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800000006

第6章 诗人曹操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记载了一首叹曹操的《邺中歌》,其中就有这句“雄谋韵事与文心”,盛赞其“文章有神霸有气”。在中国帝王级的人物中间,真正称得上为诗人的,曹操得算一个。虽然曹操不是帝王,但胜似帝王。如果有这种帝王文学排行榜的话,曹操名列前茅,列属三甲,是毫无疑问的。甚至可以说是拔得头筹的金牌得主,这样的评价,也不算过分。

他的诗,写得实在的好,绝非那些附庸风雅的帝王可比。在中国,凡皇帝,无论识字的,不识字的,无论会写的,不会写的,穿上龙袍,坐上龙椅以后,都想在诗词上“得瑟”两下,在文学上“显摆”一通,几乎成为通病。这其中,写得最少的为汉高祖刘邦,他衣锦还乡到了下邳时,吼出过一首《大风歌》,留传至今。我一直怀疑这位亭长,是否具有写诗的细胞!如果他以后还写过一首《小风歌》,或者《微风歌》,也许无妨将诗人这顶桂冠,加在他的头上。就这一首,仅这两句,大有可能是秘书之类的文人,如叔孙通之流,现编现诌,当场口授,他记性大概还好,现趸现卖,于是,刘邦就文治武功,两全其美了。写得最多的为清高祖弘历,一生写了四万首诗,差不多接近《全唐诗》的总和,但很遗憾,没有一句能留传开来。此人的诗,除以此人的年龄,40000÷80,平均每年要写500首诗,平均每天要写1至2首,打死他也办不到,只好找御用文人为他做枪手。所以帝王写诗,假冒伪劣者多,信不得的。

曹孟德的诗,可能用十二字来评价:一、有气概,二、有声势,三、有深度,四、有文采。因此,千古传唱,弦诵不绝。在中国人的记忆里,至少下列三句,忘不了。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直到今天,还挂在人们口边的。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是上了点年纪的人用来自勉的座右铭。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就是要懂得,要珍惜上帝所给予的有限生命周期,不要瞎折腾,不要乱巴结,不要颠三倒四,不要神经错乱。中国有无数诗人,能够在千年以后,能有这三句被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者,有几何?

毛主席在北戴河赋的那首词里,有“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句,就充满了对这位大手笔的赞赏之意。毛主席在另一首《沁园春·雪》的词里,点了历史上四位帝王:“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独将曹操例外,可见在文学史上,这位后来被《三国演义》给歪曲了的曹操,有着不可抹煞的地位。其实,曹操除了是了不起的诗人外,他还一手缔造了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中国从建安文学起,才出现以写作为主业,不一定要按官方意志写作的作家。这点自由,就是曹操给的,虽然不大,但初创意义相当重大。

八十年代初期,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莎士比亚》的传记时,在众多资料中,我一直难以忘怀的,是剧作家和他的剧团同事,在詹姆士一世的驻跸行宫里,堂会演完以后,夜里还得为之站岗的细节。那时已经有点名望的莎士比亚,而且为供奉剧团的股东之一,也得穿上制服值勤。我不知道他是否像现在伦敦皇宫戴着高顶熊皮帽的御林军那样子?更不知道他在雾气弥漫的英格兰之夜有些什么感想?

他快活呢,还是尴尬,或者竟是麻木?吾人已不得而知矣!

这位苏格兰的跛子国王,如今,即使在他的故乡,也没有什么人会提到他了;而莎士比亚,却成为这个地球上的所有语种,都能闻音而意会的词汇。记得解放前在南京国立剧专读书的时候,听孙家琇先生讲授莎士比亚课的情景,她朗读莎剧应该算是古文的英语,那铿锵的语调之美,接着,口译为中文,那华彩的文字之美,令我们这些学子,充分领会这位大师的艺术魅力。

但是,当我为他作传的时候,想到一个巨人,竟被一个小丑式的君主,侏儒般的帝王,如此这般地役使着,不禁为这种斯文扫地的场景,生出一丝莫名的悲哀。

当然,辱没大师,侮弄天才,也不仅仅是在威尔登宫里站岗的莎士比亚的遭遇,在中国有记载的文人活动史中,很长一个时期,文人的际遇要比莎翁还糟糕些。好一点的,为侍奉,为弄臣;次一点的,为家奴,为仆从,几乎不具有独立人格,是一辈子附属于人的人。因此,为主子站岗放哨,给老爷擦背搓澡,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司马迁在他受到最屈辱的宫刑以后,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不无苦涩地道出这种说是文人,实为贱民,名为近侍,地位很低的现状:“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因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这境遇,听起来蛮心酸的。

