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在《弟子规》中,“谨”单独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部分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谨慎小心、规矩低调、有自我尊严的生活习惯。那么,养成这样的生活习惯,对于小孩子来说究竟有什么用呢?对此,《弟子规》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要想培养一个严谨的生活态度,孩子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钱文忠:
接下来我们讲《弟子规》“谨”这个部分,起首的四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早晨要早起,晚上要适当地晚睡,年老是非常快的事情,你要珍惜此时眼前的一分一秒,你不要想,没事,我今天不珍惜了,明天我加倍找回来。有这种想法,你基本就惜不了时,要“惜此时”。很多著名的学者,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非常珍惜时间的,时间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能够用来工作的时间都是差不多这点份额,那么就在于你,第一,会不会利用时间?第二,会不会挤出时间?珍惜光阴就会使我们的生命延长,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有效的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画外音: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钱文忠:
接下来《弟子规》要求孩子们爱护生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基本,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早晨起来要洗脸,还有兼漱口,上洗手间回去以后你总归要洗洗手的,对于这四句话唯一一个要解释的,或者说唯一一点会引起大家的疑问的是什么呢?也许朋友讲古人为什么说“兼漱口”?古人为什么不刷牙?漱漱口就行了吗?这个没办法,因为古人没有牙刷,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刷牙的习惯,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人最早是用齿木,一种杨木比较软的木头,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把这个木头在嘴里嚼,像嚼口香糖一样,达到刷牙的目的,我比较怀疑,这个东西我觉得比较怪,还有一种说法是拿这个木片用嘴先给它咬一咬,咬软了以后刮牙齿,但是古人又有比我们讲究的,为什么?用齿木还得刮舌苔,我们是到这几年才认识到,现在也有这种牙刷了,可以刷牙也可以刷舌苔的,也是这几年才开始流行,古人有刮舌苔的习惯。
画外音: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穿衣戴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人人都会。可是,《弟子规》为什么要用大段的篇幅教孩子如何穿衣服呢?在中国古代穿戴整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钱文忠:
《弟子规》讲,“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帽子要戴正,纽扣有的都得扣上,袜子和鞋子都要紧切,要合脚,该系带的要系上,因为古人的袜子跟我们今天不一样,古人的袜子也是要系的,古人的鞋有很多也要系。
这四句要求我们在今天从年轻人很多戴帽子的,帽子有各种各样戴法,但是很少看见戴正的,基本上是歪的,明明是一个帽檐他戴到脑后面去,或者戴到这边,不戴正,衣服上,钉满了无数的闪闪发亮的扣子,但不是拿来扣衣服的,基本上是看的,前面反而是咧开的,《弟子规》要求有扣就得纽,现在很多年轻朋友的衣服扣眼比扣子少得多得多,没法扣的,那么鞋子,袜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袜子耷拉着,鞋子趿拉着,反正都比较大,大概因为我们一般都不习惯穿小鞋,所以鞋子穿小的没有,但是基本上都穿大。我最近前一段还看到有人穿袜子时一只脚一个颜色,袜子颜色不一样,我还看到过穿鞋,两只不一样颜色,这个也是很奇怪的。这样一种时髦的风尚,古人不能理解,你如果把我们的老祖宗从地下请出来,你请十个出来,能够给吓晕十一个。一看,怎么这样了已经?十个吓晕了,十个里边难保有一个胆儿比较大的,吓回去再回来看一次,还得吓晕。时代不一样了。《弟子规》讲的是古人对着装的基本要求。
画外音: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弟子规》中“冠必正,纽必结”的要求,被中国古人视为衣冠整齐的基本标准,恪守不移,甚至有些人不惜为此牺牲生命。那么,究竟什么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为穿衣戴帽这样的小事而丧命呢?
