逐燕国、破演兵、灭内乱、横扫魏国、燕国,虎步冀州。可谓说是骁勇善战,此次夏侯霸以此人为统帅,我军势必又是一场血战”。
张海听后便急忙回答道“既然此人如此勇猛,我军应该想出应对之策才好”。
“不错”。马义想了想说道“张海,马统听令”。
“末将在”。张海,马统拱手说道。
“张海为主将,马统为副将,命你们二人带军四万为先锋先行,到达鹿郡城下安营扎寨等待我大军到来”。
“末将领命”。张海缓缓退下。
“樊建,袁义,吴天听令”。
“末将在”。樊建,袁义,吴天三人拱手说道。
“命你们三人为中军主将,带领中军明日于我一起起行,前往冀州前线”。
“末将领命”。樊建,袁义,吴天三人缓缓退下。
“李贵听令”。
“末将在”。李贵拱手说道。
“命你带领两万步兵,为后军,督促粮草军械”。
“末将领命”。李贵缓缓退下。
马义刚刚分派完毕吗,这时章立便急匆匆的走进了营寨,马义从章立脸上看到了焦急二字,马义担心怕是坏事影响三军士气,便命诸将全部退下。
诸将退下后章立便拱手说道“大将军,我国派去燕国的探子回来了”。
马义这才知道不是禹国出了什么事便问道“是不是燕国已经出军了”。
章立摇头叹息道“不是,我没想到夏侯霸为了稳住燕国会免除燕国贡品,还于自由之身,还献出冀州十三座城池与燕国,燕国已经答应冀州王不会出军”。
马义听后叹息道“夏侯霸果然不凡啊,如此计谋都能想得出来”。
章立回答道“不是夏侯霸所想,而是一位叫做文章的人给夏侯霸出的主意”。
“哦”?马义反问道“文章,何许人也”?
章立回答说道“文章,南阳人也,现在是夏侯霸的丞相,传说此人足智多谋不亚于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