文人作为一个自觉的,在精神上获得解放,在心境上有所飞跃,不再臣服于谁,不再附属于谁,不再视自己为奴仆的人,这一步,这一天,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曹操给改变了的。这当中也包括曹丕、曹植,也就是文学史惯称的“三曹”的共同努力,从此,中国就有了两种文人,一种是御用的,一种是非御用的。当然,非御用的不见得不可以御用,同样,御用的也会丢掉皇家的饭碗而非御用;反过来,非御用的不见得不想成为御用的,吃香喝辣,同样,御用的说不定脑满肠肥之后,想要一份非御用的清名令誉,也说不定的。所以,有这两种文人出现,是好事情,但他们之间,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非泾渭分明的格局。

由于三曹,中国有文学以来,开始出现异类文人,有别于官方的,主流的,正统的,在朝言朝的御用文人,实在是文学的大进步。有了这种不一定听命君主,不一定遵旨创作,与统治集团意识形态大相径庭的,具有相对程度上能够自由创作的文人,对于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肯定会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这是公元196年,东汉桓帝建安年间出现的文学盛况,故名之曰“建安文学”,或以其代表人物,名之曰“建安七子”。

只有一朵花支撑着的春天,终究要显得冷清。所以,曹操,虽然他杀害文人,名声不佳,但他能够容忍文人,在不危及到他的统治威权下,给文人较多的选择余地,较大的活动空间,造成建安文学的辉煌。而且,曹孟德不像汉武帝那样,把司马相如、司马迁,当做可以呼来叱去的狗那样对待,而是在矛盾没有激化到必须杀人才能解决问题时,还是能够平心静气与孔融、杨修之流探讨文学,甚至开个玩笑什么的。将他们当做人,当做文人,而不是部属、下级、听差、茶房,在封建王朝中,这样的统治者,敢于突破流俗之所轻,敢于改变周秦以来视文人为末流的观点,真是了不起。

鲁迅先生的话,是有大见识的,他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尽管,建安七子中的绝大多数成员,是他们父子的部属,在相府那儿拿工资,领补贴,享受局级或者处级待遇。孔融甚至当到政府的建设部长,这项任命,要没有为丞相的曹操画圈,汉献帝也不敢任命他。虽然后来到底砍掉了脑袋,但是,在他没有出事以前,曹氏父子对他,对七子的其他文人,是一种文人与文人的同行关系,而不是主子与奴仆,帝王与臣僚的关系。

汉代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以及枚乘、严忌、桓宽、王褒之辈,好像没有得到过这份平等的待遇。

建安文人,可能是中国较早从绝对附庸地位摆脱出来,以文学,或主要以文学来谋生的文人,也是较早不以服务帝王为己任,不以官方意志为准绳,按自己意愿写作的文人。他们追求自由不羁,企慕放任自然,赞成浪漫随意,主张积极人生,并对礼教充满叛逆精神,成为中国非正统、非体制文人的一种样本。鲁迅先生在一篇题目很长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作品中,认为他们的文学态度,可以用“尚通脱”三字来概括。到了魏晋南北朝,由阮籍,嵇康,陆机,潘岳,陶渊明,谢灵运,一脉相承下来,“通脱”则更加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潮流。

所谓“通脱”,说到根子上,是文人对于创作自由和个性自由的追求。

然而,文学迈出的每一步,总是要付出或大或小的代价。任何新的尝试,总要打破旧的格局,而一旦失掉原有的平衡,必定引起旧秩序维护者的抵抗、反扑。倘若探索实验,还在文学的范围以内,至多视作离经叛道,犹可容忍。倘逾轨出格,使得利益格局发生变化,这时,若不刹车,若不就范,某个文人的脑袋,有可能撞到刀口上去。

同是杀身之祸,曹操以前和以后的文人,便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屈原被楚灵王赶出了朝廷,他只会在汨罗江边,眼泪鼻涕一大堆地伤心哭泣,绝不敢革命;司马迁犯了“错误”,他宁肯忍受汉武帝的宫刑,在蚕室中将泪水往肚里吞,也不敢跑出去造反。而在曹操以后,那个阮籍,对不起,大醉三十天,硬是不理会你司马昭。那个嵇康,你可以杀我的头,但在下刀子以前,你得让我抚完一曲《广陵散》。这等风骨的文人,你能让他在威尔特郡潘布罗克伯爵的庄园里,为詹姆士一世站岗吗?