钱文忠:
比如我们知道子路是孔子弟子当中很特别的一个,在《论语》当中提到子路的地方有四十一处,他在孔门弟子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我们传统当中流传着很多和子路有关的故事,百里负米,列为孝敬父母的典型,子路孝敬自己的妈妈,又没什么钱,他听说别的一个地方,一百里以外的米比较便宜,子路很有力气,跑了一百里路给妈妈背回来了,叫百里负米。还有一个闻过则喜,这是讲子路的,我们听到别人批评一般都不高兴,你批评我干嘛?你怎么今天又说我啦,现在年轻朋友很多这样说,怎么有说我?子路只要听到说我马上改正。只要真的是错,闻过则喜。
这是一个非常勇武的人。子路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比较特别,从小就是“性鄙,好勇戾,冠雄鸡”,他从小就是力气很大的一个人,所以他的打扮也跟孔门弟子不太一样,他头上戴着鸡冠帽,很勇武像公鸡一样,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的头徽上不是老有这个东西吗,很勇武的,佩着剑,佩这种很勇武的东西,很厉害,他很鲁莽,但是很忠诚。他在孔门弟子当中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人,因为还是孔夫子的驾驶员兼保镖,他是给孔夫子赶马的。孔夫子因为有了这个学生以后,这是孔子自己讲的,我有了子路以后好像欺负我的人少了,因为孔夫子经常会被人骂,当时很多人骂孔夫子,子路一听,来,你骂?骂,我就揍你,他脾气很大。所以这样就没人敢去骂孔夫子,孔夫子对子路也很信任,孔夫子讲如果有一天道不行,我做一个小木筏子我走,到海里边去,孔夫子讲如果发生这件事情的话,如果我到这步境地的话,大概只有一个人会跟着我,就是子路。
由于子路是一个非常特殊性格的人,所以有的时候也只有他敢批评孔子,孔夫子,子见南子,这非常有名。孔夫子到一个国家去,看见一个国君的夫人,国君的夫人在当时名声不好,很漂亮,很妖冶,但是孔夫子大概是想能够利用这位夫人的关系能够接近国君,把治国的道理教给国君,所以犹豫了半天他还是去见了南子。“子见南子”是一个千古的大事情,子路生气了,这老师,你怎么能去见这么一个女人啊?很不高兴,跟孔夫子说,逼得孔夫子朝天赌咒,孔夫子赌咒不太多的对学生。说我就是为了给国君讲治国的道理,才去接近南子的,如果不是的话,老天罚我啊。老天罚我啊,孔夫子还当着子路的面赌过咒的,这么一个人。
那么可爱的人,那么有才华的人就是死在了帽子上。有一个国家内乱了,子路又看不过了,子路要去骂这些乱臣贼子,结果有一个乱臣贼子手下打的时候,一枪把子路的帽子给打歪了。一般人你把我帽子打歪了,已经很危险了,我肯定跟你打都来不及,我拼命啊。谁知道,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说我可以死,但是我帽子不能打掉啊,所以他把手上的家伙放下来,去把帽子给系好,这么一弄被砍成肉酱了。子路死就是因为帽子,所以“冠必正”对古人来讲是很要紧的。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传统当中是非常非常多的,比如有个晋文公,也很有名,这是古代中国一个很有名的国君,打仗的时候,打着,打着,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鞋带松了,他居然把手上的武器放下来,在战场上蹲下来,先把鞋带给系好。这个都在古籍当中留下记载的,那么还好他是个国君,他不是一个一般人,他旁边有很多护卫,如果像子路一样,他也会被砍成肉酱。所以古人来讲对这些着装的要求非常明确。你尊崇这样的要求,养成这样的习惯,在中国传统当中都是给予赞美的。为什么要这样?你如果不讲究这些会怎么样?
画外音: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中国古人,对于衣冠整齐的重视,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无法理解。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把衣着是否整齐看得如此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着装习惯,又会怎样呢?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钱文忠:
在古人来讲对着装的要求非常明确,你遵从这样的要求,养成这样的习惯,在中国传统当中都是给予赞美的,为什么要这样?你如果不讲究这个会怎么样?如果你从小不养成一个比较好的着装习惯,那么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无论是你的上级,你的师长,或者你的同事,都不会对你有好印象。现在课堂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穿得很暴露,浓妆艳抹,帽子戴得不像帽子的样子,鞋子穿得不像鞋子的样子,衣服该扣的不扣上,这种情况都不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比如,一个年轻小伙子的衬衣,当然不必像《弟子规》要求说的有纽必结,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的衬衣两三个扣子不扣,你会作何感想?轻的说这个人不修边幅,重的说这个人流里流气。相反,如果你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衣服穿得很得体,扣子该扣的都扣好,鞋子该系鞋带的都系好,那么,在课堂里,你就会给老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去找工作的时候,也会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跟大家交往,大家都觉得你是一个比较负责任的人。这个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当一个人成长起来以后,这个习惯就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弟子规》不仅对孩子怎么穿衣服做出要求,而且对放衣服也做出了要求。