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华山自古坐落这一脉龙骨之下,起昂首领头之意。今天下一统,四海开阔,这定民心,安民意尤为重要了。
然而今日的京城皇都,举国上下欣然,只为此,自阳华山开始沿阔山脉,虽是立为禁境,却未散失民心。因为自古便有一说,阳华山多是仙人灵居,凡尘俗世不得干扰,那山虽存于,却是困难攀登,倘若侥幸登山成功,却是从此皈依佛门不问世事了,以至于那山便也冷落,荒芜人烟。
倒是其不远处的梓骁峰的玉兰寺有些名气,近些时世庸扰,玉兰寺落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名气依旧是其俗世信徒所敬仰的。玉兰寺被归为皇家寺林的消息一出,举国上下欢呼。旭山同是名山,但是却未有寺林,因这帝王不满名山被其他香火污浊了,故其一直只存山,未赋名。如今将玉兰寺归于旭山,即得灵,也得名,是为两全其美。
此时工部的李尚书再细细讲究排布后,看了看属下递上来的拆玉兰寺的定稿,才转身对身后带队的季寻问道:
“季大人,咱们即刻动身吧。”
“稍候,李尚书。”
“嗯?”
季寻未答,待眼角瞥见一抹暗色,才复言:“好了,动身吧。”
“是。”
………………………………………………………………………………………………………………………………………………………………………………………………
桃花开到最灿烂便开始飘落了,落花随风散了一朵掉落少女手心,少女复低头看一地落花,不觉心中有些郁意。今日山中空气芳香,日光明媚,是为三月最好芳华了。
思虑一会后,才抬手试了试额角,少女转身朝屋里织衣的浣姨唤道“浣姨,我去梓骁峰看看那寺,今日桃花败了,不知那处如何。”
“好,你仔细些,勿要惊扰那寺里师傅了。多避着些人,勿要下山,从阳华山的西侧峰走。”
浣姨放下手中衣衫,看了看院子笑得眉目生花,春华明媚的少女,心下安慰,才道:
“早些回来。”
“好嘞,浣姨,我去那边给你折枝杏花回来,嘻嘻。”
欸,这孩子定是被山花漫了眼,下回细细嘱托这山间花妖。浣姨想着,将衣衫又拿起,看少女欣喜雀跃,往院外跑,不觉心中无限怜爱,惜喜姑娘的天真浪漫。
阳华山的侧峰连绵,东西侧峰各连秀景,但西侧峰却能够直通梓骁峰,虽然攀爬有些困难,却是比直接从梓骁峰山下爬轻松的多了。尽管如此,少女过往从未踏及,因着无趣罢了。今日不知为何,看了那山竟格外觉得那花开的灿烂,开的让她心里欢喜。见着美景显现,少女不觉加快了脚程,远远便看见了那尊碑石。
阳华山西侧峰有块碑石,经年累月的被雨水冲刷,已是看不清字迹了,少女一直把它当作指路石,从未在意。兴致颇好,步伐轻快,一步踏离了碑石,恍然间,似乎阳华山的山水木石都发出了一声细吟。
而此时的梓骁峰,等候多时的那人,顿感山间幽香遍染,心下着实喟叹:
“终于找到了……”