所以,曹操了不起,他给文学史带来纷繁复杂的变化,先是文人品类的非单一化,然后才有文学世界的多样化。一个文人去为帝王站岗,也许能使这位统治者添些许风雅,但所有文人都去站岗的话,这太清一色的文学史,怕就不那么好看了。因此,曹操的这一手,自觉的行动也好,不自觉的行动也好,“善莫大焉”。

在中国帝王级的人物中间,真正称得上为文人的,曹操得算一个。他的诗写得有气概,他的文写得有声势。而且,在他作为一个艺术家,而非政治家的那一刻,其实是个很浪漫,很多情,很讲朋友和义气的诗人。譬如,他花重金,把蔡文姬从匈奴单于手里赎回来,不完全是她的《胡笳十八拍》写得让他感动,更重要的,她父亲蔡邕是他的朋友。而且那是一位大学问家,他要求回汉的蔡琰,将她父亲已被战乱毁灭的图书文字,整理出来,不致湮没。这种对文化、对文学的开放的精神,包容的姿态,也不是所有的领袖人物,都能具有的胸怀。

应该看到,他在平定吕布,陶谦,公孙瓒,袁绍,袁术以后,黄河流域有了一个初步安定的局面,加之他手中汉献帝这张王牌,对士族阶层,对知识分子,具有相当的招徕作用。“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延揽了一批像崔琰、孔融这样的大士族和大文人,遂形成了中原地带的文化中心。当时,到许都去献诗作赋,吟文卖字,便是许多主流和非主流文人竞相为之的目标。因此,在中国,一旦落到肚子吃不饱,生活不安定的时期,领导人便只会革命文化,而顾不上建设文化的。尤其出身于草根阶层,文化低,素质更低的皇帝,便以扫荡文化为能。

由于大局已定,此其时也,许都的文学气氛达到了高潮。《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对活动着许多文人墨客的这个中心,有过这样一段评述:“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孔融,杨修,陈琳,刘桢,徐干,阮瑀,应玚,和从匈奴赎回的蔡琰,真可谓济济一堂,竞其才华。刘勰距离这个时代约两个世纪,来写这段文坛盛事,是相当准确,并具有权威性的。

曹植《与杨德祖书》中,说到这番繁荣景象,不免为他老爹的气派自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吾王(曹操)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看起来,曹操是振一代文风的始创者,而曹丕曹植是不余遗力的倡导者。所以,在三国魏晋文学中起先河作用的,正是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他们开创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时期。那时,他们的浪漫行径,风流举止,自由作风,个性色彩,恐怕连后世的文人也深感不及的。

有一次,曹操派手下人邯郸淳,去看望曹植。据《三国志》裴注引《魏略》曰:“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邪?’于是,乃更衣帻,整仪容,与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乃命厨宰酒炙交至,坐席默然,无与伉者。”从这里,我们看到建安文人的浪漫,豪情,和无拘无束的自由。这和司马迁《报任安书》里那种对于帝王委曲求全到低三下四的心态,和司马相如给皇帝献赋时的那种唯唯诺诺到谄媚依附的神情,多了一点作家的自我意识,和不羁精神。

从曹丕的诗《于谯作》中:“清夜延贵客,明烛发高光。”和曹植的诗《箜篌引》中:“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可以看到他们的宴游燕集,豪饮小酌,斗鸡胡舞,高谈畅啸的快乐情景。《文心雕龙》曰:“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这类沙龙式文人聚会活动时的自由竞争,各驰所长,平等精神,批评空气,也是此前文人所不曾具有的状态。尤其汉末党锢之祸将大批知识分子,或放逐,或镇压,或永不叙用,弄得大家胆战心惊,精神萎靡不振,建安文人的崛起,实际是给中国文学注入一股活流。

心灵不解放,文学之鸟是飞翔不起来的。

曹丕《与吴歌令吴质书》里,具体地描写了他们的一次出游,也是很令人神往的:“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尽,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这种文友间的平等来往,证明了建安文人思想解放的程度。作为五官将的曹丕,那时正如日中天,是政坛上炙手可热的人物,能够这样不摆架子,与一个地方官吏友情深厚若此,恐怕时下的某些文化要人,也未必做得到的。

曹操也不例外,《三国志》称他“少机警,有权数,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裴注引《曹瞒传》:“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看来,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一样,也是具有浪漫潜质的文人。他在《祀故太尉桥玄文》中,回忆他和这位比他年高的大人物交往的一段插曲:“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这位后来在《三国演义》里被当做乔国老的老先生,能跟曹操开这样的玩笑:你要是经过我的坟墓前,不下车好好祭奠我的话,走不出三步路,我就让你肚子疼,你可别怪罪我。说明曹操虽是执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但不对他的统治产生危害和威胁,也还是能够欣赏这种文人的幽默感的。