你在家里归置衣服要讲规矩,要放在合适的地方,要有固定的位置,这也是不容忽视的生活习惯。所以《弟子规》接着讲,“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你放你的帽子和服装,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要到处乱塞,以免把衣服搞脏了,把环境搞得很乱。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古装电视剧里有这样的场景:有一个人要出门了,妈妈心疼自己的孩子,或者一个女孩子爱上一个男孩,临行之际,都要端出一个托盘,托盘上面是一套衣服,衣服上面放着一双鞋。但是古人是不会这么干的。怎么会这么放啊?鞋子怎么能放在衣服上面?又不是手套。它一定是另外一个托盘托一双鞋,再一个托盘托一身衣服,或者把衣服搭在鞋上。我们现在已经不能理解古人的这种规矩,古人认为帽子是戴在头上的,鞋是踩在脚下的,是绝对不能把鞋和帽子放在一起的,他们非常讲究这些,什么样的东西有什么样的位置。
今天好多孩子是不注意这一点的,因为他们的衣服都是由父母帮着整理,环境好一点的家里还有保姆帮着整理,所以他们从小养成了乱扔衣服的习惯,今天找不着帽子,明天找不到鞋子,这个事情很常见。我因为和学生接触比较多,就发现有个学生平时衣着搭配都很好,规规矩矩的,突然有一天让你觉得很刺眼,比如说夏天穿了一件比较厚的衣服,或者冬天穿了一件比较薄的衣服,我说怎么回事?老师,衣服找不着了。那么在今天,我们房子大了,生活条件好了,衣服也多了,特别是孩子衣服多得不得了,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好像觉得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古人认为这不是借口,这是一个生活习惯,从小要养成。
古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找不到帽子,找不到需要穿戴的衣服,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件大事。齐桓公有一次喝醉酒了,酒醒以后突然发现帽子没了。可能齐桓公也只有一顶帽子,古代的国君不像我们想的这样,或者他丢掉的是国君那顶冠,他只有一顶。一般我们会怎么办?帽子掉了嘛,我随便戴另外一顶帽子出来见人好了,或者我不戴帽子,包块头巾。齐桓公不是这样,他感到巨大的羞耻,三天不上朝,躲起来了,谁找他都找不着。这个时候,各地的饥荒消息都报上来了,丞相管仲不敢做主,就去找齐桓公。齐桓公因为帽子丢了,谁都不见,觉得很难为情。管仲只好下令,开仓放粮,把粮食自作主张发下去了,老百姓很感谢管仲,认为遇到了一个贤相。后来知道这情况以后,齐国就开始流行一首歌谣:国君啊,国君啊,你的帽子何时再丢啊?你丢一次就放一次粮。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衣装的整洁,除非是特殊情况,不要去弄污你的衣服。在古人眼里,这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画外音:
在古人眼中,衣帽是否干净,穿戴是否整齐,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因此古人往往会通过穿衣戴帽来观察一个人。那么,穿衣服和修养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通常人们会从衣着的哪些细节,来观察一个人呢?
钱文忠:
古人极其重视修身。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从一双鞋子的角度去看修身对人的重要性。在《德育古鉴》里,有一个人叫张瀚,他在都察院任职,都察院好比我们今天的检察院,很重要的机关,他非常能干,是个人才。当时的台长,非常重视他。但是,怕他像有些人那样,虽很有才华,后来却走上了歪路,所以就想敲打敲打他。这个台长,就找了一次张瀚,两人闲谈。他说:哎呀,小张,你真的有才华,非常好。昨天下朝的时候,我碰到一件事情,我走到街上,看见前面有个人抬轿子,我注意到轿夫脚上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干净。从东头走到西头,小心翼翼,都挑干净的地方走。因为他穿的是新鞋子,所以这个轿子抬着非常稳,鞋也没弄脏。当他走到西城,拐弯向南走的时候,一不小心,这个鞋子被旁边飞驰而过的马车带起来的泥水给搞脏了,新鞋子一下子变成脏鞋子了。于是这个轿夫,肆无忌惮,到处乱走,专门找泥坑踩,这个轿子越抬越颠簸,我看坐在里边的人颠得够呛。听到这,张瀚马上就说:台长,我明白了,您是用鞋子来告诉我一个道理,这是修身的要道,一个人千万不能失足,一旦失足,恐怕就会无所不做。这个故事说明古人绝对不会仅仅把鞋是不是跟脚,是不是干净,看做一件不重要的生活小节,他要从中观察你有没有一种意识,有没有一种修养,有没有一种戒慎戒惧的态度。
今天如果有一个人,拜见一位领导或者拜见一位尊长,最注意的是头和脚。而过去注意的是戴没戴帽子,后来大家不戴帽子了,就注意头发是不是整齐。所以有一个词叫“噱头”,这件事有没有噱头啊,这是南方话,但是现在普通话里也很流行,就是要讲头要弄好。还有一件事情,注意脚,你的鞋是不是干净,你的鞋有没有破个洞。这叫什么?蹩脚。现在有的时候我们形容一个人做事做得真蹩脚,这个人为人真蹩脚,其实跟脚并没有关系,也许这个人脚很好。但是,有的时候你到一个场合,鞋很脏,到别人家里,或者到别人办公室,鞋子有一个洞也不去补补,别人就认为你这个人修养有问题。你不注意小节,你怎么会做得好大事。当然也有人讲,不拘小节,可以成大事,这是对极特殊的人而言,一般的人从小应该养成注重小节,注重细节的习惯。
画外音:
《弟子规》在要求孩子穿衣戴帽要整齐,放置衣服要有序之后,进一步教孩子如何选择衣服。那么,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在选择衣服的时候,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这个原则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是否适用呢?
