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少说?”
魏民生不知道老吃货不吃大餐,一直跟自己在唠叨什么。
“你知道我和你师傅吵嘴多年,为什么他仍然把我当挚友吗?”胡老淡淡地问着,却如一石,激起魏民生脑海千层浪。
“其实,论医术,我不如你师傅,虽然,我嘴上没有承认过,但,我心里知道。不过,你师傅,论人生,不如我,虽然他嘴上不承认,但,他心里知道。”
“他太清高了,以为,只要自己医术高超、一心向道,便可以超然世外。可惜,世有美丑,人有家国,谁又能真的抛下呢?最后他还是收了你,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
魏民生惊诧的听着。
“他悟了多半的茶道,却没有悟了世道,不入世,又怎能出世呢?世界不像你想象的美好,你又如何置身世外?”
“知足不是长乐吗?”魏民生想起了师傅的教诲,就急急地开始辩解。
“知足常乐!那是在你的世界不被侵扰的时候。你问问你师傅,当他看见那些战场上为了家国死伤的战士,看见身边熟识的很多人一个个因病痛而逝的时候,他是否能知足常乐?”
“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本就是世之常有、人之常情,我师傅说,即使是神医再世,也需知道各安天命的道理。”魏民生依然在顽抗,甚至不惜搬出宿命论。
“各安天命?!你认为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比古代人如何?”
“高很多。”
“那原因是什么呢?是现代人比古代人命好吗?”
“那是因为现在人们物质供给相对丰富,文明水平逐步提高,战乱减少,抵抗天灾能力加强,医疗水平也比以前更高,所以,人均寿命就高了。”
“这么说,还是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好了呗。”
魏民生无言以对。
“那么,你认为,这种改善,是自然的吗?”胡老继续追问。
“应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吧。”
“未必。现在,世界上依然有国家很贫穷,甚至有人连饭都吃不饱。而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有人前仆后继,奋斗得来的。”胡老抛出了自己的理论。
“确实是这样,不过那和这茶道有什么关系呢?”
“茶,曾经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挣钱行业。茶道,即通世道,从古自今,任何一个精于茶道的人,非富即贵。而他们背后大都站着人类追求进步的精英。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在吃大餐前,喜欢喝点淡茶了吗?”
魏民生想了想,试着回答:“以无为之心,成有为之事?”
“很好,你说对了。沉心静气,至虚极,守静笃,你才能更好的品味大餐背后的味道,才能看透事物,才能看到大势。顺势而为,以无为之心,成有为之事。”
胡老的经世之学确实瞬间打动了魏民生,他直到今天,才知道为什么自己师傅会如此看重胡老,原来,自己师傅精通的是医道和茶道,而胡老精通的是世道。
“那,吃饭少语,又是什么大道理呢?”魏民生仿佛抓到了醍醐灌顶的手,求知若渴地追问着。
“语乃心声。吃饭一般就两种情况,对外,多看少说,小心祸从口出;对内,多品少说,小心离心离德。即使看不惯他人的为人处世,存在既有他存在的道理;即使害怕自家人的错误做法,吃亏也有其吃亏的福报。哪怕你看出了将来的大势大祸,吃饭的时候,也不用说,因为这时候,即使你说了也一般改变不了什么,只是多一些激恼和争吵罢了,倒不如享用当下。”
“可自古到今,很多事不都是在饭桌之上促成或谈成的吗?再不怎么有饭局一说呢?”魏民生强烈不解。
“其实,你没有看透。所谓饭局成事,其实在组成饭局的时候就已经定了,饭局只不过是过场而已。你还记得鸿门宴的故事吗?”
“记得。”
“有很多人以为是项羽的妇人之仁、刚愎自用,还有刘邦、樊哙等人在鸿门宴上的有勇有谋,才使得项羽没有杀了刘邦,而放虎归山。其实,我倒觉得,这是项羽权衡利弊和顾忌廉耻的必然结果。其实,他设鸿门宴,本就是逼刘邦和他开战,若刘邦冒死赴宴,项羽便绝不会杀他。毕竟,当时,群雄抗秦,无故杀之,自己也会成为继强秦之后的众矢之的。”
是啊,项羽若要杀刘邦,何必设鸿门宴?直接打,不是更显其英雄本色吗?
“这是对外,饭局本就在饭局之外。事情成败,饭局只是大家亮亮底牌而已,成与不成,其实,大家早在坐在这里以前,心里已经有数。”
胡老顿了顿,接着又说:“对内,饭桌之上,更改变不了什么。其实,家里人,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都不是饭桌之上养成的,饭桌之上只不过是大家最放松的一种展现而已。所以,饭桌之上,尽量少说。”
如果能改变,又何必饭桌上谈呢?在家饭桌上,少说,确实是减少争吵的好办法。想想,自己每次和妻子吵架,都是在饭桌上开始的。好像只有坐在饭桌上,他俩才有时间细细看看彼此疲于奔波的窘态。现代化的都市生活,有太多的竞争压力,而疲于奔波的他们又有太多的做的不好的地方,其实,在都市里,大家都一样,谁也不是全能。存在即合理。家人再怎么样,也是你的左膀右臂,即使是个锤子,也是你能放心使用的锤子。而餐桌上的快乐,少语不伤,确实是认可家人,保持家庭平衡的好方法。
胡老,见魏民生若有所悟的不断点头,大喜。“好了,我们可以开始吃美味了,我亲自开瓮。”
说着,胡老亲自掀开了瓮盖,取掉荷叶,沁人心脾的浓香瞬间飘满整个屋子。
没有什么废话。少语的美餐,确实是人间一大享受。不过,胡老吃货,确实不简单。两个人两小碗佛跳墙,然后,垫好荷叶,盖好瓮盖子,坚决不再给魏民生和自己多加一口。美其名曰,怕晚上吃多了伤胃。其实,魏民生知道,这老头是想留下足够自己明天一个人独吞的美食。
九点钟,魏民生告辞。胡老送到大门口。临别,胡老很奇怪地说了一句:“你有一个好女儿,记得好好培养,她是个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