所以,建安文学得以勃兴,很大程度由于曹操削平袁绍,北征乌桓,统一中原,休生养息,出现了一个安定局面的结果。如果仍同吕布、刘关张没完没了地打,和我们“文革”期间没完没了地斗一样,除了样板戏,就搞不出别的名堂了。加之他本人“雅爱诗章”,懂得文学规律,与只知杀人的董卓,用刀逼着大作家蔡邕出山,就是完全不同的效果了。很快,“建安之初,五言腾踊”的局面出现了。

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动乱与安定的关系至大。东汉末年,先是黄巾农民起义,九州暴乱,生灵涂炭;后是董卓那个军阀折腾,战祸不已。洛阳夷为平地,中原水深火热,这时候,一切都在毁灭败坏之中,文学自然也陷于绝境。因为农民革命虽然有其推动时代进步的作用,但其破坏文明文化和毁灭社会财富的极其消极的方面,则更可怕。董卓这个军阀,不过是一个穿上战袍的西凉农民而已,所以,他的行动也自然带有农民革命家的那种仇视文化,仇视知识,仇视人类文明的特点,在这种荡涤人类文明成果的气氛里,在硝烟战火的刀光剑影之中,文学这只鸟儿,只有噤若寒蝉,举步维艰。

《文心雕龙》说到建安文学的特点时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变,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所以,曹操的《蒿里行》,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送应氏诗》,王粲的《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蔡琰的《悲愤诗》,以及《孔雀东南飞》等具有强烈现实色彩的诗篇,便成了建安文学的主流,也就是文学史所说的“建安风骨”了。

因为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乱,接触到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实景,加之当时一定程度的社会思想的解放,文人的个性得以自由舒展。所以,“慷慨任气”,便成了这一时期文学的特征。回忆十年浩劫结束以后,新时期文学所以如井喷而出,一时洛阳纸贵,也是由于这些劫难中走出来的作家,适逢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才写出那些产生轰动效应的作品。这和建安文学的发展,颇有大同小异之处,就是对于那个动乱年代“梗概而多气”、真实而深刻的描写,引起读者共鸣的。因此,“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惟取昭晰之能”。也是时代不容精雕细琢的产物,求全责备,是大可不必的。无论后来的诸位明公,怎样摇头贬低,不屑一谈,起到历史作用的文学,在文学史上便是谁也不能抹煞的了。现在那些笑话新时期文学发轫作如何幼稚的人,其实正说明自己不懂得尊重历史唯物主义的幼稚。

由建安文学的发展看到,乱离之世只有遍地哀鸿,而文学确实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和思想解放的背景,以及适宜的文学气氛,才能繁荣起来。建安文学的发展,得益于曹氏父子的提倡,得益于相对安定的中原环境,也得益于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人个性的解放。

数千年过去,本来的浓,会渐渐地淡,本来的淡,会渐渐地消失,如今谈起建安文人,仍挂在嘴上的这些名字,也就只有“融四岁,能让梨”的孔北海了。至于谈到建安文学,在非专业研究者的心目中,只有三曹,长居霸主位置。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丕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的盛事”,曹植的《七步诗》(虽然不能证明是他的作品),还能在普通人的记忆之中,占一席之地。而像出类拔萃的王粲,地位很高的孔融,北地称伯的陈琳,才华出众的祢衡,他们的作品,曾经很浓过,浓得化不开过,但很少被现代人知悉。至于徐、陈、应、刘,他们写的东西,本来也许就淡,淡到后来,大半失传,如今,只不过是文学史中的一个符号而已。

但是,曹操所营造的建安文学的包容格局,所形成的建安文人的个性色彩,对于中国文学所起到的表率作用,先启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否则,只有屈原和司马迁,而没有阮籍和嵇康,只有站岗的莎士比亚,而没不站岗的莎士比亚,那一部文学史,恐怕就不会这样丰富多彩了。

同类推荐
  •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茨娃女儿、妹妹、马克·斯洛宁、利季娅等人回忆茨维塔耶娃,茨娃两极化的性格,对待朋友和生活的态度,临死前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茨维塔耶娃之死……在书中得到立体的呈现。这些回忆是相关传记写作时常援引的资料。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