钱文忠:
《弟子规》定下的原则是:“衣贵洁,不贵华”。就是绝对不赞成衣服要华丽,而是要整洁。古人对于衣服过于华丽,总的来讲都是反感的。传统认为,就算是贵为帝王,你也应该以《弟子规》这种要求为美德,不要以华丽为贵,要以整洁为贵。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很多人认为这个皇帝值得我们同情。崇祯被同情有好多原因,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当有人把他的遗体从树上解下来下葬的时候,大家发现,原来他身上的袍子有补丁。那就说明,这个皇帝还是比较节俭的,不是一个很奢侈的皇帝,他是一个多少让人产生一点同情心的亡国之君。
在历史上,像崇祯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个,还有唐肃宗。有一天,有一个叫彭泽木的臣子去歌颂这个皇帝,当然如果皇帝比较节俭,臣子一般都会努力地去歌颂,希望皇帝能够朝着这条道走下去,这样对整个国家,对人民来说都有好处。所以这个臣子就说:哎呀!皇帝,你真好,真节俭。歌女跳舞的时候,都没有华丽的衣服和装饰,你真节俭。唐肃宗被臣子夸得很高兴,就把自己龙袍的袖子伸出来,让这个臣子看:是啊是啊,你看,这个龙袍都洗过三次了。对于一个古代帝王来讲,一件衣服洗过三次就算很节俭了,不能拿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评论。
除了整洁以外,还要和自己的身份相称,即“上循分”,要和自己的家庭情况相称,和自己的身份相称,我们今天是能够理解的。比如,一个年轻学生,还没有踏上社会,还没有工作,你在大学里上课,天天西装笔挺、领带森然,皮鞋擦得锃亮,一般大家会觉得不妥当,因为这和学生的身份不相符。学生干干净净,比较简洁,能够尊重课堂教育的氛围就可以了。又比如有些女孩子,把晚上出席晚会穿的露背礼服穿到办公室去,毫无疑问谁都不会觉得合适。反过来也是这样,比如朋友聚会,大家高高兴兴,很轻松,到钱柜里去K歌,你突然打着一个领结,穿着个燕尾服去了,大家会认为你是在这里工作的,做服务生有这个要求,总之觉得你很奇怪。而一个人如果穿衣服和自己的身份相吻合,会给大家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大家会认为你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你非常明白自己的身份,那也意味着你对自己这个身份底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尽哪些责任,都比较清楚,说明你头脑比较清醒。如果你乱穿,穿的跟自己身份不相符,大家要么觉得你这个人心太野,要么觉得你这个人有妄想,要么觉得你脑子不清楚,这都不好。
“下称家”,过去是有等级制度的,比如谁能穿绸缎衣服、丝绸衣服?当了官的,有功名的人才能穿。你是商人,就算是亿万富翁都不许穿的。到了很晚期,中国传统社会乱了才可以穿。比如,一个女孩子,谁可以穿红颜色的鞋子?绣花鞋,现在谁都可以穿,到百货公司买一双,红的,我还一只脚红的一只脚绿的呢。古代妇女一定是自己的丈夫有秀才以上功名,才可以穿;你不穿,别人不会觉得你谦虚,会觉得你很怪。如果一个女人明明知道自己丈夫不是秀才,却穿一双红鞋子,重者要被告官,要究办的,轻者觉得你疯了。过去的女性,谁能够穿红的裙子?也有讲究的,一定要是夫人、太太。但今天我们当然没必要有这种等级观念,只要和自己的家庭情况比较吻合,还是应该纳入我们的考虑当中的。比如如果父母收入比较高,或者家庭条件比较好,那么孩子穿衣服稍微好一点,只要和你的身份相符,那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经济状况不允许,你却拼命要找贵的、很好看的、很华丽的衣服穿,这毫无疑问是不妥的。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现在有好多这样的故事,因为虚荣,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条件,但是非要这么大方,完全不顾实际情况,要华贵,引发出多少社会问题。所以我们今天还是应该提倡《弟子规》里边”衣贵洁,不贵华”这样一个原则;”上循分,下称家”,我们结合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来考虑,把传统当中好的部分继承下来,还是值得我们遵守的。
我们平时讲,衣食住行,《弟子规》前面这个部分讲的是怎么穿衣服,衣服应该怎么穿,应该怎么放。接下来毫无疑问,就要讲到食的部分。在吃饭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有什么规矩?应该避免什么?这个请大家听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