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禹豪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事情有些大条了,赶忙向着差役说道:“快,把尸体抬上牛车,咱们去朱府。”
周禹豪随后想了想,又觉得带着尸体上别人家又有点不合适,有对着差役道:“算了,你们把尸体抬回大牢中,多加派些人手盯着,千万不能出差错!”
朱府地位超然,如果带过去,朱玉深肯定会发飙的。
一定会发飙的吧。周禹豪打了一个冷颤,庆幸自己脑袋没被驴踢了。
差役见周禹豪交代的时候比较严肃,心里也有些打鼓,赶忙应了一声之后便把尸体抬进了大牢之中。牢头更是为了不出差错,特意给腾出一个单间让狱卒专门看守。
周禹豪也不敢再多逗留,急急忙忙的赶往朱府去了。
……
朱府大堂里站满了人,朱玉深、朱颉和方延川都在。
何三靠着柱子,全身被铁链锁着。陆伯通在他的身上揉捏敲打的检查,手法及其熟练。
毕竟受到了在县衙大牢的教训,朱玉深担心再出纰漏,所以要求陆伯通仔细检查,不放过任何丁点的细节,以防止再发生什么意外。
”老爷,都检查了!“
陆伯通拱手汇报之后站在一旁,只是一双眼睛还是落在何三的身上,时刻关注着,防止他暴起伤人。
“老爷!县尊周大人到了!”
刚检查完,有侍卫进来通报。
周禹豪来的很快,他到现在还是懵的,两个何三的出现,其中肯定有蹊跷,甚至他隐隐约约举得自己应该是陷入了一个大麻烦之中。
“朱老爷,听说你们抓到了何三?”
侍卫还没有禀告完,周禹豪已经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朱玉深也知道兹事体大,早已吩咐了守门侍卫只要周禹豪来了直接放行带过来。
朱玉深没有说话,只是朝着何三的方向努了努嘴,一脸的苦笑。
他也有些分不清楚现在到底什么情况,何三死了,何三又去府里行刺,这到底是哪跟哪的事情?
他甚至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脑子不够用的当然不止朱玉深,当周禹豪看到绑着的何三的时候,他也露出了见鬼了的表情。
被捆绑着的何三咧嘴在笑,眼里的不屑和嘲讽。他很确信,谁也不可能猜得到他的分身办法。
”牢里面情况如何?“
”检查了,没出任何披露。“
朱玉深眉头紧皱,如果牢里面的和现在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何三不是一个人,那就证明是有两个何三,而且长相如此想象。
突然,朱玉深好像想到了什么,看了一眼陆伯通道:”这何三可还有什么孪生兄弟?“
”有倒是有一个,只是他们长相只有六七分相似,而且前些年已经得病暴毙了!“
”消息确切么?“
”是的,当年……我去了何家庄,本想着让何三也尝尝失去亲人的滋味,只是去了之后只有一个老太太在了。我……没忍心下手!“陆伯通紧紧的攥着手掌,像是回忆起了什么很痛苦的事情,只是持续了一会才缓缓松开,道:”我问了何家庄的人,他们都这么说!“
”哎!“朱玉深叹了口气,走过去拍了拍陆伯通的肩膀。
这么多年,只有他才知道陆伯通心里很苦,妻离子散没有压垮这个男人,是因为这个男人心里还有希望。只是时间越久,希望也越渺茫。
竟然不是孪生兄弟,朱玉深和周禹豪陷入了沉思,事情越来越复杂,复杂到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觉得想要查出真相,需要带着他去见另一个他。“
方延川也听出了一个大概,见众人都没有办法,只好出言献策,毕竟站在这里想,肯定是得不到一个满意的大案,既然如此,还不如让两个何三到一起,在对比的情况下更能容易发现蛛丝马迹。
房间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愣愣的看着方延川,倒是让方延川有些不好意思了。
”难道我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见大家都看自己,方延川有些不好意思,以为自己触犯了大明朝的那一条规矩了。
”二郎大才。竟然能说出这等玄奥高深的话来!“
朱玉深抚掌大笑,不管最后能不能查到真相,自己的女婿有如此才能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周禹豪附和点头,他刚进来的着急,根本没有注意到方延川,只当是朱府的小辈。现在方延川一语惊人,自然是让这个浔江县尊彻底的刮目相看了。
”这不是我说的,我只是之前在书上看到过这句话。“
方延川很不好意思,在后世这句话是初中孩子都知道的,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前辈总结出来的一句名言,他可不敢占为己有。
”二郎莫要谦虚,我自认为饱读诗书,可也不曾见过这句话。“
”是啊,小友妙语连珠,我等自愧不如,你就不要谦虚了。“
朱玉深和周禹豪根本不相信这是方延川是从书上看的。这等精妙的话如果是哪本书里有的,早已经传遍大明了,怎么可能他们没有听说过。
方延川无奈,只好闭口不言。只要他不承认就行了,若不然,他总不能告诉众人,这是他在后世的课堂上学到的吧。
”来人,把他押去大牢,我倒要看看,你何三使得什么旁门左道。“朱玉深心情很不错,这女婿可真长脸,眼睛里都散发着嘚瑟的味道。
何三还是在笑,根本不担心朱玉深他们能查到什么,至于方延川,一个书生而已,虽然能说出让人赞叹的话来,那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多安排点人巡夜值守。“
临走的时候朱玉深安顿陆伯通,他不希望今天的事情再发生一次。
这,是他的家,他不容许有人打他家人的主意。至于方延川,他也带着去了县衙,他觉得这个女婿不简单。
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出了朱府,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这个浔江县城的夜,注定不会平静。
大街上只有几个打更的老头,敲着破锣边走边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