    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

    摩根家族被称为“金融世家”、“华尔街的朱庇特”、“金融界的拿破仑”,甚至“美国无形的政府”,可以说,今后全世界可能再也不会有哪家银行能像摩根财团那样强大,那样神秘和富有。它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方向苹著的《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以详实的资料、流畅的笔法和精到的点评,为你全面解开这个号称“华尔街拿破仑”的摩根家族发家史、成长史和衰落史,透露了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人生智慧,揭示了摩根家族强大、富有的秘籍,可以使你从中汲取商业经营智慧。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吴君如伪装

    吴君如伪装

    吴君如是影视圈内出名的不顾形象勇于夸张扮丑、极尽搞笑之能事的女星,她以爽朗豪放的幽默风格和个人魅力,获得“女周星驰”的美誉,并立意将“大笑姑婆”路线进行到底,也可谓是勇气可嘉。
热门推荐
  • 随身带个镇妖塔

    随身带个镇妖塔

    丢了工作,意外获得修罗塔,里面关的全是妖孽,还能像游戏一样升级解锁召唤妖孽,沈秋从此一飞冲天,美女房东、靓丽总裁、高冷女经理、失足少女、泼辣女警都等着他去拯救……多年以后回头看,沈秋轻声感慨:“其实我也纯洁过。”
  • 逆天小狐仙

    逆天小狐仙

    “我是一只狐狸!”看着一席白衣风度翩翩的楚枫,狐小仙终于鼓起勇气把自己的身世吼了出来。“我知道!”楚枫的平淡出乎狐小仙的意料,让她突然静了下来,也红了眼。“我这只狐狸是不被狐族认可的!”“我也知道!”“我的身世是一个阴谋!”“我都知道!”……
  • 当季节开始交替

    当季节开始交替

    谁的青春没有遗憾,梦想是美好的。可以回首,但别驻足。
  • 我要变成龙了

    我要变成龙了

    一觉醒来,发现到了另一个世界,还没笑多久,原主留下的烂摊子就来了,还好金手指也出现了,不过竟然是不当人??
  • 无限之守护

    无限之守护

    在《后天》的恐怖寒流中找寻那一线生机;在《指环王》的中土世界的战火中追寻那远古的秘密;在《加勒比海盗》的惊涛骇浪中追寻那无尽的宝藏。我以一盾一剑,守护着那份自幼不愿忘怀的爱恋。
  • 华夏替身系统

    华夏替身系统

    “挑衅高阶修士才能变强?”即将回国的非酋战地记者陆一唯穿越进玄幻世界,目标从回国变成了回家。喜提华夏替身系统,可开启卡池,抽取华夏历史英灵,神话大能。本以为开局便是左鸿钧,右盘古,上玉帝,下太一。可没想到必须不断挑衅高阶修士才能提升卡池,获得抽卡机会。陆一唯沉思良久“这意思是让对面看我不爽却偏偏不能打不死我?简单点来说就是?”“高难度作死?”
  • 废柴小郎中

    废柴小郎中

    山圪崂崂来的后生,往书记鼻子里塞了两粒粘满羊臊的粪珠珠。书记一滩烂肉腻在席梦思大床上,鼾声震天响。第二天,村子广场降半旗。旗子是后生牺牲了自己三条裤叉找隔壁王寡妇缝的。勒紧红裤腰带。后生偷了李老汉的一条羊肚子手巾,仔细的拾弄了一阵儿。拍净羊皮袄上的黄尘。转身关了门。二妮站在山圪梁梁上,背着个灰布尼龙袋子,眼巴巴盯着对面阳坬上东倒二浪的后生。
  • 再造登神之门

    再造登神之门

    身负神秘力量的少年,在不断探索自身中经历了人生百态,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那时已经牺牲了太多太多…
  • 首涉校社边缘

    首涉校社边缘

    度过高考之后的大学生活并不像以前老师说过的那般美好,或苦或悲,或欢或喜。当真正接触到一毫社会,进行学校合作物流见习,才发觉,学习早已不仅限于书本。
  • 天剑诛邪

    天剑诛邪

    一个身世离奇的异族少年,隐居在僻静山谷小镇十三年。当追杀再次降临,当身边最后一个依靠也失去,少年毅然决然沉入地下暗流。地底炼狱,助青凰转世,夺红莲妖甲,每一步都走在刀尖,每一步都是绝境求生。他不是不想死,而是不能死。为了查明身世背后秘密,为了能手刃杀父仇人。为了寻找到千百回出现在梦中的那个红衣身影。为了能牵着这个在世间初次开口就叫他哥哥的女孩多看一次她喜欢的朝阳……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