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举事必与德合”高台正中的掌教真人起身走到台阶之前,“尔等既入我道门,需知欲修道先修德之理,切不可逆天而行,”那道人顿了顿回头瞥了一眼,“李儒师弟,汝有善缘,此番弟子入门就皆由你来传授道门根基拳脚与剑术功夫,半年为期”道人再次俯视台下众孩童“根基不稳,欲速则不达,望尔等跟随李师长扎好根基,修德修身”言罢回身转向自己的蒲团。
李儒明显没想到这样的美差落到自己身上,明显有些发愣,这是什么样的良机啊,这等于是把所有道门新一代弟子交给自己先挑选自己宗派的继承人,半年的悉心调教,培养出感情,相信到时候自己挑选何人跟随自己修行,这些孩童都不会反对,那时候自己挑选这些孩童中资质最好的,那自己一宗岂不是要在自己手中发扬光大。
其他道门长老明显皱起眉头,有些不满,尤其黄老,听闻掌教真人的意思是连自己的女儿月英都要跟随李儒扎根基,不愿意三个字简直就是写在了脸上,可是掌教之意已决,更何况掌教真人也没有选择自己宗派的师兄弟来干这些差事,其他人也不好反对,忍了忍都没出声。
“那就麻烦李儒师弟了”掌教真人向李儒颔首致谢,李儒手捏剑诀回礼,风度翩翩起身走下高台,来到已经起身的孩童们身前。李儒扫视一圈似乎立刻就被什么吸引住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向其中一孩童问道“汝籍贯何处”
“并州五原郡”应答的正是李肃,生性贪玩的李肃明显对这道长一下来就询问自己有些发蒙,以后有什么把柄被发现,哆嗦了一下才应答。
李儒含笑点头,一摆道袍长袖“都跟我来吧”,回转身再次向掌教真人行礼,然后转身向侧门行去,孩童们都自觉在后边跟着。
这就是道门这一代子弟传奇的起点吧,从此起步,风云变。
木盆中的光华慢慢收敛然后消失不见,回复一澈清亮美酒,美酒上片片梅花瓣飘荡,陈宫手轻轻一拂,那木盆凭空飘起缓缓飘落到了墙角落下。
吕布明显还在回想那个俏丽的身影,虽是孩童摸样可的确是貂蝉,至于李肃,当年的场景从另外的角度观看,自然也发觉了异常,喃喃低语“为什么李儒师叔单单问了我的籍贯,似乎另有深意,总不会他是我亲戚吧,可是从没听家里人说过有修道的亲戚”
陈宫可没那么多思虑,一拍桌子惊醒两人,举起酒碗高呼“人生得一浮屠大白,来干”。
吕布回过神来,端起自己的酒碗喝尽,叹息道“道门玄术果然神妙,以往的记忆都看得如此清晰,那是不是想看什么都可以,哪怕是敌方的军事会议”
陈宫摇头“哪有那么无所不能,只能看自己的记忆罢了,不过一些不曾在意的瞬间因为换了立场反而看得更清楚,当局者迷啊”说罢意味深长地瞄了吕布一眼。
身在局中的人永远都弄不明白一些事情,那么什么才是牢笼,是这天下吗,你在牢笼之内,还是你已在牢笼之外,亦或者是画地为牢。
吕布问道“既然如此,你们究竟有几人拜了李儒为师,肃,你拜了他为师吗”
李肃摇头“李儒师叔在这件事上极为公正,对所有入门弟子不偏不向,尽心尽力,帮助众人扎好根基,半年之后,道门举行大典拜师,掌教真人让李儒师叔优先挑选弟子,但是李儒师叔极力推让,不肯首先挑选弟子,连道门其他长老都极为惊诧,反而都不好意思去挑选弟子,最后反而决定,由掌教真人优先挑选三个徒弟,而且必须这三位弟子愿意才可,若不愿意可投其它长老门下,除这三人之外,其他皆由弟子挑选师父,若弟子相求的宗主长老不允,则再挑选别的师父,所有宗主收徒不得超过五人,李儒师叔也收了几个弟子,其中之一你也认识就是贾诩,相反我相求拜在一直很是照顾的李儒师叔门下,反被他一口拒绝,反而为我相求希望掌教师尊收我为徒,最后掌教真人破例收了我,所以共有四人拜在掌教真人门下,宫,我,貂蝉小姐,另一个是诸葛孔明”
陈宫听李肃谈到此处,笑呵呵地说“想那黄师伯,一门心思想要收诸葛孔明为徒,在当初际遇之时就违背约定传授《黄庭经》部分口诀,不想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因为李儒师叔的执着而落得个鸡飞蛋打,即使到了最后挑选精研典籍的时候,诸葛孔明挑选得却是黄老上上清派的《黄庭经》不差,也要去跟随黄老修行参悟,可是到底也只能称呼黄老为师伯而非师尊”
吕布奇道“为什么那诸葛孔明挑选师父的时候不拒绝你们的师尊而改投黄老宗派”
陈宫笑道“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半年里孔明跟我很不对付,常常互较长短,道门大典见我和他都被师尊所挑选,为了有个伯仲间的对手虽是如芒在背督促自己进步,狠心无视了黄老的殷勤,兼且师尊第一个挑选的乃是貂蝉小姐,你知道缘由了吧”
吕布继续等着陈宫的后话,陈宫喝了口酒续道“跟随师尊清修五年之后,到了挑选修习典籍的时候,孔明才发现,因为身负《黄庭经》的的内功,走的路子与师尊一脉并不是很合,妄自强行修炼师尊清微派至上典籍只会招致恶果,不得不挑选了《黄庭经》,跟随黄老修行”
吕布回望肃,李肃知道他的意思“想问我怎么选了《太平经》,而不是个陈宫一样的清微派典籍吗,其实很简单,我这人跟你混久了,一向懒散,清微派要求寡念止动我受不来,兼且一向对李师叔有好感,到了挑选典籍之时就找到李师叔希望修习正一宗的典籍,不想被李师叔拒绝,说正一宗杀伤力巨大却极损寿元,再说生死相搏太过危险,非道门之人秉性所行,反而要求我去修习太平道的《太平经》,我就听了他的话,想着他待我向来不错,绝不会害我”
李肃顿了顿“其实根本就是害了我,屡次道门大考都败给他们几个,心有不甘啊,可怒也,哪天一定要找回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